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
“宁海”号从舰长到水兵,全员殉国!
直到傍晚时分,喧闹了一整天的江面少年宫才冷寂下来。
海军将士们知道这场海空大战还没有结束,顾不得满身的血迹,很快开始为了明天即将到来的战斗而忙碌着……
次日,架日机又从吴淞口方向飞来,进攻“逸仙”舰。
“逸仙”舰在击落两架敌机之后,中弹沉没江中。十人阵亡。
接着。日机集中火力轰炸奉命赶来增援的“建康”驱逐舰。“建康”舰奋力还击,击落日机两架。击伤一架,但自己亦受伤颇重。在同样赶到增援的日机连番轰炸下,“建康”舰连中八弹,全舰官兵虽然奋勇抢救,但亦无法挽回“建康”舰沉没之命运。在这场海空大战中最感人的一幕出现了。
在“建康”舰缓缓沉没的时候,全舰官兵聚拢在了一起,冒着日机不断轰炸,一面巨大的青天白日旗迎风招展,宣扬着中国海军的不屈精神,那嘹亮地海军之歌从官兵们地嘴里唱响,歌声响彻天地,在大海之上永不消逝:
“我们是中华民国的新海军,我们是三民主义地新海军。信仰坚定,纪律严明。操纵新时代的战舰,使用最坚利之甲兵。雄视三洋,屏障四海,保卫疆土,巩固和平。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养成忠勇冒险之好习惯。
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创造海洋生活之新精神。新海军!新海军!乘长风破万里浪,为青天白日旗争光荣!为青天白日旗争光荣!”
在海军之歌的鼓舞下,中国海军奋勇作战,
但在日军绝对空中优势的轰炸下,“楚有”舰随后沉没。
未几,“青天”、“湖鹏”、“湖鹗”、“江宁”等舰,先后在日机的轮番轰炸下沉没于长江之中。
江阴要塞以东宽阔的江面上暂时恢复了平静……
在这一场海空大战中,国民革命军海军第一、第二舰队在毁伤架敌机后,全部殉国。
这是中国海军史上最凝重悲壮的一页,没有一舰怯敌,没有一舰投降,他们谱写着中国海军无上光荣,他们用自己的忠诚,履行了一名军人的职责……
“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创造海洋生活之新精神。新海军!新海军!乘长风破万里浪,为青天白日旗争光荣!为青天白日旗争光荣!”
那嘹亮的歌声,在长江的江面上从来都没有消失过……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略部署
更新时间:2009…9…8 19:13:32 本章字数:3838
随着北栅县城被中国军队重新夺回,日军迅速调集兵力,企图重新占领北栅县城。
一千多日军从靳城县、祁庄县等几个方向集结,对北栅县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但都被严阵以待的团击退。
不是什么特别大规模的战斗,除了不断飞抵北栅县上空的日机猖獗的投弹,造成了北栅县军民一定的伤亡以外,战斗进行得并不激烈。
但这这份表面上的“平静”下暗流涌动,预示着大战即将来临……
二十七日,日军沼田德重之二十六步兵旅团忽然开始向北栅县城方向运动,而六十一独立混成旅团则负责截断中国军队对北栅县城增援之路。
二十八日,中国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郑永、副总指挥薛岳、参谋长蒋百里一起出现在了第三战区之第六分战区的指挥部中,随行的,还有新加入总指挥部的作战参谋方雨晰。
“怎么个情况?”一进入第六分战区的指挥部,郑永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听说增援上去的团前进遇到了阻碍?而且很有了些伤亡?”
“是的。”司徒天瑞直截了当地说道:
“日军忽然加强了对北栅县城的攻击,以二十六步兵旅团准备发起攻击,以六十一独立混成旅团负责拦截我增援部队,团冲了几次,敌人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几次打退了团的冲锋,现在我部正在想办法,必要的时候我准备再拉一个团上去。”
“又变成了消耗战吗?”郑永摸着下巴自言自语了一句。
现在不管是中方还是日方。都对消耗战有些忌讳。在累次地战斗中。大量地士兵倒在了战场上。损失地程度已经逐渐逼近了双方地心理底线。在这样地情况下大家好像有默契一样都在尽量避免着大会战地提前进行。
尤其是对于郑永来说。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到完备地时候。而日军拥有着绝对地海陆空优势。一旦提前爆发大会战。那么中国军队地损伤必然达到一个惊人地程度。在历次地战斗中。双方地伤亡比始终都是一个惊人地数字。
但现在放在目前地实际情况是。北栅县城切断了日军地运输线。而北栅县城内地团与外界地联络也已经被同时切断。
按照之前地估计。团在北栅县城坚持上七至十天地问题还是不大地。而后则可以陆续发起一连串攻击。光复以北栅县城为中心地邻近十余个县城。彻底切断日军部署。为最后之决战争取到最大限度地时间。但目前地状况。似乎这一作战目标已经不太现实了。
日军这次反应非常迅速。并且爱兵力地调动上也与之前大不相同。
先以小股兵力进行试探性攻击。而后突然出动主力分两头作战。意图非常明显。除了要重新夺回北栅县城。打通交通线外。还要一口吃掉团。
“我认为日军不光要干掉我们地团,而且极有可能借着这个机会进行大规模作战。”一旁一直默不作声的方雨晰忽然说道。
郑永看了他一眼:“说下去。”
“江南地区多雨季节正在过去,进入十月后在气候上非常适于展开大型攻击,但我判断日军一直拿不定主意把主战场放在那里,而这次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方雨晰定了定神,看了一眼屋子里的将军,说道:
“之前我们在东线已经给予了敌人沉重一击。而日军的主要力量都放在了西线,因此再次调度兵力放至东线决战,必然大费周折,甚至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致使部队发生混乱。
大家请看,原本这一线日军布防井然,互相呼应,但北栅县城的失落使之出现了一个缺口,日军必然要夺回这里。同时。借着这个机会还可以迷惑我们,悄悄调动兵力,一旦北栅县城重新落到他们手里后也就是日寇再次发起大规模攻击的时候了……”
他在那侃侃而谈,神色间显得非常镇定。
郑永看了一会地图上他所指的位置,问道:
“如果你是第三战区总指挥,你会怎么应对这的情况?”
“是!”方雨晰没有一点地怯场:“自从东线之战结束后,师被调至西线,其余几个主力师正在东线一带修整,而在之前。为了迷惑敌人。我军也同样调集了大量兵力,我认为可以针锋相对。在西线与日军展开较量,寻找机会击溃敌人之攻势!
西线多是水网地形,完全不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展开,但之前我海军全军覆没,日军可以从江面直接起飞,以空中优势对我狂轰烂炸,我看了一下情报,最快的甚至在几分钟内就可以直接飞抵前线轰炸,我想,这也是日军选择西线决战的目的所在。
按照我的思路,此次即将到来的决战,我军不必将全部力量集中在一起,与日军打一场惨烈的攻防战,这正是日军司令部所欢迎的,我认为应当将力量分散,再次详细划分战区,由各分战区独立作战,利用这里复杂地地形,伺机打击敌人……”
“分散力量,各分战区独立作战?”
郑永不断重复着这几句话,看了一眼方雨晰,发现这年轻人的眼神非常自信,他看看了一眼边上的蒋百里,见参谋长对自己点了点头:“可以考虑一下,司徒天瑞,命令你师继续对日军保持攻势,我再调两个师你由你统一指挥,同时电告陆昱彰,尽量死守北栅县城至规定时间,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县城,寻找有利时机突围,命令团,随时与团保持联系以利接应。”
“是!”
司徒天瑞大声应了。本该由自己下达的命令直接从总指挥嘴里说了出来。不过师是总指挥的老底子了,特别叮嘱关照些也没有什么。尤其是团,几任团长都素来以能打硬仗、恶战著称,要真出现什么问题对全师士气必然是个沉重打击。
“好了,各自分头准备,参谋长和副总指挥继续制定具体作战计划。对了,方雨晰,你也留下,看看有什么地方能帮到忙的。”
郑永一边说着一边向外走去:“我去看看部队情况,很久没到师看过了……”
他直接去了团的团部,这是最靠近日军的阵地,也是最危险地地方,一发炮弹过来,如果巧地话。这位第三战区的总指挥,只怕当时就会殉国。
不过郑永倒不觉得有什么可以担心地地方,枪林弹雨走过来了。当年东北没死、长城没死,上海没死,同样,自己也不会死在这里。
自己怎么着也得活到倭寇投降的那一天……
团明显刚发动了一次攻击,新任团长杨灭日正在用他那特有的嗓门重新部署着战斗。
“杨灭日!”
后面响起的声音让杨灭日甚是不快,才想发脾气,一见居然是老上司来了,急忙跑了上去,一个敬礼。身子挺得笔直:
“总指挥,您怎么到我这来了?日军的飞机马上就要来轰炸了,请总指挥立刻离开!”
“***,老子当年在沈阳挨日本人飞机炸地时候,你还正被那些奸商打呢。”郑永骂了一句,在讪笑着的杨灭日陪同下来到了阵地上,看了一会说道:
“现在对面什么情况?”
“日本人的炮火很猛,而且非常有作战经验,被放在最前面的那个联队。防守上很有一套,别说我只有一个团,就算再来一个团,我看也没办法攻上去……”
一贯作战勇猛的杨灭日难得说出这样丧气的话:
“为了避免蒙受损失,我已经命令部下暂时停止正面进攻,转而从侧翼寻找机会。但是,即便能够取得某些突破,如何缺乏必要的支援,还是会被鬼子打下来的。甚至会反而被鬼子大部给反包围。总指挥。我看这暂时没有办法强攻。”
郑永点了点头,他欣赏这名部下的坦荡。要想拿一个团去突破日军一个旅团地防御,实在有些痴人说梦了。
接过望远镜向对面日军阵地看了一会,正如杨灭日说的那样,日军防御非常严密,从正面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突破的地方。
要想攻破这里,非得把师全部拉上来不可。
“北栅县城里有什么情况没有?”把望远镜还给了部下,郑永皱了皱眉头问道。
“飞机炸得很厉害,几乎每一小时就出动一批,我估计陆昱彰那够呛。”杨灭日稍稍迟疑了下:
“上午接到了电报,日军对北栅县城发动了几次攻击,虽然都被打退,但团伤亡很大,要是再这么打下去,陆昱彰地那个团非全扔在那不可了。”
“我已经命令他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撤退了。”郑永面色严峻:“但按照陆昱彰的命令,如果不下死命令的话,他一定不肯退出来的。这小子是个牛脾气,喜欢和自己较尽……”
话是这么说的,但自己心里却希望陆昱彰能够坚持下去。
每在那多坚持一天,也就让日军无法从容调兵,反之,自己这则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部署兵力,以完成战略调动,与日军展开最后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