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品: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
作者:'美' 夏因·罗伯尔 王一民 王仲民 译
内容简介:
《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是夏因·罗伯尔的力作。它把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一生中作为一个人、美国公民、科学家、教师、合作研究者、行政领导人、丈夫、父亲、朋友等等方面的情况作了翔实的记述。但这本书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因为它还勾画出了本世纪生物科学取得的最重大成就的初期发展史。摩尔根在他五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不但自己对生物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也为后人进一步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机会。
正文
原序
遗传的基本原理结果竟是异乎寻常地简单,这加强了我们的一种希望,即自然毕竟是完全可以认识的。曾被广为宣扬的认为自然界不可思议的观点,再次被证明只不过是由于我们的无知而产生的错觉。这令人鼓舞,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如果果真像有些朋友要我们相信的那么复杂,我们就很可能会灰心丧气,以为生物学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一门严密的科学了。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是夏因·罗伯尔的力作。它把托马斯·亨特·摩尔根一生中作为一个人、美国公民、科学家、教师、合作研究者、行政领导人、丈夫、父亲、朋友等等方面的情况作了翔实的记述。但这本书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因为它还勾画出了本世纪生物科学取得的最重大成就的初期发展史。摩尔根在他五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不但自己对生物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也为后人进一步发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机会。
我和摩尔根相识时,他已六十四、五岁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退休养老的年龄,但对于摩尔根,这只是生命新篇章的开始。那时,他已是美国科学界的栋梁;但在很多方面,他同罗林斯·亚当斯·埃默森很相像。我当时刚刚在埃默森教授指导下完成了康奈尔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学业。摩尔根的研究小组使果蝇成为遗传学界最出名的动物;埃默森和他的同事们正以玉米为材料进行着同样的工作。这两位学者都谦虚、朴实,工作充满热情,富有创见,特别善于鼓励他们的学生和合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去推动科学的发展。
我最初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是在1931年,当时的身分是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后来在这里应聘为讲师,直至1935年。这样,我参加了摩尔根的机构改革试验最初几年的工作。他的综合生物科学各分支的创举,鼓励研究者同那些所学专业与自己不同的生物学家交换意见,而且还鼓励他们同生物化学家协作攻关。当时,这种组织形式在美国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过后我在其他机构干了一段时间,于1946年(摩尔根逝世后一年)回到加州理工学院,继任他二十年前创建的生物学部主任。那时候,摩尔根的这种组织办法已被证明完全正确,我的任务只是照原样办下去。1961年我离开了加州理工学院,但后来又担任该院理事会成员——总之,我有四十多年或是积极参与、或是奉行摩尔根式的生物学研究活动。
在摩尔根从事科学活动的年代里,不但产生了遗传学这门学科,而且已发展到了必须依靠学科间的合作才能继续前进的阶段。人们认识到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一切高等生物的遗传基础,弄清了DNA的分子结构及其复制方法,在人类认识生物界过程中发动了一场真正的革命。现在,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医学家,甚至其它领域的知识分子,无不了解这场革命的深远意义。
摩尔根从人材培养和机构建设两方面推动了这场革命。迄今为止,曾在他组建的这个部工作过的生物学研究人员中,有七人获得诺贝尔奖。美国科学院院士中有十一人是生物学教授。此外,有两名院士虽然属于化学部,但从事的是生物化学的研究。
生物学部目前的主任是罗伯特·L·辛施梅尔。在他领导下,基础行为科学大大加强和发展了。生物学部的诺曼·H·霍洛威茨等人正在同加州理工学院所属的由政府资助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探索太阳系各行星上现在或过去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当这篇序正在着笔的时候,他们正着重对火星进行研究。
在世界科学的广阔领域中,生物学的革命还在持续高速发展。例如,我刚刚得到美国科学院著名刊物《全国科学院学报》1976年6月号上的科学论文统计数字。这一期的85篇论文中,76篇涉及基础生物学或医学生物学,其中46篇是研讨遗传学的论文。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确实留下了一笔伟大的科学遗产,我们对于这份遗产的深远意义还没有足够的估计。
乔治·w·比德尔
前言
一百年前并不存在遗传学这门学科。人们不但不知道基因和染色体,而且也不了解精子和卵子在受精过程中的确切作用。人类基本上还没有摆脱陈旧的观念,认为鳄鱼是尼罗河的淤泥中自发产生的,虫子产生于马的鬃毛,细菌来源于垃圾。就连做了许多工作来驳斥物种特创说的查尔斯·达尔文,对遗传的机理也不甚了了。
现代遗传学创始于1900年,后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以日益增长的信心开始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弄清了遗传的机制,发现了基因自我复制和合成蛋自质的方法,最后,连基因本身的具体构造也被揭示出来了。人类的兄弟关系甚至所有生物体的关系都被证实。
诺贝尔医学奖中因遗传学上的发现获奖的数目按几何级数上升,这一事实标志着这门学科的新地位:它是今后整个生物学的基石,是一切受过教育的人不可缺少的语言,就像一百年前的拉丁语一样。不过,遗传学虽然绚丽夺目,但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实效——尽管高产、抗病的作物品种已十分常见,不久前还是引起死胎和婴儿脑缺损的主因的罗猴血型不亲和症已经大部消失。
遗传学界第一个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生长在一个著名的肯塔基世家。他在当地的几所学校,包括以后发展成为肯塔基州立大学的学校接受了基础教育。不过,虽然有这些纽带把他同肯塔基州联在一起,虽然他是获诺贝尔奖的唯一的肯塔基人,但是与肯塔基的其他名人相比,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终归是他的同乡父老们最不熟悉的一个。
摩尔根自离开肯塔基以后就很少回去。最初是因为工作繁忙,他乐得让家里的人去看望他,而不愿自己回家探亲,因为那样就要多花时间。后来,多数亲属都过世了,他自己也出了名,邀请他回去通常是把他当作贵客款待,但碰到这种场合他又很腼腆。如果肯塔基人对于他1936年谢绝回去参加预定为他七十寿辰举行的庆祝活动而生气的话,他们只要回想三年前他同样谢绝了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诺贝尔奖授奖仪式就行了。道理是一样的:这样他才可以避免听各种赞颂他的演说,可以坚持他正在进行的研究。摩尔根是个内向的人,不大向人谈起他本人的生活和感情。但肯塔基人还为另一成见所囿。谁要提及科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势必要想起他已故的伯父约翰·亨特·摩尔根——南北战争时的飞将军,外号人称“南军雷神”。本地人对这位伯父的偏袒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1975年,当肯塔基州立大学新建的生物学大楼落成时,以肯塔基最著名的生物学家的名字命名本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一位电视播音员却高兴地宣布,这座大楼是以列克星敦名人约翰·亨特·摩尔根的名字命名的。
摩尔根在肯塔基的生活中养成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整个一生都在研究生物。就像他总是力图表白的那样,他基本上是个动物学家,长期以来,他的兴趣在于解释卵子演化为成体的奥秘。他从不相信奇迹,只不过把卵子看作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机器,而力图拆开其中的零件,探出个究竟。他这样做了,于是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这本薄薄的书里,我们介绍了他被人忽略了的一面——不但被他的肯塔基同乡们忽略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被他的同行科学家们忽略了;他在遗传学上的杰出成就甚至使专家们对他的胚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视而不见。在翻阅了他的著作和论文后,特别是采访了他的还在世的朋友、同事;熟人,采访了那些继续他所开创的学科的研究的科学家以后,我们确信摩尔根确实是一代伟人,这里所指的是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第一章 列克星敦
亲友好相处,不受外人侮。
奥格登·纳什
摩尔根去世后,……我曾有机会到过他出生的地方,参观
过他世代相传的老家,觉得很有意思。他早年的生活环境很
能说明他为什么成为那样的人物。
朱利安·赫胥黎
1933年,托马斯·亨特·摩尔根正处在一生的鼎盛时期,奖章和荣誉接踵而来。正是在这一年,由于他对遗传的染色体理论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他和他的同事们在哥伦比亚的“蝇室”里为一门新的科学——遗传学奠定了基础,从而给现代生物学带来了革命。
摩尔根一贯把那些荣誉证书胡乱塞在书桌抽屉里,让精心制作的奖状掉在写字台后面,对于这次最新的荣誉,他同样不当回事。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28年他转到这一学院去组建和领导一个新的生物学部)的同事看到记者到摩尔根的实验室来采访,才得知他获得了诺贝尔奖。而他家里的人只是从报纸上才看到他得奖这条消息。当时报上登着他的一张照片,是他同意新闻记者拍摄的唯一的一张——他随便拉着几个在附近看热闹的孩子一起照的。摩尔根甚至连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正式授奖仪式也没参加,尽管加州理工学院理事会给了他一箱禁用的咸士忌,以便他能为这一庆典事先进行练习。他告诉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他下一年再去,趁斯堪的纳维亚之行顺便看看老朋友,同时也要为他的生物学部物色儿个工作人员。
1934年4月,摩尔根偕同夫人,带上他们四个成年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乘火车到东海岸,再搭“庄严”号轮赴欧洲。在纽约他们在沃伦·韦弗博士家住了一夜。沃伦,韦弗回忆那晚的情景:这位现代遗传学之父身上穿着一件不大像样的轻便大衣出现在他家门口,一个衣袋里塞着一包用报纸裹着的梳子、剃胡刀、牙刷,另一个衣袋里塞着一双袜子,也是用报纸包着的。面对着满面惊讶的韦弗太太,摩尔根问道:“还有什么其他需要带的吗?”当时摩尔根博士六十六岁,黑发开始灰白了,但总的说来还是深色。他身高六英尺,走起路来身子挺得直直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看上去气色蛮好——他一直是那样,因为他几乎从来没生过病(只得过胃溃疡,这使他十一年后离开人世)。同时,他出来是为了快活一阵——像他以往一样,一旦摆脱了工作就要轻松一下。
韦弗夫妇拿出了一瓶专为他留下的白兰地。摩尔根感激地像抱小孩一样把酒瓶抱在怀里,说这天喝白兰地酒是再恰当不过了。韦弗夫妇问他:“你不是说你是1865年出生的么?”
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