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论辩胜术 >

第60部分

论辩胜术-第60部分

小说: 论辩胜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揍了她,爸!”卡巴延抢先说。

“为啥事?”

“她是个挥霍的女人,爸!

她要过花天酒地的生活,要把我的钱全部花光!“

“哪儿来的钱?”岳丈问。

“如果说我们有钱。”

“废话,钱还没有你已开始打人,怎么说因为挥霍?”

“是的,因为钱还没有,她就已经那样讲阔、挥霍了,如果有了钱,那该怎样呢?”卡巴延一边说一边走开。

卡巴延因为妻子说了如果有钱就要吃好的穿好的便断定

 630



026。论 辩 胜 术

她是“挥霍的女人”并把她狠狠地揍了一顿,理由是不充分的。因为第一,卡巴延将来并不就必然有钱;第二,即使有了钱并不见得就真的会乱花掉,正如鲁迅《故乡》中豆腐西施说的“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

的情况是常见的。

卡巴延说的看起来振振有词,实际上他是在玩弄预期理由式诡辩术。

 631

论 辩 胜 术。

126。

阿谀奉承

阿谀奉承就是通过对对方曲意逢迎、吹牛拍马来取悦对方,使对方接受他的错误观点,以达到其诡辩目的的方法。

比如:唐太宗继位后,有个叫法琳的僧人写了本宣扬佛教的《辩正论》,结果引起唐太宗的不满。太宗一怒之下,把法琳关进大牢,并对他说:“朕听说念观音者,刀枪不入、现在让你念七天,然后试试我的宝刀。”法琳吓得魂不附体。七天一到,面见太宗时便说道:“七天以来,我没有念观音,只念陛下,因为陛下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啊!”

法琳和尚在生死危急关头,通过赞美对方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结果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人们的心理总是希望别人尊重自己,所以阿谀奉承者特别注意把握对方的嗜好、习性乃至性格、脾气和情感,选用令对方最感兴趣的事物来吹拍。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阿谀奉承者总能找到好话来奉承。

 632



26。论 辩 胜 术

对于玩弄阿谀奉承式诡辩术的人,我们应特别提高警惕,不要为其甜言蜜语所迷惑。

 633

论 辩 胜 术。

326。

寻找借口

诡辩者对于他的荒谬言行往往会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寻找借口,以便使其变得合法化,这就是寻找借口式诡辩。

《韩非子。外储说》中有这么一段记载:齐桓公娶了蔡国的一个女子为妻。有一天,桓公和她一同划船,夫人把船弄得摇摇晃晃,桓公大惧,禁之不止,盛怒之下,把她赶了出去。后来桓公又想把她召回来,但她已经改嫁了。桓公更是怒不可遏,便决定举兵伐蔡。对此,管仲劝谏道:“因为夫妻开个玩笑,便要攻打人家国家,以这为理由出兵是难以取胜的。”

桓公就是不听。管仲又说:“如果一定要攻打蔡国,就得找个借口。

楚国已有三年没向天子进贡菁茅了,您不如替天子举兵伐楚,征服楚国后,再转而移兵袭蔡。理由是:我替天子伐楚,可你蔡国为什么不出兵支援?

用这个借口把蔡灭掉,既有替天子伐楚的美名,又有报仇雪恨的实质,岂不是两全其美?“

桓公因为夫妻间开了个玩笑就把妻子赶了出去,还要举

 634



426。论 辩 胜 术

兵伐蔡,这显然是师出无名,难以取胜。管仲为了使他的侵略行径合法化,便以楚没向天子进贡菁茅为借口攻打楚国,又以蔡国没出兵援助而攻打蔡国,打着冠冕堂皇的幌子,行报私仇泄私愤的目的,这就是寻找借口式诡辩术。

寻找借口式诡辩的要害在于,论敌的借口仅仅是他的表面现象,要反驳这种诡辩,就必须将诡辩者言行的真正实质揭示出来。比如,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里记有这么一段答辩:A:B,我们当你是一个可靠的人,所以几种关于革命的事情都没有瞒了你,你怎么竟向敌人告密去了?

B:岂有此理!

怎么是告密!

我说出来,是因为他们问了我呀。

A:你不能推说不知道吗?

B:什么话!

我一生没有说过谎,我不是这种靠不住的人!

B说什么他一生都没说过谎,人家问什么就得说什么,这不过是为其无耻叛徒行径而寻找的拙劣借口而已。

 635

论 辩 胜 术。

526。

指鹿为马

明明是一头鹿,却偏偏说它是马;明明是假的,却又偏偏说它是真的,像这种赤裸裸地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诡辩方式,就是指鹿为马式诡辩术。

玩弄指鹿为马式诡辩的典故出自秦丞相赵高阴谋篡位的故事。他担心大臣们未必信服他,就设下一个阴谋,借此铲除异己。

这一天,赵高献一头鹿给秦二世,他指着鹿说:“这是一匹世上少有的良马,臣献给陛下。”

秦二世笑道:“丞相弄错了吧?

这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是一匹马?“

赵高逼上一步,大声说:“不错,这就是一匹马,陛下不信,可以问问左右大臣。”

满朝文武百官都面面相觑。

胆小怕事的吓得不敢出声,对赵高吹牛拍马的都说是马,一些耿直的大臣坚持说是鹿不是马。结果那些说实话的都让赵高捏造罪名给害死了。

后世的人就把赵高这种蓄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言论,称为“指鹿为马”。

 636



626。论 辩 胜 术

诡辩者实施指鹿为马式诡辩要达到预期效果,总是要凭借一定的条件、工具和力量,赵高凭借的是他的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的权势。如果不凭借一定的条件,指鹿为马式诡辩是注定要破产的。西方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一天,一户有钱人家在过命名日,来了许多客人,其中有一位是牧师。这些天恰逢大斋戒,牧师照例是不准动荤腥的。主人准备了各种各样的佳肴款待客人,桌子中央摆着的一盘烤乳猪更是油光闪闪,香气扑人。

主人十分抱歉地对牧师说:“啊,对不起,牧师!乳猪不能吃的话,我叫人给您做点素菜吧!”

牧师对乳猪早已垂涎三尺,他挽了挽袖子,举起手来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指着乳猪喃喃地说:“上帝啊!

万能的主,为了我,您已把这罪恶的小猪变成了大白薯,可是凡人俗子仍毫不察觉,只有我这上帝的仆人才心明眼亮,让我把这大白薯吃了吧!“

于是,牧师心安理得地吃起烤猪来。

这桌子上明明是只烤乳猪,但垂涎欲滴的牧师却硬说它是只大白薯,这位牧师“指鹿为马”所凭借的是万能的上帝的力量,既然上帝是万能的,当然把烤乳猪变成大白薯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

 637

论 辩 胜 术。

726。

两面三刀

所谓两面三刀式诡辩,是指诡辩者阴一套、阳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采用各种欺骗方法迷惑对手,以便达到其取胜目的的诡辩伎俩。

有一年发大水,郑国有个富人被水淹死了,尸体被别人所得。富人家里请求赎回那具尸体,但得到尸体的人漫天要价。富人家里无奈,于是便向邓析求教,怎样才能对付得尸者。邓析说:“你不必着急,那个得尸人只能把尸体卖给你,不可能把尸体卖给别人的。”

得尸者知道了,很担扰,时间一长,尸体就会腐烂,怎么办?于是也去向邓析求教。邓析说:“你不用担心,富人家是不可能从别处买到富人那具尸体的,非得从你这儿买不可。”

尸体是会腐烂的,但邓析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当富户急于赎回尸体时,便以得尸者别无买主为由,劝富人家笃定若泰山;当得尸者求救时,邓析又以富人家别无买处为由,要他稳坐钓鱼船。其实,富人家和得尸者都被邓析的两面三刀

 638



826。论 辩 胜 术

式手法耍弄了,因为到头来尸体腐烂后,富人家无法得到尸体,得尸者也捞不回一个子儿,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因而邓析被人们称为是“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

,“好治怪说、玩奇辞”

,“操两可之说”的诡辩家。当然,他这种诡辩只能哄走吝啬的富户与利欲熏心的得尸者,如果他们稍微聪明点就不会上当,而是双方坐下来谈判,双方作出让步,才是最好的办法。

两面三刀式诡辩是一种极为阴险狡猾的诡辩伎俩,其要害是思维缺乏首尾一贯性,违犯了同一律。又如:据《战国策》载:东周想种植水稻,西周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利用自己处在河水上游的地理优势,阻断水流。东周缺水,水稻无法播种。东周国君忧心忡忡。这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对国君说:“我有办法使西周放水下来。”

国君听说他有办法,便给了他许多金子。

苏代跑到西周,对西周国君说:“大王啊,你的做法是大错特错的。

现在你不放水到东周,这正好可以使东周的人富裕起来。为什么?因为他们见没有水便都种上了麦子,不种水稻什么的了。

大王想加害东周,我看最好的办法是先放水让东周种的麦子泡在水里烂掉。这样他们就必定再种植水稻;等他们种了水稻后,又把水阻断,让他们的水稻旱死,这样,东周就会老老实实地听候你的摆布了!“

 639

论 辩 胜 术。

926。

西周国君一听,此计不错,也给了苏代许多金子。

苏代对东周说可以使西周下水,他获得东周的利益;对西周说,下水后又不下水,使其水稻全死掉,又获得了西周许多金子。他到处游说、论辩不是为了伸张正义,探求真理,而纯粹是为了从中获得私利,这种人正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兴儿评价王熙凤所说的:“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640



036。论 辩 胜 术

无谓纠缠

诡辩者在论辩中故意搅乱论域,搞无谓争论,象跑野马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偷换论题,纠缠不清,这就是无谓纠缠式诡辩术。

《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记载了这么一则论辩:某地有个小酒店,小酒店的门前晾晒着一些衣服,晾绳拴在一根竹杆上,竹杆插在一只木头碌碡中。午后风紧,时时把木头碌碡连同衣服吹翻在地,某甲见了,呷了口酒说:“要是换上个石头碌碡,就不会动了。”

某乙不服气地说:“谁说石头不会动?

我问你,为何染房里的石头舂子从早动到晚呢?“

甲答:“那是因为有人用脚踏。”

乙鼓鼓眼睛问:“用脚踏?城隍山、紫阳山,每日里千万人踏上山去烧香,怎么又不见它动一分呢?”

甲说:“它们都大而实心,所以难以动弹。”

乙又反驳说:“依你说大而实心不会动,那么,城河上的石桥都是小而空心的,为何天天踏也不会动呢?”

在这场论辩中,某乙故意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把问题

 641

论 辩 胜 术。

136。

搅乱,由石头碌碡扯到石头舂子、城隍山、紫阳山、石桥等上面,纠缠不清,这就是无谓纠缠式诡辩。

无谓纠缠式诡辩总是纠缠不清,永无休止,对于这种诡辩,最好的办法是立即终止,主动退出。比如,《艾子杂说》中记载了这么则论辩:营丘地方有个读书人特别喜欢辩论。

一天跑到艾子那里,问道:“大车下面和骆驼颈项上总是挂着铃子,那是为什么?”

艾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