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好父母好孩子 >

第42部分

好父母好孩子-第42部分

小说: 好父母好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橡皮、尺子、毛巾等,真是应有尽有,为同学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呢!为了让那些爱忘事的同学也养成好习惯,子贺在每件东西上都要写上一些“你又忘了,刮你鼻子”“下次要记得带上哟”等等非常有意思的忠告,慢慢地,同学们也就记住了,丢三落四的毛病也改了。
周子贺最爱干的活是午饭时为同学们分饭菜。热腾腾的饭菜一端进教室,子贺就拿着饭勺,你一勺他一勺地分起来。看到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子贺心里甜滋滋的。可是,轮到子贺吃的时候,饭菜早就凉了。有一次午饭吃的是红烧排骨,一人一块。班里有个挺能吃的同学,几口就把自己分得的那块吞了下去。接着,他又眼巴巴地看着菜盆里剩下的排骨。可是,菜盆里只剩下一块排骨了,那是属于子贺的。“给,这儿还有一块!”子贺看到这个同学还想吃,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那块排骨也让了出去。虽然子贺没有吃到香喷喷的排骨,只能一个劲儿地咽口水,但他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周子贺同学把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当成自己的快乐,所以他就比别人更快乐。同学们喜欢周子贺,选他当上了北京市崇文区的“十佳少先队员”。
周子贺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你把最好的给了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回报。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你越小气,就越一无所有。
手拉手交朋友
在“手拉手”互助活动中,许多同学已经尝到了助人的快乐。一句“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使许多同学变得爱帮助人,从此有了新的朋友,而且生活得更加愉快和充实。
河北唐山韩城镇的陈欣同学说:
我这个人最讨厌别人要我帮助,有人要我帮助,我要么把他赶走,要么不理他。前几天,老师留的数学作业有点儿难,一个同学来问我,我忙闭上眼睛,不说话。他又问了一声,我听了,眯着眼,有气无力地说:“走走走,我还不会呢。”那位同学不高兴地走了。
开始,我认为这样做很“聪明”。但前些天看了《中国少年报》,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大傻瓜”。因为我这样做,没人会和我交朋友,等我请求别人帮助时也没人会理我。于是,我改变了心态,乐于助人了,我的朋友多起来。从中,我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13岁的邓丽莉,是江苏武进市湖塘桥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境比较富裕,丽莉从没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因此,1995年暑假的经历成了邓丽莉难忘的记忆。
那年,邓丽莉参加学校的“手拉手考察团”,到了安徽大别山区金寨县希望小学。当她到“手拉手”朋友詹洋家做客时,她震惊了。詹洋家的房子是用泥土和茅草建造的,屋里黑洞洞的,除了一张破旧的桌子,再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了;同岁的詹洋长得又瘦又小,个头比自己矮了一大截。
詹洋的家里很穷。为了挣学费,詹洋要常常去砖窑帮忙挑砖坯。从山脚下把砖坯挑到半山腰的砖窑,一趟挑6块,一块2分钱,每天挑10趟,可以挣1元2角钱。詹洋那瘦小的身体,是怎么完成这么艰苦的劳动的啊!
看到这些,丽莉的心里沉甸甸的。她掏出50元钱放在詹洋妈妈的手里,真诚地说:“阿姨,以后我会帮助詹洋的。”
回来以后,丽莉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吵着要妈妈买新衣服了,也不再挑食和吃零食了。整整一个暑假,她没有吃一根冰棍,用省下来的300元钱,买了文具、衣服,寄给了詹洋。她还经常给詹洋写信,鼓励詹洋用功学习;詹洋的每一封回信,丽莉都认真地读上几遍,还要指出错别字。在丽莉的帮助下,本来学习成绩不太好的詹洋,成绩提高了很多,还被选为中队委员。
1996年6月1日,是邓丽莉终身难忘的一天。她作为全国“手拉手好少年”代表,和好朋友詹洋一起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手拉手”互助活动汇报团。在中南海,他们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伯伯的亲切接见。胡伯伯还在邓丽莉的本子上写下了“开展手拉手,学做接班人”几个字。
邓丽莉说:“‘手拉手’活动,使我结识了许多朋友,让我从小窗口看到了大世界,学到了课堂上、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表现出对别人的一份关心、一份爱心,表现出现代人高尚的情操。
如果你能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想你的朋友一定会很多很多。
试试看,好吗?
6.从小学会关心……写给爸爸妈妈
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大哲学家孟子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孩子。
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悄悄地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困难越来越多。社会上更多的人在关注孩子,却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注。让孩子学会关心,不仅要让他们学会关心同龄的有困难的小伙伴,更要让他们学会关心身边的老年人。
作为孙子孙女,应该如何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呢?
我听说,有个女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妈妈买了好吃的,总是第一个给她吃。一天,姥姥来看外孙女。妈妈又买来了好吃的,这次是先给了姥姥,这个孩子便大哭大闹起来,甚至骂姥姥“贪心”。姥姥很伤心:自己含辛茹苦养大了女儿,又带大了外孙女,如今却得到这样的结果。
过年过节的时候,是最能考验孩子们对老人们的爱是不是真诚、是不是深刻的时候。
一次,我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相约夕阳红”节目的录制,讨论的话题是“压岁钱”。
在场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还有少数的年轻父母和孩子。
谈起小时候得到压岁钱的情景,许多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一位老奶奶说:“小时候盼过年。年三十晚上,当我们睡着了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把一枚铜板(几毛钱)用红纸包上,压在我的枕头下。大年初一的早上,我睁开眼睛就能摸得到。钱虽不多,却盛满了长辈的期望。”
但是,谈到今天孙子孙女要压岁钱的情景,许多老人充满了痛苦和焦虑。“唉,现在的压岁钱变味了!”一位老奶奶说,“我的小孙子才4岁,大年初一来拜年,匆匆鞠了个躬,就大声说:‘奶奶,拜年给钱!’瞧他妈妈怎么教的!”
还有几位老人说:“现在孩子用给压岁钱的多和少来衡量老人是好是坏,孙子把给钱多的叫‘好姥姥、好姥爷’,把给钱少的叫‘抠奶奶、抠爷爷’(抠:小气的意思)。”
“现在一过年,我们做老人的就十分紧张!”
一位老奶奶流着泪说:“过年前,我的孙子对我说,奶奶,过年您给的压岁钱一定要给‘四个脑袋’(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的,不是‘四个脑袋’的您就别往外掏了。我有5个孙子,只好拿出了500元钱,可第二个月我就没有生活费了,因为我的退休金只有500元!”
老年人,是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过贡献的人,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正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是用生命建造起来的。今天,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的能力了,全社会就应该关心他们,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每个家庭的功臣。没有他们的养育,就不会有我们及我们的子女。而他们养育我们的那个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很大困难,职工的收入都很低,大多数家庭不富裕。就是在那样困难的日子里,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养大了。现在,我们长大成人,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而我们的父母却已经年老体弱,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了。
带着我们的孩子,去关心照顾我们的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共同的话题一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对于一个人来说,改变一生的支点就是良好的心态。
一个人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要改变你的心态。
用“太好了”的心态去对待事情,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因为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怎样,它就会对你怎样。
用“我能行”三个字来激励自己,你会找回人最宝贵的精神……自信。你不但学会了发现自己,更懂得肯定自己和鼓励自己。正像一位作家讲的那样:“一个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走远,而一个拥有自信的人,却能走遍海角天涯。”
用“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去对待别人,你会得到更多的朋友。当你留心发现并了解了别人的困难,你便获得了一种生命的智慧;当你用你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了别人,你会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你会体验到人生的价值。你也许付出了时间、智慧,但却收获更可贵的友谊。
使用“快乐人生三句话”,你会发现:周围的老师同学没有变,学校的环境没有变,家里的成员没有变,但由于你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你看身边的一切时,心情都会变得快乐起来,开朗起来……用“快乐人生三句话”的爸爸妈妈们也会发现,孩子还是原来的孩子,家庭还是原来的家庭,可孩子却变得更懂事、更可爱了,家里的气氛也变得温馨、和谐了……
你愿意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吗?那就请你在生活中常常使用“快乐人生三句话”吧!最后,让我们一起大声说一遍:
“太好了!”
“我能行!”
“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写给孩子
从你背起书包上学那天起,你就从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一名小学生了,于是你就有了一个当学生的责任。老师会告诉你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做得怎么样?先别急着说“好”或“不好”,请先听我讲两个小学生的真实故事。
一群美国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到中国生活了几天,他们吃住在中国人家里。戴瑞是最小的一个,刚刚11岁,她给中国学生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与她年龄不大相称的大背包。一天,游天坛公园时,同行的一名中国学生想助人为乐,便走过去对戴瑞说:“我帮你背包吧!”不料戴瑞睁大双眼,疑惑不解但又彬彬有礼地说:“谢谢你!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拿呀!”其实戴瑞的父母和兄长就在她身边,而且他们各自背的包要轻巧得多。一位中国记者问戴瑞:“外出都是自己拿东西吗?”她微微一笑点点头。这天,她背着足足有三五公斤重的包,但仍玩得很开心。
听到这个美国小姑娘的故事,不由得让我想起亲眼见到的一位中国女孩,她大约也是11岁。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雪下得很大。我在马路边见到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女生,她坐在路边草坪的护栏上,伸着腿,叉着腰,指着马路上正在为她叫的士的父亲喊着:“快一点!你要是叫不着车,我迟到了怎么办?!”只见她那可怜的爸爸,一手抱着女儿的书包,一手不停地挥动,满头大汗,不停地跑前跑后……
我真想上去问问这个女孩子:上学究竟是谁的事?迟到了应该由谁负责?
中美两个同龄女孩子强烈的对比,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