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傅雷家书 >

第66部分

傅雷家书-第66部分

小说: 傅雷家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雷爱摄影,喜拍风景照,风景照中尤喜拍松柏。
…品格
傅雷虽去,傅雷奉行的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德行在傅聪、傅敏身上薪火相传。傅聪体现的是艺,傅敏继承的是德。傅雷生前致信傅聪:“你对艺术的感受怎么和我想的一样,我俩心心相印……”傅敏总结父兄,“一个在文学翻译上一句一句磨,一个在音乐艺术上一句一句抠。都是追求完美的人。”
1979年至今,傅聪回国传艺十几次,讲学、演奏。
傅雷曾对傅敏说:“人是生活在太阳底下的。人接受了太阳的光和热,就应当把它传给别人。”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傅敏烛照学生,同时亦把家教的光和热奉献。
1980年8月,傅敏在英国与兄团聚一年多后回国。首先,他向七中校长提出一要求:“不当任何‘长’,集中精力钻研教学。”之后,傅敏继续沿袭父亲启发式教学法。“文革”前,傅雷问傅敏:“你是怎么教的?”傅敏说了,傅雷点头。傅敏得到父亲认可,遂认准此路。
傅敏授课特点:不讲中文,不留作业。“用中文教英文,学生永远进不了门”。傅敏直言不讳“搞题海战术的老师是自己没本事”。傅敏教过的学生听说能力强,高考不丢分。因他在英语教学上“有本事”,故被评为特级教师。
他虽然不当任何“长”,由于他敢说真话,群众选他为西城区人大代表,连任五届,直到退休。他曾给教育部长蒋南翔提建议;在人代会上忧虑教育领域中的某些现象,比如:学生为谁而学习?相当多学生选择专业是为自己将来活得惬意,而对国家需要的基础行业不考虑,对国家前途命运不闻不问,甚至一些初中生学外语的目的就为出国、进外企;上级检查卫生,学校组织学生突击大扫除,这在年轻心灵里栽下的是弄虚作假的种子;重理轻文的结果是对文史、音乐、美术不重视。素质教育,主要靠人文教育的滋养。“文革”中集体疯魔的事实,是人文教育、法制教育长期贫血所致。音乐美术陶冶精神文明,多听莫扎特,人会变得文明。历史课熏陶学生爱国惜民。有些高中生写的作文,通篇不见自己思想。很多学生不爱看书,说是没时间。不爱看书的人怎能完善自己,产生自己的思想?特长生应与三好生同等地位,特长生也许是未来某一领域的大师,我们不能做埋没他们的罪人。傅聪当年考云南大学,数学可是0分……
傅敏曾担任中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评审中,对不按原则办,降格以求的事,他拍案而起:“降低教师资格,等于降低学生标准,是误人子弟。”傅敏没因别人无原则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他两次写辞职报告。他秉承了父亲眼里不揉沙子的性格。他爱给领导提意见,从以下进谏信中可见傅雷骨血———
刘校长:
您批评戴、冯两位同志表现不好。难道说话直率、敢于揭露矛盾,就是表现不好吗?我这个人就是爱提意见,心里有话就得说。有人劝我:“管他呢,你管得着吗,回头给你穿小鞋。”说实话,我要怕给我穿小鞋,我就什么也不说了,我该俯首时俯首,该帖耳时帖耳,不该时就用牛角尖顶你!我为什么不怕?因为我没有什么奢望,我只想为了学生教好书。我做的一切只要对得起学生,能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我就心满意足了,我这一辈子也就没白过。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就敢于去见我的父母。
1984年8月25日凌晨二点
刘校长:
……上星期六(22日),学校暖气不好。您作为校长当然生气。但是您不了解情况,把气全出在周同志身上,这是不公平的。咱们都是从历次斗争中过来的人,处理人的问题,尤其是处理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干部的问题,要慎重,慎重,慎重啊!我写到这里,掉眼泪了,我希望您能理解这种热泪。
1984年12月25日夜
又见《傅雷家书》 …方方(作家)
好多年前就读过傅敏编的《傅雷家书》。记得当时便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信必有的关于音乐的见解和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导外,最记得的就是他告诉傅聪,进屋脱大衣时要连丝巾一起拿下来,站立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裤袋里,是很不礼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则更不礼貌。看到这些文字时,我的惊讶甚至大过了我的感动。这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呵!这样的琐事,也要不远万里点点滴滴地写在信中!为此在当年的笔记里,我写下了一句话:这是博大而精深、感天而动地的一本书。
现在,新版本的《傅雷家书》又面世了。新书中增加了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照片,还增加了原来未曾收入的一些信件,傅雷夫妇的遗书以及他们的追悼会的场面也收在了书的最后一页。这些图片内容的加入,使得这本书拥有了更为真实而鲜活的阅读背景,就仿佛傅雷夫妇的音容笑貌都跃然于纸上,就仿佛傅聪的琴声流淌在字里行间。文字与图片很天然地相溶在一起,又很天然地产生巨大反差。尤其扉页最后的遗书,它给人的感受是那样的惊心动魄。这种惊心动魄与家书中那些亲切而平静的叙述文字叠加在一起,一时间真让人百味俱生。想想这样的一对夫妇,他们曾经那样认真地充满感情地生活过,那样热烈地拥抱新生活,那样努力地让自己去适应一切不适应的东西,那样执着而真诚地对待艺术,那样全身心地关爱和教导儿女,但他们却又双双那样地死去,甚至死时还不忘记细致体贴地安排一切。想想他们有过的经历,想想他们临死前的心境,忍不住就要落下泪来。有时候觉得,我若是傅聪傅敏,恐怕哭也要哭死。
这本新的《傅雷家书》收集了傅雷夫妇在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傅聪傅敏的204封信。虽然是父母二人为两个儿子所写,但大部分的信是傅雷亲写,而主要收信人则是傅聪。作为钢琴家的傅聪,因为长年漂泊在外,这样的境遇,使得傅雷夫妇信的内容格外丰富,信件的往来也格外频繁。他们仿佛像是一对骑手,以信为缰,试图遥控和调整驰骋在外的傅聪这匹烈马。为此,信中所涉及的内容从艺术到人生,从做人到做事,从生活起居到开会旅游,从亲朋好友到领导同事,从教导子女到反省自己,从婚姻恋爱到养儿育女,从穿衣戴帽到烧饭炒菜,如此等等,凡生活中所遇到的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经历过的,几乎无不入信。因为这个,这本书就没办法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没办法告诉你,这些信的主题是什么,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因为信无主题因为傅雷什么都告诉我们了。傅雷对音乐富于穿透力的诠释,对中国文化清澈的认知,对美术作品深刻的理解,对人生几近苛刻的执着,等等,等等。除非你亲去阅读,你亲去感受文字间的深刻和温暖,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本书它会教会你很多。教会你如何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教会你如何生活得雅致而富有品位,教会你如何理解音乐如何对待艺术,教会你去读哪些中国古典图书能更快地吸取其精华,教会你接人待物的礼貌,甚至还会教会你做一两个小菜。最最重要的是,它教会你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应该怎么样做人。
我一直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因为它的不对外发表,导致了它的随意天然。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半点的防范心理也不必有。所以,读信读到后头实际上读的是人。为此,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也是傅雷。
这本书记录着傅雷这样一个从中国传统中走出,经留学而吸取了西方文化营养的知识分子在十年间的心路历程。记录着他基本的生活状态。记录着他的工作与消闲。记录着动荡的社会对他内心的压力。记录着他努力想要和社会节奏合拍却总也合不上去的尴尬。他对生活认真到古板的地步,对艺术喜欢到到热烈的地步,对子女关怀到偏执的地步。他有时会暴燥无常,有时又十分之朴质淳厚。无论是人格情操还是生活细节,他都敏感而且唯美,对自己要求也相当的苛刻,所以,他对自己的反省也无处不在。他既是单纯的也是复杂的,他既是执着的也是超然的。用傅聪的话说,他“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傅雷对于傅聪的这一评价基本认同,他认为傅聪不仅是了解了他的两面性,同时也是了解了中国旧文化的两面性。通过这本书,我们能认识一个真实而正直的傅雷,认识一个善良而温婉的梅馥。读到他们,你就会想,一个人的力量原来是可以这般强大,一个人的境界原来是可以这样纯粹,一个人的学问原来是可以这样丰富,一个人的人格原来是可以这样高尚,一个人对儿女的关爱原来可以这样炽热。
与初读《傅雷家书》的八十年代相比,我现在重读此书的年代虽然比之二十年前要繁华和富裕了,但却也更加浮燥和浅薄了。我们在粗糙的音乐和文字的包围中生活,以致我们的情感和知觉也变得粗痞起来,我们的灵魂也开始跟着正在堕落中的文化一起堕落。我们觉得一切都成了游戏,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敬仰和认真的了。我们甚至麻木得已经认不清自己的这种堕落。
现在我读完了这本书,它仿佛对我的灵魂进行了一次清洗。它令我蓦然间清醒。我想,人还是要自己的信仰,人还是要对崇高的东西有所追求,人还是要让自己的心灵干干净净。人活一场,还是认真地活过,像傅雷先生有过的认真一样。
《傅雷之死》…叶永烈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每一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像傅雷先生那样严格、那样细致、那样富有原则性、倾注那么多心血教育子女的父亲,却是世上不常有、不多见的。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傅雷的思想。尤其是本来并不准备出版用的,是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又一封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他无拘无束,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审查”,也用不着担心“批判”。正因为这样,《傅雷家书》如山间潺潺清溪,如碧空中舒卷的白云,如海上自由翱翔的海鸥,如无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结晶体。感情是那样的纯真,那样的挚朴。没有半点虚伪,用不着半点装腔做势。《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