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兴唐 >

第574部分

兴唐-第574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这样,萨勒姆还是不放过。让船舶沿着乌浒河巡回航行,看到有唐军从瓜卵山上下来取水,用弓箭射击。强行利用水上这个优势,将山上的水源切断。
  山上还有水,看到这种情形,唐军提前用水囊装了水,放在各个壕沟里面。不能象以前那样安心的洗个澡儿,或者洗衣服。但食用的水,还能维持一段时间。
  不过形势对大食人变得十分有利。
  瓜卵山就这么点大面积,囤积了一万军队,还有一千多匹战马,并且还有大量的武器。人要吃,要喝,马也要吃喝,能有多少储备粮草的空间?
  对此李威就象没有看到一样。
  又僵持了几天,安国太后带着一些贵族到来。
  前段时间听到瓜卵山大捷,还扬眉吐气一把。但听到这情况,他们担心了。
  为了获得唐朝的支持,他们此次几乎所有国家都派出了士兵,与物资。当然,这些是为了他们免遭侵略才出的。随着又驱逐了伊斯兰教徒。其实对伊斯兰教与***教,河中地区都十分排斥,这两个宗教几乎发展到哪儿,战争就打到哪儿。不象道教、佛教或者他们的祆教,教义平和。但算是将大食人彻底得罪完了。
  一旦唐朝兵败,唐朝皇帝回去还可以继续当他的天可汗。然而河中地区必将迎来大食人疯狂的报复。特别是安国,首当其冲。
  想法多少有些偏激,但他们毕竟是生活在夹缝里,所以倒向了唐朝,也不敢公开与大食翻脸。倒向了大食,也会继续与唐朝眉来眼去。
  带着疑问与忧虑,来到了香柳渡。
  见到了李威,问得很委婉:“陛下,如今大食将乌浒河***起来,南岸的将士怎么办?”
  李威看着这个老太后,是第二次看到。一看到就想笑。本来生活很奢侈,一只鞋子就价值两万迪勒木,但经过大食人数番洗掠后,见了两次面,只穿着一身布麻衣。早干嘛呢,用这些财富养将士,就是输,也不会输那么惨。
  淡淡地问了一句:“我朝士兵有没有大食士兵战斗力强大?”
  “大食人如何与天朝相比?”
  “你不用吹捧,瓜卵山一战,我亲眼目睹,我朝武器比大食人稍稍优良。可纯粹地论战斗力,两下相仿。但战争不是那一方战斗力强大,那一方就会必胜的。”
  “是,是。”
  “你们既然来了,也差不多到了火候,顺便看一看。”
  让这群人留了下来。
  然后让士兵吹响号角。吹完了,河对面唐军也在吹号角呼应。萨勒姆正在军营里面,听到号角声,连忙跑出来。可看到吹完了,两岸一点动静都没有,又回到大营。他要处理的事务很多。唐朝人真发起进攻了,这一下波斯也炸营了。各地反叛的消息时有传来,手下几员勇将不得不到处在救火。还要分心思考这支唐军的动向,这些天将他累得半死。
  再忍一忍吧。
  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能收割。收割完了,天气也热了。手中有大大小小的船舶两百多艘,一次性就能载渡一万军队,渡过乌浒河。到时候将这支唐军收拾,再回头慢慢收拾这群刁民。
  但第二天他接到一个好消息。
  大约山上的食用水渐渐用完了,昨天下半夜,有一些唐军不要命地潜入河边,用水囊灌水。让巡逻的船队放箭射了回去。
  “好啊!”萨勒姆击了一下桌子。
  若将山上这群唐军消灭了,那么战局将会变得对自己更有利。
  走了出来,盯着瓜卵山。不一会儿,他居然看到一幕好戏。隔着栅栏,看到半山腰有两个士兵在抢一只干瘪的水袋,抢到最后,举起拳头相互斗殴。打了好一会儿,头盔也掉了,盔甲也乱了,才走过来一个军官,将两人制止住。
  看完了这场好戏,萨勒姆下令道:“挖壕沟。”
  将壕沟挖深挖宽,防止这一万唐军狗急跳墙。
  李威也在看,看完了叹息一声:“听说萨勒姆能征善战,也不过如此。”
  听到大食许多消息,四大正统哈里发皆是能征善战之辈,阿维叶也不简单。另外还有哈立德、赛尔德、阿穆尔这些不亚于李绩的名将,星光耀眼,支撑起大食强力扩张的天空。
  要么现在远征柏柏尔人的欧格白,同样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名将。也许大食军中还有其他的名将,没有被自己的斥候发现,但萨勒姆不是。
  这次他有些想错了,萨勒姆还可以的。只是准备不充分,甚至在前一段时间都认为唐军是虚张声势,根本不会攻打呼罗珊与塞斯坦,所以落入下风。
  而且他用军喜硬,又没有主持大兵团作战过,而李威用兵偏软,受裴行俭影响,以用计谋为长,正好起了克制作用。并且萨勒姆身边商议的人才华有限。李威从洛阳离开之前,就与裴行俭、刘仁轨做了许多种安排。到了青海,又与黑齿常之促膝谈心。然后来到西域,身边商议行军方案的人,是李谨行、王方翼,还有渐渐成长起来的郭元振等将领做一些补漏拾遗。也是严重的差距。
  至于萨勒姆本身的才能,也确实不能与李绩相比。甚至都不能与王方翼相比,仅能与契苾明比肩。但就是有王方翼的本领,种种天生的不足,比如准备,比如百姓的支持程度,比如属下的才能,比如国内的形势,事起粹然,也必然落入下风。
  所以造成了很大的差距。
  不管怎么说,萨勒姆如今确实落入李威节奏之中了。
  说完了,又开始让士兵吹号角。这是通知骆务整的,准备执行制订的计划吧。
  然后下令,左右四路军队向正中收缩。萨勒姆也注意到这一情况,可不管你们怎么折腾,我在南岸稳如泰山。难道你们能长翅膀飞过?但他也害怕中了阴谋诡计,勒令所有游动的船舶向香柳渡集中,派人日夜监视唐军动静。
  隔了一天,看到唐军又有了动静。
  一个个士兵卸下了盔甲,脱下了长袍,放下了武器,然后手拿着斧子、锯子、刨子与凿子,又开始做木筏了。这让萨勒姆感到很不解,难道唐军还想用小木筏子渡河?
  也不用打,用船只撞,也将这些木筏子撞翻了。就是他们有那个什么救生圈,不会游泳,到了河里面,会有什么结果?有可能派人站在船舶上用长矛刺一刺,就能将渡河的唐军大半士兵杀死。
  十分不解与好奇,于是亲自立在岸边,盯着对岸。
  几万人参加制造,速度很快,一会儿就能看到一只成形的小木筏子出现。不是小木筏子,这一回是一艘真正的小木船。有船头船尾船艘,很小,仅能装载十几人。但备有整齐的船耳与船桨。
  随着对岸唐军的动工,瓜卵山上的唐朝军队也随之呼应。许多人砍下了山上的小树,也跟着在做小船。
  唐朝军队要做什么?
  或者他们从后方赶来一支善长水性以及会驭舟的将士?
  萨勒姆不敢大意,下令将所有的船只集中在香柳渡一带,时刻警戒,随时准备出击作战。
  看到了,但两边的唐军就象没有看到一样,继续在埋头苦干。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三天过去了。一只只小木船成形,也不知道制造了多少小木船,都将营地后面的空地摆满了,看上去十分壮观。到了第五天,这一晚起了东北风。大多数时候阿姆河下游地区刮的是偏西方向的风。可是因为水土破坏严重,东有高山阻挡,风向很不稳定,甚至有时候能出现飓风。
  其实无论是北风南风,都没有关系。但需要风大,越大越好。
  李威站在大营门口,看着天空,天空的云彩让风吹得翻涌奔腾。时不时有从北方吹来的乌云,将西垂的残阳隐没。说道:“好风啊。”
  象以前那样,早早地就下令让士兵休息。
  唐军早起早睡,起初让萨勒姆很紧张。正是这个非正常的早起早睡,丢失了瓜卵山。但看惯了,也习以为常了。反正你不动,我不动。以不变应万变。也不是那种不作为式的不动,看到唐军异常举动,派出了一些斥候潜入河中地区,打探着情报。可是真真假假的,让萨勒姆感到很难受。
  休息了一会儿,到了三更时分。让东北风吹了吹,吹来了一些湿气,可雨珠并没有落下来。只能说是一个阴天,月亮让乌云漫住,使这个夜晚漆黑一团。但是唐朝军营忽然灯火通明,所有士兵都爬了起来。不但对岸的唐军爬床起来,瓜卵山上的唐军也从各处壕沟里钻出来。接着河北吹响了号角。这个懂的,唐朝军队发明了一种号语。至于什么号语,只有唐朝人才能听懂,自己听不懂。
  萨勒姆只好从帐蓬里爬出来。脑袋里有些糊涂,难道唐朝军队借着这个漆黑的夜晚,想偷渡乌浒河?可也不能这样大张旗鼓啊。又或者是虚张声势,几天后再来一个声东击西?这个倒有可能的。
  一时半会没有猜测出来,只好出营观看。
  打着火把,虽然夜色很黑,却能看得很清楚。唐朝军队鱼贯从军营里走出来,推出了投石机,与弓弩兵一字排开,对准了河面。同时,侧面看去,瓜卵山上的唐军同样如此。
  接下来,一艘艘刚造好的小船儿,被士兵推了出来。萨勒姆被弄得云里雾里,难道唐朝军队真这样就想攻过乌浒河,或者强行掩护瓜卵山的唐军撤回河北?
  不但他弄糊涂了,就是安中太后与一群贵族天天呆在唐营,都弄糊涂了,一个个爬起来观看。
  萨勒姆只好下令,停在河边的船只起航,一起到河中间巡航。同时咬牙切齿地想到,再过一段时间吧,麦子收上来,让你们看到我的厉害。
  其实不用他吩咐,唐军弄出这么大动静,几乎所有船上的大食人与波斯人都起来穿衣服准备了。一艘艘船只离开河南停泊的地方,驶向河中间。忽然号声再次响起,随着这声号角声,两岸几乎同时将火把熄灭。
  这种视觉的差距,让船上的大食人眼睛为之一黑。过了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但还是无法清晰地看到岸边的情景。就在这时候,一艘船上传来喊来:“有东西。有东西拦住船了。”
  喊完了,船上的人将火把拿到船头,看到船头前面一根粗大的铁索渐渐地从河底升了起来。有的眼尖,又喊道:“前面还有。”
  再向前看去,不仅这一根,前面还有两根铁索,缓缓地从河底升腾起来。三道铁索使船舶无法向西航行,有的感到不妙,准备调头向东。但东面也传来同样的喊声。
  除了极少数船只外,大多数的船只皆被这六道铁索拦住了。
  听着河边的喊声,萨勒姆也感到不妙,站在岸边焦急地喊道:“砍断它。”
  铁索横江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多次,不但在长江上,在南北朝也出现过类似的一例。北魏将缴获来的战船用铁索栓起来,栓了三重,企图切断黄河通道。但是南宋大将垣护指挥手下用长柯大斧将铁锁强行砍断,顺流而下,逃出包围圈。用过不少,可几乎都没有成功过。
  成功的战例放在乌浒河未必能成功,失败的战例放在乌浒河也未必能成败。长江黄河与乌浒河是两个概念,远比它宽大,水流也远比它湍急。况且交战的形势又不同。
  李威想到自己军队弱点,而这个弱点早晚也会让大食人发现。于是苦思对策,又在脑海里翻看过的史书,将南宋元嘉第二次北伐这个战例翻了出来,让他想到了一个主意。提前运来了许多铁链。那天晚上他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