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人到帝王-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东北以及西伯利亚地区真正是地广人稀,带回的俘虏不过万人,大多还是华北平原的土著居民。
将那一万北方人以及一千龙族战士放在今天的鸭绿江一带并筑城,准备来年进军朝鲜半岛,其余人全部回撤,在山海关以及今天河北境内筑城名曰北平,作为今后进攻朝鲜半岛与蒙古、西伯利亚的后方基地。
北平冬天气候还是比较寒冷,所以,阿根只留下了三万人,其余人一半安排到蚌埠城,另一半回到了马鞍山。
木牛那一路,在打到广西北部,贵州西北部的时候,因为当地部族比较彪悍,而木牛所部伤亡比较大,人数又相对较少,所以也被迫停止了前进的步伐,不过云南贵州本身地形复杂,道路崎岖难行,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发展的自然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本来就不是重点,所以也没有在意,不过木牛回归时,还是带回了两万余人口,不包括以前送回的人口。
最顺利的还是山魈,这家伙虽然最初只带了一千山地部队,但是,通过蛊惑百越族人加入,最后军队滚雪球一般发展到八千人,这是因为百越族比较分散,征讨不易,但是加入山魈部队的百越族将领自告奋勇愿意带着所部人马分头征讨自己同胞,当然,大部分还是说服他们归顺,只有极少数顽固分子才抵抗,所以山魈部队很快发展壮大,只是福建广东除了珠江三角洲外,大部是山地,所以,山魈也没有过多迁徙百越族人,而是让越族派一部分人掺沙子,控制了这些部族。
有了百越族打头,山魈进军很快,最后通过广西南部进入越南地区,到达了红河三角洲,这时,算算时间应该也是龙历九月了,战士们也思家了,这才带着战俘班师回朝,山魈这一次,征服了百越族的部族至少在三百个以上,只有几十个部族逃往更南方,遥远的中南半岛去了。
山魈带回的人数,超过自己军队的百倍,这还不算,从福建到广东广西越南境内上百个聚居点的十数万人口,以及在珠江三角洲建立的一座三万人口的城市。
山魈给了我莫大的惊喜。
相比这几路,智慧与风行就比较郁闷了,虽然今年上半年的进军比较顺利,席卷了湖北陕西甘肃宁夏,但是,却在内蒙古地区迎头撞上了匈奴骑兵,被迫筑城据关而守,面对着匈奴人的不断骚扰,苦不堪言。
不过这也好,智慧这家伙,有野心,吃点苦头也好,免得过于嚣张。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智慧与风行的大军比较被动,几个月不但没能前进,反而被匈奴骑兵牵制住,不过也做了几件事,一个是在山西甘肃一带,建起了一道由十几个堡垒连成的防御线,阻挡了匈奴骑兵的深入,另一个,也通过各种办法搞到了一批马匹,一部分是捕获的野马,另一部分是与匈奴骑兵交战的战利品,总数大约在几十匹左右。
这些马匹,用于繁殖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智慧将其组成了一个骑兵中队,这个骑兵中队,有五十匹快马,另有三十头水牛,后者担任支援任务。
二十二,虎族归降,海上远征,大跃进
二十二,虎族归降,海上远征,大跃进
智慧手下本来就有不少牛骑兵。转化为马骑兵并无多**烦,而且匈奴人骑的都是光背马,马上战斗力要打很大折扣,而龙族方面,既然有牛鞍,制作马鞍也不在话下,因此,虽然匈奴骑兵更加骑术娴熟,但是龙族骑兵装备好,所以双方实力不相上下。
这支骑兵中队成立后,龙族方面被动的局面有了很大改善,原先匈奴人三五骑甚至单骑就敢来龙族营地骚扰,袭杀落单龙族人,而这边对其束手无策,但是,当龙族也有了骑兵后,少量的匈奴人就再也不敢露面了,就算是比较大的团队,也不敢靠的太近,生怕被龙族骑兵缠住,等后方牛骑兵主力赶到就惨了。所以,这让龙族军队的被动态势得到一定扭转。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切都,他率领的虎族大军与天煞所部在狼族平原多次展开大战,天煞骁勇,手下都是精兵,但是后面有龙族的狼族新城,腹背受敌,切都虽然手下军队稍逊,但是胜在人数占优势,而且还有龙族支援的先进热火器,所以双方实力不相上下,几次都打成了消耗战,切都稍稍占优。
然而问题是,天煞所部族人本来就比虎族另外六部人口少,大约是…五比一的样子,而天煞穷兵黩武,族里男丁与健妇都已经抽调得差不多了,而切都麾下六部却还有余力,而且现在都已经效忠切都,让切都部队源源不断得到支援,双方战至最后,天煞部只余八千人,切都部三万余人,双方在狼族平原展开大战,由于切都轻敌,而天煞部残余军队全部是精锐,所以。切都部被引入埋伏圈,伤亡惨重,危急关头,艾弗率两千龙族战士赶到,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艾菲给了天煞最后一击后,天煞部土崩瓦解,四外逃窜,切都趁机发起反击,最后,天煞仅带千余残部突围而去,天煞原先所占地盘也落到了切都手里。
天煞逃出生天后,从浙西往江西方向逃去,切都率部紧追不舍,无奈这一带都是虎族六部的地盘,那些虎妇孺老人要打仗不行,但拖住天煞步伐还是可以的,所以天煞虽然拥有一千余残兵,但是却不敢贸然进攻六部营寨取得补给,因此十分狼狈,最终被迫绕过江西湖南,从广西北部进入贵州多山地区。此时,天煞手下已经只剩几百人马!
……………………………………………………………………………
切都穷追不舍,但最终还是没能赶上天煞,主要是天煞留下一些敢死之士进行狙击,同时又派人布疑阵将其引入歧路浪费时间,所以功亏一篑,但是,现在天煞已经几乎成了孤家寡人,想要杀回来,没了兵员补充,就再也难成气候了,所以切都也就放弃追赶,回到虎族地盘。
现在的虎族,切都大权独揽了,但是,经过连番大战,虎族也是元气大伤,尤其是成年男子,十去其七,这个当初的超级大部族,此时的实力不要说一般大部族,就是中等部族也有所不如,因为庞大的妇孺老人人口,不但不能提高部族力量,反而是沉重的负担。
接下来冬天快到,几十万虎族人吃的,穿的都还没有着落,这让族里的长老都心急如焚。
切都知道时机已到,靠几万虎族战士。在入冬之前根本无法筹措到足够的粮草与燃料,所以召开会议,在众长老一筹莫展之计,提出虎族加入龙族的建议。
一个部族,加入另外一个部族,肯定是阻力很大的,尤其是在高层中,但是,虎族的情况是,一个,族长切都主动提出加入龙族,这个最大的阻力成为推力,二来,长老们也拿不出办法对付即将来临的冬天,要是这样过冬,保守估计,虎族人就算吃老人,也要冻死饿死减少三分之一人口以上,第三,就是我以前埋下的棋子起了作用,以前我在与虎族大战时,曾经让一个虎族俘虏回去宣传龙族的先进与富庶,这两年来。他在虎族内部的宣传工作卓有成效,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但是,因为有其他俘虏的佐证,所以大多数虎族人对龙族人的生活还是比较羡慕,最后一个因素是原天煞所部,因为切都灭了天煞,他们的地位堪忧,所以,他们当然支持加入龙族,那时。就不用受切都的气了。
这种种因素下,虎族绝大多数人都同意加入龙族,大约有几千人不同意,与当初河姆渡那边一样,大多是老人,切都也没有为难他们,赠送了比较丰厚的生活生产用具与粮食,这些人就往广西方向迁徙而去。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龙族在虎族有联络员,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到马鞍山,大喜之下,我立刻派出大量船只,满载生产生活用品,当然,重点是食物与御寒衣物,沿长江溯流而上直奔江西,狼族平原则由艾弗负责补给。
等大批物资一到,局势就立刻为我所掌控,这个时候,就算让虎族人退出去他们也不愿意了,原始人,不就是吃得好穿得暖,还有什么奢求?所以,物资一到万众归心。
虽然虎族还有三十万人口,但是今年龙族农业渔业都是大丰收,养活百把万人口根本不成问题。
…………………………………………………………………
接下来,就是狼族人口的迁徙,原则还是以前那些,今年龙族的人口可谓是大调整,不管怎么样,是人**炸的一年。
至此,除了西北与西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与绝大部分人口都已经纳入了龙族的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龙族的工农业与交通运输业也有了爆炸性的发展。
交通运输主要是水运与铁路。
水运方面,开始建造五百吨级战船,采用风帆与蒸汽机螺旋桨混合动力,因为最新的炸药已经发明。就是诺贝尔发明的那种,TNT,三硝基甲苯,俗称黄色炸药,有了比黑色火药威力更大相对更安全的TNT,武器方面也有了新的**,后膛枪炮相续问世,最早生产的一百零五毫米钢炮就被安置在战船上。
重视海洋,海上的探索要早日展开。
这次出征的人选,我确定了浪里白条与智慧。
西北的战事,现在已经呈胶着状态,所以智慧被我抽调了回来,将切都以及虎族军队派了过去,虎族归顺后有三万多军队,被我裁剪到一万人,因为虎族实在是太需要成年男子了,不然的话,人口再生产成问题,所以,一方面将虎族的青年妇女迁徙到龙族其它聚居地,一方面,让这些打了多年仗的男子解甲归田,同时,也是消除安全隐患。
剩下的那一万精锐虎族军队,当然不能养着,将他们派到西北前线,与风行的部队合并,一来实战训练,二来军队数量扩大近一倍,还是对匈奴人有一定压力,三者这支部队在前线,与原来的虎族族人分离,也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加快其融入龙族的步伐。
不管怎么说,因为龙族丰富的物资供应,让这些虎族战士觉得当兵打仗还是很不错的,至少比原来虎族强一百倍。
现在退下来的军队多了,也需要复员一部分,同时征调一些新人,不少龙族战士常年征战,伤病很多,已经不适应军旅生活了,反正现在龙族大量需要产业工人,而且这些战士转为预备役,所在的龙族聚居地的安全就由他们承担,实际上是一样的。
一部分战士复员,一部分加入到出征的龙族海军,这次的龙族远洋海军为十艘战船,总吨位五千吨,可容纳两千名战士与大量物资。
每艘战船配备二十名水手,主要从龙族远洋渔船队抽调,另外三十名辅助水手从会水的龙族战士中选拔,必要时可以上岸作战,其余为海军陆战队,大炮十门,由战士临时充当炮手。
海军陆战队配备了龙族最早生产的一批步枪,这些步枪类似于老套筒,射程较短,大约三百米,有效杀伤距离一百八十米,弹仓子弹五发,每次发射需要手动上膛,虽然这样,已经比原来的火枪发射速度快几十倍了,唯一的区别是火枪属于面杀伤,而步枪是点杀伤,很难说孰优孰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