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踰*。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薇。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闲。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趋且徐徐。
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与泰山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或杜陵布衣,盛唐大诗人,生于河南巩县,是与李白同一时代的天才诗人。他沉郁顿挫、骨力遒劲、气势宏阔的诗风堪称盛唐诗歌的典型代表之一,被人们誉为“诗圣”“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创唐代诗歌的峰巅。
杜甫的一生是饱受苦难、苦苦追寻的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困顿和潦倒中度过。
青年时期,杜甫曾在山东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将此称为“快意*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曾多次攀登泰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有关泰山的诗篇。
公元736年,杜甫前往东都洛阳考进士不中。由于父亲杜闲正担任兖州司马,生活条件较好,他便开始了第一次齐赵之游。当时泰山属兖州管辖,杜甫来到齐鲁之地,深为这里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雄伟的泰山所折服。于是,他与诗人苏源明相携“*齐赵间,裘马颇轻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大约公元740年,杜甫第一次登上泰山,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将泰山从鬼魂、神仙、封禅等迷雾中解放出来的重要标志,是关于泰山风景的开创性诗篇,还泰山以自然美的本色。游玩泰山后不久,杜甫离开山东返回洛阳。这次他的齐赵之游历时约5年。
杜甫的第二次齐鲁之游是于公元745年开始的,持续了约1年时间。在泰山南北、汶河之畔,杜甫与李白、李邕、高适等文坛巨匠聚集一堂、高歌长吟,使得这次聚会成为文学史上千载难逢的盛会。杜甫与诗友们在泰山的游览活动,留下了气象高华、风神俊逸的诗章,给泰山增添了辉煌的一页,使泰岱生辉、齐鲁增色。盛会以后,杜甫前往临邑(今德州临邑县)看望担任县令的弟弟杜颖,李白则南返任城,李邕与高适相伴西游东平。
第九章 巍巍泰山(28)
杜甫写作泰山的诗歌很多,他在《进雕赋表》中写道:“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现仅存其40岁以前的诗50首左右,游齐赵的诗作仅寥寥十几篇。
6能使鲁人皆好学:欧阳修与泰山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卢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4岁时父亲去世,是母亲郑氏将其独自抚养长大。
欧阳修生前虽然没有登临泰山,却有许多关于泰山的作品,因为他与泰山书院的师生有较多交往。其泰山诗文众体皆备、各具特色,鲜明的观点有力地支持了泰山书院师生及其教育活动,扩大了泰山书院的影响,在庆历新政中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确实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他以师友相兼的身份指导书院师生的学术研究、诗文创作。可以说,书院师生所取得的成就无不凝聚着欧阳修的汗水与心血。
欧阳修喜好碑帖之学,收集了大量金石铭刻、拓片,并撰写了《集古录》一书,阐述了泰山金石之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在《集古录自序》中写道:“汤盘孔鼎岐阳之鼓,岱山邹峄会稽之刻石,与夫汉魏以来圣君贤士桓碑彝器铭诗序记,下至古文籀篆分隶者诸家之字书,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然风霜兵火,湮沦没灭,散弃于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集古录》直接促成了刘跂的《泰山秦篆谱》和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的产生,这对泰山文化的弘扬光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欧阳修对泰山文化作出的独特历史贡献。
7寒霜冷瀑自凌侵,生性孤挺抽千尺:孔尚任与泰山
孔尚任(公元1648—1718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六十四代孙,清初著名戏剧家,也是古代戏剧家中与泰山缘分最深的一位。
孔尚任与泰山有很深的渊源,与泰山名士也有很深的交往,普照寺住持和尚元玉就是其中之一。早在出仕前,孔尚任就与元玉结识。出仕之后,他曾多次游历泰山,与元玉的交往也更加亲密。康熙二十年,孔尚任前往京城担任国子监博士,当时元玉也来到京城,两人相见后都非常激动,来往也更加频繁。当元玉返回泰山时,孔尚任为其创作了《送石堂上人还山》:
瓶钵京华岂壮游,旧山山色引归舟。
已知莲社容名姓,又向云踪问去留。
白发才生心易老,青灯久对泪难收。
寒衙壁上君诗满,早晚闲吟破旅愁。
谁曾想,此次的京师离别竟成为永别。18年后,在孔尚任罢官回乡时,满腹学识的儒僧已经驾鹤西去。康熙五十年,已经64岁的孔尚任再次游历泰山。站在三贤祠旁,想想自己不明不白地被罢官,他有感而发地创作了《拜泰山三贤祠有感》:
吊古人来拜废祠,三贤儒雅尽吾师。
高名受毁非今日,直道难行岂宋时。
不改松荫浓覆坐,长流涧水冷侵墀。
黄公化比文翁盛,筑起新堂满壁诗。
此外,他非常仰慕泰山松柏,在《蟠松行用老杜古行韵》中描写了松柏的顽强:
租徕之松新甫柏,托根巉岩山巅石。
寒霜冷瀑自凌侵,生性孤挺抽千尺。
《坐松歌》中则描写了松柏的壮观:“徂徕东望松千树,石门移本冒烟雾。”孔尚任曾对泰山燕子石砚的流传进行过较为精确的考证。燕子石是上古海底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发现于明朝年间,被人们视为珍宝,后制成石砚。孔尚任以其高超的鉴赏力,指出此砚为张延登(山东邹平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定)的故物。
此外,孔尚任对于曲阜、泰山一带的民风民俗也进行过搜集、整理与研究,并著录了《节序同风录》、《鲁谚》两书,对保留和延续泰山的民风民俗作出了极大贡献。
三、泰山名人文化的现代意义
泰山名人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弘扬泰山名人文化对于泰山的保护、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泰山素有“五岳独尊”之称,之所以能成为天下名山之首,主要原因在于它拥有其他各山无法比拟的人文景观,其次才是自然景观。也就是说,泰山是以“文”胜而不是以“山”胜。
近年来,泰山先后被命名为自然文化遗产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并成功地举办了“泰山国际登山节”。能有如此“成果”,都是因为泰山拥有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且突出了泰山的本质与文化特色。这一切恰好是对泰山文化进行发掘、弘扬和利用的良好开端。在这一方面,泰山名人文化的研究与运用功不可没。而且,在具体运作的深化、细化方面,还大有可供挖掘的潜力。
文化是一条流动的长河,新的时代还会给泰山文化注入新的动力,使其保持充盈的生机与活力。事实上,在新的时代,在汲取传统营养的基础上,泰山名人文化也应该有所“创新”,需要更多巨匠和大手笔来踵事增华,以创造出更多新时代的泰山名人文化,以至于后人审视我们时,仍有“齐鲁青未了”的宏丽景观。
第十章 食不厌精话鲁菜(1)
——兼谈山东酒文化
作为一种饮食流派,鲁菜有着迥乎不同的风味。据考证: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今山东省),形成于秦汉。宋代以后,鲁菜成为“北食”的代表,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鲁菜也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系,遍及京、津、塘及东北三省,以调味纯正,口味偏咸鲜而著称,具有鲜、嫩、香、脆的特色,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尤为专长爆、扒等烹饪技法。
第一节大话鲁菜
提起山东美食,可谓历史悠久。如今选料讲究、制作精细、技法全面、调和得当的“鲁菜”,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鲁菜的形成
山东是我国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气候温暖。黄河自西向东横跨其境,形成了大面积冲击平原,可谓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在当地丰富物产和悠久文化的陶冶下,勤劳智慧的山东人创造了精湛绝伦的烹饪技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得山东省有了“烹饪之乡”的美誉,鲁菜也成为中国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之一。
据考证:“鲁菜”的历史极为久远,早在夏代山东人就开始用盐调味。周朝的《诗经》中就有食用黄河鲂鱼和鲤鱼的记载,如今糖醋黄河鲤鱼仍然是鲁菜中的佼佼者,足见其渊远流长。
关于鲁菜系的雏形,大约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齐鲁两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傍山靠海的齐国,凭借鱼、盐、铁等方面的便利,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与此同时,饮食文化也得到蓬勃发展,鲁菜系就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
鲁国大学者、大思想家孔子就是讲究饮食的人,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种“饮食应精细”的倡议对齐鲁大地上的烹饪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孔夫子还主张“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馁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这说明当时的鲁菜已经讲究科学、注意卫生、追求刀工与调味。《礼记》中对于膳、食、馐、饮、脯、脍、珍、羹等从原料搭配、烹饪方法到调味要求也作出了专门的记述。经过长时期、大范围的烹饪实践,再加上较为丰富的烹饪理论,山东菜系终于奠定了自己的基础。
秦汉时期,山东经济空前繁荣。贵族、地主、富豪们出入车马交错,居住琼台楼阁,过着“钟鸣鼎食、征歌选舞”的奢糜生活。在山东诸城发现的前凉台庖厨画像里,就可看到猪腿、猪头、兔、鸡、鱼以及杀猪、宰羊、杀鸡、屠狗、切鱼、切肉、洗涤、搅拌、烤饼、烧灶、劈柴等忙碌烹调的人们。这幅画所描绘的场面堪称烹饪操作的全过程,完全可与现代烹饪相媲美。
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黄河流域,特别是山东地区的烹调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其中除了详细地阐述煎、炒、煮、烤、蒸、腌、腊、炖等烹饪方法外,还记述了一些名菜的制作方法。现今蜚声中外的“烤鸭”、“烤乳猪”等在当时就已是山东居民极为喜爱的美味佳肴了。更为重要的是,《齐民要术》中有关烹饪的论述,对山东菜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历经隋、唐、宋、金等朝代的锤炼与提高后,鲁菜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