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前进的步伐 >

第38部分

前进的步伐-第38部分

小说: 前进的步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之明,又有自知之明,还精通曹操、周瑜都不曾掌握的天时、地利,实现了联吴抗曹的战略,创造了“草船借箭”、“设坛呼风”的奇迹,所以曹操虽强盛而大败,周瑜虽年少而身亡,真正的胜利者只有诸葛亮!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取得事业的成功,切不可仗一时之势,逞一已之能,就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是对手。最后的胜利只属于那些具有全面的知识、全面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质的人!换言之,胜利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胜利。忽视你自己的全面提高,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某种超人的“天命”或法则,一味侈谈与人无关的所谓“客观规律”,必然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㈡品格弱点
  人在品德上也有很多的弱点。哪什么是德呢?
  “德”做为一种社会关系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德”,也不是只听他口头怎样讲,而是要看他的行动,看“德”在他行动中的表现。假使一个人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从没有付诸行动,甚至一肚子男盗女娼,这就很不道德,比嘴上不讲道德的人更不道德。懂得道德是怎么回事,却只拿它来做幌子,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道德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而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这是文明社会尤其应当注意的三个现象。
  中国古代的哲人老子早己洞察了这个问题。他指出道德这个东西,只能讲用,不能讲名,讲名即空谈道德,容易掺入假货色,因为“智慧出,有大伪”,道德骗子会利用其名去做坏事。这就造成了一种虚伪的人情世态,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说的“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所以老子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就是说用取消道德的办法来保存道德,这看起来是有些不可思议,实际上讲的就是用道德的实践,取消道德的空谈,把道德具体化、人格化。这样,才能杜绝虚伪,维护道德的本性,使之发挥积极的力量。
  但是,老子这种“以无德为有德”的办法并非绝对可靠。把一件好的东西亮出来,总是有贼人盗窃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干脆把这件好的东西毁掉了事,或让它永远埋在地下不见天日。道德的理论还是要讲,孔夫子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至于那些道德的骗子,则可以戳穿,正象盗窃犯可以逮捕法办一样。
  如何识别一个人的贤与不肖,这是一切知人善任或人际交往中都必然碰到的问题,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
  人的外在相貌、语言、举止、行为和内在的素质、品德、思想、才能,一般说来,都有统一的一面,也有不统一的一面,统一的一面表里如一,内外相符,比较好识别;不统一的一面比较复杂,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况。看人不要只看外表,而要更看重实质,一个人的贤与不肖,不是由外表决定的,而是由内在实质来决定的,这个内在的实质就是他的思想、品德、才学、素质等因素,他是否具有一个英明的谋略,就要对他的这些内在因素进行认真的考察。
  仁慈、勇敢、信义、廉洁是人的美德,然而勇敢的能够被引诱,仁慈的能够被强夺,信义之人容易被欺骗,廉洁的人容易被图谋,因此,人只要有一点放松警惕,就会被别人算计。政治活动中,形势千变万化,机会稍纵即逝,政治家要正确地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果敢行动,利用千载难逢的良机实现自己的目的。
  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怎样去对一个人的内在因素进行考察呢?要真正识别一个人贤与不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有两种比较科学方法:一要在实践中识别人;二要全面的识别人。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这在许多典集中都有相当详尽的介绍。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可见人的本性是很富隐蔽性,是很难测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就完全没有办法,要了解一个人,重要的一条便是:“听其言,观其行。”
  这个原则包括两方面内容,二者是一个整体,联系紧密,不可分割。首先,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言谈,多少可以听出他的所思所想,可以由此推测他的性格是老实木讷,还是活泼灵敏,是坦诚直率,还是圆滑世故等等。当然,碰到那种“逢人只说三句话”的谨慎朋友和“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的伪君子,在短时间内往往无法借助听言来分析深入其内心世界,这时,就需要在“听其言”之外,格外注重观察他们的行动和行为。有的人嘴上说得冠冕堂皇,一接触到实际,干的尽是卑鄙损人的勾当。有的人嘴上说着甜蜜的奉承话,脚下却在使绊子。唐代的奸相李林甫就是这种人,人们看透了他的心口不一的嘴脸,形象地称之为“口蜜腹剑”。
  所以,除了“听其言观其行”之外,你不妨多读一点历史,在历史这面巨镜面前,你可以认识到各种戴着假面具的人并揭穿他们,嘲笑他们。
  ㈢行为弱点
  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会经历许多事情,每件事情,都是自我行为的结果。当然,这些行为有很多,有的对自己的事业大有帮助,有的却阻碍着自己的发展。这就是行为的弱点与优点。
  “事前准备”这一行为,对人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社交场合,许多人随机应变,风度翩翩。一旦揭开了这个秘密,就会发现,任何人都不是天才,知识来自学习,关键是充分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以行动实现目标为主,以少说而精确为辅。
  福特总统访问日本的时候,曾随意地向导游小姐询问大政奉是哪一年?导游小姐一时答不上来,随行的基辛格却立即从旁边插嘴:“967年。”他怎么能够对一般日本人都不清楚的日本历史这么熟悉呢?原因非常简单,作为犹太人的后裔的基辛格深知事前资金准备的重要性,所以在访日之前早阅读过有关日本的大量资料。这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我们当今的世人以莫大的启示。
  “趋利避害”这种行为,若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品质,这绝不是恭维之词。但若用作为人处事,经商上的一种策略,谁都会肯定那样做的正确性。其实,利不利只是相对而言,应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形来决定。面对要作生死抉择的时候,人们会都选择趋利而避害。而在无关乎生死的其他情形之下,却往往放弃或错过许多的有利机遇而不知自惜。几十年前,中国曾有过一个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却因为“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失去,就这样斗了近二十年,人们斗累了,也把国家斗穷了。这时又才冷静地思考,但横在人们面前的事实却无法回避:那就是中国落后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在本已比发达国家落后的基础上更加拉大了距离。
  机遇就像流水。此时的机遇一旦失去,即使在彼时得到了,那也只是相似的,不可以是彼此完全相同的机遇。
  有利的机遇随时可得,关键是能否善于把握。善于把握就可以获得成功,不善于把握,即使有绝好的机会也会白白错过。
  中国足球要冲出亚洲,进军奥运会,这是十几亿中国人长期以来的愿望,也是中国足球队的基本奋斗目标。1992年,吉隆坡,中国队以一胜一平而净胜球多于韩国队而赢得了冲出亚洲的有利机会,中韩两队相遇是决定性一战,中国队只需战平就是胜利。然而中国队没有能把握住机会,结果失去了进军奥运会的入场券。1996年,中国队又遇到了同样的情形,看来这一次该把握住机会了,结果却令十几亿中国人大失所望,中国队又一次错失良机。造成的遗憾至少持续四年。可是至今20多年了,这个冲出亚洲,进军奥运的梦想也还只是个梦想,没有什么实际的进展。
  体育比赛中最是应当把握住机会,一时的失误可能将永远失去创造辉煌的机会,尤其是对运动员个人来说,短短的运动生涯中有利机会或许只有极短的瞬间,失去了就不可能再获得。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中国的这名古话值得人们永远牢记。
  人性中还存在着丢三落四、拖拉等习惯性行为弱点。
  有一个好脾气的学者,可是在他妻子眼中,他不过是个傻瓜。他总是丢三落四,找不东西。
  一星期五的下午,他从蒸汽浴室洗完澡回家。他妻子吃惊地发现他没有穿衬衫。
  “我的衬衫哪去了,傻瓜蛋?”
  “哦,衬衫?一定是有人在浴室里把我的衬衫当作是他的拿错了!”
  “可是他的衬衫呢?我可是看你没有穿呀!”
  “哎!”学者沉思道:“那人一定是个心不在焉的家伙,他可能忘了把他的衬衫留给我了!”
  这是虽是一个笑话,可是你也应该从中看到丢三落四的弊病吧!
  ㈣心理弱点
  每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或在生活中,都会产生许多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也是一种深层的人性。是人性,就有弱点。当然,也有优点,就看你怎么去辩别。现介绍主要的几个让人难以捉摸的心理活动,是优点还是弱点,不用我来挑明,就会在你的脑子中有一个可以自我肯定的意识存在。
  第一:自卑心理
  一个人因小时候的经历,可能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可能使一个走向毁灭,也可以激发一个人奋勇向前,从而闯人生的一片新天地。
  法国化学家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于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从小养成了游手好闲、挥金好土、盛气凌人的恶习。
  在一次宴会上,他对一位年轻美貌的巴黎女郎一见钟情。他仗着自己长相英俊,有钱有势,便走上前去调情。没料到这位女郎却冷冰冰地骂道:“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花花公子挡住视线。”这让格林尼亚羞愧难当。
  他满含屈辱地离开了家庭。只身一人来到里昂,在那里他隐姓埋名,发奋求学,整天呆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在菲利普•;巴尔教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长期努力下,他发明了“格氏试剂”,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自卑并不应该成为前进的阻力,相反,应该成为发奋图强、走向成功的动力。与其因为自卑而悲观丧气、受人歧视,不如变自卑为动力,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渺小走向伟大。
  第二:虚荣心:这是人的心理弱点最大的一个弱点之一。
  人自降生以来,虚荣就开始与他相伴。年幼时,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长大以后,也只是学会让步。即使人死了,虚荣也不会消失,墓碑也会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光荣”。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自我爱”,而且虚荣在某种程序之内是被允许的。此外,虚荣也有好的一面,因为它能使人重视自己,自尊、自立、上进心都是从“自我爱”的土壤中长出来的。但是,爱是盲目的,当一个人过分沉溺于“自我爱”和虚荣中时,就看不见别人厌恶的眼光,并且很容易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自我爱”可以成为人的力量,但也会给人性带来脆弱。没有一个人被表扬赞美时会不高兴;因为自古以来,人就是生存在虚荣海中的一条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