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大食,李威都没有兴趣,尽管将来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但现在占下来有何作用?能不能守到开采石油技术的那一天?不如留给子孙,若有出息,可以继续扩张,没有,只好守成。
唐朝兵力投放到大食去,后勤供给困难,大食军队的强悍,也不可低估的。这是不明智的做法。
李威还是说道:“我们唐朝没有敌意,不代表着大食没有敌意,这个国家因为商业基础浓厚,资金充足,而且掠夺的扩张,给他们扩张带来好处。现在他们在抢拜占庭人的势力范围。一旦掉转头来,大家看一看。”
在地图上一指,bō斯人残余势力范围,吐火罗,突骑施,到了碎叶城手指才停下来,说道:“他们怕冷,葱岭以东不会过,碎叶以北不会过,可葱岭以西与碎叶以南,倒是很合他们胃口的。”
只是一句,二十几个大佬响起了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吐火罗各国,包括康国、石国在内,离唐朝远,唐朝兵力很少向这里投放,但是这些小国家皆很自觉,主动投奔。每年也向长安进贡一些金银珠宝,也是这些国家所产的,而且这些国家地势平坦,物产丰饶富足,虽然一国进贡的少,各国加在一起,每年进贡的贡品,对唐朝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李威喝了一口茶。
在东宫里,他喝的茶,只是放茶叶,但在其他地方,饮茶时,有的放姜,有的放nǎi,有的放果汁,放得好,还能喝一喝,放得不好,难喝之极。过了好几年了,李威还不大习惯。
等他们议论完了后,李威才说道:“也许各位认为他们是夷人,战斗力有限,只是我们唐朝离得远,才饶过他们。若是那样想,就错了。大食与我们唐朝没有jiā恶,诸卿可以商讨一下,派出一百名将士,跟随使者前往大食一行,然后让这些将士,随大食军队观摩,看一看他们战斗力。也顺便对大食人做一个了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如何?”
这个倒没有太大争议,立即同意。
刘仁轨开始起草制书。
等他写完,李威再用手指向吐蕃,说道:“大食,我们大唐可以作为一个假想敌,但不急。吐蕃才是当务之急,威bī剑南、南诏、陇右与西域。关于吐蕃,如何作战,我以前说过许多。诸卿也提过许多建议,不提它,再来说西突厥。裴卿即将西行,也许你们说之所以与西突厥作战,是为了自保,不让他们扰边。这想法是错误的。任由西突厥独立,丝绸之路将断。少了丝绸之路,商道中切。少了这条商道,我朝许多货物不得运往西方。不是我重商。毕竟许多城市,诸多作坊以制造业谋生,若断,千家万户少了生活来源。或者将他们强行送到乡下耕种。可地从何处来?各位,你们有没有勇气,让大户人家,将吞并的土地吐出来?”
就是武则天,也没有这个勇气,向所有世家望族动手的
而这则是唐朝最大的一颗毒瘤。看一看古今往来的人口数量对比,汉帝国最多时,达到了一亿五六千万人口,后来的宋朝也达到一亿人口,隋朝那么短时间,还接近六千万人口,唐朝发展了这么多年,包括隐匿与逃户在内,也不过四千多万,到了天宝巅峰时,户部统计出来的,也不过六千万人口。正是因为大量的吞并,制约了平民百姓生育后代的能力。饭都吃不饱了,那有胆量养七个八个孩子?
虽然人口不是国力的表现,比如天竺,李威这一次提都没有提。尽管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因为种姓制,作为最贵的种姓婆罗以及次贵姓刹帝利不会超过一千万。其他的皆是低下的吠舍与首陀罗,这些吠舍与首陀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十有八九,还巴不得外国人前来入侵,所以天竺人口最密集,却是世界上最好征服的地方。
李威从随胡应前来的一群西亚国家使者嘴中得到一些情报后,心中对这群阿三产生了兴趣。但不是现在,想征服天竺,必须迈过吐蕃这道坎。这也许要二十年,三十年。放在后面,暂时也不会商议。
再比如宋朝,人口多而富,可是国力强不强大?
不过想强大,没有众多的人口与以充足的经济,也强大不起来。唐朝的百姓数量太少了,居然还不及天竺的三分之二,象江南一些地区,人口数量现在依然很稀薄,这不是李威所想看到的。本国的人口都不足,如何向海外迁民?
但这个依然不提,之所以说这些,是让大家看一看危机感,不然也不会同意自己对待倭国的政策。
提及大户吞并,众人皆不敢语。这个课题太大,除非来场颠覆的大**,否则休想动这些名世家一根汗
丢下不管,继续往下说去:“因此西突厥的地理位置,对我们唐朝来说,比东突厥地理位置更重要。可是东突厥不能不管。大家再看一看地图,经过太宗皇帝多次派兵清剿,东突厥人口凋落,然而这几十年来,人口再次增加,又开始图谋不诡。不相信,在这几年里,大家拭目以待。不但是东突厥,当时采用了温彦博之策,从灵武到幽州,这两千多里边境安放了大量的胡人。一旦他们联成一线,各位再看一看,幽州、赵州、太原、灵州这几十个州府会是什么结果?”
“陛下,这不大可能……”薛元超迟疑地说了一句。
“是不大可能,放在边境各胡,对于唐朝十分忠心。可别忘了他们的血缘,别忘记了五胡华。而且我们对胡人的政策,又没有吐蕃人做得好。”
刚说完,几位大臣表示反对。
“你们说党项,党项是特例。吐蕃人为了笼络各蕃,赞普多娶其nv为妃,甚至不惜让这些羁糜蕃部杰出人士担任大论。各位,我们唐朝有没有做到?”
所以后世没有将李唐当作胡人王朝,是因为李唐彻底汉化。
他们自身对胡人就十分排斥,又有人说,后来李隆基多用胡人为节度使,那只是李林甫不想边陲重将进入宰辅的一个把戏。唐朝立国近三百年,有几个胡人真正进入过权利的核心?
安禄山都不是,是一个宠臣,可也没有真正进入过宰辅决策国家大事。
但这个课题还是很有争议,李威现在不敢提,让诸人不能言后,又再次丢下,说道:“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是这种局面,那又如何?前年我与裴郎就说过此事。不是开边,是将战争放在边境外的地区去作战,这也是减少对百姓的戗害。然后我们再来看契丹,也许说它人口少,地域也不大。但是契丹若是ōu调同样也能ōu调出十几万,二十几万壮丁为兵源,契丹人如何勇敢,刘卿,你征过辽东,也用过契丹兵,还有青海,我也曾亲眼所用。朝廷处理得当还好,一旦处理不得当,契丹皆叛,后果也严重。”
岂止是严重,一旦契丹谋叛,整个辽东走廊将会被切断,唐朝无法经营辽东了。
不但如此,唐朝危机还有,南诏的,现在南诏分散,所以看起来力量很小,不是代表南诏人很懦弱,一旦统一组合起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地形又复杂,唐军依然不好征服。
要么就是靺鞨人,有的忠于唐朝,有的对唐朝反感。因为远,又冷,象望建河、那水(松uā江)、粟末水、忽汗河(两河为那水重要支流,今消失)一带地区,明目张胆地不服唐朝管辖,对此唐朝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些部落分离了很长时间,难保以后不会出现一个雄才,将各部整合。一旦整合,又是一个强大的吐蕃出现。
说完后,诸臣又不能言。
“因此,新罗的张狂,起了一个很坏的带头作用。让各部看到一个假像,认为我们唐朝远,只要熬过去,或者大军前来,做一个诚服,大军一走,立即谋叛,我们唐朝会束手无策。若是各部学习,怎么办?再者,大家也看到了,吐蕃的论钦陵居然将手伸到我们唐朝长安来,会不会派出使者,向他们进行游说。”
这不是不可能的。后来默啜就派出使者与没禄氏联系,这一次联手因为没禄氏当时准备亲唐,没有同意,才让唐朝得知,记于史册。其他的,没有让唐朝得知,必然有之。
“再说倭国,当时倭国派出使者,前往隋朝,叫什么来着?”
“小野妹子,汉名叫苏因高。”刘仁轨答道。
“他第一次来使,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第二次来使,称东天皇敬西皇帝。就算他们是夷人不懂礼,不去计较。然而为什么果断派兵援助百济?”
这两次来使,让杨广暴跳如雷,东亚进贡体系,只有中国的皇帝才能称为天子的,倭国不但称天子,还是太阳才升起来的天子,隋朝是太阳落山的天子。但真让他们一语言中。后来又称为天皇,他们是天皇,隋朝是皇帝是天子,也就是儿子。十分猖獗的。
“那一次很是凶险,若不是刘卿,很有可能让他们得逞。但打输了后,他们在做什么?学习学习我们的制度、文化、技术、耕作。那也罢了。以前有海相隔,双方jiā接不大。可现在呢?他们学习能力很强的,人口也有四五百人,一个旦学到我们唐朝的造船技术,然后你们再看。”
说着,在地图上画了一道道航线,直指山东半岛、东海,直到福州泉州一带。而这一地区,恰恰是唐朝经济最繁荣地区之一,因为有海,又没有什么驻军。
“我也许是杞人忧天,可等到他们强大时,又隔着海再征服,是不是很难?”
历史上元朝对倭国发起过两次进攻。可是先后失败,主要是台风。造成这个原因,不是大军不能通过大海进伐倭国,现在唐朝,已经多次通过海陆两个方向,向高丽百济发起过作战的。
况且船舶技术在发展,从新罗到倭国又不是很遥远。
但是元朝用的工匠是汉人工匠,待遇差,时间紧,造的船舶质量很差,因此,一遇到台风,立即沉没。还有元陆军强大,可不适应海上作战,对热带雨林也不适应,不仅是倭国,就是安南也没有真正征服过。第二次也登了陆,用的是高丽、汉联军,相互又不能妥协,进展不大,又来了一场台风。所以不但是倭国,征服爪哇也再遇到失败。最后忽必烈不得不强自噎下这口气。
可眼下却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与愤青无管的,李威也不想后世出现一个讨厌的bāng子与小日本,又不需要出动军队,为什么不去做?
继续道:“然后你们再看一看,若是将这两个国家征服,东面是真正的茫茫大海,那么可以用大海为长城。若不然,早迟我们在几千里路的海岸线驻扎大军,防备倭国从海上袭击,是不是一场灾难?”
“刚才刘卿说,计划如何制订。其实不难的,比如在不加百姓税务下,如何为国家增加适当的税务。为百姓做多少有益的事。用什么政策,增加百姓的人口与收入。各州县每一年增加多少耕地与粮食。军事上是不是可以几年内平定那些部族。等等。这就是我们大唐每一年,每五年,每十年的目标。”
各人在沉思。
可是李威没有想到裴炎,这么快就表态了。
他说道:“陛下,臣还是很担心。容臣说一句,陛下昨天也说过,以德治胡。今天新罗也派出使节,前来东都,表示认错臣服。倭国终是夷人,用陛刚才的话来说,他们不懂礼度。现在开化了,也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