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湿痰与脂膜壅塞之故也。”在治疗方面,《素问·奇病论》日:“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是主张通过芳香清化之品来治疗肥胖及其并发病证;而《丹溪心法·中湿》提出肥胖应从湿热及气虚两方面着手。
本病证主要涉及西医学中的单纯性(体质性)肥胖、代谢综合征等疾病。其他具有明确病因的继发性肥胖,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对于无症状的2型糖尿病,若肥胖者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肥胖的病因与饮食、年龄、先天禀赋、缺乏运动等多种因素相关。胃强脾弱之人,在病因作用下,酿生痰湿,导致气机运行不畅,血行瘀滞,郁遏生热,导致肥胖及相应病理变化。
一、病因
1。饮食失节
暴饮暴食之人,常胃热偏胜,腐化水谷之功能亢旺。大量摄人肥甘厚味,困遏脾运,久则致脾之运化功能受损。进一步发展,则导致超量水谷不能化为精微,遂变生膏脂,随郁气之流窜而停于筋膜腔隙,形成肥胖。故《素问·奇病论》有“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之论述,表明了饮食失于节制是导致肥胖的关键因素。
2。年老体弱
壮年之后,正气渐减,尤其阳气渐耗,阴气渐胜,起居变衰,使肺、脾、肾主水失职,痰浊渐生,与渐盛之阴气相互促进,推动体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加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起居衰也;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3。先天禀赋
肥胖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多发性。现代研究发现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体质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阳热体质,胃热偏胜,食欲亢进。摄人过多水谷,困遏脾运,痰浊内生,堆积而发为肥胖。
4。缺乏运动
则生阳,静则生阴。喜坐懒动之人,阴盛而阳弱,’阳气之气化功能不足,可致津液不归正化,停为痰湿,化为脂膏而致肥胖。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有“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饱食即卧,乃生百病”的告诫,认识到合理的体力活动是必须的。
二、病机
肥胖病机为胃强脾弱,酿生痰湿,导致气郁、血瘀、内热壅塞。所谓胃强脾弱是相对而言的。阳明阳盛,胃强者易于化热,胃热消灼,使水谷腐熟过旺。太阴阴盛,脾为土性,易伤阳气,易受湿困,乃生痰之源。胃纳太过,壅滞脾土,一则酿生湿热,进而化生痰湿;二则损伤脾阳,脾失运化而生痰湿。痰湿阻碍气机则致气郁。无论痰湿还是气郁,均可壅郁生热。痰瘀互生,气郁血瘀,热伤血络。因此,在痰阻、气郁、内热的基础上,也可形成瘀血。《素问·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中满”即痰湿、气郁。《灵枢·逆顺肥瘦》说:“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即指在肥胖痰湿基础上,发生血瘀和气滞。
病位主要在脾胃及肌肉,但与肾气虚衰关系密切,并可涉及五脏。
本病有虚、实之不同,但总体上是实多虚少。实主要在于胃热、痰湿,其中胃热是痰湿之因,膏脂堆积而成痰湿是胃热多食之果。先贤有“肥人多痰”之说。痰湿常与气郁、瘀血、水湿相兼为病,故痰瘀互结、痰气交阻、痰饮水肿者常见。虚主要是脾气亏虚,运化不足而水谷精微积为痰湿。故前人又有“肥人多气虚”之见。也有脾。肾阳气不足,或兼见心、肺气虚及肝胆疏泄失调者。此外,尚有虚实相兼的本虚标实或标实本虚的情况,无论本于虚还是本于实,最终都导致膏脂堆积而为病。
临床病机之间的转化常见于三种情况。一是虚实之间的转化。如胃强者过食肥甘,水谷精微超过机体的需要而化为痰湿,聚为膏脂,形成肥胖,这见于大多数肥胖者的早期阶段,属于实证。但如长期饮食太过,加上痰湿郁遏,则可损伤脾胃,使脾阳不振、脾虚不运,也可导致胃失受纳,后天失养,正气因之而渐耗,病性逐渐由实转虚,久则脾病及肾,终致脾肾两虚。脾虚失于运化,痰湿内生,停于脏腑,阻于经络,气因湿阻,瘀因痰生,而致痰湿、气郁、瘀血相杂,从而转为以邪实为主之证,或正虚与邪实兼夹。二是各种病理产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痰湿内停日久,阻滞气血的运行,可导致气滞或(和)血瘀。而气滞、痰湿、瘀血日久,常可化热,转化为郁热、痰热、湿热或瘀热互结。三是肥胖病变日久,常变生它病。《内经》中已经认识到肥胖与消瘅等病证有关,极度肥胖者,常易合并消渴、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痹证等。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长期食欲旺盛,有恣食膏粱厚味的不良饮食习惯,或同时缺乏体力活动。可有肥胖家族史。
2。身体肥满超过常人,腹大膏厚,甚者腹凸脂壅,纵腹垂腴。
3。可伴有头身困重、腹胀满、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倦怠懒动等。
4。排除水液潴留等非膏脂堆积导致的身体肥满或腰腹肥大。
二、病证鉴别
肥胖与水肿:水肿严重时体重也增加,严重腹水者也出现腹部胀满。但水肿有阴水和阳水的不同,或从下肢肿起,或从头面部肿起,甚则全身皆肿,其特点是压之常可形成凹陷。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本病辨证虽有虚、实之不同,但由于实邪停滞是导致体重增加的根本,故总体上是实多而虚少。实主要在于胃热、痰湿、气郁血瘀。虚主要是脾气亏虚,进而可出现脾肾阳气不足。虚实相兼者,当同时有虚、实两类证候,又当细辨其虚与实孰多孰少之不同。
2。辨标本
本病之标主要是膏脂堆积,可同时兼有水湿、痰湿壅郁。而导致膏脂堆积的根本,多在于胃热消灼、脾虚失运、脾肾阳气不足等,痰湿、气郁、瘀血久留,也是导致膏脂堆积不化的原因。
3。辨脏腑病位
以脾、胃为主,涉及五脏。肥胖而多食,或伴口干,大便偏干,病多在胃。肥胖伴乏力,少气懒言,疲倦少动,或伴大便溏薄,四肢欠温者,病多在脾。若伴腰酸背痛,或腿膝酸软,尿频清长,畏寒足冷,病多在肾。久病入络,或痰凝血瘀,则常病及心、肝。
二、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是本病治疗的基本原则。虚则补之,多用益气健脾;病及于肾,则当益气补肾。实则泻之,常用清胃降浊或祛湿化痰法,并结合消导通腑、行气利水、行气化瘀或痰瘀同治等,以消除膏脂、痰浊、水湿、瘀血及郁热。虚实夹杂者,当补虚泻实并举。
三、证治分类
1。胃热火郁证症状:肥胖多食,消谷善饥,可有大便不爽,甚或干结,尿黄,或有口干口苦,喜饮水,舌质红,苔黄,脉平或偏数。
证机概要:阳明火热内郁,耗伤津液,膏脂瘀积。
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消导。
代表方:白虎汤合小承气汤加减。前方清泻阳明胃腑郁热,适用于阳明胃腑郁热者;后方通腑泄热,行气散结,适用于胃肠有积热,热邪伤津而见肠中有燥屎者。
常用药:知母、石膏清泻阳明胃腑郁热;大黄清泻阳明大肠之热;芒硝逐痰消积;香附、枳壳理气疏郁;甘草、山药之甘缓以助胃阴。
热盛耗气,症见疲乏、少力,加太子参补气,甚者可用西洋参;消谷善饥,口苦,嘈杂,加黄连以助苦寒泻火;口干多饮,加天花粉、葛根清热生津。
2。痰湿内盛证
症状:形体肥胖,身体沉重,肢体困倦,脘痞胸满,可伴头晕,口干而不欲饮,大便少行,嗜食肥甘醇酒,喜卧懒动,舌质淡胖或大,苔自腻或自滑,脉滑。
证机概要:痰湿内盛,困遏脾运,阻滞气机。治法:化痰利湿,理气消脂。
代表方:导痰汤合四苓散加减。前方燥湿化痰和胃,理气开郁消痞,适用于痰湿内盛,气机壅滞者;后方利水渗湿,适用于水湿内盛者。
常用药: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薏苡仁淡渗利湿;半夏、陈皮、胆南星、枳实理气消痰;苍术、佩兰芳香化湿。
胸满、胸闷,加薤白、瓜蒌皮化痰通阳,理气宽胸;脘痞,加砂仁、白蔻仁芳香化湿,理气消痞;口干,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兼能消痰;大便秘结,加瓜蒌仁、火麻仁化痰润肠通便;舌质胖大明显者,加桂枝温化水气以助消痰。中成药可服用保和丸以消食和胃。
3。气郁血瘀证
症状:肥胖懒动,喜太息,胸闷胁满,面晦唇暗,肢端色泽不鲜,甚或青紫,可伴便干,失眠,男子性欲下降甚至阳痿,女性月经不调、量少甚或闭经,经血色暗或有血块,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薄,脉或滑或涩。
证机概要:气郁不畅,血行不利,气瘀壅阻。
治法:理气解郁,活血化瘀。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本方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适用于气郁血瘀之肥胖。
常用药:枳壳、柴胡、白芍、香附理气疏郁;桃仁、当归、红花、川芎、川牛膝活血化瘀;赤芍、生地活血养血。
大便干燥难排,加三棱、莪术、大黄破瘀降浊通便;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宁心安神;阳痿者,加水蛭、淫羊藿破瘀通脉,补肾壮阳;月经稀少,加月月红、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通经,本证易于化热,若舌苔黄,可加栀子、知母。
无论痰湿内盛证还是气郁血瘀证,病延日久,均可转化为痰瘀互结证。治疗当以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可用导痰汤合血府逐瘀汤,或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瓜蒌、薤白、半夏、川芎、当归、赤芍、郁金、陈皮、竹茹、枳实、苍术、僵蚕等。
4。脾虚不运证
症状:肥胖臃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脘腹痞闷,或有四肢轻度浮肿,晨轻暮重,劳累后更为明显,饮食如常或偏少,既往多有暴饮暴食史,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秘,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细。
证机概要:脾虚气弱,运化无力,水湿内停。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前方健脾益气渗湿,适用于脾虚不运之肥胖;后方益气健脾利水,适用于气虚水停之肥胖。
常用药:太子参、白术、黄芪、山药健脾益气;茯苓、莲米、扁豆、薏苡仁淡渗利湿以实脾;陈皮、砂仁燥湿醒脾;桔梗宣肺气使湿浊下行。
身体困重明显,加佩兰、藿香芳香醒脾;脘腹痞闷,加半夏消痞,或合用平胃散宽中消痞;浮肿明显,加泽泻、猪苓以增强淡渗利湿之效。
5。脾肾阳虚证
症状:形体肥胖,易于疲乏,可见四肢不温,甚或四肢厥冷,喜食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胖,舌苔薄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气损及阳,脾肾阳虚,气化温煦失职。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化气。
代表方: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前方温阳利水,适用于肾阳虚衰,水气内停之肥胖;后方健脾利湿,温阳化饮,适用于脾虚湿聚饮停之肥胖。两方合用,共奏温补脾肾,利水化饮之功。
常用药:制附子、桂枝温肾阳,补脾阳,化气行水;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行水;生姜温阳散寒;白芍敛阴而制姜、桂、附之燥性;甘草和中。
嗜热食而恶冷饮者,加炮姜温脾散寒;气虚明显,乏力困倦者,加太子参、黄芪;肢厥者,加干姜助温脾阳。表里俱寒,肢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