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邢氏 >

第76部分

红楼邢氏-第76部分

小说: 红楼邢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邢氏皱眉默了会儿,安静的想了想,脑子里终于有了个稍微凑合点的主意。

    贾元春观察邢氏面色松动,心下一喜,连忙紧张的看着她。

    “娘娘怀孕的事儿不能再隐瞒了,再拖反叫人拿了把柄。你这样,我走以后,你便趁机闹肚子疼叫太医来诊脉,有了喜讯,你也别让太医院的人去通报,直接开口吩咐个丫鬟去跟皇后娘娘报喜。切记,只有皇后娘娘。”

    贾元春不解,问邢氏这是为何。

    “照做吧,若是得幸成功了,娘娘或许能逃过这一关,一切便可以豁然开朗。若是不成,娘娘只能再想其它的办法。容妾身说句不好听的话,娘娘的醒悟未免晚了些,当初若是能及早处置宫里头的这些人,也不会有今日的难处了。”邢氏道。

    贾元春蹙眉叹息:“谈何容易啊。”

    “在宫里头讨生活本就如此。进了狼窝里头,就别吃素,否则自己就会成了别人的嘴边肉了。”邢氏目光凌烈的看着贾元春,但愿她是个可教之才。

    贾元春听得后脊梁发冷,其实她早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一直以来都在自欺欺人。以前以为自己只要受宠,便什么都不用怕了。如今她才明白,皇帝的宠爱就是一把利刃,能杀别人,也能杀自己。

    邢氏走后,贾元春胡乱吃了几样东西,捂着肚子叫疼。不大会儿,太医院派太医来诊治,太医不出意外的惊喜的告知贾元春怀孕的消息。

    不等身边的嬷嬷发话,贾元春便先高声出言了,派人去知会皇后。那嬷嬷吓了一跳,噤了声。嬷嬷原本的目的就是想把消息尽快传给皇后,如今贤德妃娘娘主动叫人去知会了,她还有什么好说?

    今日恰好是这月的十五,每月帝后照例相聚的日子。

    傍晚,皇帝处理完政务,便到了皇后的寝宫。皇后欣然迎接皇帝,笑着服侍皇帝更衣用饭。饭毕,皇后预备利用好这难得的帝后相聚时机,好好地表现表现自己的贤惠,也好叫皇帝长久惦念他的好。

    “今日贤德妃妹妹大喜,臣妾深为其高兴,已派人预备了金麒麟、玉如意和上好的蜀锦缎料之类,赏赐了妹妹。臣妾也一再嘱咐了太医院,每隔七日便要为妹妹诊平安脉,以保龙胎万无一失。”

    皇帝听得莫名其妙,蹙眉看皇后,龙胎?“贤德妃怀孕了?”

    “皇上难道不知道?”皇后闻言诧异的问。

    皇帝深沉的眼眸锁住皇后,最终点了点头。“想起来了,是有这个事儿,不过是今儿个折子多,翰林院的那几个老不休总来扰朕的耳朵,忙得差点给忘了。皇后贤惠,替朕想得很周到。”

    皇后闻得此言,嘴角的笑意愈加灿烂,皇上既然能把贤德妃怀孕的大事儿给忘了,可见他宠爱贤德妃也不过是一时兴起,没那么重视。不过,未免意外,皇后觉得这贤德妃怀的龙种,还是不能留,趁早去了安心。

    “皇上切要注意龙体。”

    皇帝笑着点点头,回身叫了身边的太监。又去瞧折子。皇后便安静的侯在寝房内,边做针线边等着,时至深夜,皇后等得直打哈欠,才欣喜地见皇帝放了手里的东西。皇后忙伺候皇帝更衣歇息。待皇帝上了床,皇后便笑着缠住皇帝的胳膊,意欲和他讲一讲大皇子的忠孝事迹。不曾想她还没开口,就听见沉稳的呼吸声,皇后抬首一看,皇帝竟睡着了。

    次日一早,皇帝出了静宁宫,直奔贤德妃的寝宫而来。

    待贤德妃请安会后,皇帝扯住贾元春的手,眯眼问她:“为什么不告诉朕?”

    “皇上在说什么?”贤德妃惊诧的问。

    “你怀孕了,为什么不告诉朕,反倒是第一时间知会了皇后?”皇帝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贾元春。

    贾元春闻言心中大骇,不知道如何跟皇帝解释。她只是听从大伯母的吩咐而已,她哪里知道是什么缘故。贾元春焦急地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这会子她找什么理由都不大合适了。

    “告诉朕,为什么?”皇帝发现贾元春的紧张和恐惧,下意识的握紧了贾元春的手腕。

    贾元春疼的吸一口冷气,眼泪顿时下来了。

    皇帝见状,松了手,回身坐了下来,面色严峻的打量贾元春。“你不信朕?”

    贾元春越来越听不明白皇帝的吩咐,索性跪地认错道:“皇上,臣妾该死,臣妾……”

    “你怕皇后?”

    “啊?”贾元春被说中了心事,愣住,,惊诧的看着皇帝。

    皇帝眉头皱的更深,冷笑道:“果然如此,朕怎么就没想到呢,你是皇后身边的女史,怎么可能不怕她呢。”

    “皇上,臣妾……”贾元春话有没有说完,人已经被皇帝拉了起来,抱在怀里,“朕乃一国之君,朕会保护好你,保你们母子平安。”

    贾元春忽听这话,恍若做梦一般。这场景,难道不就是她梦里所向往的么?贾元春脑子飞速旋转,终于有些弄明白现在的情况了。

    婉妃的事开始,皇帝对后宫之事便颇为敏感。

    贾元春是皇后宫里头出来的人,加之前段日子,贾元春一直听话的日日去皇后宫里孝敬,有目共睹。如今贾元春怀孕的消息只告诉了皇后,却疏忽了皇帝。皇帝不爽至于必然会起疑,稍稍思考究其原因,便不难轻易得出一个结论:贾元春受皇后掣肘,惧怕于皇后。

    对于一名皇帝来说,最耻辱的事儿莫过于他宠爱的女人,反要去巴结孝敬甚至惧怕另一个女人。这是对皇帝地位的侮辱,也是对帝王绝对权力的挑战。

    皇帝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次日,皇帝以贤德妃座寝宫风水不好,不宜养胎为由,下旨为贾元春调换了寝宫。除了贾元春特允的周公公外,其余宫女太监等一律留在了原来的寝宫内。新的寝宫里,自有皇帝安排的宫女太监们等候侍奉。

    说白了,皇帝就是为了给挑战她权力的皇后一个教训。皇帝就是要让皇后明白,她把手伸得再长,也逃不过他的五指山,他想砍就能给砍断了。

    在邢氏巧妙地帮助下,贾元春终于可以稍稍安稳的在寝宫中养胎,暂且得到片刻的安宁。至于以后再遇的大大小小的争斗,贾元春只要能保全自己和孩子,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

    近来,贾母的身子越来越不大好了。黛玉本是来住几日就走的,因见贾母那番情景,到底是念及当初贾母对她些许的宠溺之恩,预备留下送她一程。林如海闻得消息,也赶来探望贾母。

    宝玉精神稍好些,同宝钗一通来看望病重的王氏。王氏听说贾母不大好了,嘱咐宝钗去瞧一瞧,替她尽尽本分。

    宝玉坐在一边只会捣乱,时而傻笑,时而又头脑清楚了,落泪心疼母亲。

    王夫人见呆呆傻傻的宝玉,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气。

    王夫人还有话要和宝钗商量,只得暂打发宝玉出去。

    “我大限将至了,看在我要死的份儿上,以前我对你做过的过分的事儿,也别放在心上了。”王夫人服软道。

    宝钗垂首,点点头。

    王夫人抓着宝钗又道:“宝玉如今精神是不大好,可他年轻,养一养总归是能痊愈的,你也别担心。嫁妆的事儿是我对不住你,可你要知道我也有我的难处,不怕跟你说,我为了这个家也早把自己的那点私房掏空了。老太太如今跟我似得,日子也差不多了,你抽空多去陪陪她,送她自后一程,务必叫她老人家知道你的好。”

    宝钗点点头,有点明白王夫人的意思了。说白了,这是叫她在贾母死前好好巴结老太太,好等老太太分家的时候,多给二房分点银子。

    王夫人突然哭了,泣不成声。

    宝钗见她真可怜,一时动了恻隐之心,真心劝了劝她。

    王夫人呜咽道:“我这一辈子活得,出嫁从夫,养儿育女,到头来,只混得你在我床前伺候。宫里头那位当初说地好听,如今半点指望不上,我就当没生她了。兰哥儿和老大家的,唉,不提也罢了。如今我身边,也只有你了。”

    宝钗笑了笑,拍拍王夫人的手背。心想她还不是罪有应得,坏事做多了才会这么惨。她能忍到今日,在王夫人床前服侍,也就是等着瞧王夫人如今的惨样。

    仔细想想,王夫人是够惨的,临到要死,床前剩下陪她的,竟是给她下了催命符的人。
第69章 贾母身亡
    林如海来见贾母的时候;贾母已是有些糊里糊涂。听说说那是林姑爷;贾母就哭着叫起来贾敏,伸手要抓他。众人忙大声喊着告诉贾母:“那是林姑爷!”

    贾母又哭了;喊起来:“我那可怜的孙儿哟,怎就魔怔了!来来来,快叫我看一看。”

    林如海蹙眉;回头看见贾赦夫妇。

    邢氏告知其道:“这几天都是这样;有时一整天昏睡不醒,好容易睁开眼;也不用饭;更吃不下药。口里头就念叨着敏妹妹;再就是哭宝玉。”

    鸳鸯叹气,故意讽刺宝玉:“老太太病糊涂了;还说过混话,昨儿个宝玉来瞧她,一时清明说自己要死了,要带着宝玉一块去。抓狠了他,吓得宝二爷再不敢来了。”

    林如海闻得此言,禁不住皱眉鄙夷宝玉的畏缩。老太太病糊涂混账了,并非有心,不过是掐他两下,这就有理由躲着了?枉老太太平日把他发放在心尖尖上疼爱。

    宝玉在林如海眼里,原来也就是个没能耐的窝囊废,现在有添了一桩罪,不孝。林如海在心里本就不怎么瞧得上他,如今印象不过是更坏了而已,倒也没什么稀奇。

    其实宝玉再没出息,也是个计较情谊的人。近日他来不得贾母这里,倒是因宝钗故意拦着的缘故。

    鸳鸯这几日伺候要临终的贾母,心中伤心难过至极,她知道贾母最在乎的人是宝玉,几番派人去给宝二爷传话,催他勤快往贾母这边走走。怎料这些传话的人,都叫宝钗身边的丫鬟给拦住了,那些话到了宝钗这里就止住了,压根就没传到宝玉的耳朵里。宝钗转而还和宝玉嘱咐,叫他别总去打扰贾母的养病。

    宝玉心中本是十分惦念贾母的,每每想去探望,宝钗就重提前事。

    “是不是又忘了,你上次瞧她,把老祖宗惊得什么样子。太太早嘱咐咱们了,要让老祖宗安静养病。你一去,她情绪波动,这病不但不会好,保不准越来越重。暂且忍一忍吧,等老太太好了,你再去好生孝敬。”

    宝玉听宝钗说的十分有理,也便就此作罢了,回头继续找晴雯、秋纹等丫鬟玩耍。

    宝钗本不是计较这些的人,不过新愁加上旧恨,她不报不爽。当初商议宝玉婚事时,因林家有出息,贾母就不曾把她把薛家放在眼里。后来还是人家林家一再不同意这门亲事,才把宝玉踢到她这。就此好好的也就罢了,可订亲之后,他们荣府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她们孤儿寡母。

    她和母亲也单纯了,本以为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