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第7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洛在遇上了王承平麾下的骑兵以及斥候之后,立即便暂时接管了他们,令其配合自己麾下的斥候大队的斥候们,在右路军主力的前面二十里范围之内,拉开了一道密如蛛网般的警戒幕,近千骑兵和斥候们,几乎是以迅雷般的速度,便将他们所遭遇到的建奴大军的游骑以优势兵力,一举荡平。
虽然建奴洒出来的游骑也都是奴军之中相当凶悍并且勇敢之人,可是双方在视野上的差距却很大,大中军时下已经开始普遍给斥候以及营将以上一级的军官们装备了千里眼,所以在白天的时候,大中军的斥候可以比建奴的哨骑提前许多时间发现敌人,故此在双方警戒幕碰上之后,大中军的斥候队,可以早于建奴哨骑很远,便发现建奴哨骑,并且要么集结更多斥候对其发动围剿,要么便设下埋伏袭杀这些建奴哨骑,总之双方斥候交手的结果是建奴方面一边倒的吃亏,迅速的被清理掉了不少。
战争某种程度上追求的是战场的单方面透明,在古代望远镜没有普及之前,双方斥候拼的是勇气和技能,看谁能在目力所及范围之内,提前发现敌人,但是一旦一方掌握了望远镜之后,战场上胜利的天枰便开始向拥有着一方倾斜,显然大中军所拥有的这些尚算是简陋的单筒望远镜,已经使得建奴军无法再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了。
虽然个别建奴哨骑在大中军大批斥候的围剿之下,拍马得以逃脱,但是他们根本无法侦知此时正有一支大中军精锐人马杀向通州城,即便是他们逃回到通州建奴军之中,所能带回的消息,也仅仅是在通州东南部,发现了大批刑天军斥候,所能提供给阿巴泰和豪格的信息也是极为有限的,这样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阿巴泰和豪格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判定出整个战场的局势。
而相反的是肖天健却在这场斥候战之中,牢牢的掌握住了战场信息的主动权,基本上获取到了战场单方面的透明,始终通过斥候们的行动,掌握着建奴大军的动态和分部情况。
如此一来,肖天健率领着麾下这支精锐的兵将,如同一把利剑一般的直插向了通州城一带的建奴腰腹。
阿巴泰和豪格在这个时候,却还是一无所知的领兵在通州城下督军对通州城发动着一次又一次的猛攻。
而第三天建奴的攻势,却并没有阿巴泰和豪格所想的那样轻松,原本前两天已经士气衰落的通州守军,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却不知为何,突然间士气又提振了起来,特别是作为建奴军主攻的北门一带的守军,第三天一早起来,便如同跟打了鸡血一般兴奋,在主将唐通的率领下,居然发挥出了超出他们本身实力的战斗力,在面对潮水一般攻向城门的这些建奴大军,城上守军矢石俱下,接二连三的将逼近到城下的建奴军击退。
唐通更是一扫颓势,在这一天亲自身披了两套甲胄,带着手下所有的家丁登城坐镇指挥守城,不停的来回在城头上奔走,给麾下的兵卒们打气,调派民夫不断的将守具运送到城墙上面,供给守军使用。
这样的情况让阿巴泰和豪格都有点迷惑,他们本以为通州守军在外无援军,内无斗志的情况下,到了第三天时间之后,肯定是军心大散,面对着他们发动的强攻,肯定是会如同滚汤泼雪一般发生崩溃,让他们轻松攻下通州城的,可是没成想事情没他们想的那么简单,守军到了第三天之后,反倒是士气大振,打的比前两天还要顽强许多,居然令他们屡屡发动的攻势,都以失败而告终,气的阿巴泰和豪格忍不住破口大骂,誓要攻破通州城之后,屠尽通州城内军民不可。
也不是通州军民,到了第三天时间,便突然人品大爆发,有了死守通州城的觉悟,原来对于通州军民来说,他们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孤独绝望的坚守之中,这种绝望让他们看不到一丝的未来,横竖都是个死,有的人不禁便幻想着建奴即便是攻入城中,也不见得非要杀了他们不可,所以部分人惜命不愿意死战,这跟人的心理是分不开关系的,但是从昨天晚上开始,城中便不知从什么人口中,流传出了一个“谣言”,整个通州城一晚上都在暗中传言说大中军马上就到,大中皇帝誓言,只要通州城能再顶住建奴两天时间,那么大中军便必然会杀之通州城外,将这伙建奴给击溃,救下通州城内军民的性命,现如今已经有大中军的人马出现在了城外不远的地方,城中军民只需坚持两天时间,建奴必败!
这个传言虽然无法证实其真伪,但是对于城中军民来说无疑却如同打了一针强心针一般,让他们看到了一丝的希望,虽然城中守军认为大中军也是他们的敌人,但是相较于建奴来说,两权相害取其轻,大中军虽然是大明朝的叛贼,但是坊间却流传着不少有关大中军的传言。
最起码老百姓们和当兵的都一概认为,大中军兵将绝非残暴之人,他们起兵造反以来,绝少听闻说过刑天军破城之后屠城的事情,(阎重喜屠解州也并非是全城尽屠,而是有选择的屠杀了一批顽抗之人!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并未遭到屠杀!)而且大中军从不掳掠百姓为奴,就连奸yin妇女的事情也很少听说,每个人都知道刑天军自成军之日起,肖天健变对麾下要求甚严,刑天军自有一套严苛的军法,使得刑天军在民间名声极好,所以这也是大中军这两个多月北上以来,攻城拔地几乎是没有遇上多大阻力的缘故,大家都知道,城破了他们的日子弄不好比以前还好过的多,当兵的和城内的民夫们如果拼命的话,那就真是见鬼了!
倒是往往抵抗最激烈的还是那些当官的和一些豪绅们,刑天军起兵造反,可以说矛头直指向了他们,故此往往反抗刑天军的,正是以前在军民头上作威作福的那些人,可是这一小撮人却根本无法挽回局面,现如今当城内军民得知了大中军即将来到通州打鞑子的时候,顿时都又兴奋了起来,心中也重新都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两天对他们来说,并不算太长,他们不已经挡了建奴两天了吗?建奴不是也没能攻入城中吗?所以城中军民有了这两天的经验之后,现在又有了希望,所以当阿巴泰督军在第三天猛攻通州城的时候,城内的军民不约而同的士气大振,据城与建奴死战了起来。
(今天一更,四千字的,大家别等了!呵呵!)
第七十一章 事有诡异
至于负责镇守北门的唐通,这个时候已经是被逼得毫无退路了,唯有卖命死战,为自己以后争一个前程,最起码为了活下去,他也必须要守住通州城,所以第三天一早起来,他便将逃走的念头一脚踢到了马桶里面,顶盔挂甲披挂整齐,提了一把大刀,亲自登上了城门楼,开始指挥部下抵抗建奴的进攻。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相反同样,当兵的一个两个奋勇杀敌对于当兵的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主将一旦下定决心玩儿命的话,对当兵的影响可就大了,唐通这家伙一旦下定了决心之后,还真别说,果然有点身为总兵官的大将风范了,带着家丁在城头上来回奔走,指挥着兵卒们反击攻城的建奴军,还亲手斩了一个他手下擅自脱离守御之地的千总,将这个千总的人头挂在了城门楼上以儆效尤。
而在中午建奴攻的最紧的时候,甚至于唐通亲自提刀上阵,堵住了一段垛口,连连用他手中大刀砍翻了几个从钩梯上攻上城墙的建奴兵,甚至于抢过炮手的火把,亲自点炮轰杀城下的建奴军,使得他麾下的那些残兵败将们不由得都士气大振,一个个亡命一般的跟着唐通在城墙上和建奴军死战了起来。
这样的情况连张尔忠都没有想到,本来张尔忠也是抱定了必死之心的,眼看着城中军民两天下来士气大衰,这通州城眼看就要不保了,张尔忠甚至于已经做好了在通州城破之际,杀生成仁的准备,用他的这条命来全他一个忠良之名,于城同殉作罢,但是这一天他却看到城中军民一个个都又振奋起来,跟建奴死拼了起来,于是不明就里的他便让人打听为何,结果他的一个儿子偷偷将坊间所传的那些有关大中军的事情告诉了张尔忠,张尔忠听罢之后这心中可谓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他在通州经营这段时间,又是招兵又是买马,又是准备各种守具,原来他这番准备本来是为大中军做的,可是没成想先跑来开饭的却是建奴大军,眼看着他这桌子菜就要被建奴给吃了,没成想大中军却成了他们的救星,这还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让张尔忠是哭笑不得,呆了半晌之后,张尔忠才叹息一声对他的儿子说道:“也罢!假如这刑天贼能救这通州全城数万性命的话,使之不成为建奴刀下之鬼,那么这通州城给他们也罢!他们这总算是也积德了!虽然肖刑天乃是贼酋,但是此人好歹心中装着百姓二字,也难怪他能将我大明逼到如此地步!你们都去吧!去守住城池,不管怎么样,也不能把通州城便宜给了建奴大军!”
于是这才有了通州城第三天的拼死抵抗,阿巴泰和豪格督师又是猛攻一整天时间,但是却可以说是寸功未建,倒是白白在通州城下又丢了几百具建奴兵的尸体,眼看着天色渐晚,再打下去也已经没什么机会了,于是阿巴泰和豪格商议了一下之后,只得下令收回了攻城的兵马,令麾下诸军都在城外扎营休息,待到第四天天亮以后再攻打通州城。
通州连续三天的炮声,远远的传入到了京城之中,在崇祯的旨意之下,全城戒严,城内守军尽数登城戒备,随时准备迎接建奴大军的攻城,城内数十万居民可以说是人心惶惶,都侧耳倾听着从城东通州方向不断传来的微弱的隆隆炮声,各个都如同惊弓之鸟一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崇祯现比谁都明白,他的大明王朝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不管是大中军来还是建奴大军来,他都无法再守住祖上给他留下的这份基业了,眼下放眼望去,京师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虽然他还号称大明皇帝,但是他的圣旨已经出不了京城了,本来建奴军自密云入寇之后,仅仅是攻占了密云、怀柔、顺义等地,但是昌平州的驻军,居然在没有看到建奴大军出现在昌平城的时候,便自己先乱了阵脚,呼啦一下跑了大半,有城内的大中细作,居然趁机起事,招募起了一批军民,宣布举城投降了大中朝,并且关闭了城门,抓起了城中的官员,自行接过了昌平城的守务。
所以朱由检这个时候,已经彻底仅剩下了他这座都城还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周边州府县城则基本上已经都落在了大中军手中,要么是当官的宣布献城投降,转投到了大中朝那边,要么就弃城而逃,不知所踪,被大中朝那边的细作纠集民众接防了城池,朱由检在皇宫之中,虽然最后一次下旨,令天下兵马来援,入卫他的京师,可是他的这道圣旨,却根本连京城都没有被送出去,因为下旨之人,已经不知道该将这道圣旨送到什么地方了。
甚至于到了这个时候,勤勉的朱由检还要早朝,可惜的是现如今他的早朝,来参加早朝的官员,却已经是没了几个了,朱由检在朝堂之上,低头看着空空如也的大殿,不由得怒气勃发,下旨让内侍去传那些大臣上朝,可是内臣出宫去宣旨之后,照样还是没有多少大臣前来参加他的早朝,倒是让内臣们带回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