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怎么读-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学生自主创业,一定要明白创业是一项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有回报。只有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第54节:选对方向走对路(1)
第三节
选对方向走对路
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应当经常考虑一下三个问题:我想往哪方面发展?我能往哪方面发展?我可以往哪方面发展?
1。选择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
现代社会中,人们总是对自身极不不满足。学中文的羡慕学英语的,可以〃一口千金〃;而学理工类的却羡慕学中文的,可以吟诗作对,附庸风雅;学英语的又羡慕学艺术的,可以整日莺歌燕舞,轻舞飞扬……人总是在不满足中成长着。若干年后,又在不满足中从事着与自己的天性格格不入的职业。比如,售货员想要教书,而天生的教师却在经营商店;天性适合做农民的人在滥用和亵渎法律,而有律师天分的人却在管理着每况愈下的农场。于是,每个人都郁郁不得志,并且痛苦不堪。
于是,很多人感到苦恼。为什么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工作、去生活呢?一个原本擅长书画的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一个梦寐在商场有所作为的人,最后阴差阳错进了计生办。
既然许多人都知道职业选择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为什么还会有人入错行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自己不了解,二是对职业世界不了解。只有既充分认识自我,又了解职业世界,知己知彼,才能正确择业。
胡适当年盲目地学农,既是对自己不了解,也是对职业世界不了解,最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只好换专业,不仅耽搁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直到晚年,他还对此事耿耿于怀。
所以,大家毕业后,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尽量选择那种与自己的个性爱好相吻合的行业,还要扬长避短。如果你的天赋只适合做一些平凡的事情,那么,一定要在平凡的事情上做得比别人更好。不管它多么平凡普通,我们都要把它当做一件大事去做,还要尽可能把这件事的所有知识深刻理解,所有细节做精做透。
我们的脑子中,要摒弃〃宁为凤尾,不为鸡首〃的传统概念,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支点,切不可爱慕虚荣,看到哪个行业光彩,就选择了哪个行业。有时候,真没必要削着脑袋朝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扎堆。
但是,如果你没有任何天赋,或者内心的呼声很微弱,那么,你就应该在你最具适应性的方面和最好的机会上慎重地做出选择。不必怀疑,这个世界是任由你去创造的!真正的成功在于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做一个一流的搬运工也比做一个二流的其他角色强。
如果在某些领域里,我们表现得缺少天分,毫无才干及能力,连勉强完成某项任务都不容易,这时,你就应该尽早离开这些领域。对于一个无能为力的领域,还是不再徒耗心力为好,毕竟从〃毫无能力〃努力到〃马马虎虎〃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要远比从〃表现突出〃到〃卓越境界〃所需的多得多!
第55节:选对方向走对路(2)
有一则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宝贝用错了地方,也会成为废物。
英国机械专家布利阿里是位和武器打交道的人,他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琢磨枪支的性能和构造,但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发明了什么武器,而是发明了与武器毫不相干的不锈钢餐具。
一战前,英国热衷于殖民扩张,但英军发现他们的枪支使用时间一长,射程和命中率就大大降低。布利阿里的任务就是改进枪支构造,设法解决枪支的性能问题。
布利阿里很快发现造成枪支性能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枪膛的用材硬度不够,如果能找到具有相当硬度的材料,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他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合金钢,进行耐磨和耐热的试验。由于品种繁多,试验时间被拖得很长,试验场地很快被各种合金钢堆满了。
布利阿里在清理场地时,发现了一块锃光雪亮的不锈钢钢材,他分析了这块钢材,发现它并不适合用在枪支上,但就在抛弃的时候,他突然觉得这么漂亮的材料没有派上用场实在太可惜了。他看到了试验室里暗淡无光的餐具,于是就想:〃如果把这些材料用来做餐具,不是十分漂亮吗?〃
因为这个念头,布利阿里成为一位不锈钢餐具推销商。数年后,不锈钢餐具开始进入家庭。
当布利阿里获得极大收益的时候,不锈钢材料的发明者、德国人毛拉不禁感叹:〃我把它扔到了垃圾堆,怎么没有想到它可以成为餐具呢?〃
不锈钢餐具的发明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再贵重的东西如果用错了地方,也只能是垃圾或废物。就像人的手指,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各有各的用场,各有各的美丽,谁能说大拇指就比小拇指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长项或优势,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才能在事业上取得巨大的成功。
2。人生规划,也要随机应变
《礼记·中庸》中有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取得成功;反之,就会失败。人生也一样的,正确地规划人生,人生就会灿烂精彩;否则,一生碌碌无为。
好的人生离不开好的规划,成功人生离不开成功的规划及在正确规划指导下的持续奋斗。当你弄明白了你的职业方向将会帮助你实现人生目标之后,你应该着手考虑你的人生和职业规划中的具体细节了。通过计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人生历程。例如:1。我要在未来 5 年、10 年或20年内实现什么样的一些职业或个人的具体目标?2。我要在未来5年、10年或20 年内挣到多少钱或达到何种程度的挣钱能力?3。我要在未来 5年、10 年或 20 年内有什么样的一种生活方式?
人生规划既有长期的计划,也要有短期的计划。大学生刚一开始就要做一个完全符合自己的规划,并且按照规划来实行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短期的计划对他们来说可能更加有益。
当然,随着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你的人生规划也应该做出适当的修改和更新。当你觉得你所选择的职业不能帮助你实现你的人生最终目标时,你就要重新进行选择;或者重新寻找一种可以让你现有的职业与你的人生基本目标一致的方法和途径。
如果胡适当年不改变人生规划的话,我们今天就很难看到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食粮。那么,中国的文学史上,也会少一位大家,而中国的农场里,自然也会多出一个平庸的护林员。
第56节:选对方向走对路(3)
有很多人在大学阶段已经给自己设计出了美好的人生规划,但是一到现实生活中,这些规划一碰即碎,从而使自己灰心丧气,也对自己当初做出的规划产生了怀疑。所以,我们要理性地对待个人的人生设计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白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人生就是在这种不适应中,通过调整适应,发展适应的过程不断前行的。
当今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变〃的时代,一切都在变,而且在不停地发生改变。要成大事者,必须能顺应时势,善于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方案,而不是因袭守旧。
浅苍兰是西门子集团的一位传奇人物。大学毕业时,迫于生计,她舍弃了深爱着的服装设计专业,加入了当时规模还很小的西门子,做了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
浅苍兰从来没有学过电子方面的技术,但是,进入企业后她努力向老技术人员学习,很快,她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她稳重、刻苦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她还提出了不少改进工作的方法,企业采用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她因此获得了上司的赏识。
两年后,因为操作经验丰富,领悟能力强,她被调到了西门子的新产品研制部门。这对浅苍兰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对设计一无所知的浅苍兰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很快就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并成为了一名主力科研人员。在她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部门开发出了很多备受市场欢迎的新电子产品,为西门子企业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经济危机袭击全球,电子产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浅苍兰受命于危难,担任了美洲地区的销售经理,很快就创造了惊人的业绩,为西门子产品成功打入美国市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
浅苍兰在西门子工作的十几年里,几乎从事过每一种行业。不管到哪里,从事什么职业或工作,她都能迅速地掌握好所需的知识,并依靠自己的才干为工作打开一片新天地。
正是靠着这种在变化中不断学习进步的精神,浅苍兰从一名普通的员工,一步一步做到西门子企业美洲地区业务总代理的显赫职务。她在为西门子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的同时,自己也迎来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高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善于变通者才能生存下来,人才中最杰出的是具有创新精神、懂得变通的高级人才。所以说,应变能力是强者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想成就大事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当然,这里所说的适应变化,并不是说让我们随波逐流,毫无主见。因为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随机应变者掌握了变化的主动权,是变化的主人,而随波逐流者只是被动无奈、丧失主见的变。这恰恰是我们应当反对的。
人生规划的实施,要注重评估和反馈。因为主客观情况可能发生的变化,人生规划也需要进行再评估、调整与修订,包括人生目标的重新选择、具体行动措施与计划的重新制定等等。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有迎接变化的心理准备,有应变能力,就可以面对一切新的挑战,游刃有余,在变化中成长,在变化中创造。
3。学会管理时间,规划贵在执行
第57节:选对方向走对路(4)
1930年,胡适先生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内容如下: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
这一句话是:珍惜时间,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的时候,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功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有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1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1点种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