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大传 >

第16部分

三国大传-第16部分

小说: 三国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政权的消亡无论如何不能归咎于哪个臣子。但一旦臣子主宰了君主,那么就难逃亡国之咎。魏蜀汉三国的消亡各有各的因缘,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后期的君昏臣奸。在三国衰亡的过程中乱臣贼子魏、蜀、吴各有一窝,但在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的叛卖旧主的奸臣人物基本上有八位:曹魏政权的刘放、孙资、贾充;蜀汉政权的陈、黄皓、谯周;孙吴政权的孙峻、孙琳。而且,魏蜀两国的这6个人都是旧政权的近臣、宠臣、权臣;东吴二孙则是王室的皇亲。也正因为如此地位,才能对一个政权起颠覆性的作用。下面分述这八个弄权误国的叛卖性、颠覆性人物。先讲孙资刘放二人。
  凡是读过、听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曹魏政权是被篡夺的。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导致司马氏篡权成功的两个关键人物——刘放与孙资。那么,刘放、孙资这两个人是何等人物呢?
  刘放,字子弃,北方汲郡人士。这个人算来也是刘汉皇族的后裔。直系是东汉广阳顺王的后人。东汉末年被举荐为孝廉,在本郡做小吏。后来军阀混战,他便去投靠了皇室成员同在北方的渔阳王刘松。那么,刘放这个破落皇族子弟怎样混入曹魏政权的呢?
  曹操在中原大败袁绍攻克冀州时,刘放便劝渔阳王刘松要对曹操深相结纳。因为他认为在各路军阀中只有曹操能拨乱反正,而且“所向必克”,特别能战斗。曹操成气候,已是“大势所见,速至者渐福,后服者先亡”,“将军宜投身委命,厚自结纳”。以一个皇室后裔去劝一个皇室亲王去投靠一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军阀,这无异于一种屈身叛卖,但渔阳王刘松却听信了。
  公元205年,正好赶上曹操在青州的南皮一带###袁谭,至书刘松加盟。刘松便马上举雍奴、泉州、安次三县之地依附曹操。在这个世界上要有人欣赏,也得自身有本事。这刘放的本事是文章写的好。曹操有书信招刘松,刘松也得回信,这回信就是刘放的捉刀代笔。曹操一见回信写的十分有文采又很有水平,又知道是刘放的手笔,人未相见,便已心仪之,向往之。因为这曹操也是一个十分有文才的人,见了好文章自然有惺惺相惜之心。所以,曹操马上召见了刘放,与他一交谈又很称心,便想把刘放从刘松那里调到自己的跟前服务。所以当渔阳王刘松与刘放在不久之后来投奔曹操大营时,便任命他为“参司空军事”。当时曹操任汉家的大司空官职。这司空的位置很高,与司徒、司农并列三公,是一个主管建筑与水利的官,但曹操是个带兵的人,所以让他名义上做军事参谋,但实际上主要用他的文笔,让他当秘书。这曹操有一个特点,特别会给部下戴高帽来收买人心。什么张良啊、陈平啊,古代的勇士、大力士、前朝名将啊,他都会很轻松地把这些很重的头衔加戴在他的部下很年轻的头上。那么,他给刘放戴了谁的帽子呢?班彪。原话是:“前朝班彪投靠了窦融才建立了西河之功,今天你投奔了我和班彪多相似啊!”窦融是汉光武刘秀创业时代的开国功臣。初年经营黄河以西西北五郡,任河西五郡大将军,后经班彪劝说投靠了刘秀。曾任东汉初冀州牧、大司空,与曹操现任职相同,所以曹操有此言自比。而班彪则是后投靠窦融的总参谋,窦融在当时与刘秀相联系的书信都是班彪所写,很为光武刘秀欣赏。窦融归刘秀后,刘秀知道是班彪的文笔,便亲自召见任为朝官,主要从事文书、历史写作之事,也曾被任为地方官。主要功勋在于辅佐窦融在河西统治凉州一带,是窦融在河西时代的谋主。曹操在刘放初来投奔时就给了他那么高的位置,那么高的评价,刘放当然死心塌地的为曹操卖命了。曹操几乎对于每个来投奔的谋士都给予尽可能的最高评价,但该杀的时候都从不手软,纯属嘴甜心苦之人,但对那些政治寄生蟹而言却都普遍有效,一句话能让人卖一辈子命,这也是曹操过人之处。刘放从此死心塌地的为曹魏政权卖命了。但从实质上讲,这一类人都不过是为了生存与个人的发展而选择寄主,并不太在乎寄主本身的生存,这也是他后来行径的一个无法改变的基础。那么,孙资呢?

孙资刘放(2)
孙资,字彦龙。山西太原人。少年时代便很聪明。三岁时父母双亡,依兄嫂长大,在朝廷的太学中攻读学业,很受同乡王允的赏识。曹操迎献帝许都被任大司空后,任用他为官,但并未到职。因为他的哥哥被地方官员所杀害,他回乡亲手杀了仇家后举家到河东避难。不论是曹操、地方征召他都不肯出来为官。在好朋友后来著名于曹魏的贾逵劝说下才应曹操征召去报到,被任命为一个小官吏。当时任尚书令的荀彧很欣赏他说:本来以为北方边地战乱之中人才凋零,想不到还有此等人物。便想留他在尚书台任尚书郎。但他仍旧以家难为由辞官回乡。后来曹操当丞相后曾被曹操任命为县令、参丞相军事等职。又与刘放一同被任命为从事文秘工作的秘书郎职务。
  文帝曹丕即位称帝后,又把二人同时任命为尚书台的左、右丞,相当于国家办公厅的副秘书长。在曹丕去世前,建立了统管机密的尚书省,任命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并各加给事中。所谓“中书”即内朝文书,也指朝中上请下达的办事部门。中书监、中书令相当于办公厅的秘书长、主任。而给事中一职是虚衔,是一种代表内朝权力的级别类似于侍中的官衔,主要加给那些顾问于帝王的人。除此而外,曹丕还封两个人都为侯爵。从此,两个人“遂掌机密”,得以参与曹魏政权的内朝机密议事。到了魏明帝即位后,两个人“尤见宠任”,因为明帝并不信任文帝留下的辅命大臣曹真、司马懿等人,而是把他们都放到朝外去专督地方军事。这两个人倒成了魏明帝的心腹。孙资多参与决策,而刘放则负责起草发布皇帝命令诏书。史称“三祖诏命,有所诏谕,多放所为。”两个人均得参与军事、政治大事的讨论,而且建议多被采纳且卓有成效。二人又“以参谋之功”,由最低的关内侯、亭侯的侯位,进位为乡侯、县侯,获得了三国时代侯位最高的等级。到了此时,两个人一方面权重一时,一方面又与曹姓家族发生矛盾,许多曹魏宗室对这两个人都很恨怨,因为他们太权高位重了。这两个方面决定了这两个人既有参与重大决策的决定权,又有了损害曹魏政权的动机,更何况这两个人都是为了谋取个人地位的内臣,因而既不会放弃权力甘于寂寞,更不肯任人宰割了。危机与机会终于同时来了。
  魏明帝病重,开始拟定辅政大臣名单。第一个五人名单是:燕王大将军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这五个人都是曹夏宗室,就是秦朗也是曹操的后妻秦宜禄夫人带来的养子。很显然,明帝从即位开始就不放心司马氏,所以把他放任外官。同时明帝也认识到只有宗室子弟才能对皇室负责,所以拟定了这个名单。可是,孙资、刘放这两个人见了名单却坐卧不安如处针毡之上。因为五个人中至少有四个与他们不合,这些人一掌政,还有他俩的好?尤其是曹肇与夏侯献二人更恨这两个三朝执掌机密的老东西。因为这两个人当时权太重了,“孙、刘于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裴注语),因而惹得曹魏宗族众怒。
  曹氏的辅政大名单一出炉,五大辅政预选人便都到位警卫服侍病重的明帝,所有朝臣进见必得通过他们。有一天夏侯献、曹肇两人都在明帝卧室外守候,见孙、刘二人走过,便指着蹲在树上的两只鸡指鸡骂人的说道:“这两只鸡在这儿蹲的时间太长了,还能呆多久?”这一下,孙、刘两个人更害怕了,但计无所出,连机会都没有,明帝周围全是曹氏亲近把守。也是合当有事。那个不成器的曹宇本是曹操的儿子,是明帝曹睿的小叔叔,两个人年纪相仿,一同在宫中长大,是非常友爱的一对叔侄。因而,明帝一即位就对这位小叔叔特别宠信。因而,明帝在去世前,便拜他为大将军,并想让他充任小儿子曹芳的首辅大臣。可是只有四天,他就不干了,不断的向明帝推让。明帝也有些拿不定主意。此时刘放、孙资两个人也急坏了,很想见明帝,但两个人进不去内宫,曹氏诸将不放他们进去。恰巧明帝病发作,曹宇出去找曹肇议事,孙刘两个人趁着只有曹爽一人在守候的机会便向曹睿的病房内闯去,孙资很害怕说别进去了,可是刘放却说:我们都被扔进锅里煮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还有什么不能做的?他们两个人并不怕曹爽,与他相互间也无恩怨。于是,两个人见了明帝就问他身后谁来辅政?二人异口同声的推荐了他们的好朋友司马懿。明帝就问二人:曹宇这个人任首辅可以吗?两个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自救的机会,就一点不掩饰地说道:“这个人不是故意谦让,实在是因为自知不堪大任。”而且祖上有制,亲王不得任辅政,更何况曹宇几个人在您病重期间毫无悲哀之心,反在外面与宫女鬼混。燕王曹宇又拥兵守宫,不允许我们见您,隔绝内外,这种人怎么能辅政呢?明帝听了大怒,便问谁可辅政?二人异口同声的推荐了他们的好朋友司马懿。明帝又问道:“谁能是他的对手呢?曹爽可以吗?能不能胜任?”两个人都赞成,这时需要曹爽表态,但曹爽却傻了,直流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还是刘放踢了踢他的脚,趴在耳旁小声教他说“臣以死奉社稷”。于是第一个辅政名单就被推翻了。明帝马上让刘放发诏书召见司马懿速从征辽东班师途中直接回京师直入卧室相见。两个人出去后,曹肇等人哭泣力谏不可召司马懿入朝,于是明帝又告诉人不让他们召司马懿入朝。不久孙资刘放两个人又回到明帝身边劝说明帝还是拟旨召司马懿入朝。明帝又说曹肇这些人几乎坏我的事。于是刘放又请明帝重新拟手诏。明帝说我已不能写了。于是孙资刘放二人上床,一个人铺好纸墨,一个人捉着明帝的手写下了手诏一道。就这样勉强拟好遗命辅政的诏书后,又给明帝念了一遍。这时曹睿已有些木然了,什么态度也没有,两个人便捉着明帝的手加盖了御印。再说曹宇走出明帝卧室后,在外面见到自己的大将军司马曹肇的弟弟曹篡时,曹篡大惊说道:“你们两个人怎么能这时候一起离开明帝呢?快点回去。”可是已经晚了,孙资、刘放已命令宫门守卫,不得放曹宇、曹肇等人入内,天已黑了,曹肇等人只得自回自家。第二天,曹宇、曹肇、夏侯献等人终于见到了明帝,但明帝却告诉他们:“我已另安排人守卫了,你们都回去吧!”孙资刘放二人手持明帝遣诏当堂宣布,并大声高喝:“有诏免去燕王曹宇等人的职务,不得在内宫停留。”于是,这几个无用的家伙便一个个垂头丧气、流泪而出。司马懿不久便回到了洛阳,奄奄一息的明帝将8岁的曹芳执手托孤于司马懿后便闭目身亡。于是曹爽、司马懿成为了新王曹芳的辅政大臣,原来的四个人却都被免了职。真是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政治这东西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关键时刻间不容发,一小疏忽便可导致全盘皆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