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说世界-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天隐客也非常好奇,他可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对,也看到不树木和花丛中有任何人在那里,无论如何仔细看都看不出。
“风阻。”
“嗯?”
在场的人都伸长耳朵想听听林世豪是怎么看出来的,风阻又是什么东西?
“就是被风吹过的地方出现了阻挡,犹如吹风的时候有一面墙在挡着,所以风就会回吹,从一进来我就发现这里的风势很奇怪,虽然是微风,可是却相互碰撞,方向各异,一般的园林是不可能造成这样的效果的,除非风被某些东西挡着,改变了方向结果又被挡住再一次改变方向。”
冯涛笑了笑没有再问什么,说了句:“继续走吧,该看的看,不该看的就当什么都没有见过。”心中却也惊讶,从一进来哪里有什么风?连树叶都吹不动,哼什么风阻,只不过是气的流动所形成微毫的风,不过这人却也了得。
天隐客心中也惊讶,自己就奇怪为什么天**的守卫那么薄弱?除了宫门的百名侍卫外,在天**内几乎没见过一队巡逻兵,可自己进来皇宫时,少说也有百多支巡逻队伍,天**甚至连宫女都不见一个,原来却是在暗中布置了重兵,看起来还个个都是高手,这皇帝也太谨慎,不过也不能怪他,天天被人算计着怎么也得要防范一二吧。
天隐客微微一笑,跟着冯涛走到了一间金碧辉煌的宫殿门口,宫殿门口只有两名侍卫,而且还是带剑的,估计跟大剑师肯定也有关系。
宫殿门口两名侍卫,见到冯涛一干人等却丝毫没有理会,犹如石像一般。
冯涛没有理会这两名侍卫直接走到门口打开门。
天隐客和林世豪也跟了上去,不过才踏上石阶一步,两人却丝毫不敢再继续踏进一步;冷汗逐渐从天隐客和林世豪额头冒了出来,不过因为他们两个都带着面具的缘故,所以没有人看到。
片刻后,两人收回了踏上石阶的脚步,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也吓得不轻,就在刚才踏上石阶的一瞬间两人同时感觉到一把锋利的剑抵着自己的咽喉,只要在踏进半步,估计那把利剑就要把自己的咽喉刺个对穿。
这利剑并不是真剑,而是宫殿门口两名侍卫所散发出来的气势。
此时,天隐客、林世豪才发觉冯涛一直站在宫殿门口,一脸笑意看着自己,两人不由得心中咯噔一声,这死太监是故意的。
许久后,冯涛才走了出来,对天隐客两人说:“皇上召见,锦衣卫千户天隐客、锦衣卫高手千户林世豪。”
两人尝试着踏上石阶一步,可再也没有感觉到那锋利的剑,看来如果不是皇帝召见,私自见驾的话,门前这两名侍卫就会毫不犹豫了出杀手。
进到殿中后,天隐客和林世豪跪下向孝宗帝跪礼道万岁,抬起头看向龙椅上的孝宗帝时,两人满眼惊讶对视了一眼,又看向皇帝,这人真的就是孝宗帝?怎么一副瘾君子的模样?瘦得离谱?
“是不是,见到朕这副模样都觉得很出奇,甚至还以为朕是假冒的?”声音若离若即,显然是气息不足。
而冯涛却站在一边恭敬地低着头。
天隐客和林世豪两人低着头不敢说话,可是天隐客心中却有数,不过自己还是第一次见皇帝,没想到来时的紧张感却顿时消失无踪,心中更想着孝宗帝身上的那件龙袍,也就是混元乾坤袍,这东西自己可必须弄到手的。
孝宗帝见两人没有说话,也没有想过两人会说话,继续说:“徐爱卿之死相信你们也知道,可有什么看法·”
对于这个天隐客真有看法,抬头看着孝宗帝回答:“回皇上,属下以为徐大人并非死于疾病,而是遭人毒手。”
孝宗帝一脸憔悴点点头示意天隐客继续说,冯涛也瞄了天隐客一样。
“徐大人要进宫面圣在锦衣卫里,属下是最后一个跟徐大人交谈过的,徐大人信得过属下,将皇上的事情跟属下说了一些,因此属下经过推断跟徐大人说了一句话后,徐大人似乎想到一些事情,才匆忙进宫的,却不想遭遇不测。”
听到天隐客的话后,孝宗帝两眼放光,冯涛也惊讶地抬起头看着他。
徐茂山竟然会把皇帝的事情告诉这个锦衣卫千户,这个是关系国家命运的事情呀。
孝宗帝看着天隐客许久,点头道:“好好好,没枉费徐爱卿一直护着你,徐爱卿能信得过的人,朕也信,说,你最后跟徐爱情说了什么?”
一旁地冯涛此时也静静聆听着,生怕漏了任何一个字。
“这个……”天隐客却有些迟疑,这要真的说出来弄不好就被人挂个挑拨天家的罪名,直接被拉出去砍了脑袋。
“这个……这个……”
“别废话,快说。”
换着平时,孝宗帝肯定已经大发雷霆,可是此时,他的身体已经没有足够的能量给他大发雷霆。
“在说之前,属下恳请皇上赦属下无罪……”
第九十四章 诛心之言
孝宗帝真的有些动怒了,可见天隐客说得如此隆重,心知将要说的肯定关系不小,因此也同意了天隐客的请求:“好,朕赦你无罪,你所说的话都无罪,这样可以了吧?”
“谢万岁。”天隐客继续说:“属下只对徐大人说了皇上的妃子们。”
妃子们?
孝宗帝身躯一颤,仰靠在龙椅上;一边的冯涛听后身体也是一抖。
怎么一直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这可是天家皇宫,无情帝王之家,历代发生过多少争夺皇位的事件?有多少兄弟因皇位了相互残杀?孝宗帝自己更是铲除了大部分的兄弟才坐上这个位置的,只留下一个一直追随着自己的十七皇弟文王。
见孝宗帝在震惊中,天隐客继续说:“属下查过锦衣卫宗卷,有份宗卷上曾经记载着皇上所说过的一句话。”
“非皇后所出,皆不得为储。”
天隐客此话一出,孝宗帝脑袋轰隆一声,醍醐灌顶。
冯涛也是额头逐渐冒出冷汗。
而且这句话形同为皇后辩解,因为皇后至今尚未有出;天隐客何尝不知这一点,现在说出来分明就是有意要借刀杀人,还是诛心之语。
孝宗帝重重咳了一声,天隐客立刻低着头,一边的冯涛会意念出了几个名字。
玉贵妃、王贵妃、李贵妃、赵贵妃,四妃皆有子嗣,玉贵妃所出之子乃大皇子、李贵妃所出之子乃二皇子、赵贵妃所出之子乃三皇子,这个王贵妃所出之子乃小皇子。
“全部杀光,夷其娘家三族。”
孝宗帝说话的事情一点感情都没有,丝毫这些人都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一般,冷酷无情得使天隐客、林世豪心中都是一寒,杀伐果断。
冯涛有些迟疑,要接旨也不是,不接旨也不是。
“皇上,诸位皇子都是天家龙脉,况且属下也只是妄自猜测,并无实据。”
不知天隐客在打什么算盘,可冯涛还是松了口气,这可不单止是得罪人的差事,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哈哈哈。”孝宗帝靠在龙椅上大笑,看着天隐客开口说:“朕一死,朝中大臣肯定会拥护朕的儿子们为帝,妃子们的娘家更会极力拉拢朝中大臣,届时天朝最少也会分成四个势力,整个京城都会陷入一场夺帝之争中,更会带来刀兵之祸,无论那一边占得皇位,死的人就不比今天的少,还要多上十倍、百倍,甚至还会动摇到天朝根本,你告诉朕能不杀吗?杀了他们,正好绝了他们的不臣之心。”
连天隐客都没有想到,原来这个才是真正的孝宗帝,一个只为天朝而生的皇帝,对于他来说什么都没有比天朝重要,即使是亲情。
“皇上,其实不必杀光众皇子,只需平其一位即可。”
冯涛好奇地看着天隐客,这小子可是在教皇帝杀子呀,虽说用了个“平”字,把杀意降到最低,可是身处朝堂中的人,那会听不出他的意思?
孝宗帝皱了下眉头说:“如此自然甚好,但是如果平的那个是无辜的呢?”
“皇上,不知属下将要说出来的话,是否一样会赦属下无罪?”
这家伙,难道又要说出什么震惊的事情?
孝宗帝和冯涛对视一眼,都是满脸惊疑之色。
半晌,孝宗帝悠悠说:“别卖关子,无论你今天说什么,朕都赦免你。”
“谢万岁。”天隐客抬起头看着孝宗帝说:“小皇子。”
王贵妃的小皇子?至今不过五岁而已;孝宗帝和冯涛脸色虽然惊疑,不过却没有打断天隐客的话,而冯涛的脸色稍微变了变似乎想到了些什么。
“锦衣卫也有拱卫京城的责任,更有护卫皇城之责,随时都可以为皇上献出性命,自然要对京城中发生的事情有些了解,正因为如此,属下查出四位皇子中,要论权势最大非大皇子莫属,大皇子年二十,朝中大臣更会奉长子为储,而且大皇子的外公更是天朝四卫朱雀卫的统帅,四卫虽各为其政,可是朱雀卫却是四卫之首,论势力就是大皇子最强势。”
听到这里,孝宗帝忍不住问:“既然如此,为何你要平最小的,朕可是知道王贵妃娘家是个勋爵之后,最多算是个富贵人家,连势力都谈不上。”
“皇上,这才是关键,相信冯公公也知道一些情况。”天隐客目光透向冯涛,一下子就把球踢了给他。
孝宗帝不解看着冯涛。
嘿,这位爷真会挑时间,把这个大的球踢给咱家,想把咱家也拖下水。
“禀告皇上,奴才一直在皇上身边伺候,王贵妃的事情知道的也跟皇上一样,就是王贵妃出宫有些频繁,至于出宫所做何事,就要问问锦衣卫天千户。”冯涛直接把球踢回去给天隐客。
不过,这也足够了,冯涛也说了一些东西,不然就自己一个人说,就太没有凭证,说不定,今天走出皇宫,明天就人头落地。
面对着孝宗帝、冯涛的目光,天隐客正色道:“王贵妃带着小皇子出宫私自拜了卫国公为父,每次出宫都是直奔卫国公府,而且为了掩人耳目还特地乔装过。”
孝宗帝笑了,笑得很恐怖:“为父?还要乔装,有意思,这贱人想做什么?”
“不知皇上可知至今卫国公三公子工部尚书王杰良尚未娶妻纳妾一事?”
冯涛汗水冒了下来,这爷不单是喜欢去找王家麻烦,更是要致王家于死低呀,太愚蠢了,天家丑闻说了出来,你还以为自己能活得成吗?哎,忠臣就是这么个下场;冯涛偷偷瞟了孝宗帝一眼,心中更是震惊,自己可是十多年没有见过孝宗帝脸色发黑。
见孝宗帝没有说话,天隐客继续说:“相信皇上也知道王贵妃为人性子刚烈,眼中更不揉沙子。”
“何止,醋意还很大,更暗中毒死了朕不少爱妃。”孝宗帝咬着牙说。
天隐客顺着孝宗帝的话说:“既然皇上知道,为何不处置王贵妃?”
“大胆。”冯涛终于开口了,天隐客的胆子可是越来越大了,竟然敢质问皇上。
孝宗帝摆摆手,说:“为朕争风吃醋,虽然手段狠辣了些,不过还是可以原谅的。”
“皇上,你错了。”天隐客垂下脑袋,一脸黯然。
冯涛顿时气得话都说不出来,指着天隐客,一脸怒意。
“哈哈哈,好,好极了,竟然还有人敢在朕面前说朕错了,你就说说朕如何个错法。”孝宗帝不怒反笑。
天隐客心中也是冷笑。
“一共有六名妃子死于王贵妃手中,而这六名妃子都接触过王尚书,有的还对王尚书夸夸不绝,可是第二天不是暴毙,就是溺水而亡,除了六名都是妃子外,还有十余名宫女她们死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谈论及王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