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三国演义-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刀嵌换崞忝牵 �
“噗通!”甘宁一脚把孟翔踢下了水,骂道:“你这最后一句江湖上混的,匪气出来了!”
孟翔苦笑道:“大都督,我只是原样复叙了你的话。”
岸上的糜贞抹了一把汗,低声向旁边的孔融道:“孔大人,这个水军大都督好像不太靠谱,一会儿说自己不是贼,一会儿又说什么江湖上混的,咱们要不要相信她?”
孔融摊手道:“不信她又能如何?还不是被董卓军逼死在汉水北岸,现在不管信不信,都只好上她的船了。”
众人只好喊了几声感谢大都督一类的废话,甘宁眉飞色舞地把船队派到岸边,接应他们过江。
车队上的家誊们舍了大车,登上了甘宁带来的船,六百辆大车装着几千人,这些人又大多只是普通人,不是军人,做不到有条不紊地上船,而且因为后面有追兵,这些人十分’脯乱,挤来哭去,喊声震天。
甘宁手上的船不多,一次只能运其中一部分人过江,由于汉江太宽,这个时代的船只又驶得慢,所以往返一次两岸需要两个多时辰的时间。
这样的运送效率显然不怎么样,几千家誊加上公孙军和北海军足足近两万人,甘宁就算拼了命运送,也要运上一两天时间才能全部运过岸去。但是后面的董卓军追兵已经逼近二十里,前锋又全是骑兵,顶多半天时间就会赶来……孔融和郑玄望着北方,忧心忡忡。
这时武安国突然走到孔融的身边,对着她行了个礼,然后大声道:“主公,未将请命,愿率北海军死守樊城北门,以挡追兵。““啊!”女人们齐齐惊呼了一声:“这怎么行?”
大家都不傻,谁都知道这个时候去殿后有多危险,很有可能就会被敌军围困,无法脱身。
武安国咬了咬牙道:“如果没人回去驻守,咱们根本不够时间全部渡江。”
童渊扬了扬涯角枪道:“我也和你一起去守城。”
武安国摇了摇头道:“童姑娘,你不能去,你的任务是保护好主公和糜夫人。如果你跟着我去抵挡敌军追兵,谁来护着主公和糜夫人一路南行?刚才我问过甘宁将军了,河对面的襄阳城还在刘表军手里,你们渡过汉水之后很有可能遭遇敌军,这种时候童姑娘不能离开公主和糜夫人身边。”
众人哪里肯同意,她一旦回去,就是必死之局。
武安国大声道:“主公对我有知遇之恩,未将这条命本来就该是主公的。再加上孙将军也救过我的命,我说什么也要保证糜夫人和阿斗的安全,前些日子在有容乃大已经同意了将战斗的指挥权交给我,所以我有权下命令安排一切,你们不得阻挡。现在我要你们赶紧渡江,无需再多言。谁若不遵守,以军法处置。”
随后武安国将宗宝拖到~边,厉声道:
“赵将军要保护糜夫人和阿斗,我们的主公就交给你保护了,你一定要护着主公平安撤到长江以南。”
宗宝垂泪不语。
武安国左手抓起铜锤,带了五千北海军,向着樊城的北城门跑去,五千士兵赶紧占据了城头各个要害位置,紧闭城门。由于城中几乎已经没有了居民,全都逃散了,土兵们只好自己运手,将房屋折毁,变成滚木、擂石等物堆集在城墙上用来守城。
樊城的城墙矮小,仅有两丈高、缺少弓箭、没有火油、滚木擂石也不齐备,北海军又是初来乍到,对城池不熟悉,根本不可能支撑太久,只能盼望追兵不要来得太快。
然而董卓本人虽然慢,她的前锋却不慢,半日之后,樊城北面陡然出现了董卓军前锋的影子,辅天盖地的西凉铁骑蜂涌而至。
黑色的铁盔铁甲,整齐的铁枪阵,从北边的平野上呼啦啦地出现。
董卓军百万大军的前锋部队,十万西凉铁骑,在大将张绣、张辽两人的率领下,终于逼近到了樊城县北门外,两面“张”字大旗迎风翻飞。
武安国心头一沉……来的要是红色武将多好,我也许还能抵挡,来了这两位妖怪,我如何能敌?
心中虽知不敌,武安国却不愿输了气势。
她用独臂提起铜锤,站到城墙上面,大声喝道:“来敌止步,谁若敢犯樊城,定斩不饶。”
刚刚到达城下的张辽、张绣一起在城下勒停了战马,两人抬起头来,看着低矮的城墙上独臂的武安国,阳光将她的影子斜斜地投下城来,显得杀气腾腾。
张辽一眼就认出了武安国,两人在虎牢关之战时曾经交过手,战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张辽知道她虽然只是个蓝色武将,但战意高昂,是条好姑娘。
张辽抬起了刀,指着城头上的武安国对张绣道:“你猜她这是在做什么?”
张绣摇了摇头道:“这种事需要猜?她在殿后,帮前面的老弱争取渡江的时间。’
“那……打是不打…”张辽皱了皱眉头,她是一名志向高洁的将军,对于追击敌人家眷这种事,本来就没兴趣,只是南下来抓逃宠,正好撞上这只南迁的车队罢了,她其实压根就没想过要欺负这只家誊部队。
张绣耸了耸肩,她才是真正不想打的,因为据情报说,这只家眷军中有“枪神”童渊,张绣对于枪神放了她一条性命的事一直梗梗于怀,虽然上次放了孙宇算是扯平,但她心底里仍然不愿意找枪神的麻烦,于是她嘿嘿笑道:
“文远姐姐不想打?”
张辽点了点头道:“我的刀不是对着老弱病残和独臂人挥的!”
张绣跟着点了点头道:“我的枪也不是!”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一股只有真正的英雄才有的傲气。
张辽甩了甩头道:“我刚才发现一股敌军向西去了,我决定去追击了那只敌军再来攻打樊城。”
张绣眨了眨眼道:“我刚才也发现一股敌军向东去了,嗯,我去追击这只敌军先。”
两人不约而同地左右一转,张辽领了五万骑兵向西而去,张绣领了五万骑兵向东而去,居然同时放弃了樊城。
城头上的武安国正准备浴血死战,没想到城下的敌军却突然舍弃了她的城,向着西边和东边没头没脑地跑了,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是怎么回事?我虎吼一声,就把张辽和张绣这两个金色大将一起吓退了?她们不是这么好吓的人吧……”
过了许多之后,武安国才终于明白过来:
“她们两人……是故意放了我们一马啊!”
(未完待续)
404、死守樊城,北海的荣光
甘宁的船队不分昼夜地运了数次,终于将南迁车队里的家眷们运送到了汉水南岸。、
第二日大清早,邹丹和公孙军也被送过城了,最后只剩下武安国和北海军,正当武安国松了一口气,准备带着北海军到码头边上去等船来接她时,北方的地平线上又到一只军队……这只军队的统领是纪灵,当初袁术败亡之后,纪灵逃得了性命,后来她找了个山村,抓了几个长得帅气的男人去给董卓当投名状,加入了董卓军。
这一次南征,她率领两万袁术军的降卒跟随在张辽和张绣的先锋军后面,作为接应。她带领的都是步兵,行程缓慢,而且还携带着备种攻城器械,但是因为从舞阴县到博望坡,一路都是山区,地形也险要,容易中敌军的埋伏。
所以前面的张辽、张绣走得也不快,居然让纪灵这只步兵部队追到了只有一天之遥的屁股后面。
纪灵看着前面安安静静的樊城,不由得好奇起来:张辽、张绣的部队昵?
一个传令兵向纪灵报告道:“纪将军,张辽将军的部队向西去了,说是发现敌人。张绣将军的部队向东去了,也说发现敌人……所以樊城无人攻打。”
纪灵微微一惊,东西部发现敌人?扯蛋吧!还有什么敌人比眼前这个樊城更像敌人的样子?
纪灵很快就发现樊城城头的守将武安国,看到了她单手提锤守着城墙的样子。
“切,原来是因为敌将是个独臂人,再加上敌军里全是家眷,所以张辽和张绣不想出手。”纪灵嘴里碎碎念道:“无聊,该说她们是高风亮节昵?还是该说她们傻呢?放着大功一件不出手,只会让敌人得意罢了。”
“攻城!”纪灵大手一挥,身后的两万大军立即向着樊城冲去。
这只军队本来就携带着许多攻城器械,有冲车、井阑,还有大量的云梯,弓箭手也非常之多。大军向着樊城的城头下面一压,满天箭矢就如飞蝗一般向着城头上洒去。
武安国心中暗叫不妙,但是甘宁的船队还在运送邹丹和公孙军,来不及赶回,此时必须死守。至少要坚持两个半时辰,她咬了咬牙,大声叫道:“死守城池,让敌人看看咱们北海军的意志!”
石块和滚木立即从城头上倾泄而下,北海军士兵手上虽然没有充足的守城装备,但折了一些民居之后,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手段。
冲在最前面的一排董卓军士兵立即被滚木擂石打威了肉酱……但是云梯很快就被架在了城墙上面,仅仅两丈高的城墙几乎没有什么很好的防御能力。
无数羽箭向着城头上倾撒,逼得北海军的士兵们脑袋都不敢抬起来。
武安国大怒道:“别软蛋,被箭射一下又不会死!咱们北海军不出软蛋子。”
士兵们听了武安国的话,咬了咬牙,从城墙上强行伸出头去,将石块不停地砸下。
由于城下的弓箭来得太密集,有几十名士兵刚刚探头就挂了彩,被弓箭射中了肩头和手臂,甚至胸口,鲜血溅出,好不惨烈。
一名倒霉的士兵正好被弓箭射中了眼睛,他双手捧着眼睛摔倒在地,不停地惨叫。这一下激发了他旁边几个士兵的凶性,他们合力将一块重达五百斤的巨石推下了城墙,一下子砸倒了五六名董卓军的士兵。
董卓军的士兵冒着石头爬上云梯,向城头上猛攻,十几名北海军的士兵一起发力,将一架云梯推倒反倒了下去,云梯上爬着的两个董卓军士兵在半空中做着手舞足蹈的怪物作,然后重重地摔倒在地。
可惜区区两丈高度,根本摔不死人,这两个士兵很快又从地上爬了起来,扛起云梯再次加入了攻城部队。
武安国看到了这一幕,忍不住叹了口气,敌军数倍于已,城池又不堪防守,被攻陷只是时间问题……自己只能力保着樊城晚一点陷落了。
“井阑来了!”一名北海士兵大叫道:
“弓箭手!”
只见前方的城门附近,一个高达五丈的井阑正向着樊城缓缓行来,樊城的城墙才两丈高,这个五丈高的井阑比城墙还高了两倍有余,井阑上面站着二十几名弓箭手,他们对着城头上倾洒下一片箭雨,射得城头上的北海军士兵狼狈不已。
借着井阑的掩护,一大堆云梯搭在城门附近的城墙上,董卓军的士兵争先恐后地向着云梯上攀爬。
武安国挥起大锤,帮着士兵们挡箭,大吼道:“火箭,把这个井阑干掉,不然城门保不住了。”
箭手纷纷苦笑,咱们哪里有火箭?守城物资太不足了……谁也没想到会在这里打一场守城战。
武安国咬了咬牙,冲到井阑下面,挥起铜锤,将四五具云梯砸得稀巴烂,武安国趁着井阑上的弓手休息的一瞬间,单手抓起一块巨石猛地一掷,将那具井阑的支撑脚砸坏了一根。
井阑的平衡性被破坏了,随后木梁的承重出现了偏移,整个井阑发出咔嚓的木材碎裂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