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当初你不还徐兄徐兄叫得挺顺口的嘛?”
“那是微臣不知道您就是当今圣上啊···”娄识君欲哭无泪
“得了,别在朕面前装了,文如其人,看了你的那篇文章就知道你不是个拘泥于条条框框的书呆子,朕想听听你们的真实想法,先说说你关于海禁的想法吧,能想到的都说出来,你们几个也帮着朕一起分析,小林子让人端点吃食过来,你也在外边候着,有什么朕会叫你。”
“嗻”
起初娄识君还有些忌讳于萧续随的身份,但当谈论到关于解除海禁的问题上就开始不管不顾了,再加之薛久皋对于建立水师的建议,五人将两项事宜结合在一起讨论,很快一套关于如何开启海禁的计划便敲定了下来,而后就是关于舒暮然提出来关于赋税问题的一番细致入微的讨论,几个时辰的商议下来,连软糯的舒暮然都有些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冲到前方大刀阔斧的整治起来。
午时过后,萧续随让人将娄识君等人送了回去,单单留下一个阮凯风,对于为何如此阮凯风倒是有些明了。
“陛下,纪大人到了。”
“让他进来。”
纪宁一进来就看到一个身着月白色襦袍的人站在萧续随跟前,走上前去对着萧续随行礼后便开始打量起身旁的人。
“陛下,这就是今次的状元郎吧??在下纪宁。”
“纪太师,学生有礼了。”
“呵呵呵,好一个俊俏的状元郎啊。”纪宁执扇掩嘴笑道
“纪太师谬赞了。”
“先生,玩够了??”
“怎么会?微臣最讨厌人瘫着一张死脸了,想当初陛下才这么点高的时候也是瘫着一张小脸,哎哟,那模样想起来都觉得笑人,真不知道小太医怎么受得了您哈哈哈哈···”纪宁没个正型地捧腹大笑起来,
“······”萧续随内心(╯‵□′)╯︵┻┻
“······”阮凯风嘴角轻抽一下
“啊,岔气了····”纪宁捂着右侧腹部说道
“··············”*2
于是这般待到三人正式开始讨论正事的时候已经是未时过后了。
上书房那日过后不久新进进士的去留便有了结果,当朝臣看着今年的状元郎站在右丞相的那个位置的时候,不少人幻灭了,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当初从新皇登基一直空缺出来的职位全数由新进进士接手了,这其中阮凯风官拜正二品右丞相,舒暮然官拜正四品上吏部左侍郎,薛久皋官拜正四品上兵部左侍郎,娄识君官拜正四品上户部左侍郎,而六部左侍郎往上一个官阶便是六部尚书·····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一章#
因为新鲜血液的注入,整个萧氏王朝正朝着另一个高度进发着。
按照当初阮凯风提出的计划,萧续随下令将三大兵营的兵符收回重铸,由原来的一份改作一大一小两份,小的那份兵符由各营主帅保管,这份兵符只能调动军营半数的兵马,大的那一份则收归皇室,一大一小两道兵符和在一起才能正式调动整个兵营全部兵力。
镇北大营主帅袁简在收到诏书后便交出了兵符,对于镇南大营这头萧续随倒是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换得了马以致手中的兵符,至于这个人是谁,我想大家也猜到了,他便是马以致的胞弟马静远,一直以来萧续随将马静远都寄放在唐蔚门下,并跟着鬼车等人习武强身,但对马云望等人却只字未提,马云望一直以来都认为马静远是作为人质被扣在萧续随手中,按照当初的想法,萧续随继承大同,自己也就能和儿子重逢,但是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萧续随却从未提起此事,马以致也因此事心生反意,待到接到收回兵符的圣旨的时候,马以致恨不得一刀下去砍了眼前传旨的太监。
待到后来马云望带着马静远来到镇南大营看望马以致的时候,马以致才知道一直以来他都是以小人之心妒君子之腹了,看着身体越发健康的弟弟,马以致欣喜不已,最终派人将手中兵符送回皇城。
颁布收回兵符的诏令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的时日,镇北和镇南两大阵营的兵符并未历经多少波折就收了回来,只是这镇西大营却迟迟没有动静,就在半个月前的某日,秦太后终于按耐不住找到了萧续随,萧续随花了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才劝得秦旋覆打消了心中顾虑。
原本黄络石等一干老臣对于萧续随将阮凯风这个毫无经验的黄口小儿安排在右丞相的位置上就颇多怨言,此刻又见镇西大营迟迟不交出兵符,这帮老匹夫就按耐不住了,几本奏折上去彻底把萧续随给惹火了。
“这帮老不死的家伙,当初提出收回兵权的时候一个个不是都杂然相许的嘛?这才过去两个月就开始异议蜂起了啊??黄络石这个老东西,还真把自个儿当会儿事儿了!!”萧续随将手中的奏折愤恨地仍在书桌上,叹了口气身子向后靠,抬手揉眉头。
纪宁和阮凯风刚到上书房门口就听到里边传来萧续随的声音,互望一眼,皆是一脸无奈。
“陛下这么大火气究竟是所谓何事啊?”纪宁笑着朝萧续随行礼道。
萧续随抬头看了看下边行礼的两人,“你们来得正好,先看看这两本奏折再说。”
说着萧续随便让身边的太监将两本奏折分别交给两人,两人打开奏折看了起来,要说这阮凯风再怎么说也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后生,自是比不上纪宁这个浸淫官场数年的老狐狸了,此刻本就严峻的脸更是冷若冰霜,手上大力捏住奏折好一会儿才勉强压住心头那团火气。
倒是纪宁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恩,看来左丞相大人最近日子过得挺清闲的嘛。”
“是啊,这帮老家伙哪个不是清闲得来整日就知道在朝堂上搬弄是非的啊?舒暮然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萧续随问道
“回陛下的话,一切都按着预先计划好的路线进行着,按这个进度来看,怕是用不了三年,陛下的愿望就能达成了。”阮凯风回道
“···看来还得容那帮老家伙再蹦跶一段时日了,不过现在还得先解决眼前的事,不出意外明日早朝黄络石那老头又要参上一本了···”萧续随幽幽地开口说道,“不过这镇西大营的事儿还真不能一直这么拖延下去,两位爱卿有什么建议说来听听??”
萧续随这么一问倒是把另外两人都问到了,阮凯风冷着脸一言不发,纪宁也难得严肃起来,一时间上书房内寂然无声。
等上片刻,萧续随不禁挑眉道:“看来这事还真有些麻烦了,连朕的太师和右丞相都被难住了。”
“······”
“······”
阮凯风和纪宁倒也不真是被难住了,只是这事牵扯到的人太多,萧续随能够登上皇位,秦莽功不可没,更何况萧续随登基伊始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收回兵权,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怎不让人心寒?
西蜀不同于萧氏王朝其他地方,汉人的数量远远少于外族,故而一直以来对于西蜀,萧氏王朝都任其自由发展,就连吏法也同别的地方不一样,秦莽作为镇西大营的统帅近十年有余,不只是营中官兵以其马首是瞻,就连西蜀大多数官员也要忌惮三分,在收回兵权一事上一个不慎就会酿成大乱,大意不得。
“陛下···不如让微臣倒镇西大营为陛下当一回说客吧···”纪宁笑道
“太师?!!”
阮凯风大惊失色,心思也跟着活络开来,纪宁此即便是功成身退,萧续随心中不免会疑心暗生,若是一个不慎逼得秦莽起兵谋反,到时候怕是凶多吉少。
“先生······”萧续随不禁皱紧眉头。
“陛下,现如今这朝堂之上怕是没有谁比微臣更合适当这说客的了吧?”纪宁笑道
“······”萧续随黯然一笑,“先生既然这么说了,怕是朕怎么劝阻也无济于事了吧?”
“还望陛下恩准。”
“······就按先生的意来吧,到时候朕会派几名武功高强之人跟在先生身旁,不知先生还记得李营实这个人吗?”
“记得啊,小太医的表兄吗,听说当上益州知州了?”
“现在西蜀境内的官员当中也就只有此人能信上几分,到时候朕会让他派人暗中与先生接应,先生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找李大人帮忙······”
“微臣遵旨······”
······
待到第二日早朝果真如此萧续随预料的一样,黄络石等老臣果真就镇西大营迟迟不交出兵权一事发难,纪宁也如前日在上书房内和萧续随商量的一般自动请缨上镇西大营充当说客,又有几个大臣从中帮衬,黄络石等人即便是再怎么想要刁难也无从下手。
纪宁这一去再回来已是一年之后的事了,那时候随之一同回来的还有镇西大营主帅秦莽,只是那时候的秦莽已经不再是镇西大营主帅了,而是作为辅国郡公跟着纪宁一同回来受封的。
纪宁走后,朝堂之上暂时安宁了下来,一切都在暗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转眼之间也到了腊月初八,再过十来日便是新年,萧续随登基也快有一个年岁了。
陆弛在月前接到李营实传来的家书,说是常氏得了重病,陆弛惦记阿娘的病情,一接到家书也没跟萧续随留个话就急匆匆的走了,连着快有一个月没见着陆弛的人影,啃啃摸摸神马的更是想都别想,憋得一腔怒火无处发泄,结果一帮老臣好死不死的提起了选妃的事情,看着那一本本关于选妃的奏折,萧续随火气蹭蹭往上冒,直接让小林子找了个炭炉来,但凡看到选妃二字的奏折,直接扔炭炉当柴火烧了,烧完奏折就直奔练武场,大冬天的都能练出满身热汗,看来萧续随这火气真的很旺啊~~~~~
黄络石见上奏无济于事,便把心思打到了秦太后身上,秦太后和几个老臣合计了一番后决定在守岁那一夜安排一场赏梅宴,让黄络石等人把自家待字闺中的闺女一同带来,让萧续随见见,若是有看对眼的就让礼部选个吉日接进宫来,一干老臣听了秦太后的允若无不欣喜雀跃,一个个都指望着自家闺女能在赏梅宴上技压群芳博得头彩。
新帝选妃一事在坊间不胫而走,整个上京城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织染坊、金铺之类的更是热闹非凡,但凡一有新品珍品到货都被一早等候在外的丫头小厮们抢了个空。
秦太后在第二日便将帮忙萧续随选妃一事告知了他,萧续随当时在练武场和黄灿切磋,最后直接一个回旋踢把黄灿踢出五六丈远,导致黄灿被众人抬到了太医局。
赏梅宴那日麟德殿外的花园里张灯结彩,与之巧然绽放的腊梅交相辉映,暗香疏影美轮美奂。
虽说冬日里夜风凛冽,终究还是没能冻住闺阁女子们那颗躁动的芳心。
萧续随一身白色锦服,如水墨般的黑发被金冠挽起,朗目灼灼,鬓如刀裁,平日里似有若无噙着笑的嘴角此刻因心情烦闷些微下拉,平白为其增添了几分霸气,加之那蕴藏在华服下的虬扎肌肉若隐若现,在座的女子大多时日都关在内院学些琴棋书画什么的,就连身边伺候的人都是母的,见过的男子屈指可数,今日有幸一睹龙颜,无不为之倾倒,暗地里拿眼偷瞄几眼,又怕被人发现,一个个双颊羞得通红。
“陛下,坐在左边第三位的女子便是尚书右朴射的小女,弹得一手好琴,模样也俊俏得很,天庭饱满,是个福相,还有右边第五个····”
今次参加有幸进得麟德殿参加赏梅宴的大臣皆在正三品以上,人数不算多,也就二十来个,秦太后非常有兴致的将所有女子一一详尽的跟萧续随说了一遍,于是这般半个时辰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