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的人可用,甚至是力气大的人也可用。
很显然,这样多样化的用人标准,与后世那种僵化死板,压抑人性自由,扼杀思想活力,唯统者治喜好的科考之制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九章 起名
当然,方绍又在参照隋文帝的基础上,加了几门诸如“精于奇技”、“长于算测”的科业,他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给那些善长于制造机关器械的优秀手工业者,以及精于数学、天文计算的这类人才一个进身之阶。wWW。而提升“理工类”人才的地位,自然只有方绍这样有着深远目的者才能意识到其重要性。
显然,科考之法,为寒门庶族打开了一条通往上层的通道,给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希望。
一个社会,必然无法消除贫弱贵贱这等阶级差距,但血迹斑斑的一段段历史证明,一个社会可以存在阶级差距,但必须要有一条令上下层阶级可以互相渗透的通道,也就是说要给下层人出人头地的机会,这样将有利于缓减上层阶级在“近亲繁殖”下的退化腐朽,为整个国家的统治阶层不断的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纵观历史,多少末世王朝,无不是死水沉沉,僵化冰冷,上层阶级完全垄断了所有权力,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肆意的挥霍着这个国家残存的生命力。而下层的人没有丝毫进身的机会,只能默默的忍受着上层压榨与欺凌,这样一个对大多数人而言,没有希望的王朝,当民众的不满积压到一定程度之时,所爆发出来的必将是改朝换代般不可阻挡的破坏力。
方绍深知当年的历史中,司马家的晋王朝在土族的支持下一统天下,而其所创建的王朝,也完全是一个为士家把持,为士家服务的王朝。当天下承平之时,以为高枕无忧的皇族和±家,终日挥霍享乐,或是在争权夺利中醉生梦死,正是在土族们一手开启的“八王之乱”之后,华夏文明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正是因为方绍深知土族独大的祸患,所以,他才要提出了《科举制》,为寒门开启上位的通道,为土族们创造一个可与之制衡的对手。
当然,方绍也不知道,在当前的环境下,土族已经形成一股举足轻重,可左右天下局势的巨大力量,而刘备想要夺取天下,自然也要依靠土族的支持,如果只单纯的以科考来作为做官的唯一手段,那么这尽管可以获得~部分真正有才学的士人的支持,但也会得罪不少才学庸碌,但却掌握着巨大经济与社会能量的士人。
方绍能想到这一点,千古一帝杨坚自然也想得到,所以,这位隋文帝一手创建的科举制,其实是分为科考与察举两I页的,科考即是以考试的形式录官,相对而言对于士庶都是公平的,而察举一项,则参照了《九品中正制》,令地方郡守向朝廷举荐人才,而所举的人才,则要考虑其家世、品德与才能。”绍的这套《科举制》,既可招揽寒门庶人中的英才,又保全了土人的利益,而且还可使两类人间互相制约,如此,则天下精英尽人大王囊中,足可与曹操的那个《九品中正制》
相抗衡了。”
方绍将科举的整个过程详细的道来,说得刘备是翩然心动,前思后想之后,不禁一跃而起,兴奋的叫道:“中正,你的这科举制,深得用人之奥妙呀,嗯,不错不错,孤正可以此来与曹操针锋相对。不过,这件事不是件小事,还得与众臣僚们细细的商议一番才是。”
于是,在曹操颁布《九品中正制》不久,刘备就开始紧锣密鼓的研究起了方绍提出的《科举制》,毕竟此制关系重大,故而刘备一连数月,分别召见了诸葛亮等在汉中的诸臣的意见,并以十余封书信,与在外任职的庞统与法正交换意见。
总而言之,因是这科举制,照顾到了备方的利益,而诸葛亮均是当世英杰,自也看得出这科举制在与曹操对抗方面的优势,故而方绍的这套制度并没有遭受多大的阻力。
于是,在中原的曹操,以汉帝的名义实施《九品中正制》后的三个多月,刘备亦下诏,在其统治区域内实行科举,并定于秋末之后,进行第一次的科考。
入夏之后,方绍奉刘备之命,前往东三郡巡察,为即将于秋末可能发动的攻取关中之战做相关部署,而就在方绍刚刚结束了对最东边房陵郡的视察之后,家里便传来消息,言两位夫人双双为他生下了两位小公子,而且两位小公子出生的日期,只不过相差十余天。
听到了自己当爹的消息之后,方绍兴奋得不得了,迅速的结束公干,急匆匆的赶回了南郑。
一进门,方绍便听到了婴儿响亮的啼哭之声,那声音嘹亮而清脆,充满了新生婴儿的实力,方绍心中更喜,暗忖:‘不愧是我儿子,哭得都这么带劲,体质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于是,方绍大步流星,几步便奔入了后堂。
此时,诸葛蓉与孙尚香正各自怀抱着自己的儿子喂奶,方绍招呼也不打一声就闯了进去,却将这两位夫人吓了一跳,赶紧拉紧自己的衣衫,免得走漏了春光,待见得是方绍进来时,才都松了一口气。
“夫君,你怎么也不吱一声就闯进来,吓坏了7亥子怎么办。”孙尚香笑着抱怨道。”我这不是急着想瞧见咱儿子嘛,快,快给我瞧瞧。”方绍急得什么似的,这初为人父的激动,与普通人也无异。
两位夫人同时将孩子捧了过来,方绍一时不知该先看哪一个好,便索性将两个儿子一同抱起,一会瞧瞧这个,一会亲亲那个,脸上却是乐开了花。
方绍粗一掂量,这两小子至少也得有六七斤重,这在这个物质营养不是很丰富的时代,能生下这么重的儿子,看来自己平素对两位夫人的营养计划没白费。
再看看那俩小子,白白胖胖,粉嫩粉嫩的,一个吐着泡泡呼呼大睡,另一个则哇哇的哭个不停,总之怎么看都可爱得不得了。
诸葛蓉见他那副痴痴的样子,便是取笑道:“瞧你,只顾着看儿子,倒把我们给忘了。”
方绍的注意力这才从儿子们身上挪开,赶紧将两位夫人一人亲了一下,笑啊呵道:“两位夫人辛苦了,我替方家烈祖烈宗谢过你们了。”
那二人刚刚生产过后,虽然已经休养了快二十天,但脸上仍然残留着些许苍白虚弱,不过给他这么突然一亲,两人的脸上不禁都涌起了几许红晕。
孙尚香先将自己哭得哇哇响的儿子接过,低头笑道:“还是我来抱吧,再让你抱下去,咱儿子都要哭哑了。”
方绍便笑着将两个儿子交还了他们的母亲,忽然间想起了什么,忙问:“我一时高兴,倒忘问了,对了,他们哪一个是先出生的呀。”
“是我的这个。”孙尚香言语间似乎有点小小的得意。
这也难怪,按照家规而言,诸葛蓉才是正妻,其生出来的儿子自然就是嫡子,如果生出来的还是老大的话,那便又是嫡又是长的,这就意味着其作为方家继承人的身份将无可动摇。
不过眼下幸运的是,孙尚香的儿子先出生,虽然没抢到嫡子的身份,但起码有一个长子的身份,对其将来在家中的地位,亦是极有帮助的。
方绍这个时候只为当爹而高兴,随口一问,哪里会有她们女人家的那些细心恩。
“夫君,孩子还未取名,你这当爹的,是不是该给他们取个名呀?”诸葛蓉淡淡的提醒道。
方绍精神一振,立时又来了兴致,要说这取名,早在几个月前,闲来无事之时,他便在琢磨着给将要出生的孩子取什么名,什么方正、方圆、方世玉的想了一大堆,不过,这个时候真正要用到时,他倒一时间不知该怎么个选择了。
“这个我得好好想想。”方绍站了起来,在两位夫人中间走来走去,嘴里边嘀咕着备式各样的名字。
突然之间,脑海里鬼使神差的闪过俩字,方绍也没细琢磨,只觉得这两字最配自己的儿子,便脱口道:”干脆,老大叫方炎,老小就叫方悠吧。”
“方炎,方悠……嗯,这名字叫得挺顺耳的,却不知有什么寓意吗?”诸葛蓉好奇的问道。
“这个嘛,你瞧他们,一个哭得那么厉害,就像头顶的太阳一样刚烈,一个又睡得那么安静,就跟那白云一样悠然,炎与悠,不正合适吗。”
方绍这么解释倒也说得过去,那俩夫人心里也欢喜,便也没什么异议。
孙尚香摇着怀里哭个不停的儿子,笑盈盈道:“小方炎啊小方炎,你有名字了,方炎,就像太阳一样热烈,多有气势的名字,不喜不喜欢呀,要是喜欢的话,就快谢谢你的父亲呀。”
经孙尚香这般逗超的一哄,那小方炎竟然不哭了,巴巴的睁着一双漆黑的大眼睛,茫茫然的瞅着他眼前,那个笑得很傻的男人,似乎在说:看什么看啊,没见过帅哥的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章 关中!关中!
建安二十一年秋,曹操称王,建魏王国,定国都于邺,建百官,大封群臣。WwW。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
十天之后,曹操魏王的消息抵达南郑,南郑内外同样一片哗然,有愤慨不平者,亦不乏心存震怖之辈。
当天,汉中王刘备紧急传召诸葛亮等辈,紧急商议此事应对之策。
“曹操自立为王,其篡汉之心已路人皆知,天下人必为之愤慨。而今大王坐拥四州之地,士民归附,将士用命,今秋又喜获丰收,粮草充沛,此时不趁时起大军取关中,还更待何时?”
会议一开始,诸葛亮便豪然而言,立时激起在场文武的雄心壮志。
刘备的表情亦是振奋起来,关中,那可是关中啊,当年汉高祖的夺取天下大业,就是从此开始,夺取关中,定部长安,不仅仅是夺取三秦形胜之地,更将获得无法估计的巨大政治优势。
早在当初夺取了陇西与凉州之时,刘备就有趁机东进之心,只是碍于粮草不济,将士疲惫,所以才不得不暂抑雄心。
而今,新得两州人心已定,所统之地,又逢几十年难遇的大丰收,各处的粮仓尽皆爆满。而逢此时,曹操又擅自称王,激起中原人怨。
可以说,现下正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尽皆倾向于自己,这个时候若不起兵夺关中,岂非错过天赐之良机。
刘备也无多思索,当即拍案豪然道:“军师所言极时,如今曹操篡汉之心已是昭昭,孤乃大汉皇叔,不起兵匡扶汉室,清除奸臣,岂对得起天下之望,对得起祖宗社稷。孤已决定,起兵径取关中!”
刘备决心一下,马超、黄忠等武将们立刻群起而请战。
刘备见将军们求战心切,心里边十分高兴,却又挥手笑道:”诸位虎将战意高涨,甚好甚好,只是此战关系重大,如何出兵,还当从长计议。军师,你对此番进兵,有何良策?”
诸葛亮早就胸有成竹,信然道:“曹操虽然失去人心,但其实力尚强,此番起兵,从大战略上来看,依然要采取从前的分解其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首先,当以云长率荆州军团北攻宛洛,威胁中原腹地,再约好东吴,出兵攻打寿舂,有此两路兵马,必可牵制住曹操过半的兵力。而大王便可率益、雍、凉三州之兵进攻关中,以优势之兵力,迅速的定取三秦。”
诸葛亮这一套进攻方略,说得正是他的《隆中对》中北伐中原的大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