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起点 >

第5部分

起点-第5部分

小说: 起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是人心所向,发展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加快发展经济是众望所归,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必由之路。顺应这个历史潮流,新闻媒体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在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前驱的作用。
  原载《炎黄春秋》1999年第3期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1)
◎戴煌
  编者按:作为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拨乱反正重要历史发展时期的*中央秘书长和*中央总书记,*同志最重要的功勋之一,是在全党同志,特别是在叶剑英、*、陈云等同志全力支持下,坚决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非凡的胆略和勇气,组织和领导了*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大量工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6周年了,今年11月20日是他诞辰80周年的日子,我们特发表此文,以表深切的怀念。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一、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粉碎“四人帮”后第六天,即1976年10月12日,叶剑英老帅派他的儿子叶选宁去北京东城富强胡同6号*的家里看望*。*十分高兴地说:“祝贺你爸爸同华主席他们一道,为我们的党和国家立下了不朽功勋!” *接着说:“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什么是人心?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务必请你把我这个话带给你爸爸。”
  谈完正事,耀邦问叶选宁:“你能见到华主席吗?”
  叶选宁说:“我可以想办法见到华主席。”
  “如果你能够见到他,请你把‘中兴伟业,人心为上’这句话转告给他。”  但是自从请叶选宁捎去那几句话之后,耀邦不但久久未得华国锋同志的回音,而与“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停止批邓、清理冤案、生产狠狠抓的核心要求相对立的“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却出台了。按照“两个凡是”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错误发动和领导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还要“每隔七八年来一次”;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仍然是“反革命事件”;“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决定照旧有效;新中国成立后涉及千百万人命运的冤假错案,统统都不能*昭雪。
  所有这一切,都被当时的华国锋同志归结为“抓纲治国”四个大字!这个“纲”,就是“阶级斗争为纲”。抓着这个“纲”去治国,就是说在继续狠抓“阶级斗争”的前提下,去治理我们这个几乎被推向崩溃边缘的国家……这等于给“中兴伟业,人心为上”的战略主张猛泼了一瓢冰水!
  对此,陈云同志说:从粉碎“四人帮”到第二年3月,仍然“大有杀气”。*同志更直截了当地对人说:“两个凡是”不科学。*同志说:这哪是人心为上,而是乱箭穿心嘛!
  1977年3月底,党中央下了一道命令:任命*为*中央党校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当他踏进颐和园北中央党校校园的时候,他仍在为如何针对“两个凡是”寻觅一个精确的突破口苦苦思索着。
  5月24日,*同*、王震谈话时说:“前些日子,中央办公厅的两位负责同志来看我,我对他们讲,‘两个凡是’不行。”*阐述道,我们不能把毛泽东针对某个问题的讲话套用到另一个问题上,或把他关于某个地方的指示套用到另一个地方!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东西。
  小平同志的谈话,使耀邦找到了冲破“两个凡是”的突破口。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2)
一天下午,耀邦同志把党校文史教研室从事古文研究的中年知识分子杨逢春,请到自己办公兼宿舍的那座两层的灰砖小楼,对他说:
  “我想让你写个东西,你敢不敢、怕不怕?”
  “怕倒不怕,不过究竟写啥?”杨逢春说。
  “是有关干部工作的文章。”
  “可惜我对干部工作情况不甚了解。”
  “这不成问题,我可以给你介绍情况;如有困难,还可以找两位同志帮助你。”
  “那好,我尽力而为。”
  此后耀邦抽空与杨逢春、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的叶杨、陈中以及《人民日报》的几位同志聊了整整两个半天,讲了全国政治形势和落实干部政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耀邦说:这20年来,我们党的政治生活很不正常,首先是中央政治局的政治生活不正常。一是没有真正的集体领导;二是没有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得少数坏人从中搬弄是非,诬陷好人。这是我们党执政后遇到的一次长时期的危机。粉碎了“四人帮”,本来有了彻底改变这种不正常状态的极有利的条件,以全面恢复党的“八大”确立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很可惜,没有迅速利用这个好转机,现在,党内很多同志都急于要求利用这个好转机,但是要取得根本好转,还需要一个过程。对这样一个过程,既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但也不能松松垮垮,得抓紧。
  他回忆起在延安担任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长时的生活景象说: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党集中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国民党固然比不上,任何*党派也比不上。所以常常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但从1957年开始的20多年来,一个又一个莫名其妙的政治运动,坑害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所以,耀邦说:现在要真正地拨乱反正,首当其冲的就是全面落实干部政策,*冤假错案,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大量的被*的干部解救出来,才能把压在各阶层人民心头的大大小小的石头都搬掉,才能使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生气勃勃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真正中兴我们的党和国家,非此莫属!
  可是,耀邦一转语气说,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同志并不这样看。他们以种种借口轻视甚至阻挠这项工作。因此我们应当从理论上阐明这项工作的正义性与必要性。你们可以组成一个班子,搞出一个写作方案来,文章的题目可以叫做《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写作过程中如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不必让秘书安排时间。
  有人问:“文章可以写多长?”
  耀邦说:“《人民日报》的一个版面有多大,文章的块头就多大。”
  “多长时间拿出来?”
  “在力求准确完善的前提下,当然快一点好。因为被*的同志和他们的亲属都在眼巴巴地望着哩!”
  得到耀邦如此明确的指点,文章的写作进展相当快。耀邦首肯了杨逢春、叶杨、陈中的写作提纲后,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到了初稿,并字斟句酌地作了很多修改。《人民日报》的同志后来也参与了修改,前前后后共修改了17次才定稿。
  定了稿,耀邦却让先放着,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发表。1977年7月,在*十届三中全会上,艰难复出后的*提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对“两个凡是”的一个重大突破。耀邦仍认为发表文章的时机未到。他说,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积极筹备中,应该期待原来强调“两个凡是”的同志,在这次代表大会之后,能够接受党心为上、民心为上的观念而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全党多数同志一起,化解人们心目中纵横绵亘于中国大地的特大冰山。 。 想看书来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3)
但是,在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华国锋同志所作的政治报告,尽管也说了“干部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说“四人帮”强加于人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却只字不提“*冤假错案”。在这个全面落实干部政策、*冤假错案的头等重要的问题上,使人们很失望。这时,耀邦感到,发表那篇文章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到1977年10月7日,粉碎“四人帮”一周年,《人民日报》以整整一个版的篇幅予以全文刊登。广大读者看出了这篇文章的精髓所在。
  文章说:落实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政策,特别重要的就是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因为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被“四人帮”们摧残破坏殆尽。他们大搞法西斯专政,对革命干部进行诬蔑、造谣、栽赃、陷害,实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他们在干部问题上的一整套反*列宁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谬论和种种倒行逆施,流毒甚广,危害极大。但是,至今有些同志,特别是有些做干部工作的同志,由于受“四人帮”流毒的影响,在落实党的干部政策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前面,工作很不得力,致使一部分有路线觉悟、有工作能力的干部还没有分配工作,许多受审查的干部还没有做出正确的结论,一些混进干部队伍的坏人还没有处理。这些都说明,落实党的干部政策仍然是一项严峻的战斗任务。一切共产党员、革命干部,都应该积极地站到揭批“四人帮”斗争的最前列,坚决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绝不能采取庸俗的自由主义态度。
  此文一出,石破天惊!一个月之内,《人民日报》就收到一万多封信件和电报,文章作者两个月收到的来信、来电可装两麻袋。这些信电对文章表示百分之百的支持与拥护。有的说:“深受感动,说出了千百万干部的心里话”;有的说:“温暖了许多同志的心”;有人则“希望继续大造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的舆论,推动各有关单位落实党的干部政策”。有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在长篇电报上说: “我们全家人冤沉海底已有多年,全家老少边听广播边流泪。认为这下一家子人可以盼到大天亮了……”
  然而,要使每一个冤沉海底多年的家庭都能很快盼来这“大天亮”远非易事。在这篇文章广为传播后,一些省市和中央的一些部门对落实干部政策仍然在“顶牛”,尤以一向都是“审干”、“定案”核心的组织人事部门为最。有的组织部干部打长途电话责问《人民日报》:“这篇文章是哪里来的?有没有中央文件作依据?如果你们不根据中央原有的文件精神办事,这么多案子咋*?这只能搞乱局势,制造新的不稳定!”有些地方和部门的党委和组织人事干部也说:“这事很难办”,缘由是:“前任首长批的,现任无权过问”;“好不容易定了的案,现在不能翻烙饼”;“揭批‘四人帮’、抓革命促生产的任务重,顾不上再搞这档子事”……说得最软和的,也是“问题太复杂,只能慢慢来”。
  怎么办?
  《人民日报》的一些同志和文章作者又一次在耀邦家里碰了头。耀邦说:“这不奇怪。自从我们的党诞生以来,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些正确与谬误的重大斗争。有时恰恰是谬误的一方占了上风,这风还刮得很猛烈,简直是台风十二级。但只要正确的一方沉着应战,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总会取得胜利。现在我们也正处在与一股新的‘十二级台风’相抗衡的关键时刻。我们既然已经坚定有力地跨出了第一步,就决不后退,并努力扩大已经打开的突破口。” 。。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4)
接着耀邦用苏东坡的一句名言鼓励在座的同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