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第894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894部分

小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裰髋桑┛醋魇潜炊窭车露钥寺薜匮敲褡宓拿褡逖蛊取�
  以上所述,大多同斯特皮纳茨的功过没有什么关系。从形式上看,斯特皮纳茨确是犯了叛国罪。他作为公民的那个国家被人征服了,征服者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他却承认这个傀儡是合法当局。要是流亡政府回来执政,或者要是米哈伊洛维奇获得了胜利,他们肯定也要惩处斯特皮纳茨。至于斯特皮纳茨是否应对一些暴行负责,那就远没有这样肯定了。相反,有证据证明他救过一些有生命危险的人,而且一般说来,他的行动曾使这个政权的严酷程度减轻。他同帕韦利奇的关系以及他对大批人改变信仰一事所持的态度,是可以有不止一种解释的。审讯时(1946年9月30日至10月9日)采用了最坏的解释,把大主教判了十六年徒刑。
  第三节 对外关系
  在铁托政权的头几年中,南斯拉夫对外政策的主要特点是对苏联政策的一味顺从。鉴于共产党的纪律和南斯拉夫新领导人的忠诚,这是循理成章的事。他们认为苏联是世界上一切劳苦大众的祖国,是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基地,是受到“好战的帝国主义阵营”威胁的“和平民主阵营”的领导国家。南共领导人竭力在南斯拉夫各族人民间培养对苏联的好感,既利用了它作为陆上最大军事强国,从德军占领下解放了东欧的“解放者”的威望,同时又利用了南方斯拉夫人(特别是那些信奉东正教的南方斯拉夫人)对俄国所怀有的那种带着泛斯拉夫主义色彩的传统感情。
  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南斯拉夫抛弃了它的一些旧友而结交了一些宿敌。英国和美国现在成了它的敌人。英美的朋友也是南斯拉夫传统的朋友希腊,同样成了敌人。法国并不被认为是重要的,虽然在法国共产党参加巴黎政府期间,偶而也对它说了几句有礼貌的话。新结交的朋友中,一个是罗马尼亚,过去曾是它的盟国,但从1941年起却是德国的附庸国;还有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都曾分到过一小片南斯拉夫领土作为希特勒赏给它们的酬劳。在南斯拉夫从前的朋友中,只有捷克斯洛伐克仍作为友好国家相待,因为它也是“民主阵营”中的一员,虽然南斯拉夫的对捷友谊因后者在抗德战争中表现不好而带有浓厚的藐视色彩。
  南斯拉夫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极端民族主义,南斯拉夫的敌人则将它称之为帝国主义。它向意大利、奥地利、希腊,甚至新交的朋友保加利亚,都提出过领土要求。由解放战争激起的、并由现政权的宣传有意培养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绪变成了左右对外政策的一个积极因素。新统治集团,那些在游击队伍中起家的军官和官吏们,不仅希望赶走入侵者,以社会“新政”取代战前的政权,而且希望南斯拉夫成为一个强大的,至少在巴尔干半岛上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这种观点受到共产党中老资格领导人的鼓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领导人也同样持有这种观点。他们在战前虽受过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学说的训练,但是,由于他们同过去几乎完全不了解的农民群众的密切接触而使他们的观点有了明显的改变。
  南斯拉夫的对外政策中的民族主义,由于采用了新的准联邦制的国家组织而更有所加强。南斯拉夫的各个非塞尔维亚民族,过去都是从属于塞尔维亚的利益的,现在他们的独立民族地位既已获得理论上的承认,他们就开始提出要牺牲邻国的民族领土要求,并要求承认这些主张为整个南斯拉夫的主张。拒绝这样的要求是十分危险的,即使政府有意拒绝的话。斯洛文尼亚人要求从奥地利和意大利取得领土,克罗地亚人要求从意大利取得领土,马其顿人要求从希腊和保加利亚取得领土。这些要求的一个有利之处是,除了保属马其顿之外,所有这些领土都是由西方“反动帝国主义者”统治的国家占有着的。这样,南斯拉夫帝国主义就正好同共产主义的崇高事业相一致了。
  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南斯拉夫的民族主义同对苏联的顺从之间发生了矛盾;或者更确切地说,无限忠于南斯拉夫的爱国主义是同无限忠于一切劳动者的祖国的爱国主义不相容的。但是,这暂时在外表上还不很明显。
  南斯拉夫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北方的“人民民主国家”之间的关系,受经济方面考虑的影响很大。南斯拉夫需要波兰的煤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各种冶金产品及机器。1946年3月和5月,它先后同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互助条约,在名义上这些条约是针对德国或德国的任何同伙的,实际上矛头都指向西方国家。同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实际上并不如表面那样亲切。南斯拉夫共产党人对1948年2月以前捷克斯洛伐克还残存着“资产阶级民主”分子一事感到遗憾。他们认为自己是最纯洁的,他们用不耐烦的优越感对待差劲一些的弟兄们。他们觉得——许多不是共产党员的南斯拉夫人也有同样的感觉——捷克在解放自己方面没有做些什么,所以现在应该为那些对解放有过贡献的人做些事情了。南斯拉夫正在着手从事一个雄心勃勃的迅速工业化的计划。它需要工业设备,而在大量重建工作完成以前,它并没有多少东西好用来偿付所需的设备。捷克人能提供大量这种设备,南斯拉夫人认为在目前一段时期内,捷克人供应设备的条件应该有利于他们那些更为英勇的斯拉夫亲属。精于生意经的捷克人对这些论点不感兴趣。泛斯拉夫主义的花言巧语就是他们愿意提供的商品,至于要供应机车和机床,那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同匈牙利的关系比人们预料的来得好。匈牙利领导人,一则自己国内驻有苏联占领军,再则充当过希特勒最后一个附庸的这一污点还有待洗刷,是经不起同南斯拉夫人闹别扭的。根据1946年的巴黎和约,匈牙利有义务按“1938年的价格”用商品向南斯拉夫支付赔款。1947年3月,南斯拉夫同匈牙利签订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贸易协定,在某种程度上,打算通过它来协调两国的经济计划。匈牙利能够提供南斯拉夫所需要的不少设备,却没有捷克斯洛伐克那样大的讨价还价力量。南匈关系的改善,也是因为相对地说来南斯拉夫政府给与匈牙利少数民族的待遇比较好。在解放后的头几个月里,匈牙利族人中被怀疑有“反动”情绪的,可能要比犯有同样嫌疑的塞尔维亚族人或克罗地亚族人处分得更严厉些。但是,新的宪法体制一经实行,伏伊伏丁那自治区的匈牙利族居民就和操斯拉夫语的南斯拉夫公民享有同等地位。在那些匈牙利人占多数的城镇或乡村中,行政权掌握在匈牙利族共产党人或能够为共产党所接受的非共产党匈牙利族人手里。1947年12月签订了南匈结盟条约。
  同保加利亚的关系则比较复杂。自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一直是阋墙兄弟。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即在所有彼此敌对和兵戎相见的年代里,以及在所有较为短暂的相对友好的时期中,两国间的关系一直是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手足之情和强烈的仇恨同时并存,既相信南方斯拉夫人的伙伴关系,又不可调和地争夺着有争议的领土。甚至在南保两个共产党之间,也不仅有从事于共同革命事业的同志关系,而且还表现出一种在俄国人面前争宠的勾心斗角情况。在刚解放时的兴高采烈情绪中,两国都有许多共产党人和非共产党人相信两国之间在相互关系方面已出现一个新时代。在“联邦制”的南斯拉夫建立一个作为联邦一员的马其顿共和国,应是走向南保间更密切关系的一步。正如一句常用的共产党口号所说的,马其顿将不再是引起不和的祸根,而是相互了解的桥梁。但是一旦承认了马其顿人是既不同于保加利亚人也不同于塞尔维亚人的另一个斯拉夫民族,那末主张把那部分由保加利亚于1913年取得的、马其顿人喜欢称之为“皮林…马其顿”的马其顿领土包括到马其顿人民共和国中去的理由就变得极其有力了。再有,如果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将成为一个联邦,那末,就要决定保加利亚同南斯拉夫的六个共和国之间将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使贝尔格莱德和索非亚发生严重摩擦。
  1944年11月,南斯拉夫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起草了一份关于南、保联邦的协议草案,送给了保加利亚共产党。12月,南斯拉夫副总理爱德华·卡德尔率领代表团到索非亚讨论这个计划。保加利亚人不象南斯拉夫人那样渴望组织联邦。他们宁愿两国结成一个简单的联盟。但是,当他们同意讨论联邦问题时,便出现了重大分歧。南斯拉夫人建议,保加利亚应成为扩大后的南斯拉夫联邦中的第七个共和国,保加利亚人则主张联邦应由现有的两个国家——由六个共和国构成的南斯拉夫和由一个共和国构成的保加利亚——在对等的基础上结合起来。当然,保加利亚独立的时间比南斯拉夫各共和国中除塞尔维亚以外的任何一个共和国都来得长,人口和土地也比它们中任何单独一个共和国都来得多。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出这样的论点,即让一个民族竟然同人口加起来是它两倍左右的三、四个民族处于同等地位,那是不公平的。没有达成圆满的协议,只好把这一争执提交给莫斯科。在1954年写作本书时,西方还不了解莫斯科当时持什么观点。但是,等到发现西方国家反对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的任何合并时,整个计划就被搁下了。苏联政府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同西方国家发生争论。西方国家之所以反对,一则是因为他们关心希腊的安全——这种安全可能由于它北面边界上出现一个单一的强大国家而受到威胁——再则也是因为它们有意不让保加利亚因为同一个盟国方面的国家合并而逃避它同希特勒结盟所应得的后果。
  保共领导人虽然在原则上承认皮林…马其顿同马其顿人民共和国合并,置于南斯拉夫版图之内,但是,他们却显得并不急于使之实现。他们争辩说,这只有在一个由所有南方斯拉夫人共同组成的联邦国家中才能办到。在组织联邦的事被无限期地推迟后,他们还希望皮林…马其顿问题也拖延下去。1945年间关于这件事没有听到什么消息。1946年初,南属马其顿发生了一些内部纠纷,因为马其顿议会的议长安东诺夫…特森托辞去了共和国政府中的职位,7月间他被捕了。他被指控为图谋搞一个“完全独立的马其顿”。8月2日,马其顿总理拉扎尔·库利舍夫斯基在斯科普里的一次演说中宣称:“在南斯拉夫国界之外提出马其顿合并问题,那是明明白白的挑衅,是不利于马其顿人民的独立和利益的。”如果说这种计划是在马其顿之外的任何地方酝酿的话,很难设想不是来源于保加利亚,因为过去五十年来保加利亚在马其顿的扩张就是在支持马其顿“独立”这一常用的幌子下进行的。根据南斯拉夫方面的报道,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在1946年8月6日举行的党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会上通过一项决议,原则上同意把皮林…马其顿并入南斯拉夫的马其顿人民共和国。可是,这项决议不仅在提法上有某些保留,而且从未公布,显然甚至还没有对党员传达过,这就使得它对南斯拉夫人也没有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