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奇观-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夜,月明如水,柳春荫闭门苦读,读到得意忘情之时,不觉高吟朗读,恍如孤鹤之唳长空。忽想道:“柴米欠缺,只身无涯,无个亲密好友。”又不禁长吁短叹、吐气如云。忽想道:“父母遭刑,宗祀莫保!”又不禁放声大哭,泪如雨下。哭而又读,读而又哭,哭读无歇,因惊动门外一位高贤。你道这位高贤是谁?却是绍兴府会稽县的商尚书。这商尚书是绍兴有名的宦族人家,族中冠盖如云,读书子弟成对成行。这商尚书因起官进京,打从湖上过,为爱湖上风景,就留连了半月。这夜见月明如昼,两堤上山色湖光十分可爱,因住船断桥,带了两个家人,沿着长堤一带步月赏玩。忽步到柳春荫的门前,听见里面朗朗读书,甚是可爱,便立住脚细听。听他读了一回,又放声痛哭,哭的凄凄切切,令人心伤。哭了又读,读了又哭。商尚书听了半晌,心下惊讶道:“我听此人如此哭,又如此读,其人决非寻常!胸中定有大冤大苦之事。”
因吩咐家人道:“你可轻轻敲开门,问是何人读书,我要见他一面。”家人领命,忙将门敲响。原来刘恩服侍柳春荫读书,一刻不离,任柳春荫读到三更四更,他便伺候到三更四更,要茶要水,十分尽心,只等柳春荫睡了,方才去睡。这夜正点茶伺候,刘恩忽听见敲门声响,连忙开门,看见是两个齐整家人,因问道:“你们有甚事故?”家人道:“我们是绍兴商尚书老爷,偶步月到此,听见你们相公读书有兴,欲请出来会一会!”
刘恩听了,忙进去与柳春荫说知。柳春荫想一想道:“此时步月,定有高人,便见一见也无妨。”因走了出来,只见一个长髯老者立于月明之下,看见柳春荫青年俊秀,因举举手道:“兄年正轻,怎肯这等用功?”柳春荫忙躬身答道:“晚生小子资质愚鲁,不能默会潜通,以致呫哔有声,惊动高贤,殊觉可愧,怎敢烦老先生大人垂青!”商尚书道:“读书是士人之常,但兄读得一似悲泣,一似激烈,一似苦而带忧、有怀莫吐者,声响异于常人,故我学生疑而动问。不知兄何处人,姓甚名谁,有何冤苦?不妨一一告我,或可为兄稍宽万一。”
柳春荫见商尚书语语道着他的心事,不觉扑簌簌掉下泪来,道:“老先生在上,别人冤苦可以告人,惟我书生的冤苦只好暗暗自受,上不可以告君、告臣,下不可以告亲、告友,知我此情者,其惟天地鬼神乎!”商尚书见柳春荫话中有话,因携着他的手道:“此处不便讲话,可到小舟一谈。”柳春荫吩咐刘恩看门,因自随商尚书到船上来。到得船上,只见许多家人林立,船中锦屏玉案,银烛辉煌,摆设得甚是富丽。柳春荫蔽衣颓冠,与商尚书酬酢其中,绝无羞涩之态。商尚书看在眼里,又见他眉清目秀,体骨丰厚,知是个贵介落难之人,心甚怜爱。因吩咐取酒与他对坐而饮,柳春荫也不推辞,就坐竟举杯而饮。饮了数杯,商尚书道:“我学生姓商,现待罪卿贰,虽不敢以贤豪自命,然亦非有胸无心,不堪与语之人!兄有何隐衷,何不并姓名、家世而我言之?我断非无益于兄者。”柳春荫道:“若姓名可言、家世可言,则晚生之冤苦不为冤苦矣!在他人见问,则可托姓,权辞以对,而老先生殷殷垂爱,汲汲见怜,真不啻天地父母!而晚生小子再以世俗之伪言以进,是自外于天地父母也,吾何敢焉?惟望老先生察晚生不得已冤苦之心,而恕其不告之罪,则晚生不告之告,犹告也!”商尚书听了,不胜浩叹道:“闻兄之言,使我心恻!家世、姓名兄既不肯言,且请问尊公、尊堂无恙否?
故园松菊犹存否?”柳春荫见问及此,不觉双泪交流,放声痛哭道:“苍天,苍天!两大人若不遭变,我晚生小子何冤、何苦?故乡若有片土可归,则我晚生小子何冤、何苦?惟予小子无父无母,如累累丧家之狗!惟予小子有冤有仇,为茕茕无告之人!老先生纵有帡幪万物之功,恐不能令我哀哀孤子,再复庇于椿庭萱堂之下矣!”说罢,涕流满面,声凄气咽。商尚书看了甚是不忍,再三劝解道:“古来英雄多遭坎坷,须坚忍以胜之!兄今青年,前程甚远,就有冤仇,当图后报,须宽心徐俟,不必如此痛苦。一恐伤生,二恐短气,三恐为奸人所窥,又开是非之门!”柳春荫听了,因拭泪正容,躬身谢道:“老先生金石药言,敢不铭佩!”商尚书道:“兄既两亲遭变,无家可归,今只身于此,将欲何为?”柳春荫低头无语可答,因见案头笔砚,遂展开一幅笺纸,题诗一首,送与商尚书道:“晚生之志,如斯而已,无能为也。”商尚书接了一看,只见上写着:
苦心如咽石,哑口似茹荼。
不敢通姓名,但愿乞为奴。
商尚书看了两遍,殊觉惨然。因说道:“兄虽遭难,然写作俱佳,资性不凡,异日功名不在老夫之下。兄不可因眼前落魄,便自待轻了!”柳春荫道:“晚生天涯一身,无亲无友,就使异日功名可唾手而得,试问眼前衣食却从何来?叫我晚生小子虽欲不自轻,又安得不自轻乎?”商尚书听说,沉吟半晌道:“我学生倒有一处,不识兄肯从否?”柳春荫道:“老先生有何处法,万望见教!”商尚书道:“兄既上无父母,远失家乡,我这生年已六十余,叼居父执之班,你莫若结义我学生为父,则是无父母而有父母矣,无姓名而有姓名矣,无家乡而有家乡矣!此虽非真,然亦舍经行权之道,不识兄肯为之否?”柳春荫听了,忙立起身道:“老先生若肯卵翼晚生,便是再生之真父母矣!何以为假?但有一言,须先禀明。”商尚书道:“何言?”柳春荫道:“倘不肖异日风云之会,皇家有赦罪之恩,则报仇削恨,终当复姓,以慰先人于泉下。乞老先生鉴不肖苦衷,毋深罪不肖为负心也!”商尚书道:“我已有四子,非忧乏嗣。今此之举,为兄起见耳!异日归宗,情理允合,老夫与兄原非承嗣之举,有何不可!”柳春荫道:“既蒙大人收养,请大人尊坐,容不肖子拜于膝下!”商尚书倒不推辞,因立在上面,受柳春荫恭恭敬敬拜了八拜。拜毕,便不敢对坐,就移坐侧边。商尚书因问道:“你今年几何?”柳春荫答道:“孩儿今年一十七岁。”商尚书道:“我有四子,论起年来,两为汝兄,两为汝弟。他四人俱是春字排来,一名春茂,一名春芳,一名春荟,一名春蔚。我今取汝叫做春荫,你道如何?”柳春荫听了恰又取名春荫,与旧名相同,便满心欢喜道:“春荫最好!”自此,柳春荫改为商春荫了。商尚书道:“你既拜我为父,你可将寓中书籍移到船中,不消去了。”
“且请问大人,此来何事?”商尚书道:“我是奉召进京。”商春荫道:“大人既奉召进京,孩儿还是随大人北上,还是寄居于此?”商尚书道:“你随我北上固好,但恐你新遭家难,京中耳目多,倘有是非,便为不美!莫若我叫人送你回家读书。
过得一二年,事情冷了,那时再接你进京未为迟也。”商春荫道:“大人识见深远,可谓善于保全孩儿,且回家读书,尤为百分美事。但念孩儿萍梗之身,为世所弃,蒙大人施恩于天高地厚之中,故得留于膝下,今大人又进京矣,孩儿回家,但恐两兄两弟久安贵介,视孩儿孤寒,未必相容,为之奈何?”
商尚书道:“我虽进京,有汝母在堂,他为人慈善,我再写信嘱咐,他自能为你作主。我四子纵使有些骄矜习气,有母亲在上,决不敢转薄于你。况他四人,我已请曹孝廉作先生在家教他,我再写字与曹先生,托他看你,他四人自然不敢放肆。那曹先生虽是举人,文才也只中中,你看可从,便从他也好,如不可从,便另请明师也可,不必拘定。”商春荫应喏罢,就起身回寓,与刘恩说知此事,刘恩也十分欢喜,遂忙将行李、书籍都收拾到船上来。商尚书就叫商春荫与他父子同榻而寝。到次日,商尚书又讨商春荫文章看,见他资性颖慧,才情颇敏,不胜欢喜。留他在湖上共住了四、五日,因进京的钦限甚迫,不敢久留,只得恳恳切切写了两封书,一封与夫人,一封与曹先生,都是叫他好生看管商春荫之事。又吩咐一个老家人道:“你可拿了这两封书,送三相公回去,他虽是我认义之子,但才学甚高,今虽暂屈,后来功名不小。我就托你在家用心看管、服侍,不可怠慢!倘家中四位相公有甚说话处,你可就禀知太太与曹相公,要他拘管。”老家人领命,遂同商春荫拜辞了商尚书,先回绍兴家里来。商尚书方才发牌进京,不提。
且说商春荫同老家人,不数日到了商府,老家人先将商尚书二信,送与商夫人与曹先生看了,商夫人就叫四个儿子接了商春荫,进到内厅相见。商春荫先拜见了母亲,随即与二兄、二弟同列对拜。拜毕,商夫人就留在内里吃饭,饭罢,就吩咐收拾一间书房与他宿歇,又取出许多华丽衣服叫他更换。商春荫只取了几件淡素布衣穿在身上,华丽衣服一件也不穿。又去馆中拜见曹先生,曹先生见他气清骨秀,又因商尚书信中再三托他看管,也十分用情。只是四个兄弟见父亲信中说他许多好处,又再三吩咐不许欺负他,他四兄弟心下暗暗不服,道:“他一个流来之子,得与我们认做兄弟,孰轻孰重,凭你论情论理,也该奉承我们三分,怎倒先戒我们欺负他?终不成倒让他来欺负我们!再看他在我们面上何如,倘有不逊之处,便须慢慢弄他。”四弟兄暗暗各怀妒忌之心不提。
且说商春荫自到商府之后,以为栖身有地,可以安心读书,又见有人服侍,刘恩无甚用处,因思量故园不知怎生光景,遂打发刘恩回贵州,去打探家中消息。心安身闲,百虑俱无,得以专力尽心读书。曹先生初意料他,以为必定要拜他为师。不期过了许多时,商春荫只是自读,并不提起。曹先生心下想道:“他年幼,尚不知,只道书就是这等读,不知讲解、做文尚有许多难处。商老先生又不在家,无人指教,我又不便自说,却如何处?”因再四寻思,忽想道:“有算计来,我到明日定一文会之期,叫他来学做,他若做不来,便不妨叫他拜我为师了!”到了次日,因对商春茂兄弟四人说道:
“读书不可怠惰,做文要订一日期,不可乱做。如今限定每逢二、六日做文二篇,我便好考较优劣。”商春茂道:“老师严命,敢不敬从!”到了初二日,就大家都到书馆大厅上来做文章。原来商府这书馆甚大,商尚书曾请了三个饱学秀才做先生,凡是商门子侄愿读书的,都任他来读。这曹先生却是另请了来教他四个亲子的。这日,曹先生到了厅上,因说道:
“今日既是大会之期,凡在馆者虽非我教,亦该传与他知,有愿做文者,不妨来同做。”商春茂忙叫书童会传,就有十数个愿来同做。曹先生又说道:“你三弟新来,亦当通他知道。”商春茂又叫馆童去说,商春荫便也走来。大家分位而坐,坐定,曹先生出了两个题目,众子侄各各拈毫构思。原来商府这些子弟,虽出众之才少,然都靠着尚书门第,倒有大半是进过学的,也都完得两篇来。曹先生满肚皮只认商春荫未必会做,时时偷眼看他。谁知他接了题目到手,略沉想一想,便提起笔来,一挥而就,第一个交卷的便是他。曹先生展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