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驸马爷-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仁宗看见,赵懿的脸上不自觉的笑了一下,他的心里更是有些难受。
赵懿说道:“他是怎么说的?”
仁宗深深吸了口气:“他没说什么,公主的事情,轮不到他做主。”
赵懿低头轻声细语:“父皇让人问他一下吧,看看他怎么说。”
仁宗凝视赵懿:“你,决定了?他说去你就去?”
赵懿点头。仁宗却微微一摇头,很是无奈的说了一句:“我的痴儿,和你母亲一个摸样。”
早朝上面大臣们关于瓦桥关争论也是相当的激烈,对于陈世美提出的把坛坛罐罐收拾一下,让个地方给党项人和契丹人做生死之斗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
赞成的人说的言之有理,反对的也是一副义正言辞。仁宗知道,所有大臣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想让宋朝避免这场战争,或者在这场战争中成为最后的赢家。
仁宗从来没有指望过朝堂上这样争吵能让大臣们取得一个一致的一样来。关于瓦桥关的事情是国之大事,这样的大事是要皇上决定的,而且绝对不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可是仁宗也是一个人,他知道自己没有神仙那种掐指一算就知道结果的本领,所以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他总是先让大臣们吵,至于最后怎么做,都是他听取了某一位大臣的意见。
事情最后成了,是仁宗英明神武,事情最后没做好的话,那位说出仁宗心里想法的大臣就要倒霉了
仁宗做出的决定是采用陈元的想法,从心底来说,仁宗不愿意做一个守成之君。他也想创立秦皇汉武那班的功绩,最不济也想让大宋朝迎来一个中兴的局面。而且,宋朝不光的是强敌环视,本身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经不是稳重稳重再稳重就能稳得住的了
陈元的那个做法有点冒险,不过仁宗想试一下。
谈判艰难的进行了十余日,虽然谈的艰难,但是进展还算顺利。给李元昊的支持不是耶律涅咕噜能阻止的,在张元答应了把党项的翔庆军从西平府北移之后,这笔交易立即谈妥,那足以武装一万人的兵器从宋朝军械库里拉了出来,一路往党项去了。
当然,陈元在私下也以此来要挟过张元,让他在铁安里等人事情上松口,不要做过多的追究,张元对此的说法很是含糊。陈元明白他的意思,含糊,是说明张元已经愿意松口了,只是自己的条件还没有达到他的满意,他想要公主。
关于第二个问题的谈判更是顺利,本来辽国和党项人争吵的不可开交,可是随着大宋的军队忽然间毫无理由的后撤四十里,这个问题也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
一切如陈元估计的一样,党项人和契丹人同时扑向了那片大宋让出来的真空地带,而为了争斗对那一片方圆几百里的荒无人烟的山区的控制权,党项和辽国战争随即打响
战争一旦打响,就意味谈判的工作只剩下善后的事宜,辽**队大举压上,而党项人全力以赴的抵抗者。辽国的四十万大军,党项人的二十万人马,全部集中的贺兰山沿路。就算是大宋也是风声鹤唳,从熙州到河间府,瞬时间集结了五十多万部队严阵以待。
耶律涅咕噜随时都会离开,谈判随时都会终止。至于他离开之后辽国是不是会发动对宋朝的战争这一点没有人能确定。包括耶律涅咕噜自己都不能确定
虽然辽国对宋朝支持党项极为不满。可是宋朝也按照辽国要求,把瓦桥关那一条路给让出来了。至于在那里辽**队遭受到党项人的阻击,好像跟宋朝扯不上什么关系。
虽然耶律涅咕噜谈判的时候动不动就威胁战争,可是真的到了现在,要不要打还真不是他能做的了主的
从策略上说,宋朝让出瓦桥关前方圆百里的一条道路这一手非常高明辽国人必须再抽出一部分兵力投入这片战场,这让他们本来准备用来对付大宋的部队更是数量锐减而且几天的战斗下来,辽**队在党项人手上没有讨到丝毫的便宜,先头部队反而被党项的白马军逼的节节后退,这样的战局让辽国所有的人都始料不及。
他们忽然发现本来以为是软柿子的李元昊居然那样的扎手,这个时候还有能力和大宋同时开战么?
辽国所有的人都无法做出这个决定。
而于此相对的是,张元深深的明白党项人想要把战争支撑下去有多困难,对宋朝的帮助是多么的渴望
“陈兄,那耶律涅咕噜估计近日就要离开了,我想我们可以把谈判的方针改一下。”
张元的脸上堆着友善的笑容,称呼又从尊使变成了陈兄。这么大的转变让陈元有些不太适应,他可以和耶律涅咕噜称兄道弟,那是假客气。但是和张元不行。
人是有原则的,陈元可以和党项人做朋友,可以和契丹人还有女真人做朋友,却绝对不和张元这种人做朋友,这就是他的原则。
两个人都在出恭,陈元看着蹲在身边的这个跑到党项去混的风生水起的大宋书生,微微的笑了一下:“这个地方,谈论这样的事情好像不太合适吧?”。
第292章 獒与犬
张元却不管他怎么说,继续鼓动自己的莲花之舌:“陈兄,我们在瓦桥关打了几仗,宋朝应该清楚的看到了我们党项勇士的战斗能力,若是我们两家联手,灭了辽国不是问题”
陈元讪讪一笑:“张大人太看得起我了,跟您说实话,您说的这都是国家大事,没有我们皇上授权,在下可不敢答应张大人什么。”
张元道:“我知道。我已经上书大宋皇帝,把我的想法说了一下。听过天朝有很多大臣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我猜测没错的话,这几个皇帝应该会召见陈兄才是,到时候还请陈兄多多说项。”
陈元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张元这个话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皇上要召见自己,是早上宋祁刚刚告诉陈元的。
这几天向仁宗回报事情都是宋祁去的,张元怎么知道仁宗今天晚上要见自己呢?陈元眼珠一转马上明白过来,可能随着战局的发展,党项人出乎预料的先打了两场小胜仗之后,宋朝一些非常仇视辽国的官员肯定从其中嗅出了什么味道。
他们中间必然有人已经和张元搭上了线,想法和张元说的一样,两国一起灭了辽国
宋辽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仇恨这个东西有的时候真的会让人丧失理智。
陈元知道,现在和党项合作根本对宋朝没有任何好处辽国是狼,李元昊一样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不怪那些官员和张元商议合作的事情,可是他们透露仁宗今天要召见自己,明显就有些过分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有些官员看到灭辽的机会之后,确实失了分寸
陈元自己还是有理智的,他认为大宋现在应该做的不是坐山观虎斗,而是趁着两只老虎打架的时候赶紧喘上一口气,然后磨快手中的刀剑,等着合适的时候出手杀虎,力气大就两只都杀了力气不够就杀了快打赢的那只
他更知道现在不是追究哪些官员责任的时候,自己应该要尽力去弥补
陈元冲张元笑了一下:“张大人放心,我也认为我们如果合作能把辽国人给灭了那是最好不过如果皇上真的见我,我一定会替张大人说辞的。对了张大人,我那些兄弟的事情还请大人万万放他们一条生路。当时咱们不是不熟么?闹出这不愉快来,都是我的错,你就看在我们现在坐在一起谈判的份上,松一松口好不好?”
陈元又说道了铁安里等人的事情,张元听了做出为难的样子:“陈兄,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说实话兄弟也不想这样,只是我们大王一定让我给那些死了的人一个交代,我们这些底下办事的人实在做不了主,这一点陈兄应该知道才是。不过我已经和我们大王说了,陈兄在这次谈判的时候帮了我们很多忙我们大王现在正在犹豫。”
陈元的心里暗骂了一声,他知道张元还是要公主,这小子摆明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
心里骂着,脸上却是一副感激的表情:“那多谢张大人从中斡旋了,张大人放心,今天晚上我必然会和皇上说与党项合作之事,还有公主和大王的婚事,在下也认为宜早不宜迟,既然已经谈妥,又何必等到战争结束。”
张元心知肚明陈元这就是开出交易的条件了,当下做出惊喜之状:“真的?那太好了陈兄若能让公主早如嫁入党项,大王必然十分欢喜,那你的那些兄弟肯定会没事的”
陈元也看着他:“真的?”
“真的”
“哈哈哈”
两个人蹲在茅厕里面,笑的都十分开心。
总和整个的过程,陈元和宋祁的表现还是让仁宗比较满意的,至少宋朝到目前为止都可以选择。现在只剩下公主的问题,赵懿自己说让陈元来决定。
“陈世美,你,真的认为公主现在嫁给李元昊合适么?”仁宗问这话的时候,眼睛看着陈元,眼神中夹着很复杂的表情。他希望陈元说合适,那样会让赵懿更容易忘记这个男人一些。
不可否认,陈世美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男人,聪明,俊俏,最重要的是他在冰窖中能把身上唯一的一件棉衣脱给赵懿。仁宗知道,这样的男人是值得女人一生相托的。
可惜的是,陈世美已经有了那个菱花就算他们还没有拜堂,可是赵懿是自己的女儿,一个公主岂能和别人分享一个丈夫?就算公主愿意和菱花分享,陈世美老家还有一个正牌夫人公主岂能做小?
陈元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公主就是和自己一起被困在冰窖中的阳春,也不知道自己能活下来,是赵懿回宫请了御医。公主在陈元的心里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且让他有些恐惧。
“回万岁,草民不敢做主。只是草民绝对,现在把公主嫁给李元昊,定会让辽国心生畏惧,和李元昊打仗的时候必然要分出精力来防备大宋,这样会让他们打的时候更长一些。”
陈元话的意思很明白了,仁宗知道这对赵懿来说可能是最好的结局,不过心里还有些怅然,于是把话题转开:“好,公主的问题就这样吧。你回去告诉张元,等耶律涅咕噜离开的时候他就可以走了,公主也会跟他一起回党项。今天辽国已经来了国书,让耶律涅咕噜回去,我想,谈判马上就可以停止。陈世美,你这次做的很好,想要什么奖赏?”
陈元忙的跪了下来:“草民为万岁效力,为大宋效忠,不敢求赏赐。皇上赦免了草民之罪,已经是莫大的恩宠了。”
仁宗笑了一下:“听说你在辽国的时候和辽兴宗大谈变法,让辽兴宗视你为旷世奇才,有这么一回事情么?”
陈元心中惊了一下,这皇上就是皇上,虽然辽国对自己在燕京的一切作为都保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仁宗还是知道了自己的情况,包括一些细节。自己和萧鞑里的事情他知道么?
陈元眼珠一转:“回万岁,确有其事,草民当时只是为了取得他的信任。”
仁宗点头,又问了一句:“陈世美,你说一句真心话,朕和那辽兴宗相比,谁更出色一些?”
陈元毫不犹豫:“万岁那辽兴宗说白了就是一个蛮夷,他如何能和您相比?”
仁宗的脸上却没有笑容,挥手让他不要再说了。因为仁宗知道陈元接下来肯定是一长串的马屁。马屁拍的舒服,却毫无用处。他想听的是真话。
陈世美不说,仁宗就自己说了:“朕总是觉得,辽兴宗比我要强出一些。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