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齐鲁文化 >

第16部分

齐鲁文化-第16部分

小说: 齐鲁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村生产的线绨被面、真丝被面和软缎被面等丝绸产品,均具有花形大方、色泽鲜艳、质地坚韧等特点。尤其是高档被面,原料是桑蚕丝和人造丝,质地细腻、缎纹紧密、柔软有弹性,再根据原料的吸色性能进行两次染色,使缎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可谓鲜艳夺目、富有变化。断面上所刺的飞禽、走兽、山水、花卉等均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其织作之精美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八、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是我国民间年画中的古老画种之一,也是我国独有的年画画种之一。据考证:扑灰年画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如今只有在山东高密还存在。
  所谓“扑灰”,就是用柳枝烧灰、描线做底版,一次复印多张。然后,艺人们在印出的纸稿上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
  扑灰年画
  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主要是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很浓,格调也非常明快。通常情况下,扑灰年画以仕女、戏曲人物、胖娃、山水、花卉、神话故事等为题材,着色浓重、色彩艳丽、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形象富有动感,深受百姓的喜爱。
  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就非常精辟地道出了扑灰年画的风格特点:刷刷刷,一溜栽花。大潮狂涂,描了勾画。细心粉脸,眉眼巧画。待要好看,咸菜磕画。
  “刷刷刷”是指扑灰年画的制作从“粉脸”、“涮尹”、“赋彩”、“开眉眼”、“勾线”、“涮花”、“描金”、“涂明油”等整套工序下来必须由一人连续完成,同时也是对画师作画过程中肆意潇洒、放笔纵情、不饰雕琢的创作气派的生动描述。
  “一溜栽花”是指扑灰年画的创作都选择喜庆吉祥、美满和睦的题材,以满足人们在新年期间对美好事物向往的心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7)
“大潮狂涂”是指每张年画无论是服装还是头发,全用单色抹刷,整个轮廓线也是一笔抹下,这种潇洒的涂抹姿式被称为“大”、“狂”。
  “描了勾画”是指画面的局部加工具备“兼工带写”的特点。
  “细心粉脸,眉眼巧画”是扑灰年画中人物画的关键技法,也是为了更好地突出艺术效果,区别其他年画的关键点。一般来说,画扑灰年画的人物先要把人物的脸部粉出洁白的脸型,然后在上面巧妙地勾画眉眼、五官,然后敷彩、涂明油。这会使画面人物的面部透明细嫩、富有弹性,从而增强真实的肉质感。
  “待要好看,咸菜磕画”是扑灰年画的最后一道工序,也就是民间画师用饭桌上的咸菜刻上不同图案,然后蘸着颜色在已完成的人物服饰上印上固定的图案,以增强服装的美感。
  九、高密剪纸
  高密剪纸是当地的“三绝”之一,属于鉴赏型的民间艺术品。在中国,剪纸艺术至少存高密剪纸
  在了2000多年,高密剪纸的起源时间虽无文字记载,也无考古发现,但传说它与当地的
  扑灰年画同时兴盛,在明朝洪武初年时期已广为流传。
  高密剪纸的题材极为广泛,无论是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还是远古的神话传说,抑或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文学人物,都是很好的题材来源。而且,无论从构思到技法,还是从内容到形式,剪纸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形神兼备、以神为主,形意结合、以意为主的审美特点,与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极为相似。
  在艺术上,高密剪纸构思精巧、造型雅拙淳朴、线条刚劲挺拔,具有浓重的金石味和灵秀细腻的韵趣。比如:在单色剪纸上表现养在笼子里的蝈蝈是很难的,但高密的剪纸艺人却能别出心裁地将蝈蝈放到笼外,并用它一双有力的后腿钩紧精巧的笼子来突出整体感。
  再比如想要剪出“八仙过海”,江南剪纸会用轻柔的细线、手绘式的五官来凸显其玲珑剔透;河北剪纸以块为主,一般都是大面积的黑块,达到整体轮廓的完整性,凸显剪纸图案的浑厚粗犷。高密剪纸则与它们不同,以鱼纹、网纹一样的细线组成“八仙”挺拔而轻柔的衣饰,用黑黑的脸膛颜色表现“八仙”的不同神情,再加上浓重的水与飘逸的云,构成人在仙境的独特画面。
  如今高密人以淳朴的审美情趣,用一把剪刀随意剪出心里的图画,如五谷庄稼、生肖胖娃、鸡犬鹅鸭、猪马牛羊等。平日里,无论是寿诞添丁、婚嫁喜庆,还是年节,剪纸艺人们都会大显身手,在家里的门楣上、窗户上、衣柜上、箱子上……贴上剪纸,真正地体现出“无处不飞花”的景象。
  十、聂家庄泥塑
  聂家庄泥塑是指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聂家庄分东、西聂家庄,属高密县的姜庄镇,聂姓在这里是大姓,因此得名。据聂氏家谱记载:明朝万历初年,聂福来为了谋生,制作“锅子花”(一种用泥巴做外衣,中间装火药,顶部留空,外形似反扣锅底的玩艺,可点放作礼花)进行销售,不久便有人效仿。
  到了清康熙年间,东西聂家庄都开始捏泥玩,并由做“锅子花”向做泥娃娃、鸟兽虫鱼泥塑作品等观赏品和泥玩具发展。清嘉庆年间,聂家庄的泥塑进入全盛时期,许多人都能制作出会动、会叫、会斗趣的活玩艺,如叫虎、叫狮、叫猴、叫鸡等。
  建国初期,聂家庄泥塑已经发展到50多个品种。无论是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上,还是泥玩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上,聂家庄泥塑都受到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影响。扑灰年画和剪纸所表现的鸟兽虫鱼、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都能够在泥塑中找到。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8)
在艺术造型上,聂家庄泥塑不断向剪纸靠拢,开始注重神似、力求简约。在色彩的运用方面,聂家庄泥塑追求鲜明、醒目、柔和与动人,用色讲究少而精,擅长以桃红和大绿为基本颜色,并能把动物与人的神情衬托得恰到好处,这与扑灰年画的特点基本一致。
  此外,聂家庄泥塑还吸收了扑灰年画的“明油”和“涮画”技法,增强了泥塑作品的亮度与晕化效果。
  第三节齐鲁曲艺
  受齐鲁文化的熏陶,齐鲁大地上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曲艺也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这里的名片之一,无论是孔府乐舞,还是地方戏种柳琴戏、山东梆子,都与当地特殊的地域文化、人文特点相互融合,成为齐鲁文化的代表。
  一、孔府乐舞
  所谓孔府乐舞,就是在孔庙祭祀仪式中使用的乐舞,有着不同于其他表演形式的风格与特色。
  歌与舞自古以来就融为一体,“故歌之,为言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之也。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孔府乐舞包括祭孔舞蹈和祭孔音乐两部分。
  孔子对世人影响非常大,历代统治阶级都宣扬孔子的功德,以显耀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因此,祭孔仪式中的舞蹈就应该是最正统的乐歌和最典雅的舞容,必然与民间充满生活气息的舞蹈截然不同。
  孔府乐舞的表演者是孔府专门供养的乐舞生员,他们都来源于“乐学”。所谓“乐学”就是孔府按我国周代以来的音乐教育制度设立的传习古乐的学府,立有“太常”制度,有正规的常设机构对乐舞生员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正规的专业训练。乐舞生员除了按部就班地学习祭礼乐舞之外,还要学习乐理、吟诗、作画、书法等,学有所成者还会被推荐参加科举考试。
  孔府乐舞的表演规模以孔子封号而定。自南齐以来,除个别朝代使用“宫悬之乐”和“八佾之舞”(乐队排成四面,舞列八行,每行八人)外,其他各朝代基本上沿用“轩悬之乐”与“六佾之舞”(乐队排列在东西南三面,舞列六人)。
  孔府乐舞使用的乐器有编钟、编磬、特磬、古瑟、古琴、洞箫、笙萧、龙笛,及金、石、革、木、丝、竹、匏、土等古代的八种乐器。演出时,编制庞大的乐队与生动的歌舞相得益彰、辉映成趣。
  明代以来,祭孔祀典开始固定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六项仪程,这使得祀典中的乐舞也必须固定为六个乐章:迎神奏《昭平》之章、初献奏《宣平》之章、亚献奏《秩平》之章、终献奏《叙平》之章、彻馔奏《懿平》之章、送神奏《德平》之章。
  祭孔音乐旋律古朴、节奏徐缓,属于最为方正的祭祀乐歌,从隋代到民国初期基本沿袭一字一音的旋法。如清同治年间,皇帝在重新颁定祭孔乐曲时,特别强调“管弦只一字一音,盖长言之为歌,长引其声以咏也……使声必依永,律必和声”。祭孔音乐需要一字一音的演奏,速度必然极为缓慢,由于传统观点认为“大乐必易”,因此只有这种简而无傲的音乐才能“导人心之和,宣天地之予”,进而“感格于神明”。也就是说,只有这种音乐才能符合古代祭祀内容所需要的特殊表现形式。
  二、山东地方戏曲
  我国的戏曲艺术历史久远,早在原始社会的狩猎、酬神、祭祀乐舞中就已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山东的音乐歌舞已非常发达。齐国的《韶》乐曾被孔子誉为闻之“三月不知肉桃花扇剧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9)
味”,民间流行的许多乐章也被保存在《诗经》中的《齐风》、《曹风》里。
  当时的山东已经出现优伶(旧时戏曲演员的俗称)。近年来,济南无影山西汉墓中出土的陶俑就生动地反映了汉代“百戏”表演的盛况。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彩绘女舞俑,姿态也非常优美。唐代出现了“参军戏”,宋代又出现了“官本杂剧”,金代则出现了“院本”。至此,山东的戏曲艺术已初具雏形。
  元代,山东戏曲是在北方戏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剧体裁已经成熟。它与唐诗、宋词一样,曾被誉为一代之盛。当时的山东东平府就是杂剧创作与演出的中心,并出现了大量剧作家和作品。到了明朝,著名的戏曲《宝剑记》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学者们认定为传奇剧中出现较早、影响较大的作品之一。清代,山东这片戏曲艺术的土地上又相继产生了蒲松龄的戏曲和俚曲、孔尚任的历史剧《桃花扇》、桂馥的抒情小剧《后四声猿》等。这一切都表明山东的戏曲艺术开始像奔腾向前的江河,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
  山东的地方戏曲历史久远、品种繁多。据有关资料记载:在山东境内流行的剧种比较知名的就有柳子戏、大弦子戏、山东梆子、五音戏、柳琴戏、吕剧、傀儡戏等数十种,约占全国戏曲总数的1/10以上。
  “柳子戏”由俗曲和柳子两部分组成,由于柳子调通俗易懂,故称“柳子戏”,曲阜、临沂等地称“弦子戏”。戏曲史籍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说,“东柳”指的就是柳子戏。
  “大弦子戏”流行于鲁西南一带,不但唱俗曲曲牌,还保存了高腔、勾儿腔、石牌腔、罗罗、青阳等声腔,只是没有“柳子调”,《孙武子擂炮兴兵》、《金麒麟》等是其传统剧目。
  山东梆子又称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流行于菏泽、临沂、济宁、泰安等地。它和平调、莱芜梆子等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大约在清朝初年就已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