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内闯三国-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赵云!”
浑身猛然颤抖起来,精疲力竭的两人彻底陷入了绝望。互相倚着喘息良久,刘备才低声轻呼出来。
“奉我主之命,赵云在此恭候多时了。”挥手令众军将二人围住,轻提缰绳,玉狮子踏着小步走到两人面前停住,赵云淡淡的说道。
刘备身子不停的颤着,眼中神色复杂至极,随即却拼命挺起身形,正要说几句豪言壮语,却忽觉身旁一空,魏延已是瞬间冲了出去。
粹然之中,他只道魏延绝望之下要去拼命,急忙伸手去拉。到了这个时候,还去费那劲作甚?只昂然赴死就是了,他心中如此想着。
只是,便在那手伸在半空,还未及说话之际,魏延随后的举动,却让他立时呆若木鸡。
“末将愿降,末将愿降。延昔日曾数次面见皇叔,向对皇叔钦佩之至。奈何已身有所属,未能如愿。今事已至此,正天意也,还请将军容我活命,而后同为皇叔效力。”扑地跪倒,便在赵云马前叩下头去,魏延嘶声大喊着。
刘备呆呆的看着,伸在半空的手无力的垂下,面孔忽然一阵抽搐,眼中显出极痛恨的神色。只是须臾,却又转为一阵凄凉,抿紧了嘴唇,昂首向天,一言不发。
赵云静静的端坐马上,望着马前跪地之人,眼眸中先是一愣,随即闪过一丝不屑嘲弄。
“云出征之时,主公曾有言提及。魏延若降……”说到这儿,话音儿一顿,魏延心中提起,满是期待的抬头看去。
“……不允为准,着立斩之!”赵云平淡的说出后话,手中银枪随即提起,一伸一缩之间,银光已是自其吼间划过。
魏延眼中露出骇然不信之色,吼间咕咕几声,随即,带着满脸的不甘古怪之色,扑地而倒,微一扭动,瞬即不动了。
刘备冷冷的看着,待见魏延最终死去,却猛然哈哈大笑起来。笑罢,猛抬头冷眼看向赵云,微微一哂,随即横过手中宝剑,就颈间挥手划过。
血花迸溅开来,沧琅琅声中,带着淋漓鲜血的雄剑掉落。刘备身子晃了两晃,眼中神光渐渐黯淡下去,终是向后而倒。
皇图霸业,帝王之功,终是转瞬成空。一代枭雄,历史上曾三分而有天下的蜀汉之主刘备,却在这个时空,凄凉的陨落在冀州渤海的偏僻荒野。
风渐起,翻起一片落叶,飘飘荡荡而下,覆盖在,仍自睁大的眼眸上………
387章:陨落(3)(完)
第388章:四方云动(1)
大耳朵终于去了!
青州府衙中,刘璋负手站在窗前,猛然推开窗户,望着外面半枯半荣的秋色,心中一时间竟不知是什么滋味。
自打来了这汉末时空,得知自己附身于刘璋这个人身上后,无时无刻的不在琢磨着如何宰了刘备这个宿敌。
而当经过许多年来,这一日真的到来时,他反而心中却感觉不到多少兴奋。淡淡的,竟还有些莫名的悲凉。
若说是悲哀于历史名人的陨落,但何以董卓、袁绍等人死去时,自己却没什么感觉呢?刘璋嘴角不由浮上一丝苦笑。
当然,在一眼看到匣中那颗刘备的人头时,当时心中便忽然一阵悸动,似是一直以来的某种压力,顷刻间而去,让他全身说不出的一阵的轻松。
或许这便是宿命的原因吧。历史上,刘璋便是败在刘备手中,最终凄凉的死在某个角落。如今,一朝反过来,既有悼念对手的心绪,还因着这种执念,而生出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在历史的大潮中,任凭你如何惊才绝艳,再是本领通天,也终是逃不过天命。无论生前如何显赫,终是黄土一柸,化为虚无。
“呼——”
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刘璋微微晃晃头,将紊乱的思绪抛开,重新将思路放到眼下的局势上。
浮阳的曹操在刘备死后,对活动在渤海郡的青州军大为忌惮。前阵子,调动兵力,竟尔隐隐有南下的趋势。
好在公孙续及时作出反应,先是召集大军进逼至浮阳城下,在交阵一场后,便露出疲软之色,匆匆往渔阳而退,缩回辽东。
而同时,活动于渤海郡的青州军,也全数撤了回来。除了关羽、张飞二将仍紧紧扎在重合、阳信两城外,甚至连近在咫尺的高城和千童,都未露出染指的迹象。
这样曹操在观望了两日后,终于留下大将曹洪领五万军进驻高城。与临郡清河的曹仁遥相呼应,兵锋所向,皆是对青州方面作出防御姿态。
而后,果断挥军北上,紧随公孙续之后,欲要一鼓作气,收复辽东。按照前日得报,其先头兵锋,于禁所部,已然踏入右北平的徐无。而曹操所率本军,也已到了无终。
雁门关外,步度根大军开始有序而退,吕布犹疑不定,未敢冒然追击,眼睁睁的看着外族走了个无影无踪。据说消息最终落实后,很是恼怒了一番。
徐庶那边已经跟并州风部接触上了,只待平复一阵,鼓动吕布跨太行而出,直接攻击曹操老巢许都,必将令曹操手忙脚乱。届时,相对次要的关中,以及东南诸地,便可放开手脚,齐头而进。
如此,统一大业便成功在望了。鉴于各部发动,尚需集结的时间,此时这总攻令,却也是到了下达的时机了。
“来人,传各位先生来府中议事。”沉吟半响,刘璋猛然转身,向外面大声吩咐道。自己也大步而出,直往前厅而去。
388章:四方云动(1)(完)
第388章:四方云动(2)
不多时,戏志才、贾诩、田丰、鲁肃、庞统,并政事堂张昭、张弘、诸葛兄弟等人,都赶了过来。
待到众人落座已定,刘璋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见众人都是一副兴奋之色,便笑着点了点头。
这些人皆是当世□□,原本前些日子,就为了最后的统一总攻,商议了几次了。今日,在刘备授首之后,忽然召集全体来见,想必也都猜到了,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诸位先生想来已经猜到了,不错,眼下曹操已经深入北地,吕布那边也将有所动,此正是我等自后而发,收取胜利果实的时候了。按照前番所定,我欲正式签署总攻令,不知各位先生,对此有何提议?”目光扫过一圈后,刘璋这才沉声说道。
众人闻言,面上狂喜之色再也遮掩不住,便是一贯面色冷漠的贾诩,也是面皮微微抽动一下,眼中闪出幽幽的光芒。
了解贾诩先生的都知道,跟自家主公露出邪恶微笑的效果相同。一旦贾诩先生两眼冒光的时候,那就代表着有人要倒霉了。而且,这个霉还不是一般二般的,绝对是大霉!
“主公明见。各部间隔俱有远近,若想同时而动,现在传令,正其时也。哦,子布先生那边,后续也该准备好了吧。”
戏志才率先点头,应和了刘璋所言后,却又转头对张昭问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就是粮秣物资。所以,外部时机成熟了,首先要确定的便是内部的准备了。
张昭手捋长须,和身边张弘、诸葛兄弟等人对了下目光,呵呵笑道:“主公与志才勿虑,自得知主公大计时起,我等便已开始调集筹备物资。其后,又有孔明坐镇襄阳,统筹安排,如今万事俱备。单只青州一地所备,便可保五十万大军一年之用。”
戏志才大喜,刘璋也是微微点头。一边庞统忽道:“前番所定,皆各处分部所指。但不知此刻留于渤海的关张二位将军,如何安置?若是其二部亦有所动,还当择选一人为主,否则,令出二门,必将生乱。”
戏志才、贾诩等人都是微微点头,面上大有赞许之色。打从庞统来后,不论是内政还是军略,都上手极快。其腹中所谋,不但兼具戏志才、田丰等人的精细,更隐隐有贾诩几分毒辣之处,令得轻易不对人评论的贾诩,都曾私下称赞过。
其人与此刻在襄阳负责统筹军备的诸葛亮,并称青州双玉。不负刘璋以伏龙、凤雏称之。当然,这两个称呼,自是刘衙内从后世所记中剽窃而来,却让青州诸人都欣然承认。
几次军议以来,不知是众人忽略了,还是顾忌刘璋多虑,反正对发动总攻时,青州动不动,如何动,都一致的没去议论。
此刻,庞统却敏锐的指出,并对渤海二将的主次提出疑义,可见其人的精细。
刘璋暗暗点头,面上却微微一笑,问道:“哦,那以士元之意,青州若动,该向何处而动呢?”
庞统双眉一挑,抬头看看刘璋的笑容,心中知道这是主公的考较。微一迟疑,这才坦然道:“当此之际,关中之地有高、张二位将军负责,豫州处有周都督夺取,淮扬一线有江东沮授先生牵制,青州若动,唯有冀、兖二州。
冀州雄踞中原,乃大汉十三州中的第一上州。其地历经袁绍、公孙、刘备、曹操几**控辖,大战方休,此时已是元气大伤。若以难易而论,青州若动,当先取冀州为善。一来可在最短时间内扩大我青州势力,又能以强凌弱,减少伤亡;二来,则可以封堵曹操归途,为西北、东南两**战事争取更多时间。
然,统思量许久,却觉大不尽然。其一,我等准备这么久,一旦发动总攻,便是全身而动。后方准备也是为应对全面战局而备,无论战事难易,前期所耗便都是一样。如此,以耗费如此完善之举,而施于局部残破之地攻占之事,此实抡大锤而击蝼蚁也。
其二,冀州虽受战事所累相对虚弱,但却并非真的简单到,我方战之便胜的地步。莫忘了清河曹仁,高城的曹洪。这二人麾下七万大军,堪称百战之卒,不可等闲视之。
除此之外,先前刘备、袁绍大败,数十万大军溃散,大部散落各处,聚成乱兵。我若攻伐冀州,便能顺利击败曹仁曹洪,但届时曹操为救后方,一旦施展围魏救赵之计,不去冀州与我缠斗,却直扑青州,而我方大部皆在冀州,如何能赶的回来?
青州乃我根本所在,一旦危急,必动摇军心,各方战局亦会变的难以预料。此,舍本逐末也!
是以,以统之见,此战中,青州当将主要目标定在兖州。兖州乃曹操故乡,根本之地。其在兖州的潜力,比之许昌更要雄厚。我等既要一战而定天下,便当以打击其根本为首要目的。
且,攻伐兖州,曹操回救许昌的归途畅通,便不会再多余起意,刻意的转道来攻青州。与我实施大计,大有裨益。
至于渤海关张二位将军,可与泰山张合将军并为一部,择其一为主,展堂堂之阵以对曹仁曹洪,牵制二部难动。如此,既防住了青州门户,又能分曹操之势,不使其以助曹操。如此,大事可成矣。”
庞统一番话完,刘璋不由的双目放光,众人也都是颔首不已。当即传令,按计而行。
一时间,大汉境内,驿骑不绝,四方云动。
388章:四方云动(2)(完)
第389章:出人意料的变化(一)(1)
公元二零一年十一月,秋末。汉丞相、司空、领大将军事曹操,亲率麾下文武,发兵六万北伐。
其时,辽东公孙续联合塞北各族,借助地利之便,边战边退,经数十战,将曹军诱入辽东之地。随即,在辽西郡的肥如、临渝一线,依长城而战。一时间,两**陷入胶着。
同月,雁门关外步度根大军全数撤回,并州守将吕布秣兵栗马,跨太行而出,移师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