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驸马爷-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现在说不通他,那就只能慢慢开导了,陈元吃过饭之后,马上让韩琪拿出准备了的好几包礼物,这里是陈世美的家,有家的地方不光有父母妻儿,三姑六婆二大爷一样也少不了。
两年没回来了,回来一趟总要去看看才是。而且在这些亲戚面前摆点阔气,不光是自己有面子,更是给老爷子争脸。虽然自己没有考一个功名,这连面可能完全达不到老爷子的要求,但是挣一点总比一点不挣要好的多。
“爹,二姑家现在有人么?我想去看看二姑,两年没见她了,也不知道她的tuǐ脚是不是好些了。”
老爷子显然对陈元这个表现非常满意,脸上的冰冻完全消融:“嗯,你去吧,现在天还早,他们应该没有下地才是。”
陈元从一堆包裹中挑出一个来:“这里面有我从辽国带回来的虎皮,真虎皮,给二姑裹tuǐ正好。”
韩琪来问是不是要他陪着一起去,陈元却自己背上了包裹,他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韩琪去做:“你今天上午去县城帮我办件事情,多带一些钱,去那么什么米铺面铺的,看能不能买一千斤粮食回来。”
现在是春夏交接的季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很贵的,这时候一千斤粮食,值很多钱。
老爷子听的一愣:“你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
昨天晚上陈元真的想了很多,包括如果没有办法说服这老爷子的时候自己该这么做。
老爷子不走,秦香莲也不会走的。春试的时候考功名好说,陈元根本没打算去考,找老庞和老吕帮自己活动一下,想来弄个吴舟那样的六七十名不是问题。
关键就是从现在到明年春试,还有一年的时间。真正的铡美案到底是怎么回事陈元也不知道,那灾荒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发生的是什么灾荒,他更不知道,只知道最后饿死了这两位老人家。
说句实话,陈元越来越怀疑铡美案只是一出戏剧罢了,因为到目前为止,大宋的朝堂上始终没有什么王丞相而这一段时间凭借他从陈世美的记忆中得到的陈世美的经历分析,这家伙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说道薄情寡xìng甚至还比不上自己,杀妻灭子的事情断然是做不出来的。
最让陈元怀疑的就是,随着他对宋朝法制的了解,铡美案本身有很多疑点说不清楚。首先,包拯现在已经做了大理寺相爷,他不可能再回到开封府去铡陈世美了。
而且就算是包拯做了大理寺的相爷的时候审理的铡美案,他也没有资格在大堂上就铡了陈世美。因为陈世美是驸马,是新科状元这两点符合宋朝死刑中的“议亲”、“议才”也就是说,他是皇上的亲戚,他有足够的才华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两点随便占上一点,包拯都没有权利当堂铡了陈世美的,顶多也就是押到秋后审决。
还有,也是最让陈元感觉铡美案像是一桩假案的是,宋朝的公主根本不可能嫁给状元的。状元是前途无量的一个身份,可是一旦娶了公主之后,注定以后不能干预朝政,连官都不能做的太大,皇上给一份很高的俸禄,你挂一个闲职,仅此而已。
年轻一些的状元根本不会娶公主,而年纪大的状元公主又看不上,所以,他们就好像北极熊和企鹅一样,虽然都在地球的冰天雪地生活,却不会有在一起的机会。
可是万一是真的能?陈元丝毫不敢大意。最少韩琪真实的出现了,秦香莲也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那两个孩子也都在这里。
面对庞太师的时候,他敢为了菱huā去拼命。面对辽国那样危险的局势,他也敢背水一搏。与人斗其乐无穷可是陈元真的很害怕铡美案的发生,那不是和人斗,是和天斗
所以尽管心中有着这么多怀疑,可是陈元依然要做两手准备防止着铡美案的发生。
他一面继续做一些让老爷子感动的事情,希望他最后能改变主意跟自己走。另一方面,陈元要贮备足够的粮食,保证如果真的有灾荒发生,他们不至于饿死。
一千斤粮食,足够这一家五口人吃到明年春天了。也就是说,就算灾荒在今年发生,也能保证老爷子不会被饿死。
这样还不能让陈元完全的放心下来,他准备留些钱下来给秦香莲,让她以后不用再为生活那样辛苦,还有,如果事情真的有个意外,他们有足够的路费去汴京找自己去。
当然,最好还是能说服陈世美的父亲,跟自己一起去汴京。
他没有太多的时间了,庞吉的寿宴已经过了,胡静现在的情况陈元非常担心。
整个陈家村也没有多大,要去拜望的亲戚虽然很多,可是一上午的时间也就足够了。
在亲戚家里,陈元受到了很热情的招待,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以前的关系好,而是那一包包的礼物足以叩开任何一家的家门。
人都是很现实的,亲戚也不例外。陈元记得很清楚,以前陈世美苦读的动力之一,就是这些亲戚们蔑视他的眼光。读书人虽然受到尊敬,可那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像陈世美家里这样没有功名的,在乡民看来还不如有一身力气可以种地的好。
所以虽然面子上他们给这父子两个秀才足够的尊敬,但是当农活一忙,他家只有秦香莲一个女人在田间劳作的时候,那些不算刻薄的话语还是不时的出现。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陈世美回来了。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穿着一身绫罗绸缎,带着从汴京找来的比天仙还漂亮的小媳fù,提着大包大包的礼物敲亲戚家门的时候,他们都非常热情的迎接着,甚至放下手中的农活从田间跑回来。
他们带着一种羡慕的眼神接过了礼物,夸赞着菱huā的漂亮。陈元不认为这是他们的势力,因为人本来就是如此。亲戚之间是该相互照顾的,但是像以前自己家里那样,总是要别人来照顾,却不能照顾别人,时间一长肯定就没有亲戚了。
所以即便这些年除了陈昇这个铁杆朋友之外没有人对他们提供过什么帮助,陈元还是很客气的每一位亲戚致谢,谢谢他们在自己离开的这两年帮自己照顾家人。
是不是有些虚伪了?人情本来就是虚伪的。其实也不能说是虚伪,只是中国传统形成一种客套罢了。
那些人也客套的挽留陈元中午在他们家里吃饭,陈元一一谢绝。他要回去继续做老爷子的工作,况且他是一个喜欢在家吃饭的人。一家人随便吃一点,然后下午带着孩子和两位老人到县城去转转。
昨天晚上秦香莲告诉陈元,为了省钱,他们已经一年多没去过县城了,就是今年过年的时候必须采购一些年货,还是秦香莲一个人去的。陈元认为这一切都是陈世美的错,应该由他来弥补。
所以他下午准备带着一家人去县城玩玩,让老爷子开心一些,自己的目的可能更容易到达。
县城距离陈家村四十多里,韩琪上午赶着马车去买米,一上午也能跑一个来回。
中午吃过饭之后,陈元让一家人坐进马车之内,自己和韩琪坐在车辕上,一起去县城。还有跟着来凑热闹的陈昇。
为了让老人和孩子在马车里面不至于感觉到太过颠簸,陈元让韩琪把车赶的很慢。时间上面不急,上午韩琪来联系米铺的时候已经订好了客栈,晚上他们不打算回来了。
两个孩子非常的兴奋,他们是很少有机会去县城,而坐马车更是头一回,一路上在马车里面不停的喊叫着。
一个时辰之后,马车在县城的城门口停了下来。
这个小县城不比汴京,城门洞子小了很多,也不够热闹,门口守卫的盘查也相对要松弛一些。远远的看见这辆堪称“宋朝宝马”的马车过来,士兵们忙的打起精神,防止是哪位大人物来sī下暗访。
那兵头更是端正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后站在门口把马车拦住:“站住,干什么的?”
韩琪停下马车来,陈元从车辕上跳下:“几位军爷辛苦,我们是陈家村的人,来县城看看热闹。”
兵头和几个士兵过来对马车略作检查。
这个偏远的小县城位置处在大宋内地,不用担心什么细作,主要是看看他们有没有携带违(禁)的兵器,防止江湖人物出现,印发恶xìng治安案件就可以了,所以检查的程序非常简单。
第214章 小城恶人
进入县城之后陈元发现,这样一个小县城里面实在没有什么好逛的。一条主干道和汴京小巷差不多,路边的商铺大多半掩着门,那些伙计也显然比汴京的伙计懒散一些,零星的客人路过门前的时候,有些商家根本不去招呼,只等客人自己进门。
街道虽然狭窄,可是由于行人也不多,到也不显得拥挤。
孩们却是异常的兴奋,冬哥拉着秦香莲的衣服,两只眼睛转的飞,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娘!上次你带我来的时候,不是有个耍小猴的么?我还要去看!”
秦香莲的手在冬哥的头上摸了一下,脸上现出了慈祥的笑容,上次,上次好像两年前的事情了,难得这孩还记得。正是因为这样,让秦香莲觉得内心有些愧疚。
陈元转过头来看着冬哥,招手让他过来:“冬哥,你看见前面那个卖风筝的没有?想不想要一个?爹给你买。”
孩就是这样,见一样他就会忘了另一样,陈冬哥看着那风筝店门口随风飘舞的风筝,大为高兴,撒开脚丫就往前跑去:“爹,我要那个蜈蚣!我要蜈蚣!”
陈元点头:“好。”说着从怀里掏出几贯散钱来塞给秦香莲:“娘,你带孩去看看,他们想买什么就让他们买。”
然后他又转过头来看着陈世美的爹娘:“娘,这次我回来的匆忙,只给你们买了几件衣服,您看还有什么想要的?”
老母亲显然是中国传统的那种老母亲一类,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手中拄着陈元给她买的拐棍:“不要了!不要了!啥也不缺,我都说不来的,你们非让我来。”
老爷的心情显然也非常好,不管怎么样,这一趟他是坐着四匹马的马车进城的,虽然马车是陈元做买卖赚来的,可还是让他感觉很有面,对陈元说话的时候语气也温和了不少:“你们转你们的,不要管我和你娘,我们腿脚不利索,孩们会着急的。”
陈元应了一声:“是。”
可是他脚下的步却丝毫不见加,不紧不慢的在两个老人前面行走着,根本没有独自离开的意思。
这让旁边的陈昇看的很是诧异:“世美,你真的变了。”
陈元冲他一笑:“哪里变了?”
陈昇看着他:“以前你肯定不会带着一家人来县城闲逛,不会这般陪着大叔的,对嫂也从未体贴,你都是伸手问她要钱的。”
陈元往他身边靠了一下,小声问道:“我只是奇怪,你为什么一直把我当成朋友?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吃喝都是你花钱,这么多年了,你到底觉得我哪一点值得做你的朋友?”
陈昇犹豫了一下,反问一句:“真的想知道?”
陈元点点头:“是的。”
陈昇笑道:“我喜欢照顾你的感觉,你是我们这些人中间好的,照顾你,让我有种我比你强的感觉。”
陈元听候哈哈一笑,一把搂住陈昇的肩膀:“兄弟,你是我这辈的兄弟,我还想麻烦你一件事情。”
陈昇非常干脆的说道:“说吧,只要我能做到。”
陈元把声音放倒低,只有他们两个能听见:“我在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