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齐鲁文化 >

第5部分

齐鲁文化-第5部分

小说: 齐鲁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节秦代以后的山东
  公元前221年,秦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从此时开始,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山东虽然曾被割据势力所盘踞,但始终属于封建皇朝的有机组成部分。
  秦一统天下后在山东设置了齐、琅邪、东海、东、薛等郡,于西汉初年达到了十郡六国。汉武帝时,全国被分成十三部州,山东分属青、兖、徐、豫四州。直至三国时期,此格局也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西晋初年,山东分属青、徐、兖、豫、冀五州。永嘉以后,曾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所据有。隋统一天下后,山东分属青、徐、兖、豫四州。唐代时,河、济(是古代黄淮之间横贯今山东中部东流入海的一条大河,发源于河南济源市,穿越山东而入渤海。源水以地下河形式向东潜流70余里,到济渎和龙潭地面时涌出,形成向东的济渎、龙潭两条河流,但还没有出济源境就交汇成一条河,叫“水”,当其行至温县西北时称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北宋年间分别隶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及河北路。公元1138年,金设置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并设有山东东西路统军司,“山东”开始成为政区名称。元代分置燕南河北道、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和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直隶中书省。明洪武元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洪武八年移治济南,并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初年,山东政区的名称被换成“山东省”,此名沿用至今。

第二章 齐鲁史话(9)
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有“膏壤千里”之美称,农业经济极为发达,所产粮食源源不断地通过黄河西上,运往关中地区。西汉时,山东境内有1700多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0%,人口密度居全国首位。后来,虽然遭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破坏,经济仍很发达,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依然是经济中心。
  隋初,山东各州县普遍安置粮仓,户口占全国总户数的21%。到唐代的开元天宝年间,山东每年都要将几百万石的粟米漕运至关中。到了唐朝后期,虽然几经战乱,但山东的农业生产仍然在发展,达到了“田畴大辟,库仓充积”。宋金元年间,山东地区在经受着统治阶级严重剥削的同时,还遭受着外来的侵扰,经济基本处于滞退状态。从人口方面来看,元代的山东有38万户、126万人,与金代相比户减少了约75%、人口减少了约87%。明朝初年,由于山东“多是无人之地”,统治者开始采取奖励人民垦荒的措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耕地面积迅速增长为7240万余亩,是北宋时期的24倍,居全国第三位。清康熙年间,土地增至9000多万亩,是鸦片战争以前山东耕地的最高数字。
  山东还是使用铁器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春秋初年,齐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制农具了。西汉时,全国设置铁官48处,而山东就有18处。唐朝年间,兖州堪称矿冶中心,莱芜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北宋时,莱芜的铁冶规模有了进一步扩展,与江苏利国监并列为京东两大铁冶中心。明朝初年,山东的年产铁量达315万余斤,居全国第三位。
  山东的其他矿产也很丰富。比如:南北朝时期,山东基本完成由制陶到制瓷的飞跃;隋唐至明清年间,德州、峄县、淄川等地都是闻名全国的陶瓷产地;宋朝时,登、莱两地盛产黄金,元丰年间的黄金产量约占全国的90%;明朝初年,济南、青州和莱州盛产铅,年采铅量约为32万斤;清朝时,山东煤矿已大量开采,峄县煤矿非常著名,乾嘉时期运往京师、奉天的煤炭达数百万石。
  山东的纺织业也举世闻名,定陶、临淄、亢父(今济宁)是汉代的三大纺织中心,所产纺织品数量多、质量好,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域等地,使山东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源头之一。唐代时,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已驰名全国。宋代还在青州设立了织锦院,专门织造高级纺织品。明清时期,济南、临清、济宁等城市都有较为发达的纺织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也开始出现。
  1840年,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东经济也逐渐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农民和手工业者不但遭受封建势力的盘剥,还要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随着洋货在山东境内的倾销,大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民更加贫困,自然经济遭受前所未有的瓦解。
  但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山东出现了近代工业。比如:济南有从事军工生产的机器局;淄川、枣庄、平度等地有金、煤、铅等矿产生产;烟台有张裕酿酒公司、缫丝厂等轻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帝国主义由于忙于战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有所放松,山东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山东经济达到了建国前的最高水平。“七七”事变(1937年)后,山东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区,侵略者为了使侵占区的经济殖民地化,大肆掠夺山东的“二白二黑”——食盐、棉花、煤和铁。对于战火遗存的工业,日本侵略者强硬地采取“军事管理”、“中日合办”等手段,迫使绝大部分的民营工业陷于倒闭的绝境。特别是在人力、物力方面,他们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据1945年12月的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期间,山东共死亡668143人,被抓壮丁393259人,被掠牲畜10797921头,被抢粮食2356972斤,被毁坏的农具有2542844件,被烧毁的房屋有1151186间。这使得山东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各种作物大幅减产,有的甚至减产50%以上。
  山东是革命圣地,历史上曾有无数著名事件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发生。比如:新莽末年,在琅邪郡海曲县(今日照)发生的吕母起义和莒县樊崇领导的赤眉起义;隋朝末年,邹平王薄、兖州徐圆朗、章丘杜伏威等分别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朝末年,濮州(今鄄城)王仙芝、曹州冤句(今菏泽)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曾推翻唐王朝的统治;宋朝,郓城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至今被后人传颂;近代,义和团起义、幅军起义、黑旗军起义、甲午海战;辛亥革命期间,山东同盟会的成员领导了山东独立运动;1919年的“五四”运动期间,山东百姓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等等。齐鲁儿女为反对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从没停止过斗争。
  今日的山东是一个三面环海、总面积约1567万平方公里、人口达9000多万的全国大省,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栖息和回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孔子故里曲阜、齐国故都临淄、人间仙境蓬莱、道教圣地崂山、风筝都潍坊等。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1)
所谓的齐鲁文化,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融合。从时间上看,齐鲁文化产生于春秋时期;从源头来看,鲁国产生了儒家思想学说(以孔子为代表),齐国则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相对来说,齐文化崇尚功利,讲求革新;鲁文化注重伦理,尊重传统。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两种文化逐渐交融,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第一节齐鲁文化概述
  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于齐,负责治理夷人(意味着本地原来的东夷文化开始向后来的齐文化演变);周公旦被封于鲁,以护卫周室(标志着宗周文化在鲁国的完整保存)。因此,从此时开始,泰山南北的东夷人虽然都臣服于周室,但他们却一分为二,山南以鲁为首,山北以齐为头。而且,由于两国诸侯的施政方略不同,泰山周围的夷人风俗也出现了戏剧性的分化。
  周公旦治鲁讲究“尊尊而亲亲”,大力改造当地的夷人风俗,夷人们几乎彻底执行周礼,放弃了原有的文化。姜太公治齐讲究“尊贤而尚功”,对周礼的执行较为淡漠,所以齐国的夷人没有得到彻底改造,部分保留了原来的夷人文化。
  周公雕像
  此外,从地缘政治的观点上看,泰山之南的鲁土地肥沃,适合农耕,很容易与重农的周文化相结合;泰山以北的齐土地贫瘠,难以实行农业文化,导致工商业较为发达。因此,鲁人逐渐被周人同化,最终成为中原文化的典型;齐人则较多地保留了东夷人的文化传统,又借鉴了中原文化,使本土的东夷文化有了新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说,齐、鲁两地的文化是泾渭分明、各具特色的。
  春秋时期,齐鲁文化的核心——儒学产生于鲁国。战国时期,孟子二度游学于齐,在齐国居住了十几年,他的学术思想受到齐文化的熏陶。此外,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在丰富和完善儒学思想的同时,通过学术交流将儒学思想在齐国的文士阶层传播开来。在此背景下,齐文化和鲁文化开始走向融合,共同构筑了辉煌灿烂的齐鲁文化。
  第二节齐文化
  作为齐鲁文化的一部分,齐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齐文化的。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齐文化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文明……
  一、“齐”名的来历
  当时,齐国位于泰山之阴,以临淄为都城,南至泰沂山区,北到渤海平原,西靠黄河古道,东括山东半岛(包括今天的胶东、鲁北地区和鲁西大部),疆域占今天山东省的2/3,堪称“疆土辽阔”。
  对于这样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姜子牙为什么要以“齐”为国名呢?
  其实,早在殷商之时,临淄一带就被称为“齐”。也就是说,“齐”的名称在姜子牙被封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齐国之所以称“齐”,只不过是沿袭了旧称而已。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时期中心区域图》中,“齐”被标注为城邑。郭沫若考证后认为:“齐当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更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由此可见,齐国的国名“齐”是源于齐地之“齐”的。
  既然国名“齐”来自于地名“齐”, 那么齐地之“齐”是从何而来的呢?由于齐地的“齐”在古籍中没有详细的注释,所以学术界目前还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三章 齐文化与鲁文化(2)
第一种观点:“齐”字与天齐渊有关。《齐记》记载:“临淄城南有天齐泉,五泉并出,有异于常,言如天之腹齐也。”《史记·封禅书》言:“齐之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在古代,“齐”字与“脐”字相通,因此“天齐”就有了天的肚脐、天的中心之意。由于临淄附近有天齐渊,当地先民将之看成“天之腹脐” 、世界的中心部位,因此临淄地区便得名“齐”。
  第二种观点:“齐”字与小麦等农业种植有关。首先,“齐”的古义是“禾麦吐穗,上平”;其次,甲骨文、金文中“齐”的字型很像小麦吐穗的形状;最后就是临淄地区自古就以农业为主,且极为发达。正因为上述三种原因,才有了“齐地”之称,也就是“小麦种植区”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