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战争-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美国要避免‘太空珍珠港事件’的话,她就需要仔细考虑攻击美国太空系统的可能性”。委员会建议建立美国太空部队,用以保卫美国的天基“军力”。2003年空军的飞行改革计划包括了一种可以发射巨大的金属棒撞击地球的轨道武器系统概念,这种系统官方名称为“超高速棒束”,私下里则被称作“上帝的棍子”(Rods from God)。但是,该份文件只讨论了硬件问题。2004年的《反太空行动》文件为开辟太空为第四战场的趋势增添了一个部分,即声明将在何时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设备。
颁布这些表明美国太空政策调整的文件,基本上没有被美国主流媒体和公众察觉。但其他国家对武器化的趋势可没被蒙在鼓里。当美国政府开始把从太空发射激光的内容公布在网上,就像2020年计划网站最早做的那样,其他国家和人民都感到如芒在背。“上帝的棍子”的艺术化版本出现在2004年6月的《通俗科学》(Popular Science)杂志上,在科学会议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讨论不仅是关于技术可能性问题,而且还包括美国究竟打算用这种东西对付谁。1997年,那时美国还信奉多极化,其他国家互相安慰说美国的意愿是好的而且是防卫性质的,美国也来说服他们相信这一点。自2001年9月11日以来,美国推行先发制人的战术,谈论“预防性战争”就是以后的常例,于是人们认为美国现在不仅信奉上了唯我独尊的大战略,而且对此还洋洋得意。这个时候再相信美国的良好意愿可就越来越难了。
研制太空武器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对美国可能是必要而且有利的。果真如此的话,下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才合适?显然,美国也有推行其他选项的机会。不考虑军事“修理”伊拉克带来的长期挑战,以及过度单纯依赖军事力量的后果越来越明显。美国在着手开发太空武器之前应该从长计议,这是很显然的。
。 想看书来
指数效应
指数效应
单独而论,本章开头提到的2003年10月到次年10月的那些事件,每一件都很有趣,至少对有品味的读者来说是这样。然而把这些事情放在一起考虑,其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而且改变了潜在的并发影响的指数。为了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实现经济增长,其他国家寻求增强利用太空的能力以完成必需的信息联系,而美国却认为他们孜孜以求的大部分技术都是军事敏感技术,还努力阻止这种技术的传播。由此造成了各国在太空抱负上的冲突,这种冲突又被美国同时奉行的另一个要点所激化,即美国希望将自己的太空优势扩大为太空主宰。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不断拉来的技术差距产生了其他国家被甩在后面的危险,这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造成了严重后果。
基本上,美国追求绝对地位的前景被看作是对其他国家完全主权的威胁。杰维斯指出,“就算一个国家因为比其他国家强大太多而获得了不受伤害的地位,问题也还存在,因为它自身的安全成了它用来盘剥他人的基础。……哪些更容易遭到伤害的国家会更加担忧,这将导致他们扩充军备,减低合作的机会。”太空技术的军民两用性质降低了对主宰性国家感到担忧的门槛,但是美国的担忧却无法阻止其他国家寻求太空技术。
2004年印度总统阿布杜·卡拉姆()曾经谈及美国对印度施加制裁的影响,制裁是针对印度发展太空运载技术的计划和能力的,不管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和平用途,还是军事目的。在他看来,美国制裁印度无异于自取其辱。他认为技术封锁肯定会延迟印度研发太空运载技术,并增加其成本,但无法阻止印度。“只有推动制裁的国家才会是输家”,卡拉姆说,“如果你不和一个遭受制裁的国家做生意,比如说印度,最后会有一个赢家,便是那个遭受的国家。因为她会自力更生研究她所需要的东西。这个逻辑很简单,只不过是钱和时间问题而已”。今天,印度不仅将有效载荷送入了太空,而且还能自由使用和传播这一技术,没有附加任何伴随着外国技术而来的限制。
当国家感觉到自己的主权可能遭受威胁的时候,他们会采取行动,做出的反应即可能是动动嘴皮子,也可能是真刀真枪,发展自主能力以便对美国的太空能力做出可能的不对称反应。除了印度研发独立自主的核能力和太空运载能力,欧洲通过“伽利略”计划摆脱对美国太空能力的依赖,欧盟正在考虑自主的太空军事计划以外,这样的例子还多的是。以前不可想象的是,日本这个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参与者,也正在研发情报搜集卫星(IGS)。中国是最有如芒在背之感的国家,正在加强对自己太空军事能力的开发。其他国家的太空活动引起了美国的反应,通常都是进一步增强太空的军事活动。这种危险的针尖对麦芒综合症其结果会让人回忆起冷战,很可能会导致研制并提早部署一触即发的太空武器。
尽管美国关于太空军事化的观点是很清楚的,然而由此而来的关于载人航天及其国际领袖作用的观点却不清不楚。截至目前,中国已经间隔24个月成功完成了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阿波罗”计划的年代,当美国做出将一个人送上月球的政治决定后,那种决心百折不挠而且令人敬畏。然而现在,航天飞机在地上趴着的时候比飞起来还多;虽说早在里根时期美国就宣布了要建立空间站,但至今还未完成;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预算则被军事太空预算挤到一边去。结果便是在载人航天领域,中国正在对美国进行一场龟兔赛跑。中国给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可以选择美国以外的载人航天伙伴,而且条件可能要更加优惠。
中国以及以色列、法国和俄罗斯等国除了能够获得载人航天能力所提供的威望之外,还被那些对开发太空有兴趣但却被美国出口法案阻挠的国家当成是通向太空技术的通衢。美国正努力迫使其他国家独立自主地研究可能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的技术。而美国如果出售这些技术,便可以控制(从管理的角度上)自己卖的东西,而美国如果置身事外,就对此无能为力。执迷于太空军事,拒绝承认其他国家运用双重技术的权利,特别是缺乏一套可行而且一以贯之的载人航天未来计划,这些因素正在使事情变得适得其反。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宏观图景(1)
宏观图景
沃尔特·罗素·米德认为实力分为两类,分别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是硬实力,最明显的便是军事实力。在硬实力层面,太空对于军事的价值已经生动而不断地得到了体现。另外还有一种,米德称之为黏着实力,也就是经济实力,会强制性地达到自己的极限。全球化就是一种不断壮大的黏着实力,因此也属于硬实力的一种。“伽利略”计划可能使全球定位系统系统在商用领域受到孤立,仅仅因此便足以迫使美国与欧洲谈判了。另一类实力,按照约瑟夫·奈(Josepf Nye)的说话,是软实力。
软实力是指通过威望和说服而不是强制手段来达到目标的能力。人们或者国家们与他人共事是因为喜欢他们或者支持他们。“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及一结束,美国便开始明显缺乏在这一领域取得或者保持成就的力量,约瑟夫·奈2003年9月在华盛顿的一次军事领袖会议上谈到了软实力问题,他的发言与拉姆斯菲尔德在同一天,但在他之后。拉姆斯菲尔德在被问到有关软实力的问题时,回答说他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此番言论反映出了布什政府最看重的是什么。不过,至少在伊拉克局势和全球反恐战争方面,布什政府的态度后来有了改变。布什的好友兼顾问卡伦·休斯(Karen Hughes)2005年9月被任命为国务院负责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务的副国务卿兼大使。她负责改变美国的形象—这也是软实力的一部分。五角大楼开始了它的“反支持恐怖主义意识形态”(CIST)战役,作为其在和可能的极端主义战斗中“赢在心里和脑子里”的企图的一部分,五角大楼开始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很明显,不是所有的战斗都能用枪炮打胜的。
软实力,按照米德的说法,可能是“甜蜜的”或者“霸权性的”,“甜蜜的”实力指的是国家间共享文化和价值观,或者一个国家崇拜并企图模仿另一个国家的文化或者价值观。“霸权性”的实力则是其他三种实力的互相作用,因而,和霸主站在一起注定比其他任何选项都好。其他国家可能认为美国在全球反恐战争—包括伊拉克战争在内—中的行动傲慢专横,但至少没什么西方人愿意生活在塔利班治下。“阿波罗”计划为美国既提供了“甜蜜的”软实力,也创造了“霸权性的”软实力。但不幸的是,这种实力的外交政策方面,以及特别是其太空层面的意义,经常遭到忽视。这并不符合美国的最佳利益,软实力是保障美国实现继续有效地利用太空这一基本任务的关键。
通过对美国和大不列颠作为世界稳定维护者的作为的比较,米德指出,联合王国运用了包括软硬在内的所有实力,而美国则更有局限性。伊拉克的萨达姆政府可以被美国军事(硬)实力推翻,但国家重建和防止伊拉克分裂就麻烦多了。且不说没有没这个意愿,美国是否有足够的兵力能在全球到处跑来跑去颠覆自己不喜欢的政府也很难说。在反恐战争中,有时向人灌输对美国的恐惧感可能是有必要的,但重建伊拉克表明,在一些情况下,为了缔造和维持和平,软实力势在必行。在太空领域,为了完成某些任务,如分配卫星运行轨道、广播频率以及卫星残片控制等等,合作也是必需的。这些对美国保持其领导地位都至关重要。
宏观图景(2)
历史上,在太空中的合作与竞争便一直是美国战略的特点。当前美国对太空活动的主张主要是竞争性的,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上。然而,技术精灵已经从瓶子里跑了出来,再也不能把它关回去。其他国家会获得太空技术的,而且由于自主的工业能力不断扩散,对技术进行控制愈发困难。此外,其他国家,包括潜在的对手在内,并不需要寻求技术对等以挑战美国的资源。他们只需要寻求他们想要的技术,用来通过不对称方式颠覆美国的优势地位。在导弹防御领域,反制措施,也就是研发用来干扰和压制的技术和设备,要比研发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本身简单得多,也便宜得多。因此,仅仅依赖在太空的硬实力,通常也就是技术,肯定是长久不了的而且最后一定适得其反。这迫使美国要不断追求制造确保刀枪不入的装备,这种追求非常昂贵,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美国如果运用全部可支配的外交、情报、军事和经济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太空战略资源会好得多。
美国将会意识到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她是无法阻止技术扩散的。通过让其他国家能够自主或者依靠他人利用太空,使他们也对保护太空资源怀有强烈的兴趣,这样比抑制他们更能提高全球对太空的需求。给其他国家提供在美国的领导下共同开展互利互惠工程的机会,这会成为美国的一个优势。
美国曾经利用载人航天站是她的国际领导地位,获得软实力。现在我们正在间接地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