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破解人生的N个困惑 >

第11部分

破解人生的N个困惑-第11部分

小说: 破解人生的N个困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步骤目的方法 开刀找出个人对哪些外在消极因素会格外敏感:天气 、温度、声音、颜色等。 记录或回忆自己经常容易情绪失常或难以控制的情况,仔细分析其中的相同点,比如 人多、气温升高等。 去病从认知的角度转变,把消极情绪降到最低,或者根除。 从认知角度反思自己的失常情绪,改变固有的观念,引导自己更积极地认识。比如阴天下雨 并不代表心情就一定糟糕。 缝合坦然面对消极影响,努力恢复自身积极情绪。 怕什么就越要面对什么,用暴露法来正视自己的消极情绪。比如人多容易情绪失控,就 专门找人多的环境锻炼自己。 消炎通过抵御外界消极刺激,挖出自身性格问题,强化心理素质。 通过以上的步骤,逐步就会发现自己表面的情绪问题其实跟自己的性格和自控或压力有 关系,不妨通过改善情绪的同时弥补自身缺点。 恢复饮食上对身心进行滋补,养成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也对情绪控制, 抵御外界消极刺激有很大帮助。 脾气暴躁者应该借助于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以及鱼干、骨头汤等富含的钙质以平 和心态。精神紧张者每天吃3~5枚鲜枣就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   

  另外,我还建议孙医生在夏天易怒的“非常时期”尽量避免穿着大红色这样很刺激视觉的 颜色,可以改成蓝色,因为颜色也可能通过视觉造成情绪上的波动。   

  没过几天,我碰到了刚从手术台下来的孙医生。他说通过“精神手术”,整个人的情绪 变得好了很多,以前听到家门外此起彼伏的知了声,就感到分外烦躁,现在转换了认知后, 他觉得那是一种大自然的“音乐”,恍然有置身乡间田野的轻快。         第31节:第五章 破解社交中的困惑(1)     

  第五章破解社交中的困惑   

  人,生活在社会中,注定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工作中需要处理与同事间的关系,在 家里要协调亲人间的感情,甚至在陌生的地方向人问路都属于社交范畴。可以说,社交不仅 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向外界展示自己的艺术,通过和外界互动而获得进步的艺 术。   

  你也许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感到心力疲惫,困惑:“我已尽力,可我究竟错在哪里了?” 其实,问题很可能就在于你把力用在错误的地方了——自我认知失调、恐惧他人的评价、极 端情绪化等等状态让你的社交频现暗礁。现在,是时候让真相浮出水面了。         

  Question 18认清你对自我的态度   

  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到肯定,但是你必须先客观地认识你自己。   

  一生中,每个人随时可能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亲人、朋友或者陌生人,他们随口的话语或 无心的动作,就打乱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于是,我们感到愧疚,总是担心达不到他人的要 求,我们自卑、难过,有负罪感,还可能压抑自己。这些情绪最终导致我们摧毁自己的社交 生活,感到孤独、情感受挫、事业飘摇……   

  小琴看起来很活泼,也很外向。找到我的时候,我都没有想到她居然是社交生活出现了问题 。她一开始就无不自豪地说自己是在校的硕士生,并且是班上最年轻的一个女硕士。据她描 述,她是老师眼里的优等生,同时也是家长心目中值得骄傲的女儿,这些都是因为她学习成 绩优秀。   

  但是她自己也困惑,从小学到现在,居然没有一个值得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就算曾经有过比 较亲近的朋友,关系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同学眼中的她可能比较“孤傲”,所以长期以来 她都感到很孤独,就算和同学、朋友在一起,也觉得自己是被孤立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都专 注于自己的学业,所以忽略这种缺乏社交的生活。   

  半年前,年纪不小的她,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她很主动地表示出了自己的好感,对方也接纳 了她。没想到,他们相处不到1个月,对方就提出了分手,而且根本就没有原因。小琴感到 非常难过,在宿舍里不吃不喝昏睡了1周。经历这件事后,小琴长时间陷入自责的情绪中, 认为自己没有魅力,是个不受人喜欢的人,于是连课都不去上,不敢面对其他人,连父母都 不想见。怀疑自己心理出了问题的小琴,无奈找到了我,想弄明白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以前有个同宿舍的女生,关系跟我很好,但是不到一学期下来,她就提出不愿意和我继续 做好朋友了,她说:‘跟你在一起,我感到很有压力。’”   

  “你认为她说的跟你在一起有压力,确切是指什么?”   

  “可能我太优秀了,她嫉妒我吧。”小琴感到自己很无辜。   

  “你身边没有朋友,都是因为他们嫉妒你?”   

  “可能是吧,因为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会有很多地方觉得不满意,于是就说出来,希望 他们改进,成为像我一样上进的人。比如,以前一个朋友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她就会逃课 ,让我帮她在老师面前打掩护。次数多了我就批评她,认为这样下去对她不好。我也是为了 她好,可后来她就不怎么和我来往了。”   

  “那你认为你前男朋友也有类似这样‘不上进’的行为吗?”   

  “基本没有,他和我一样学习很优秀,还在准备考GRE,我们每天一起上自习,都很用功。 ”   

  “难道他就没有一点问题吗?”   

  “对了,他个人卫生习惯有不好的地方,比如他总是不勤换洗衣服,我发现他衣服领子脏了 ,就马上叫他去换,要不我觉得很生气。但是似乎他也十分不情愿,为了这样的小事情,我 们没少发生口角。”小琴一脸的委屈。   

  “那你自己失恋以后,有没有跟家人说起过这事?”   

  “没有,家里人只关心我的学习成绩,从不过问我的个人生活,我身边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 ,怕别人看我的笑话,但是我真的就那么差劲吗?”谈话到这里,我已经清楚了,她在社交 生活中自我认知的失调,才是她社交生活出现问题的根源。     

第32节:第五章 破解社交中的困惑(2)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及外界关系的认识。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条 件和能力的比较而实现的。自我认知失调,就会对自己评价不客观,造成个人社交的问 题,不被别人接纳,进而产生自我否定、自卑、嫉妒等情绪。   

  小琴在社交生活中,总拿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周围的人,认为他们不符合规范,于是生硬地指 出对方的缺点。虽说小琴的初衷是好的,并无恶意,但是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是肯定不 会为别人所接受的。很明显,小琴的问题出在自己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技巧上,而她却怪罪他 人是“嫉妒”自己,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人性固有的“自利性偏差”(self…serving)引导 小琴将问题推卸给他人,否定自己的错误。   

  忽视问题关键的小琴,在遭受到失恋的挫折后,又陷入了自我否定的自闭情绪中,这其 实跟她平时缺乏良好的人际社交环境有很大关系,遇到问题,难以宣泄和排遣。此外,作为 独生子女的小琴,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加上父母只注意她的学习成绩,从不关 心她的精神需要和社交生活,这也加剧了小琴在社交中的自我认知失调,过于主观,不能以 平和、包容的心态来接纳他人。   

  也许有人认为,小琴出现问题是因为失恋,但是从实质上来说,失恋只是外在激化了小琴的 社交问题,而根源在于小琴缺乏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经验,就算不失恋,长期缺乏社交生活 的小琴,迟早会出问题的。   

  困惑破解法   

  没有谁天生就是社交高手,成为人人喜欢的人。但是经验可以积累,技巧可以提高。只要类 似于小琴这样的人能在社交中明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以宽容的心态来接受别人,我相 信每个人都可以走出“孤独”,拥有精彩丰富的社交生活。   

  鉴于小琴的问题,根据她外向的性格,我建议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我心态的调整:   

  1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习好不代表一切,可能你某方面很出色,但是不能说明你不需要 向别人学习。尤其针对小琴,需要的是降低在社交中关于“自我”过高的认识。   

  2积极地评价他人——人无完人,要学会发现朋友身上自己所没有的优势,而不是处 处挑刺,没有人喜欢跟总是说自己不是的人交往,适当的时候表现出由衷的赞美,可以为新 关系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很深入交往的朋友,才适合在恰当的时机指出对方的错误 ,而且也要注意语气和场景。   

  3学会接受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切记不要把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强加 在对方身上,以自己的观点去要求别人是不实际,且没有任何意义的,只能让你在社交中备 受冷落。社会是多元化的,以包容的心胸面对他人,才能让你的视野更广阔。   

  4人际交往中学会低调——不要总是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就,尤其是明知道对方 在这方面不如自己的时候。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除了以上建议外,我针对小琴想挽回自己的“爱情”,于是给她出主意,不妨将自己一直强 势的地位降降格,重新换以弱势的面貌去跟前男友进行深入的谈话,多问问对方心中所想, 而且不要总是强迫他改变。   

  同时,我也希望小琴找机会与家人进行交流,多谈论下自己的精神需要,告诉他们自己的内 心世界,而非只停留在学习的问题上。   

  后来,小琴关于恋爱的问题还找过我几次。总的来说,她现在朋友还算不少,上次过生日收 到很多礼物,她说这比考试拿第一更让她感到开心,再也不觉得孤独了。          

  Question 19对社交障碍说“不”!   

  你是否觉得自己还不错,尤其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但是你有勇气面对众人,让大家都 来了解你吗?   

  没有遇到来自遇外界的危险时,一般人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恐惧心理,但是有些人在社交中 却怀着强烈的恐惧感,参加社交活动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这就是社交恐惧症。害羞和内 向只是性格上的问题,而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却以自己虚构的恐惧扰乱了正常的社交生 活。   

第33节:第五章 破解社交中的困惑(3)     

  某天早上,我发现有个人在咨询室门口徘徊了很久,我则继续埋头看书,没有任何上前打招 呼的意思。因为这迈进心理咨询室的第一步应该由他自己走出。直到下午送走一位朋友的时 候,发现他还站在那里,我知道他的确想要跟我谈谈,于是用一个老熟人般的口吻招呼他: “要不要进来,喝杯茶,休息一下?”他这才惶恐地看我一眼,慢慢地点了下头。   

  双手紧紧抱着茶杯的他,很紧张地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原来,他姓陈,刚从大学毕业不久, 在单位上班不到1年,可是这段时间对他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