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大民国 >

第111部分

穿越之大民国-第111部分

小说: 穿越之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试,认为是非常优良的火炮。
德国人在塞北建立了完善的武器测试场所,对火炮、机步枪、迫击炮以及其他一些先进武器进行测试。先后测试了上百款火炮,全世界十几款步枪,还有机枪冲锋枪,手榴弹地雷等武器。按说德国人派到塞北兵工厂的技术人员最多时候也不到三百人,他们是没有力量在几年时间里设计制造出这么多武器的,可是谁让赵书礼对军事合作非常大方呢。跟德国的协议中,德国人提供的五亿马克贷款,赵书礼没有挪用,全都让这些技术人员任意挥霍。所以造成了一个结果,不仅塞北这些技术人员设计的武器在这里测试,就连德国人在苏联,在瑞士瑞典西班牙等地的秘密工厂设计制造的武器,也把数据传过来,让塞北来测试。第一是不要钱,第二是在欧洲这些秘密工厂设计的武器实在是不方便测试,而拉到苏联测试跟拉到塞北没多大区别,而苏联那里的合作,德国人也是要出钱的,不像塞北完全由塞北整府独立承担。
五亿帝国马克,足够装备十个师的资金,在这么巨量资金的支持下,塞北这些德国顾问确实做出了相当大的成就。而塞北也收获颇丰,因为这些武器测试的数据,根据合作协议,塞北是有权利保留一份的,至于德国人会不会藏私这个不得而知,但是即便有他们也不方便藏太多。
此时赵书礼这份计划书中,德国顾问就给出了建议,把他们测试过程中认为优良的几十款大炮,迫击炮等建议塞北生产列装。同时把上百款的大炮资料留在了塞北的实验室,那些是他们认为优良,但是没有经过测试的,有些是德国人自己设计的,有些是德国克虏伯等公司从其他国家获得的资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法国军队现在列装的火炮数据。
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料,看着德国人的建议,赵书礼感慨道,谁说德国人是死板的民族,显然他们对塞北也是有感情的,甚至写这严谨的计划书,他们的许多用词也是非常人性的,甚至对中国局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最大的敌人始终是日本人,一定要注意日本人从华北和东北两路进攻塞北地区。日本人对东北的野心,连德国人都看的出来,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得到这份计划书,赵书礼仔细看过之后,感慨之余,立即吩咐了下去,让兵工厂量产那三十款火炮。那些火炮的数据都存在实验室的数据库中,甚至设计参数设计思想,详细的测试参数,应用对象都包括,甚至连最重要的生产工艺都有,因为这些火炮他们都利用兵工厂的设备生产过样品。
这些火炮门类是比较齐全的,有强击战防炮,榴弹炮,高射炮,平射炮,野炮等等,口径从30到50毫米的小型火炮、机关炮,到200毫米的榴弹炮都有,仅仅88毫米口径的大炮就有四五种,野战型,防空型等。
由于有详细的资料,甚至工厂的工人都曾经帮忙生产过样炮,因此在生产上没什么难度。而由于建设大纲的关系,几十座大型兵工厂都在建设中,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都建成,但是年底前会有十座完成主体施工的,明年中旬大概就可以安装设备生产了。赵书礼下达要求,让这些工厂最快的速度量产这批武器,在主体完成前,就要完成模具等设备的设计生产,并在明年下半年生产线可以开工。
除了步兵火炮的生产外,赵书礼还要求飞机制造厂尽快扩大产量,在新工厂投产前,尽最大努力提升现有工厂的生产能力,把飞机制造能力提高到年产三百架。约翰迪尔公司的坦克样车订单已经下了,明年初大概就能生产出来进行试验了,赵书礼在试验还没有开始前,就要求他们建设生产线了。同时约翰迪尔答应提供技术援助的国营拖拉机厂,也要进行坦克生产线的建设,甚至要在拖拉机生产线之前建设。
坦克大炮飞机这些先进武器的生产被赵书礼关注,下达了各种任务外,对于使用武器的人赵书礼自然更加重视。
现在塞北军军力达到了六十万,其中一半是收编的晋军人马,这些军队很多是当年阎锡山急速扩军的产物。因此有必要精简,在让这些军队在原来的军官指挥下适应了塞北军领导几个月后,赵书礼开始动手了。
首先是画了十八岁以下,四十岁以上两条红线,这两条线以外,士兵通通裁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仅此一项,就裁掉了十万人。然后开始分步让这些军队进入塞北轮训,士兵进入新兵营进行至少三个月的训练,大纲是德式的,比较科学,对于实在无法满足合格要求的,仍然要再次裁撤。而军官则进入军校进行速成学习,时间定为一年,一年后有真心在军队中做事,希望进修更高级的指挥学的,军校欢迎。这种轮训要求在1931年六月前完成,至于到时候能剩下多少士兵,就看晋军的素质了,不合格的是一个也不能要,这是赵书礼的原则。
另外就是对晋军进行换装,老实说他们的武器装备是不错的,太原兵工厂作为中国四大兵工厂之一,晋军的武器同意,弹药统一方面是比其他军队,甚至中央军都强的。但是现在他们是塞北军的一员了,就要换装塞北的制式武器,军装等。塞北的军工生产能力比之山西之高不低,因此装备他们统一的武器也不是什么困难。
对他们还进行了另一项处理,那就是塞北军士兵都享有的一项权利,军属家庭会获得五十到一百亩的土地。这样的政策此时也吸引了不少晋军士兵和军官,最后经统计有将近十万人表示愿意接受土地,把家庭迁移到塞北各地区。这些经过移民的士兵,忠诚度自然会更高一些。赵书礼开始打算把这部分士兵抽调到塞北军一二三军中,相比新收编的晋军三个军,这三个军队毕竟是他的嫡系。
但李忘川劝阻了他,李忘川说,要是赵书礼想要这些整编的晋军归心,那么最好不要从里面抽点士兵。那些移民的士兵虽然忠诚度可能更高些,但是抽调走他们,对于剩下的晋军来讲,恐怕会生出自己是二等军队的感觉,而留下他们则更有利于维持这些军队的稳定和忠诚。权衡之下赵书礼同意了李忘川的说法,这才没有调离他们。
做完这一切的时候,已经要过年了,赵书礼也已经实在是太累了。
从中原大战前,他就开始了跟蒋价石这些人的勾心斗角,一直延续到现在,他的心真累。甚至他第一次对这种生活感到了厌倦,无休无止的权力斗争,撕破脸皮或者昧心逢迎,假话连篇脸厚心黑,这些放在以前他觉得很有意思,一直从立足绥西河套开始,到北伐占领了四个省地盘,甚至中间出现宋远疑似的背叛行为他都没有心烦,反而觉得斗智斗力其乐无穷。
但现在他烦了,尤其是每天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看着慢慢长大的儿子,心中别有一番苦涩。儿子现在已经两岁了,小孩子在五岁前是最好玩的时候,做为父母也是最欢乐的时光,可是他却没办法享受着天伦之乐。
终于在除夕那一天,一封电报还来打扰他的时候,他撑不住了,当即回了这封电报,并且给司令部下了口令,说要是没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都不要来烦他了!


一百四十一节 难得的休假
更新时间2012717 20:00:20  字数:3143

 回了那封电报,赵书礼等于是给自己休假了,至于修多久,就看自己的心情了,这就是当领导的好处,权力越大有时候你才最自由,才能更随心所欲。要是一个中不溜地位,作风正派点还好,否则不但不能自由还要担惊受怕。
拒绝了一切公务后,终于可以好好的陪陪家人了,很久没有跟青荷和孩子在一起,他发现了一件事。青荷性格变了,开始还没怎么注意,以为这是从女孩到女人之后,必然要有的转变。可是现在他突然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青荷变的有些偏执,脾气也大了。至于原因他问不出来,但是通过对其他人的旁敲侧击,大概原因是因为聚少离多的原因。
赵书礼不由得叹气,女人需要男人相陪啊,不管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一样。尽管青荷嘴上不说,可是长久下去心理必然会发生问题,比如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就跟下人大发脾气,为此开除了好几拨佣人了。这可让办事的人相当的不方便,要知道能进总司令官邸的,哪怕是佣人也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谁知道其中会不会有刺客,会不会有间谍。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赵书礼更坚定了推拒公务的想法,信誓旦旦的对妻子表示要休假了,要好好呆在家里那里也不去了。可是情况并没有发生好转,傅青荷的心情似乎没什么变化,脸上一整天都不带笑容的。对于儿子倒是关爱,但是太过严厉,二岁的孩子,流鼻涕抹到衣服上要挨训,尿床要挨训,跌倒哭泣也要挨训。除夕夜那天,还因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被青荷训的大哭起来。
看的赵书礼十分不忍,好在孩子他外公倒是心疼孩子的,一旦青荷打骂孩子,这老头就马上嘀嘀咕咕的,把孩子抱走,带出去买糖或者玩去,直到哄好了为止。为此青荷常跟他父亲争吵,说这样惯孩子将来没出息的。
年后一连半个月,赵书礼没事劝老婆,但是不管他说什么,青荷就是不说话。不由得感慨,女人果然是男人最大的对手啊,他觉得他这个小媳妇,比蒋价石还难对付,难道说那些背背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不喜欢女人的。
耐心耐心,赵书礼反复的对自己说着这两个字,整天整天的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就是陪老婆说话。一个月后,反倒是青荷劝他出去处理公务,说一大套男人当以事业为重的话。赵书礼郁闷了,难道说他两辈子都跟女人没有缘分,总能找到克星做老婆。
这天正在看报纸,突然看到上面一则广告,说严裕棠的汽车厂今日开张,第一辆汽车从生产线上下线了。
这个汽车厂是从福特汽车厂购买的设备,有新设备也有旧设备。严裕棠确实能力不俗,当年赵书礼去福特公司,只是福特那老头子都不肯卖。严裕棠倒是成功了,不过也是一波三折,他在美国对付其他工厂,用三番四次的压价行为就能成功,可是对付福特就不行了。福特根本不愿意出让自己工厂的设备,甚至是老旧的T型车生产线也不愿意出卖。
T型车从1908年设计制造,到1927年停产,风靡了差不多二十年,总产量一千五百万,是一个无人能敌的奇迹。也正是在这款车上,福特发明了流水线装配技术,从而带动了一次工业生产的革命。
得知福特有种叫做T型车的车型停产,严裕棠把主意打到了它身上,开高价上门去跟福特商谈,可福特竟然愤怒的说福特汽车公司就没有什么T型车,把他赶了出来。严裕棠本想放弃算了,反正发财的机会大大的,但是赵书礼对汽车异乎寻常的执着,让他不得不继续寻找合适的卖家。先后联系了好几家汽车公司,包括打败福特的通用汽车,可是依然没什么结果。倒是有一些小型汽车厂破产的,可是那些大多是手工场一般的个体户经营的,赵书礼看不上。
最有机缘巧合下,他跟几个福特厂的老工程师认识了,这几个人都对T型车情有独钟,对T型车的停产耿耿于怀,于是经过商量严裕棠诱惑他们说,可以让T型车再次生产,把他们招揽到了麾下。然后这几个工程师不惜跟福特本人拍桌子大喊,最终福特同意以一个不高的价格,转让了一条T型车生产线和相关技术给他们,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