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

第106部分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第106部分

小说: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大国不应该拥有自己的武器研发能力吗?进入90年代后,世界上只有俄罗斯能向中国提供武器,但俄罗斯的国防工业正停滞不前,如果在俄罗斯这棵树上吊死,那么中国武器装备也只能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了。中国经济远比俄罗斯有活力,也更有资助国防工业的经济实力,自力更生,本身就是创造就业机会,让国防工业焕发青春,为什么就不做呢?新式装备的下线到最后的使用,还有漫长的过程,军人们的感受就更直接了。有几个懂得俄语的啊?何况又是专用名词,翻译成中文恐怕要丢掉了一半,面对科技含量很高的苏-27、苏-30,中等专业水平的维护兵和士官们,真的有些抓耳挠腮了。

父亲回忆说:“耿飙和刘华清访美后,布朗(美国防部长)来华。和我谈话时趾高气扬的,张口就是,我们美国是不能卖武器给你们的!我一听就火了,但外交场合不好吵架,我就反问他,是谁要向你买武器了?你在这里给我说说看。他一下呆住了,答不上来。是啊,没有人向他提出过嘛,耿飙、刘华清提的是技术合作。我哪里能饶过他,说你美国是卖给过中国人武器,抗战胜利后好打内战,不过,这倒是帮助我们更快地打败了蒋介石。我在这里要谢谢你!”

在座的美方人员有点蒙。翻译解释说,解放战争后期,我们用的也都是美式装备,只不过那全是从蒋介石手里夺过来的,所以张副总理要谢谢你们。他们愣了一下,也哄然大笑起来。

推陈是否就能出新?这的确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思想观念、经营机制、产品开发到市场开拓等方面都要经历从计划到市场的重大转变。20多年来,中国军转民后的现实状况,还难以完全适应国防力量发展的需要。如何摸索一条中国式的武器装备发展的道路,仍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中国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的市场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其实,抓住20世纪最后的十几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摆脱贫穷,追上发达国家的前进步伐,这个决心无疑是正确的。我可以自信地说,没有哪个决策者会怀疑这一点,甚至没有哪个中国的老百姓会怀疑、会反对。反对改革、反对进步的人,在我的生活圈子里真还没有遇到过。问题是,经济的发展一定就是排他的吗?一定是要牺牲国防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吗?它们是完全对立的吗?能不能找到一个相辅相成的结合点呢?这个命题,推而广之,是不是也一定要牺牲环境、牺牲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甚至牺牲信念和信仰、党和政府的廉洁、社会的公正和公平;牺牲普及教育、全民医疗,以致相当一部分无产者的利益,来换取高速发展呢?国家实力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它包括GDP,但也包括原子弹和共产党在人民中的威望和凝聚力。国际环境是趋于缓和了,但是不是富国就愿意看到你这个穷国也和他们平起平坐呢?反正毛泽东不相信,他风趣地说,资本主义这个老师,为什么总是不希望他的殖民地的学生们也像他们自己一样呢?狼当然不愿意羊和兔子都变成和它自己一样,也长着厉齿和尖爪,也和它一样喜欢吃肉。这就是世界政治的丛林法则。当初毛泽东下那样大的决心搞原子弹,难道他真的是以为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在改革的大潮中,怎样才能找到一条途径,使社会的各种力量协调地发展呢?

国家大战略的课题提出来了。

6 国防发展战略的对话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我和父亲在理念上的沟通,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面。我的一生大半是在军旅中度过的,这时的我,已在总参谋部工作,我们父子之间有了许多共同关注的话题。当初他得知我从军区调入总参时,是很不赞同的。他说:“为什么不愿意在下面多做些实际工作?”我说,部队又不打仗,除了安全防事故就是打扫卫生迎接检查什么的,好无聊。到总参来,搞些战略和战役的研究和组织工作,倒还有些意义。他没有再说什么了。我上班的第一天,吃晚饭时,我说整整一天都在誊写档案,都他妈是些没用的东西,新来乍到的,估计是要先磨磨你的性子。我妹妹在旁讥讽道:“哈,机关的小职员!”父亲狠狠地说:“说了不听,活该!”

他的腿在“文革”中摔断了,闲暇时妈妈总是督促我们拉着父亲一起活动。我们常常是晚饭后,边走边谈,大到宏观的世界战略格局,小到部队存在的许多具体问题,话题是相当广泛的。尤其对下面部队反应的一些问题,我感觉得到,他听得很专注。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北部一直面临着来自苏联军事上的巨大压力,老毛子陈兵百万,它的坦克机械化集群,在战略上成机动配置,虽然对它的企图判断不一,但毕竟如芒刺在背。70年代后,苏联军事学说在二战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把大规模集中使用装甲集群进行大纵深突破,作为未来作战的基本样式,这就更增强了中央高层的不安。“文革”结束后,军队生活逐步恢复到正常秩序,针对苏军的动向,在我军各大战区的战役训练中,掀起了研究相应对策和战法的热潮。在之前,邓小平提出了“制止敌人长驱直入”的战略思想,他说,现代战争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打钢仗、打装备、打后勤。过去是小米加步枪,对后勤依赖还不算很大。现在无论是军需给养、武器弹药、装备器材,都得靠强大的后方供应;把敌人一下子放进来怎么能行?粟裕同志也针对苏军装备上的优势提出了“不远离阵地的运动战”作战方法。张震那时是主管我们业务口的副总参谋长,他在苏军出版的《突破》一书上批示:“研究一下,如何对付苏军装甲集群的大纵深突破,并把研究结果告我。”随着这股热潮在战役领域的逐步铺开和深入,促进了我军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思想的变化,形成了在战争初期,以坚固阵地的防御战为主要作战样式的战略指导思想。这在相当程度上回归到了50年代彭德怀的思路上去。新的战略方针形成了,后来的“801”会议和代号为“802”的华北大演习成为它的标志。

当时许多领导同志都前往张家口参观演习,北京军区的领导见到我说,动员你爸爸也来看看。我转达了这个意见,父亲说,安排不开了,这样吧,我写幅字你送去,算是向军区的同志们祝贺吧。他大笔一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秦基伟司令把这幅字送到《解放军报》,刊登了出来。我回来向父亲谈起下面演习部队的热烈反响,他说:“民委转来意见,说是违反了少数民族政策。”莫名其妙,“秦时明月汉时关”,历史唯物主义上哪去了?

当然,这都是些生活中的小插曲。这期间,我和父亲闲谈的话题,常是围绕着新的战略方针展开的。他一般多是在听,很少发表意见,但我感到他其实是有自己的看法。

父亲说:“你们做的这件事很重要。50年代和彭老总、粟裕,还有陈赓同志在一起,就在搞这个东西。就战争初期的概念来讲,我看不是大了,而是小了,要朝更困难方面做准备。但我现在思考的还不是这个问题。”

能详细谈谈吗?我当然愿意系统地听一听。

“我考虑的不是打的问题,而是不打的问题……你们算过没有,齐装满员是个什么概念?现在是按300万常备军算,如果按战时扩编算,苏联二战扩充的兵员超过了1000万,这又需要多少储备?这还只是讲数量,更重要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在更新,作战方式在变化,我们究竟该怎样准备战争?

“这就摆出了个问题:不仅要研究今天的战争,更要研究明天的战争。早打、晚打,对战争准备来说,是大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被眼前的局面所束缚,那我们就无力发展。不忘战备是对的,但战争并不是就迫在眉睫,我和杨勇同志就多次说起过。当然,他们有压力也是实在的。”

后来我知道,他的这个思想,曾在军委多次谈过,只是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利害关系自然也就不同了。军委副主席张震当时任副总长,我在他领导的部门工作,记得一次张震见到我曾说过:“你爸爸说得对,军队建设怎么搞,核心是先解决‘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我和他的看法是一致的。”前两年我和哥哥去看望张震,他拉住我们兄弟俩的手说:“你们的爸爸不在了……”他又说:“你爸爸是很有眼光的,他对我们的国防现代化是卓有贡献的。毛主席提出‘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你爸爸他说‘我是打什么仗搞什么武器’,这就是着眼于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他抓武器装备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他的创造。”

90年代,和父亲回忆往事,我们又回到这个话题,他说:“为什么我会首先提出这个问题来?因为我在军委是分管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的。既要考虑到国民经济实际的承载能力,又要满足未来作战对武器装备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所以,必须要求我对未来战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回答不了这些问题,或者说,没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思考,要你统帅部干什么?”

新的战略方针的诞生,冲破了多年来军事思想的禁锢,成为新时期军事思想领域的第一次突破。但情况远不是那么简单。战略方针的修订,势必带动和影响国防建设的其他领域。加之许多领导同志都相继发表了以苏联卫国战争为参照背景的针对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学术性文章,在这种氛围下,各个相关领域制定和实行的规划、方针,不可避免的带上大打、早打的全面战争的背景,这就使本身已经捉襟见肘的国防经费无形中面临了更大的压力。

一直到1982年新一届军委成立后,他们才慢慢意识到,这个以苏联二战模式为框架的对未来反侵略战争的宏观构想,将会给各个领域带来多大的挑战。训练领域提出了在8个重要方向上陆续组织大演习,而每次演习都将是几个亿的花费。国防工程的费用就更大得惊人了,在战略战役的浅近纵深内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天文数字?更不用说,在各个可能的作战方向上囤积强大的反突击预备兵团,这就使武器装备的生产和国防工业面临一个更为吓人的数字,要储备上千万人份的武器装备,不用说新武器的研究了,就是把几年的装备费都给它,恐怕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虽然这一切并未完全付诸实施,但足以使处于军队建设二线的同志感到压力了。

父亲回忆时感慨地说:“当时很难说服那些同志,谁上来都是要的越多越好。我给他们说,储备这样多的老式装备,有意义吗?结果只能是搞得自己无力发展。有些同志,心情是好的,经验是有的,不容否定,但观念、知识、能力、魄力都不行,目光短浅且狭隘,所以管你什么破铜烂铁都拿来凑数。当然,他们确有实际困难。但问题在于决断。说到底,不在下面,还是出在军委,不敢拍这个板嘛!”

军队面临巨大困难,计划中的“803”演习停止了。我们原想缓口气也好,明年继续干,但紧接着,杨尚昆又亲自叫停了“804”演习,然后,无限期推迟了“805”、“806”、“807”……军队建设走进了一个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