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王侯-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诉她王爷在什么地方,而且还威胁她说不要打扰顾大人的正事,于是现在的柔儿是最乖的……呵呵,朝云倒做了件有趣的事!”
顾宪心道整日和这样的美女在一起其实也是一种折磨,尤其清楚的知道她是别人的女人,想起了自己家中的倾云和翠华,只好道:“田夫人天性自然,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行径,顾宪这次其实是来和夫人说关于龙腾阁的事……”
自从回到京城以来,顾宪便开始策划着将刘渊在蜀国建立的秘密组织龙腾阁放到京城里来,主要的目的就是控制禁军。在这方面柳朝云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若说影响力,此女恐怕比慕容清雪还要厉害,所以正当慕容清雪和安乐公主在蜀中为刘渊招纳人才的同时,柳朝云也开始频频地出现在各大豪族的宴会上,开始在京城为刘渊增强力量,有时顾宪想起来这件事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两位当世最著名的美女同时要为刘渊网罗人才,恐怕就算翻烂史书上也没有这样的事情……
但是不管怎么样,顾宪要在京城为刘渊做好一切准备,只要他回到了大汉,那么就必须马上投入与太子的争斗当中……到了那时刘渊和太子之间已经没有了回环的余地,只能立即兵戎相见。
柳朝云看着眼前这位脸色苍白的书生,心中也是暗暗替刘渊高兴,能够有这样的一位军师,真是一件幸事!
※※※
北国已经纷纷扬扬地下去雪来,相王梁桂鹏负手站在院中,目光望向不远处的雄伟壮丽的紫禁城,那里面就是王权的象征,只是不知道自己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入主那里罢了……
毕修廉却悠然的弹落身上的雪花,汉口的战事被他一言料中,燕王果然在入冬时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出动了大批的船队,目的就是为了烧掉浮桥,只可惜由于相王早已经提醒了坐镇汉口的朱统,早已经将浮桥涂满了防火的树漆,所以燕王的这场攻击虽然猛烈,但是用了十天的时间,还是没有切断浮桥,最后只能退了下去。
这回他身后高罗锐虽然并没有对毕修廉心服口服,但是无疑却对他尊敬了很多。
这时一身白衣的白无痕悄悄的走了过来,站到了三人的身后。
相王叹了一口气,收回目光,道:“无痕回来了!事情如何了!”
白无痕忙道:“属下已经查清,蜀国状元秦渊确实就是在扬州自尽而亡的大汉福王刘渊,此事已经确实!”
相王停顿了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道:“若不是无痕发现了这个疑点,恐怕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把这两人联系起来……本王不得不承认此人确实是个奇才,竟然给他想到这样一个脱身的妙计!”
毕修廉微笑地看着他,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脸色微黑,身材非常挺直,好象充满了巨大的力量,尤其是他那双洁白修长的手,更是没有办法不惹人注目。此人肯定将是帝王一类的人物,只不过那个眼中始终露出淡定从容的年轻人,毕修廉也不得不承认,他恐怕就是相王的最大的敌人。
其实这些东西就像是宿命,譬如相王和刘渊,譬如自己和顾宪。
雪下的更大了了,紫禁城的轮廓也越来越显得有些模糊了!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三十四章 宣台总管(下)
大汉皇宫中。
虽然还没有到达北国的那种寒冷,不过寒意却已经大盛了,宫内的树木全部用各色的丝巾做成鲜花挂满,只可惜看起来虽然热闹,但是心底却更加冷了。
一个身着锦服的中年人行色匆匆地往里面走来,他的目光有些散乱,几乎全都是紧张,走到了一间小巧的庭院前时,他停住了脚步,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才敲了敲门。
这个小庭院虽然深处在皇宫中,但是却似一个于世隔绝的天地,不仅周围没有任何人看守,就连建筑风格也与整个皇宫大相径庭。
一个尖细的声音道:“进来吧!”那人急忙推进门来,屋子里坐着一个老太监,头发已经花白了,手里捧着个暖炉,但是脸色却显得红润异常,和他的年龄大不相陈,老太监目光扫了一眼来人,尖声道:“查清楚了!”
来人忙道:“禀告总管,查清楚了!”
老太监点了点头,道:“那人确实就是福王?”来人道:“确实如此,属下与顾宪大人一同回京时,途中被军机阁的刺客围攻,便是福王赶到,甚至还动用了惊魄楼的力量……”
老太监冷冷地打断他的话道:“他倒是有些沉不住气啊,连惊魄楼的人都用上了,哼……”
那人赫然就是陪同顾宪回京的郭扬,他虽然武功高强,临阵指挥不乱,但是站在这位宣台阁总管东方耒的面前,却始终无法平静下来。
东方耒将暖炉放了下来,认真的将自己的手看了一遍,道:“这件事还有谁知道,太子那面呢?”
郭扬忙道:“属下这次是去调查霍烈和孟阳两人的事,得到了确实的消息才回来,刚刚到了京城,首先来到总管这里!”
东方耒点了点头道:“很好,很好,你做的很好……你……”他的声音还没有发出,突然间手扬了起来,郭扬大惊失色,身子急速往后退去。
只可惜他的身法虽快,但是东方耒的手更快,郭扬连一招都没有使出,他的喉咙上已经多了两道血印,身上的力气全部失去,也没有发出一丝声音,便倒毙在地。
东方耒只扫了一眼他的身体,便拿起一只白丝巾,开始仔细的擦着自己的手,喃喃道:“我倒要看看,这个假福王到底有什么能耐!”说着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
“殿下”,荆无计微微欠了欠身,算是给太子刘源行了个礼,太子点了点头道:“先生辛苦了,郭扬从蜀国带来了什么消息!”
看着他一边说话一边整理自己的衣服,荆无计心里暗叹了一声,不知道这个消息到底要不要告诉他,告诉他的话,这位生性暴躁的人是否能够沉得住气来,若是不告诉他的话,他是否又能时刻没有忘记提高警惕……
太子见到荆无计犹豫的样子,有些不悦,方才他刚刚在一个弄来的处女身上驰骋,却又被这位军师叫了起来,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事,接过仆人递过来的茶杯,道:“先生请讲吧!本宫还有事情要做!”
荆无计自然知道他要做的事究竟是什么,心里一动,还是不要告诉他的好,反正郭扬这一进宫了,恐怕就未必能够出得来,道:“郭扬并没有带来什么消息,恐怕他已经出了事!”
太子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先生也就不要打扰本宫了,死了个人又有什么问题,宣台阁的东方总管一向看好本宫,只要他能够大力支持,父皇那边有什么异动也逃不过本宫的耳目,哈哈……先生有空也要潇洒一下,人不风流妄为人啊!”说着笑着站了起来,眼中露出欲火,恐怕又要去发泄去了。
这段时间平王总是不时的拿燕王在汉口的战绩来打击太子,他已经忍耐的够久了,就怪那个不争气的燕王,费了这么大劲儿竟然都没有收复汉口。
荆无计看着他的背影离去,心道东方耒这个人他总感觉并不可靠,而且此人阴沉内敛,以自己的眼力都看不出他到底在想什么,这样的人都是绝世的人物,无论他做出什么事情来都不会让人吃惊的!
只是福王还活着的这个问题却要尽快解决掉,但是荆无计到了此时,也感觉有点儿力所不能及了,难道真的是该动用那个神秘势力的时候了。
这时有人传到平王府送来消息,荆无计这才收拾心情,开始研究手中的情报。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三十五章 李纳至蜀(上)
刘渊站在成都城外,远远的望见李纳兴冲冲的走了过来,心中一喜。李纳还是那副憨直的模样,见到刘渊之后马上行礼道:“下官见过秦大人……”
刘渊点了点头,他能够不露声色的称自己为秦大人,已经足以证明他已经成熟了不少,笑道:“大人一路风霜劳累,还请进城休息吧!”
两人刚刚来到刘渊府上后,李纳慌忙跪倒道:“学生参见王爷!”从进城到现在他确实忍耐了很长时间,顾宪已经把秦渊就是刘渊的事告诉了他,要不是为了这个原因,李纳也不会兴高采烈的来到蜀国了。
刘渊将他扶了起来,看来自己当初的安排并没有错,幸亏为他谋求了个大学士的文官,并没有参于政事,这才安然无恙。李纳并不是顾宪,顾宪不管放到哪里都是游刃有余,李纳却只知道直言无忌,最是容易得罪别人。在大汉那样的朝廷里,根本没有办法存活下去的。不过这个人却是个谏才,除了编撰《四库全书》以外,刘渊倒想把他留在身边,有一个人敢直言犯谏,必然能够察缺补漏,也是件好事。
李纳激动道:“顾兄将王爷尚在人世的消息告诉学生时,简直不敢相信,又听说要来蜀国,更是心急似箭,王爷到底用了什么办法,为什么李纳明知道眼前的就是王爷,却无法辨认!”
刘渊哈哈大笑,心道这个书生的说话真是直快,便将自己易容的方法说出,然后笑道:“先生这次也不知从大汉带来了多少典籍,好象有数十辆马车之多,看来这次的《四库全书》将要名副其实了!”
李纳高兴道:“这次学生一共带来了六万多册书籍,大部分都是宫内的珍本抄本,若不是为了准备这些抄本,学生早就来到蜀国了,其实还有大部分书籍还在路上,正从江南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
刘渊疑道:“父皇竟然同意了在全国收罗书籍!”若编撰《四库全书》是在大汉,这件事倒是情有可原,虽然花费巨大了一点儿,毕竟名声还是自己的,但是现在是在蜀国,武帝肯投入如此之大确实让他感到意外。
李纳笑道:“这都是安乐公主的功劳,要不是她给皇上上了一道奏折,皇上也不会动用了这么多的人力来收集珍本书籍!”
刘渊恍然,原来安乐公主背着自己还做了这件好事,想起她现在正其乐融融地与慕容清雪忙着网罗人才,笑道:“先生等下还要去拜访公主吧,你的住处在特意为编书建造的编书馆里,蜀王已经下了诰令,由先生出任副总篆官一职,从今以后便要与蜀中名士白楚臣白大人负责起编撰的责任了!”
李纳喜道:“原来是白大人,学生早就闻名已久,拜访完公主之后,学生就去拜访他!”
刘渊知道这正合了他的意思,李纳这个人最适合担任这个职位,白楚臣也是宽厚的长者,两人配合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若不是自己要抽身出来,恐怕编撰《四库全书》这样的大事是任何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吧!
李纳又讲了许多大汉要闻,将顾宪带给刘渊的一些东西取了出来,大部分都是关于在京城建立龙腾阁的事,刘渊心里欣慰,尤其是看到柳朝云也出面替自己招罗人才,更想能够快快见到她。
※※※
第二天一早,刘渊便带着李纳一共去觐见蜀王,蜀王的身体虽然已经不行了,但是李纳毕竟是大汉的编书史,还是要召见一下的,而且编撰《四库全书》是一件大事,蜀王常常在感叹自己未必能够见到这套书的编成,刘渊能够理解他的想法,任何一个帝王死前都会想到自己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后人会否记得自己,只可惜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这样的福气,在历史上留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