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齐鲁文化 >

第33部分

齐鲁文化-第33部分

小说: 齐鲁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路,并鼓励农民扩大种植。王祯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被人们称为“惠民有为”。
  《农书》是王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公元1313年印刷问世,前后写了十余年。该书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大部分,共约136万余字、共36卷。
  《农桑通诀》是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论,包括农业史、地利、授时、耕垦、耙劳、播种、锄治、灌溉、粪壤、收获等。《百谷谱》专门讲述各种农作物、菜蔬、瓜等的种植方法,其中棉花种植与推广最有价值。《农器图谱》有306幅各种农具、灌溉工具、运输工具、农业机械、纺织机械的图,每幅图后均附有文字说明,对其结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如可兼磨、砻、碾三用的水转轮轴等。
  《农书》全面、系统而又有比较地总结了农业生产经验,所提出的“不违农时”和“因地制宜”的观念对当时的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第九节明朝时期
  明代由于战争不断,山东“多是无人之地”,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奖励人民垦荒的措施。得力的整治措施实施后,山东的人口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原本比较萧条的社会也逐渐变得繁荣起来。在这种大背景下,李攀龙等文化名人从山东这块土地上走了出来……
  一、历下诗派的创始人:李攀龙
  李攀龙(公元1514—1570年),字宇鳞,号沧溟,明代诗人、文学家,济南历城韩仓人。
  李攀龙出生于农民家庭,9岁那年父亲意外亡故,全家只能依靠母亲缝补纺织来维持生活。虽然家境贫寒,母亲依然供他上学。李攀龙刻苦好学,18岁时成为县学诸生。此后他常与好友殷士儋、许邦才等到山涧丛林中吟诗作赋,被人称为“狂徒生”。
  嘉靖十九年(1540年),李攀龙考取乡试第二名,四年后(嘉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担任刑部主事之职。在京期间,他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等人结社论诗,得“后七子”之名传于天下,李攀龙被人们称为“后七子”的首领之一。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后,李攀龙相继任广东司主事、刑部员外郎、山西司郎中等职。由于在任期间公平执法、除弊兴利、刷新政治、政绩斐然,他于嘉靖三十四年升任陕西提学副使。到任后,由于与陕西巡抚不和,他以母亲年迈为由辞官回家,在今济南市东北郊的华山脚下、大明湖畔的百花洲上修筑了“白雪楼”,从此闭门谢客,只与好友许邦才、殷士儋等人互相切磋,并专意于读书和写作。
  隆庆元年(1567年),李攀龙被推荐担任浙江按察使,随后改任浙江参政,隆庆三年升任河南按察使。没过多久,其母亲因病过世。为此,他匆忙奔丧回家,并于次年8月在家乡去世,葬于历城城郊的“牛山之原”,后移葬在药山之麓。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齐鲁英杰(33)
李攀龙自幼爱好诗歌,酷爱古代文辞,推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但反对当时萎靡的“台阁体”文风,创建了在文学上独树一帜的“历下诗派”。
  李攀龙一生著述颇丰,有《沧溟文集》、《白雪楼诗集》、《古今诗删》等多部著作。
  二、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符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朝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
  戚继光的祖辈均为明代将领,父亲戚景通熟读兵书,精通武艺、治军严明,曾任都指挥使。戚继光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军事生活的熏染,很早就有忠心保国的志向。
  公元1545年,17岁的戚继光继承父业,承袭世职登州卫(今山东蓬莱县)指挥佥事,并以父辈为榜样“留心韬略,奋迹武闱”,决心为保卫祖国海疆做出贡献。1548年,明王朝为了抵御蒙古鞑靼对京城的侵袭,把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当时指山海关至居庸关一带)列为边镇,由山东、河南抽调大量官兵戍防。戚继光连续5年,每年都率领本部人马前往蓟州一带执行戍务,在此期间,他两次上书朝廷,献防敌方略。
  公元1553年,戚继光因战功卓著而升任都指挥佥事,统辖3营24卫所,奉命主管山东的防倭寇军务,防线从江苏与山东的交界处一直延伸到山东半岛北端。海防线非常长,但卫所的兵力却极为有限。为了设防倭寇侵袭,戚继光开动脑筋思索良策。通过与当地官员、百姓,特别是渔民们的交谈,他了解到倭寇在每年3、4、5、9和10月的活动最猖獗,同时还了解到这几个月的气候、风向及船只可能停靠的地方。摸清倭寇活动的规律后,他在倭寇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重点设防,同时整顿卫所、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巩固了山东地区的海防,令倭寇不敢前来骚扰。
  公元1555年,浙江地区遭到倭寇的肆意侵犯。戚继光调到浙江担任参将之职,负责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率军抵抗倭寇。上任伊始,他发现军队的素质不良,“兵无节制、卒鲜经练、士心不附、军令不知”,作战很难取胜。于是向上司提出“招募新兵、亲行训练”的建议,获得许可后前往义乌招募农民、矿工等3000多人组成新军,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其成为熟悉军纪、法度,熟用手中兵器,能够奋勇作战的队伍,人们称其为“戚家军”。同时,戚继光还根据江南水乡的特点,改造队伍的队形,并创出鸳鸯阵法,使长短兵器配合作战,用火器和弓箭掩护,从而重创倭寇。
  公元1561年5月,倭寇集结上万人,分乘数百艘船只,窜至宁海、奉化、桃诸等浙江沿海县城,企图攻占台州府城。戚继光得到消息后,率领戚家军采取偷袭、伏击、快速奔袭等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将倭寇军队打得晕头转向、慌忙逃窜,最终歼灭敌军6000多人。第二年,倭寇再次集结人马前往福建沿海侵扰,很多城镇受到倭寇荼毒。戚继光急忙率军驰援,一举捣毁倭寇在横屿(今福建宁德城外海中)的老巢。首战胜利后,他又连续发动攻势,一举摧毁倭寇的多处据点,使倭寇死伤无数。后来,戚继光与巡抚谭纶、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通力合作,彻底消灭了闽、粤沿海的倭患。
  公元1567年,戚继光被张居正(公元1525—1584年,字叔大,号太岳,任明朝宰相)调往蓟州,负责当地的防务。戚继光在任16年,对练兵、治械、阵图等进行了大幅度改进。由于设备稳固、部队精练,蒙古鞑靼未敢轻易来犯。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齐鲁英杰(34)
张居正去世后,戚继光受到排挤,于1583年被调到倭患早已荡平的广东任镇守。戚继光郁郁不得志,3年后告老还乡,于1588年在山东蓬莱老家逝世。
  戚继光不但是屡立奇功的将才,还是有名的军事理论家,《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两部军事理论著作均在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列。
  三、心胸坦荡的文学家:于慎行
  于慎行(1545—1607年),字可远,号谷山,明代文学家、诗人,兖州平阴县东阿镇(今山东省济南市东阿县杨柳乡)前屯村人。
  于慎行天资聪颖,自幼刻苦学习。传说有一天,年少的于慎行看见邻居在造新房,有位老先生出了一幅上联:“磨砖砌地”,让于慎行来对。于慎行应声对出下联“练石补天”。张岱评其对句“出口即有宰辅气象”。
  嘉靖四十年(1561年),年仅16岁的于慎行考中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考中进士,进翰林院为庶吉士,不久担任翰林院编修。万历初年,博学多才的于慎行参编《穆宗实录》,并破例以史官充任日讲官。
  于慎行为人忠厚老成、心胸坦荡,万历五年(1577年)因与内阁首辅张居正失和,称有疾病回乡。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过世,于慎行重新被起用,官复原职。此时张居正遭政敌攻击,于慎行以非常恳挚的语言给有关的官员写信道:“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实堪可怜,望予关照。”此举得到时人的称赞。
  万历十七年,于慎行升任礼部尚书。当时,朝中产生了“国本之争”(封建时代把立太子看作“国本”),大臣们认为应按“无嫡立长”原则立常洛(万历帝的皇后无子,常洛是王妃于1582年所生)。但万历皇帝喜爱郑妃,想立常洵(是郑妃于1586年所生)为太子,双方争得不可开交。
  万历十八年(1590年),于慎行连续上疏,请皇上早立太子,遭到了万历皇帝的严厉训斥。但第二天他又上疏恳请,并说这是礼部尚书应该提的事。万历皇帝大怒,说他“要君疑上,淆乱国本”。于是于慎行引罪乞休,万历十九年在得到神宗皇帝批准后归隐故乡。
  在家期间(共16年),于慎行重修《东阿县志》,主编《兖州府志》,并探讨当世得失之故,旁搜博采,属词此事,创作了《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4卷、《谷山笔尘》18卷。
  万历三十五年,朝廷推举内阁大臣,于慎行名列7人之首。神宗命他官复原职,并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此时的于慎行已经年老体弱、重病缠身,经再三推辞不允后才勉强来到京城晋谒,但没几天就病逝了,时年63岁。
  第十节清朝时期
  清代的山东,农产品与手工业品日益商品化、商业和手工业不断繁荣、社会生活极大丰富,使得这里文人辈出、各领*。在众多文人骚客中,以蒲松龄、王懿荣等为代表的一群山东文人无疑是齐鲁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的群体……
  一、《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蒲松龄(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以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闻名于世。
  蒲松龄的祖上原是地主,但从祖父辈开始,家境逐渐衰落。他的父亲本是读书人,但因科举始终不如意,产生了经商的念头,希望以此兴旺家事。可天不遂人愿,最终父亲的梦想成为泡影。因此,在蒲松龄少年时,家境已经非常困顿。

第六章 齐鲁英杰(35)
年轻的蒲松龄像当时大多数学子一样热衷于功名,19岁时参加童子应试,在县、府、道的3次应试中都得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并受到著名诗人、山东学政施闰章的器重。初试的大获全胜令年轻的蒲松龄手舞足蹈,产生从此平步青云的念头。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此后的科举会试中,他却屡试不第。
  公元1684年,已经45岁的蒲松龄到省府济南参加考试,但因劳累过度病倒在考场上,考试自然落第。3年后,他再次到济南参加会考,仍然没有考中。对此,他愤愤不平,恨恨而归。
  久经考场使蒲松龄窥见科场内幕,明白自己屡试不中的缘故:“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气愤填胸,欲望然哭向南山而去!”
  蒲松龄一生科场失意,除了在31岁时应邑人孙惠之邀,在江苏宝应高邮当了一年多幕僚外,从没有做过官。他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家乡教书,过着贫困、苦闷和绝望的日子。残酷的身世际遇使蒲松龄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充满孤愤与不平,或许正是因此,才创作出不朽名著《聊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