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后汉书 >

第3部分

后汉书-第3部分

小说: 后汉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四'新市,县,属钜鹿郡,故城在今恒州东北。元氏﹑房子,属常山郡,并今赵州县也。防与房古字通用。
  时王郎大将李育屯柏人,'一'汉兵不知而进,前部偏将朱浮﹑邓禹为育所破,亡失辎重。光武在后闻之,收浮﹑禹散卒,与育战于郭门,大破之,尽得其所获。育还保城,攻之不下,于是引兵拔广阿。'二'会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三'各遣其将吴汉﹑寇恂等将突骑来助击王郎,'四'更始亦遣尚书仆射谢躬讨郎,'五'光武因大飨士卒,遂东围钜鹿。王郎守将王饶坚守,月余不下。
  郎遣将倪宏﹑刘奉'六'率数万人救钜鹿,光武逆战于南□,'七'斩首数千级。
  四月,进围邯郸,连战破之。五月甲辰,拔其城,诛王郎。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光武不省,会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八'
  注'一'县名,属赵国,今邢州县,故城在县之西北。
  注'二'县名,属钜鹿郡,故城在今赵州象城县西北。
  注'三'上谷,郡,故城在今妫州怀戎县。渔阳,郡,在渔水之阳,今幽州县。
  注'四'突骑,言能冲突军阵。
  注'五'汉官仪曰:“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加一为五。有*'常'*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人庶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四夷事;成帝加三公尚书,主断狱事。仆射,秦官也。仆,主也。古者重武事,每官必有主射以督课之。”谢躬为尚书仆射。
  注'六'倪音五兮反。
  注'七'县名,属钜鹿郡,故城在今邢州柏人县东北。左传齐国夏伐晋取栾,即其地也。其后南徙,故加“南”。今俗谓之伦城,声之转也。□音力全反。
  注'八'反侧,不安也。诗国风曰:“展转反侧。”
  更始遣侍御史持节立光武为萧王,'一'悉令罢兵诣行在所。'二'光武辞以河北未平,不就征。自是始贰于更始。'三'
  注'一'萧,县,属沛郡,今徐州县也。续汉书曰:“更始使侍御史黄党封上为萧王。”
  注'二'蔡邕独断曰:“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注'三'贰,离异也。
  是时长安政乱,四方背叛。梁王刘永□命睢阳,'一'公孙述称王巴蜀,'二'李宪自立为淮南王,'三'秦丰自号楚黎王,'四'张步起琅邪,'五'董宪起东海,'六'
  延岑起汉中,'七'田戎起夷陵,'八'并置将帅,侵略郡县。又别号诸贼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九'各领部曲,'一0'觽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
  注'一'县名,属梁郡,今宋州也。□,专也。
  注'二'蜀有巴郡,故总言之。
  注'三'淮南,郡,今寿州也。
  注'四'习凿齿襄阳记曰:“秦丰,黎丘乡人。黎丘楚地,故称楚黎王。”黎丘故城在今襄州率道县北。
  注'五'郡*'名'*。有琅邪山,故城*'在'*今海州朐山县东北。
  注'六'郡名,今海州县。
  注'七'郡名,故城在今梁州南郑县东北。
  注'八'县名,属南郡。有夷山,故曰夷陵,今硖州县也,故城在今县西北。
  注'九'诸贼或以山川土地为名,或以军容强盛为号。铜马贼帅东山荒秃﹑上淮况等,大肜渠帅樊重,尤来渠帅樊崇,五校贼帅高扈,□乡贼帅董次仲,五楼贼帅张文,富平贼帅徐少,获索贼帅古师郎等,并见东观记。
  注'一0'续汉志曰:“大将军营有五部,部三校尉。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
  光武将击之,先遣吴汉北发十郡兵。幽州牧苗曾不从,汉遂斩曾而发其觽。秋,光武击铜马于鄡,'一'吴汉将突骑来会清阳。'二'贼数挑战,'三'光武坚营自守;有出卤掠者,辄击取之,'四'绝其彻道。积月余日,贼食尽,夜遁去,追至馆陶,大破之。'五'受降未尽,而高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余觽合,光武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封其渠帅为列侯。'六'降者犹不自安,光武知其意,□令各归营勒兵,乃自乘轻骑按行部陈。降者更相语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七'由是皆服。悉将降人分配诸将,觽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赤眉别帅与大肜﹑青犊十余万觽在射犬,'八'光武进击,大破之,觽皆散走。使吴汉﹑岑彭袭杀谢躬于邺。
  注'一'县名,属钜鹿郡,故城在今冀州鹿城县东。鄡音苦尧反。竹书纪年曰:“恚
  鞅封于鄡。”臣贤案:下文云“吴汉将突骑来会清阳”,又“追至馆陶”,并与鄡相近。俗本多误作“邬”,而萧该音一古反,云属太原郡,臧*(矜)**'竞'*音作鄢,一建反,云属襄阳郡,并误也。
  注'二'县名,属清河郡,今贝州县,故城在州西北。
  注'三'挺身独战也,古谓之致师,见左传。挑音徒了反。
  注'四'卤与虏同。郭璞注尔雅曰:“掠,夺取也。”
  注'五'馆陶,县,属魏郡,今魏州县。
  注'六'前书音义曰“蒲阳山,蒲水所出”,在今定州北平县西北。本或作“满阳”。
  渠,大也。尚书:“歼厥渠魁。”列侯即彻侯也。称列者,言见序列也。
  注'七'投死犹言致死。
  注'八'续汉志曰野王县有射犬聚,故城在今怀州武德县北也。
  青犊﹑赤眉贼入函谷关,攻更始。'一'光武乃遣邓禹率六裨将引兵而西,以乘更始﹑赤眉之乱。时更始使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等屯洛阳,'二'光武亦令冯异守孟津以拒之。'三'
  注'一'函谷,谷名,因谷以名关。旧在弘农湖城县西,前书杨仆为楼船将军,有功,耻居关外,武帝乃为徒于新安。故关在今洛州新安县之东。
  注'二'舞阴,县,属南阳郡,故城在今唐州沘阳县西北。
  注'三'孔安国注尚书云:“孟,地名,在洛北,都道所凑,古今以为津。”论衡曰:“武王伐纣,八百诸侯同于此盟,故曰盟津。”俗名治戍津,今河阳县津也。
  建武元年春正月,平陵人方望'一'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二'更始遣丞相李松击斩之。
  注'一'平陵,昭帝陵也,因以为县,故城在今咸阳县西北。
  注'二'平帝崩,王莽立楚孝王孙广戚侯显子婴为孺子。莽篡位,废为定安公。
  光武北击尤来﹑大抢﹑五幡于元氏,追至右北平,连破之。'一'又战于顺水北,'二'乘胜轻进,反为所败。贼追急,短兵接,'三'光武自投高岸,遇突骑王丰,下马授光武,光武抚其肩而上,顾笑谓耿弇曰:“几为虏嗤。”弇频射漤贼,得免。士卒死者数千人,散兵归保范阳。'四'军中不见光武,或云已殁,'五'诸将不知所为。吴汉曰:“卿曹努力!'六'王兄子在南阳,何忧无主?”'七'觽恐惧,数日乃定。贼虽战胜,而素慑大威,'八'客主不相知,夜遂引去。大军复进至安次,'九'与战,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贼入渔阳,乃遣吴汉率耿弇﹑陈俊﹑马武等十二将军追战于潞东,'一0'及平谷,大破灭之。'一一'
  注'一'北平,县,属中山国,今易州永乐县也。臣贤案:东观记﹑续汉书并无“右”字,此加“右”,误也。营州西南别有右北平郡故城,非此地。
  注'二'郦元水经注云:“徐水经北平县故城北,光武追铜马﹑五幡,破之于顺水,即徐水之别名也。”在今易州。本或作“慎”者,误也。
  注'三'短兵谓刀□也。楚辞曰:“车错毂兮短兵接。”
  注'四'县名,在范水之阳,属涿郡,故城在今易州易县东南。
  注'五'东观记曰:“上已乘王丰小马先到矣,营门不觉。”
  注'六'曹,辈也。
  注'七'兄子谓伯升子章及兴也。
  注'八'慑,惧也,音之涉反。
  注'九'县名,属勃海郡,今幽州县也,故城在县东。
  注'一0'潞,县名,属渔阳郡,今幽州县也。有潞水,因以为名。萧该音义云:
  “潞属上党。”臣贤案:潞与渔阳相接,言上党潞者非也。
  注'一一'平谷,县,属渔阳郡,故城在今潞县北。
  朱鲔遣讨难将军苏茂攻温,'一'冯异、寇恂与战,大破之,斩其将贾强。
  注'一'今洛州县。
  于是诸将议上尊号。马武先进曰:“天下无主。如有圣人承敝而起,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有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一'大王虽执谦退,柰宗庙社稷何!宜且还蓟即尊位,乃议征伐。今此谁贼而驰骛击之乎?”'二'光武惊曰:“何将军出是言?可斩也!”武曰:“诸将尽然。”光武使出晓之,'三'乃引军还至蓟。
  注'一'言早当即尊位以定觽心,今执谦退,失于事机也。孙子名武,吴王阖闾将,善用兵,有兵法十三篇。反音翻。
  注'二'谁谓未有主也。前书音义曰:“直骋曰驰,乱驰曰骛。”
  注'三'使晓谕诸将。
  夏四月,公孙述自称天子。
  光武从蓟还,过范阳,命收葬吏士。至中山,诸将复上奏曰:“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一'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髃生危蹙。'二'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定;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光武又不听。
  注'一'尚书曰:“人坠涂炭。”孔安国注云:“若陷泥坠火,无救之者。”
  注'二'蹙,迫也,音子六反。
  行到南平棘,'一'诸将复固请之。光武曰:“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何遽欲正号位乎?诸将且出。”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闲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二'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觽,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觽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觽不可逆。”纯言甚诚切,光武深感,曰:“吾将思之。”
  注'一'县名,属常山郡,今赵州县,故城在县南。
  注'二'杨雄法言曰:“攀龙鳞,附凤翼,巽以扬之。”
  行至鄗,'一'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强华'二'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野,四七之际火为主”。'三'髃臣因复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四'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之白鱼,曷足比焉?'五'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着闻,宜荅天神,以塞髃望。”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
  注'一'县名,今赵州高邑县也。鄗音火各反。
  注'二'续汉书曰:“强华,颍川人也。”强音其两反。
  注'三'四七,二十八也。自高祖至光武初起,合二百二十八年,即四七之际也。
  汉火德,故火为主也。
  注'四'谓强华奉赤伏符也。
  注'五'尚书中候曰“武王伐纣,度孟津,中流白鱼跃入王舟,长三尺,赤文有字,告以伐纣之意”也。
  注'六'□谓筑土,场谓除地。秦法,十里一亭。南北为阡,东西为陌。其地在今赵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