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倮刺致邸�
达勒鲁斯在28日凌晨2时把从戈林那里得到的消息转达给柏林英国大使馆。上午6时25分,临时代办乔治·奥吉尔维…福布斯爵士向伦敦报告说,希特勒还没有完全拒绝英国提出的条件——总是认为即将收到的英国政府正式信件大体上是同样的内容——纳粹领导人们(用达勒鲁斯的话说)现在也似乎正在显示他们的善意。当天,28日星期一,上午稍晚时候,达勒鲁斯在奥拉宁堡的戈林司令部里和戈林在一起呆了两个小时。他从那里给英国大使馆打了几次电话,就一些似乎他认为是很重要的要点极力进行催促。从这些接触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的一件事就是,德国已准备好在30…31日夜间发动对波兰的正面进攻,再拖延安排谈判,后果将不堪设想。
28日中午在伦敦召开了第三次简短的内阁会议,商定给希特勒的答复中应开列的条件。然后在下午2时,哈利法克斯打电话给驻华沙的肯纳德,扼要地告诉了他这些条件,并要他赶快去取得波兰政府对下面这一问题的答复:它是否愿意授权英国政府去通知希特勒,波兰准备立即与德国谈判?下午4时从肯纳德那里传来了答复,说贝克表示感谢并声明“波兰准备立即与德国直接谈判”。波兰政府的这一“明确的保证”被列入了英国给希特勒的答复中。答复经最后批淮,全文在下午4时40分用电话打给柏林的英国大使馆,这样,一份德文译本就可以立即搞出来。亨德森本人也于5时离开克洛伊顿动身回柏林。当晚10时30分希特勒接见了他一个多小时,里宾特格甫和施密特也都在场,亨德森把英国的照会交给了希特勒。
在照会中英国政府说,德国总理的信谈到了两组问题,即德波争端和最终的英德关系。德国关于后一问题的建议,英王陛下政府准备以之作为谈判的基础,但必须首先解决前一问题(正如总理本人也是这样主张的)。但是希特勒并未提到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德波争端,英国政府则认为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无论德国“给予英国什么样的好处”,英国都不可能放弃对波兰承担的义务。在它看来,合理的解决办法必须是有一项协定来保障波兰的根本利益,并由国际给予保证。它认为,下一步应是“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开始德波直接磋商。它已经得到明确的保证,表示波兰政府准备参加这种磋商。英国政府希望德国也有同样的愿望。
在清楚地表明它的立场的同时,英国政府希望,总理不要因为它认真看待它对波兰的承诺,就认为它并不急于想帮助促成一项“可以被德波双方都接受”的解决办法。这一点它认为是很重要的,不仅仅为了当前的直接利益,从长远观点看,也是有利于促进总理所关怀的英德关系的。现在假如能避免诉诸武力,就可能对总理谈到过的今后的限制军备运动产生实际的和有益的结果——对此英国政府给予关切的注意。反之,战争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
亨德森已经把他同总理的会晤记载下来,他说,他运用了一切可能用上的理由来劝说希待勒选择合乎情理的、和平的道路,不断地强调指出,选择对波兰的战争还是与英国的友谊,现在完全取决于希特勒。在会谈最后结束时总理告诉亨德森说,他必须仔细地研究一下英国的照会,等第二天再给他一份书面答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会谈中,德国对波兰提出的要求已经“逐步升级”了。希待勒“在提到今年3月里他曾提出过的宽大建议时说,那不能再重提了,并声称除非归还但泽和整个走廊地区,否则就不能使他满意,另外还必须调整西里西亚地区”,虽然在书面答复中并未出现这最后一段话。这种条件的加码是有意用来确保它们不会被波兰人所接受。
29日星期二,当英国大使在柏林等待希特勒的答复时,议会在伦敦也再召集会议,在短短五十分钟的会议时间内听取了首相关于最近四天事态发展的报告。他说他不能详细介绍政府和德国总理之间交涉往来的细节,过早地公布有关政策的声明,可能会危害和平;但是他扼要地叙述了希特勒建议的要点和英国政府在复函中采取的态度。它现在正等待希特勒作进一步的声明。在反对党表示赞成政府的行动以后,议会再次休会,到9月6日再行复会,但是仍作了准备随时提前复会的保留。
8月29日晚7时15分,英国驻柏林大使再度被召往总理府去接受希特勒对英国政府28日的照会的答复。亨德森现在发现希特勒正采取一种极其不妥协的态度,他的答复并没有表现出这位大使曾费尽心力劝总理接受的那种合乎情理的、和平的观点,而就在前一天,他们会晤时的气氛还是相当友好的(的确,戈林曾告诉达勒鲁斯说,英国的答复看来“非常令人满意”,他甚至还暗示“和平有保障了”)。
希特勒的照会一开始就有倾向性地历数导致目前危机的一系列事件,他把挑起这些事件的责任完全归咎于波兰;照会特别指出波兰的虐待德意志少数民族和该国已达到的动员状态。接下去就是毫无掩饰地提出了德国政府对波兰的要求。这些要求,正如希特勒在前一天已经预先警告过亨德森的,就是修改凡尔赛条约中有关这些领土的那部分,“即但泽和走廊归还德国,保护波兰境内的德意志民族集团的安全生存”。
虽然德英两国政府都同意波兰问题必须迅速得到解决,但是德国政府不同意英国政府的看法,即问题仍然有可能通过直接谈判来解决。德国政府已经试过这种和平的手段,但已被“断然拒绝”了。不过,既然英国政府十分重视这样两点,即尽快地进行直接谈判以及假如能够获得一个解决办法的话,由国际保证来为之担保,德国政府尽管怀疑其是否能成功,仍可以同意与波兰直接进行谈判(只是为了表明它对英国怀有友好的意愿)。至于第二点,即对波兰“领土的重新安排”提供保证的问题,它在“没有与苏联取得联系”之前不能有任何表示。
最后,在明确声明德国政府“从未企图染指波兰的根本利益或怀疑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的存在”之后(而这是在德国的陆军和空军全力出击前不到六十个小时时的声明),照会用下列这一段话作了结束:
德国政府……同意接受英国政府提出的愿进行斡旋以促使波兰派一名全权特使前来柏林的建议。它期待这位特使于1939年8月30日星期三之前抵达。德国政府将立即草拟一项可以为自己所接受的解决办法的建议,并将把这些建议,如果可能的话,在波兰谈判人员到达以前提交给英国政府。
英国大使当着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的面平静地读着照会,没有加入任何评论;当他读到关于波兰特使抵达的时限这一句话时他才指出,这似乎带有最后通牒的味道。对此,两位德国部长都“使劲地、激烈地予以否认”。希特勒说事情十分紧迫,不仅是因为已经动员的两军对垒,随时有发生事变的危险,而且因为“德意志人正在波兰遭受屠杀”。他还加了一句:亨德森或英国政府是不会为此而有“丝毫介意”的。会谈在激烈的争辩声中结束。当戈林这天夜间从希特勒处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局势十分不妙,于是立即再次把达勒鲁斯找来。(后者仍在充当戈林和英国大使馆的中间人,那天早晨月戈林谈过话以后就立即去见亨德森。戈林在谈话中乐观地强调,希特勒打算向波兰人提出合乎情理的条件,并且说要邀请他们来柏林讨论这些条件。)当戈林来请他去时,达勒鲁斯正在听奥吉尔维…福布斯向他介绍总理府的这次不幸的会晤。在向他叙述了德国的答复以后,戈林再次派达勒鲁斯去伦敦向英国的大臣们“解释这一不幸事件”(希特勒与亨德森的最近一次会谈),并要求他们约束波兰人不要采取这样的“挑衅姿态”。达勒鲁斯随即在第二天早晨5时飞往英国。
8月30日早晨和下午达勒鲁斯在伦敦同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会谈时,曾三次打电话给在柏林的戈林,要他澄清英国大臣们向他提出的各项问题。会谈的主要结果是,虽然通过达勒鲁斯的从中斡旋,试图劝说希特勒以更加和解的方式向波兰人提建议,而不要单方面提苛刻的条件(戈林说他已转达了这一要求),可是纳粹党人仍坚持华沙必须派一名波兰使者来柏林。达勒鲁斯则发现,英国大臣们这时“非常怀疑与德国人的谈判会有什么结果”,而且也十分怀疑为什么德国人一定要求以柏林作为波德会谈的场所。
在柏林的亨德森,通过他同希特勒的最近一次会谈,这时也深信,避免战争的唯一办法是使波兰政府同意德国人提出的方式,即使这意味着要使它处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地位来进行谈判。因此他在29日夜间写给伦敦的报告中强调了这一点。同时他还请他的波兰同行立即来英国大使馆见他。在那里他向利普斯基念了希特勒的复信,并极力提醒他,波兰政府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利普斯基本人宣称“已经没有希望”,亨德森虽然也有着他的这种悲观看法,但是仍相信“最后一次努力还是值得一试的”。
29日晚间库隆德勒从柏林打来电话,把德方复函的内容报告给法国当局。法国当局似乎也把这“最后通牒”看得很严重,赞成要波兰政府方面赶快接受德国的要求。博内在29日深夜与法国驻华沙大使通电话时说:“据我看要在那儿反对一项粗鲁的拒绝是困难的。”库隆德勒也在30日凌晨再次打电话给巴黎,表示赞同亨德森的意见,即波兰政府如能同意派去一名全权特使,那将是明智的行动。虽然他也承认,如果贝克亲自去的话,会晤的地点最好不要在柏林,否则这样的一次访问将会太令人想起许士尼格和哈恰的旅行了。假如非在柏林不可的话,那就可以授权驻在那里的波兰大使执行这一任务。
但是,虽然亨德森,博内也一样,显然准备在这关键时刻建议波兰人在希特勒最后提出的要求(即将但泽和走廊归还德国)的基础上进行谈判,英国政府却另有想法。在物质上本来是可能照德国的要求办的——希特勒本人就曾向亨德森指出过,从华沙飞到柏林只要九十分钟的时间——但是内阁(不管它是怎样看待希特勒的断然否认他的话是最后通牒的)显然是极其不愿意看到一名波兰使者匆匆前往柏林去接受还没有人看到过的条件,但其中显然要包括割让但泽和走廊。不管怎样,它继续直接与柏林打交道,而没有把德国人提出的限波兰全权特使在30日前抵达柏林的要求立即转送波兰政府。德国29日致英国的照会的条款内容,和30日晚间发往柏林的英国复文的内容,在30日下午7时已经通知驻在华沙的肯纳德,但是叫他在接到进一步的指示前不要转告波兰政府。的确,直到31日上午12时25分才打电报给他,又作了指示。差不多就在这同一时刻,里宾特洛甫向亨德森宣布,给波兰人的时限已到了。肯纳德立即拜访了贝克,并在上午5时35分向伦敦报告,他已执行了给他的指示,贝克还必须同他的政府商量,但是“他可以立即告诉我说,他将尽一切可能来促进英王陛下政府所作的努力,对这种努力他是非常感激的”。
从波兰人的角度来看,英国政府对问题的判断是很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