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事实却无情地证明,想当然是他蒋某人而不是岳维汉。
“给何应钦和陈诚打电话。”蒋委员长沉吟片刻,向王世和道,“记他们马上过来。”
王世和领命去了,过了大约不到十五分钟,军委会总参谋部总参谋长何应钦以及第九战区总司令长官陈诚就赶到了蒋委员长书房,蒋委员长示意两人落座,说道:“敬之,辞修,三十九集团军光复平定县城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两人同时点头,由何应钦答道:“卑职等刚刚知道。”
蒋委员长目光幽幽地望着何应钦,问道:“敬之,你怎么看?”
何应钦道:“卑职还是那句话,三十九集团军很可能光复太原乃至整个山西。”
“我看够呛。”陈诚却不以为然道,“三十九集团军虽说光复了平定县城,可前提是石门方向的日军并没有动静,一旦石门日军向土门关发起猛攻,三十九集团军主力就势必向东回援,那么对太原的攻势也就无以为继了。”
“我相信忠恕。”何应钦很干脆地道,“他既然敢提出这个作战计划并付诸实施,那么就一定有应对石门方向日军的策略,虽然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他的具体策略,但我想这一定是个绝妙的主意,关于这点我从未怀疑过。”
“你倒是对他很有信心。”陈诚冷然道。
“那是自然。”何应钦道,“我一直就对忠恕很有信心,而他也从未让我失望”
何应钦对岳维汉的强大自信让蒋委员长也有些意动,仔细想来,岳维汉虽然年轻,却的确不是个做事不顾后果的愣头青,自从四行仓库以来,他所做的每个决定,所指挥的每场战役,都堪称是谋定而后动
其中就包括南京保卫战,此役虽说葬送了中央军十几个精锐师,却也极大地杀伤了日军,并且为他蒋某人换来了巨大的声望,换来了全国军民抗日热情的高涨,更换来了海外华人华侨潮水般的捐助,现在再回过头看,南京保卫战打得还是很值的。
当下蒋委员长就有了决断,向何应钦道:“敬之,马上安排记者招待会。”
说此一顿,蒋委员长又道:“我要亲自向驻渝各国使节介绍太原会战的具体部署以及作战目标,此次太原会战,旨在打击日寇嚣张之气焰,旨在振奋全国军民抗战之士气,国民政府及国民**军有信心、有决民心也有能力打赢这一仗”
何应钦先是愣了愣,旋即回过神来,应道:“是,卑职马上就去安排。”
“另外……”蒋委员长招了招手示意何应钦稍等,又补充道,“立即向全国通电嘉奖三十九集团军,再给三十九集团军奖励法币十万元若光复太原,则追加五十万元,若能光复山西全境,再追加两百万元”
…………
晋西,第二战区长官部。
“哎呀呀,哎呀,太好了(辽),真的是太好了。”阎长官兴奋得连连踱步,一边还不停地用右手大拇指顺着唇上的小胡子,旋即又向侍从副官许有德道,“立即给101师发一封嘉奖电,每个士兵赏大洋五块,哦不,十块;凡阵亡将士,每人发放抚恤金五十元;再给军委会发报,请求追赠301团团长王建业为陆军少将。”
“是。”许有德啪地立正,旋即又道,“总座,重庆也来电了。”
“重庆来电?”阎长官顿步回头,又从许有德手里接过了电报。
许有德递过电报,一边说道:“蒋委员长这次终于看清楚形势了。”
“看清楚形势?”阎长官冷冷地道,“蒋某人这是要来摘桃子了。”
…………
平定县城,三十九集团军前线指挥部。
刘毅弹了弹手中电报,向岳维汉道:“总座,蒋某人反应不慢啊。”
刘毅原是东北军出身,对于蒋委员长拘禁张少帅原本就心存不满,言语间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多少尊敬之意。
“要不他凭什么取得国父孙中山的信任,凭什么成为领袖?”旁边的孙殿英言语间似乎有些怨气,显然对蒋委员长的领袖身份颇为不满,又道,“蒋委员长的军事指挥能力的确是乏善可陈,不过他的政治手腕还是很高明的。”
“那是。”高树勋也附和道,“蒋委员长这个时候召开记者招待会,时机选择那可真是高哇,这报纸广播一宣传,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太原会战是蒋委员长组织的了,我们三十九集团军若能光复太原乃至整个山西,与蒋委员长的英明决策以及鼎力支持那是分不开的。”
毕广恒出身中央军,当下皱眉道:“我们这样背后议论领袖,似乎有些不妥当吧?”
“好了,都给我打住,这个话题就不要再说了,背后议论领袖的确不妥。”岳维汉摆了摆手,又道,“我们还是讨论讨论,怎么样打好这一仗,然后顺利光复整个山西,争取让蒋委员长再破费两百五十万元吧。”
话音方落,刘毅、高树勋等人顿时轻笑起来。
第304章 中国人的拳头
重庆,总参谋部新闻发布大厅。
蒋委员长正在主席台上振臂疾呼:“……国民**军已累计投入十六个集团军、四十八个师又两个旅,总计五十万大军,已经对驻山西日军形成包围态势,三十九集团军更是已经在东线取得重大突破,光复平定县城并全歼日军步兵第80联队”
“此役,我军之目标是全歼驻山西日军主力,并光复山西全境”
说到最后,蒋委员长还用力地挥舞了一下拳头,各大媒体的摄影记者赶紧连续摁下快门,将蒋委员长挥舞拳头的形象永远定格了下来,第二天,中外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上就出现了蒋委员长挥舞拳头的照片,旁边题字:中国人的拳头——山西之反击
…………
东京,日军大本营。
闲院宫载仁轻轻摁掉收音机,然后两眼微眯陷入了沉思。
刚刚广播里播出的就是国民政府领袖蒋在重庆发表的演讲。
从蒋的演讲里,闲院宫载仁听出了国民政府殊死抵抗的决心。
闲院宫载仁虽说是日军陆海军总参谋长,可他一般很少过问具体事务,不过这老鬼子在日本天皇御前操纵军务多年,在日本军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旦他要插手某件具体事务,那是谁都阻挡不了的,裕仁天皇都不行。
急促的脚步声中,新任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昂首阔步走进了载仁老鬼子的办公室,旋即猛然收脚立正道:“亲王殿下”
仁轻轻颔首算是回礼,然后直接问道:“山西局势究竟有多严峻?”
东条英机原本还想隐瞒一二,可转念一想还是如实说道:“亲王殿下,山西局势非常糟糕,太原东部的第一道屏障平定县城,已经被岳维汉所统帅的三十九集团军所攻陷,驻山西第一军也已经被中国军队所分割包围”
“情势如此危急,为什么不从关东军抽调援军?”载仁微怒。
“已经抽调第1师团前往山西。”东条英机忙道,“不过命令下达时,第1师团的官兵正在休假,直到今天上午才集结完成。”
仁皱了皱眉头,又道:“那么,守住太原的可能性有多大?”
说此一顿,载仁老鬼子忽然目露森然之色,补充道:“东条君,我想听实话”
东条英机闻言凛然,当下如实回答道:“作战部经过充分推演之后认为,守住太原的可能性不足两成,第一军很难坚持到援军抵达。”
“驻河北第四军呢?”载仁道,“从地图上看,石门距离太原很近。”
“石门距离太原只有两百公里,但中间必须横穿井陉大峡谷”东条英机道,“井陉大峡谷地势极为险峻,又有土门关、娘子关等关隘,至少半个月内,第四军不可能打穿井陉大峡谷,而第一军却很难坚持半个月。”
“半个月?”载仁难以置信道,“第一军连半个月都坚持不下来?”
“哈依。”东条英机猛然低头道,“这样的结论的确令人震惊,不过事实就是如此,支那军新发明了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其威力极为强大,可令皇军勇士在短时间内完全丧失战斗力,步兵第80联队就是这样玉碎的。”
“化学武器?八嘎牙鲁”载仁怒骂道,“必须立即向国联起诉。”
“已经审诉了。”东条英机道,“不过国联素来由美、英、法、苏等国所操纵,而这几个国家与帝国日渐交恶,因此不可能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仁面沉似水,问道:“东条君,依你之见现在该怎么办?”
“现在的局面很为难。”东条英机苦笑道,“若主动放弃山西,则有损帝国国威以及皇军军威,也不可避免地会助长支那军的气焰;如果死守山西,固然可以给支那军造成极大之杀伤,为皇军反攻山西减弱阻力,可第一军却很可能会全军覆灭。”
“也就是说……”载仁沉声说道,“山西终归还是要失守的?”
“哈依。”东条英机再次低头道,“卑职以为,山西之失守不可避免。”
“那就让第一军做好突围准备”载仁老鬼子沉吟片刻,旋即下令道,“再让第四军猛攻井陉口,若第四军能在24小时之内攻破井陉口,则下令第一军死守,若第四军不能在24小时之内攻破井陉口,则第一军立即从太原撤往大同”
“哈依。”东条英机猛然低头,旋即转身扬长而去。
…………
石门,第四军司令部。
藤本俊秀少将疾步走进了多田骏的办公室,旋即猛然收脚立正道:“司令官阁下,大本营急电,命令我们24小时之内夺取土门关,打下井陉口”
“24小时?”多田骏闻言凛然,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命令”多田骏当即下令道,“第13师团立即向土门关发起攻击,天黑之前务必填平井陉口外所有战壕,为战车和速射炮扫清前进障碍”
“哈依。”藤本俊用猛然低头,旋即转身扬长而去。
多田骏想了想,又给日军驻石门特务机关长池上正雄大佐打了个电话,命令特务机关尽快捉拿至少五百名中国百姓,并将之驱赶到土门关外,多田骏这个老鬼子真不是一般的阴险,这是要拿中国老百姓当肉盾了。
…………
太原,第一军司令部。
日军驻太原特务机关长井上靖大佐大步走进了香月清司中将的办公室,旋即猛然收脚立正道:“司令官阁下,大本营刚刚发来急电,命令我们第一军做好撤退之准备,一旦第四军攻击井陉关不顺,则立刻北撤大同”
“你说什么?”香月清司皱眉道,“北撤大同?”
“哈依。”井上靖猛然低头道,“司令官阁下,由于支那军在战场上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化学武器,皇军守住太原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一旦第四军进展不顺,而第一军又不能及时北撤大同的话,结果只能是集体玉碎了。”
香月清司默然片刻,无奈地道:“通知各部,立即做好撤退准备。”
井上靖提醒道:“司令官阁下,驻寿阳的步兵第40旅团就不要通知了吧?”
香月清司默然点头,驻寿阳之步兵第40旅团已经陷入中国军队的重围,突围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且第一军主力如果北撤大同,也必须得有军队留下来断后,这个重任看来只能落在步兵第40旅团身上了。
…………
平定县城,三十九集团军前线指挥部。
作战室里人头攒动,隔壁电讯室里,嘀嘀嘀的电报声更是响个不停。
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