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临江王共敖,在项梁死后,就做了楚怀王上柱国,而吕青正是楚怀王令尹。按照楚制,上柱国主管军事,相当于秦制的国尉,而吕青这个令尹,则相当于秦国的丞相。两人一将一相,那是多年的老同事了,不过后来临江王共敖奉怀王之命,在刘邦、项羽转战黄河两岸时,率军平定了江淮之间的小割据势力,因在灭秦战争中的战功,被项羽封为临江王。
在楚怀王的重臣中,这个共敖独得封王,除了那点小小功劳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是偏向项氏的。因此在鸿门分封之时,项羽违了“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把刘邦塞到了巴蜀汉中之后,在刘邦的三个出口处都封了偏向自己的将领为王,其中共敖就被封在了巴郡的出口处,做了个临江王。
也正因为如此,刘邦反了项羽之后,才让丞相萧何、大将傅宽全都留在巴蜀,严防共敖偷袭。直到得了吕青之后,这才让吕青防守巴蜀,把萧何等人全部调走。
据吕青说,这个共敖,并不是项羽的忠实手下,当初巴结项羽,不过是为了获得封地罢了。而且他与吕青一直极好,手下诸将也大半认识吕青。所以凭吕青的面子,只要带上几千人驻扎在巴郡入口一带,那共敖就绝不会来攻巴蜀。
刘邦当时兵力稀缺,这才听从了吕青的建议,把他派往巴蜀接替萧何、傅宽,又把汉中郡郦商的兵也给调回了关中。至于吕青的独子,苍头军首领、陈胜王老将吕臣嘛,当然是留在了汉王身边,以备下次逃亡时再“解随马”了。
不过刘邦这一把赌对了,果然如吕青所说,共敖一直在楚汉之间保持中立,从来没有打过巴蜀的主意,吕青和共敖两人,有了事情也是互通声息的。但如今共敖薨逝这么大的事情,他的长子共尉竟然不给吕青说上一声,其中含义,就颇为耐人寻味了。
“既然如此,老将军回去后加强戒备,更多派哨探,注意那共尉动静!待弄明白共尉情况后,我等再决定行止!”刘常满下令后,便示意陈濞随自己到了内厅之中。
第三卷 楚河汉界 第二十五章 出征(上)
更新时间:2008…9…21 0:43:22 本章字数:2359
入内厅坐定后,刘常满急忙问起了母亲的情况。陈濞回答说,当时他受命后,便前往彭城,准备面见项羽。谁知到了后才发现,项羽根本不在彭城,已经往梁地击彭越去了。于是他便悄悄的潜入楚军囚营,见了吕雉和刘太公一面。
“禀太子,这是汉王后的信札,并及公主的信札,请太子亲自启阅。”陈濞从怀里取出两封信来,刘常满急忙接过,打开看时,却是一幅白布,显见是从衣服上撕下的,只见上面写着:
“常满吾儿:览书如面。楚军破城之前,吾已随汝祖父伯叔一起,沿间道逃亡,不幸路遇楚军,被挟而归。至楚营方知,汝外祖小舅,也被掳来,更兼王陵母弟,也尽被掳来,方知楚王意欲取吾等为质也。”
“楚营之中,看管虽紧,但衣食无缺,吾儿勿忧。唯与外不通音讯,今吾儿遣人前来,则知吾儿女无恙,心甚喜之。诸候取质之事,甚是寻常,吾儿切勿以吾为念,努力侍奉汝父,但使汉王不亡,自有相见之日。吾儿虽身体孱弱,但离乱之际,必当善自看护,并及汝姐。切切。”
刘常满鼻头一酸,差点掉下泪来。母亲困于敌营,尚且念念不忘自己和姐姐的安危,这么长时间了,真不知道她在楚军的看押之下,是如何过来的。陈濞虽是勿勿一见,但据他回忆,刘太公和吕雉在楚营里的生活,估计甚是艰难。单看他们身上的穿着就知道,他们白天肯定都得干些洒扫粗活,才能换到饭吃。
“记得母亲是在项羽被迫讲和后,才还回来的。看起来我这个太子,从此以后也真得好好做些事情,早日把母亲接回来才是。”想到母亲艰难处境,刘常满暗下决心道。
然后刘常满又把母亲的书信仔细翻看,却发现在最下边还有一行小字,不仔细看的话,根本看不出来:“因王后不善文字之事,故由小臣代为书写。审食其敬上。”
看到这个名字后,再看看这写信所用的布幅,赫然是男子的衣服下摆,刘常满心里顿时一个激灵。
象刘常满这种人,对于正宗的历史基本上没兴趣,但对于古人的八卦消息,可是记了不少。
这个审食其,不就是刘邦死后,吕雉的那个姘头吗?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署名为“贫僧法号无聊”的贴子,里面专门就说中国自上古到后世,哪些皇帝被公然戴过绿帽子,其中汉高祖刘邦的大名赫然在目,给他戴绿帽子的就是这个审食其。
那时候看起来只觉得好玩好笑,但毕竟是些古人的八卦,哪怕他脏唐臭汉呢,与自己有个鸟的相干。如今可不一样了,这个审食其到底是什么东西,竟敢对自己的母亲有非份企图?是可忍孰不可忍!
刘常满急忙向陈濞问清,这才知道,这个审食其,就是审异基。
原来,食其二字连用在人名上的时候,读如“异基”。不过刘常满是个读书不求甚解的,哪儿能知道这么高深的历史文化知识,又一直没能看到过审异基名字所用的字到底是哪两个,一直想当然的当成是异基二字,没想到竟然是这两个字。
可这就奇怪了,审食其是个极其恭谨小心的人,数年的观察之后,刘常满对此还是很有信心的,绝没理由会起这种非份之想的。
那难道……?但这就更奇怪了,这审异基年龄已经不小,又一直是下人,相貌谈吐身份地位无一可取之处,怎么可能……刘常满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急忙摇了摇头,不愿意再想下去了。
“不管了,等他们一回来,我就找个理由把这个祸根给处理了。老子可不是项羽那种傻得冒泡的。”刘常满恶狠狠的下着决心。
见刘常满呆呆不语,脸色数变,陈濞还当他因想念母亲过度,连忙出言劝慰道:“太子切勿过度悬心。太公曾言道,一日汉王不死,汉王后和太公就安全得很,所以让太子尽力辅佐汉王,早些逼得项王讲和,他们自然就能回来了。”
“爷爷果然是人老成精,这么深奥的问题都能想明白。”刘常满心里想道,又对陈濞说道:“我给你的信物,你可交于项王了?”
“禀太子,我到彭城不久,项王就击败彭将军,回了彭城,我便在大营之中将那信物交于项王。项王答应了太子所请,说以后会善待汉王后和太公,然后就让人把我赶了出来。”陈濞说道。
“你一路上也辛苦了,你的功劳不便明赏,我会记着的。你去休息吧。”刘常满拿起姐姐的信说道。
“太子,末将不累!今日在大帐之中会议,末将位卑职小,不敢议论,不过那共尉之事,我倒可以和阳信候一起回到巴郡,再寻机潜进临江城,查上一查!”陈濞说道。
“那就有劳陈将军了!”刘常满当即写了一条手令递给陈濞,让他去吕青帐下报道。然后才拆开了姐姐的信。
“常满:你在蜀地过得好么?我在咸阳很好,前一段阿爹从荥阳逃回来时候,还夸我能干来着,说是我未雨锄苗什么的,提前就替他募了两万兵士。其实那都是召叔叔和李少府的功劳,我什么都没干。不过召叔叔说,不让我对阿爹说你收了手下,所以我装了两天很能干的样子,累死我了。”
“听说你运了不少辣椒去蜀地,可别吃多了上火。阿妈的事情,你派去的那个刺客将军,已经告诉我了,你别着急,阿爹说过,咱们家只要不败,项家就不敢拿咱家人怎么样。对了,阿爹和萧叔叔都夸你能干来着,阿爹还说,要让你好好的历练历练,将来好接他的天下。对了,芑芑又拧你掐你没有?你不在咸阳,好久没人让我拧掐了,手可痒痒,到时候回来了,得让我好好的拧几下,巴蜀容易中暑气,你自己小心着点,别弄坏了身体。”
刘乐只略略识字,没读过什么书,这通篇都是大白话,但却真切有趣。刘常满想笑,却觉得满脸发涩,怎么也笑不出来。
第三卷 楚河汉界 第二十六章 出征(下)
更新时间:2008…9…21 0:43:22 本章字数:2571
吕青回去后不几天,便派人来报,说是新任临江王共尉,开始从国都江陵源源不断的朝临江城(今重庆忠县)运兵;再过几天,前往临江城内刺探的陈濞也报说,共尉世子共驩已经亲自到达临江城,城中正在修缮军器,看样子是已经与项羽联盟,准备前来进攻巴蜀两郡。
得了此信,刘常满等人立刻便忙了起来,陈涓急忙给刘邦拜表,说明临江王共尉之事,并拜请汉王,说是太子、汉巴蜀大将军刘盈,因临江之事,无法前往汉中,请汉王准太子率军平定临江后,再行支援。
就在奚涓大军整装待发之时,张成的蒜茸辣椒酱也研制成功,刘常满尝了一尝,竟然有数种口味。听说太子即将亲征临江国,张成立即让家人送上五十大坛新制的酱菜,以助军资。
刘常满大喜,便在蜀郡张榜行文,表彰张成的义举。这么一来,顿时引发连锁反应,蜀中豪族前来献钱粮的、献军资的络绛不绝,刘常满自然是笑纳了。
待大军开拔的前夜,孟如林来拜,除献上几张行军用的秘方外,还恳请太子写一道诏文,劝蜀地人民食用辣椒大蒜,刘常满当即让陈涓写出一篇,盖上太子玉玺、汉巴蜀大将军印,赐予孟如林。
“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太子这篇诏书一下,蜀地黔首,可就从此有福了。”孟如林见太子毫无架子,有求必应,心里极为高兴,再三拜谢后去了。
“记得武侠小说里常说,身在公门好修行。不说那狗屁的修行,但身处高位,一个念头就会关系到许多人的福祉,自然也得谨慎点吧?”刘常满若有所思。
第二天便是阅兵出发的日子,奚涓一直便是直接训练诸蛮兵的将领,当然被安排作了中军将军。
“各位袍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临江王共尉图谋不轨,意欲攻我巴蜀之地,汉王命我等兴王师以讨之!汉王有令,凡擒斩共尉父子者,候之!凡攻下临江城池者,各图以功!各位袍泽,太子年方十三,便与我等同往,共讨临江,尔等可愿擒斩共尉父子,献于太子马前?!”奚涓站在阅兵台上喝道。
“万岁!”众蛮兵齐声大呼,这也是故楚风俗,每有兴奋之事,便呼万岁以贺之。
“有请太子殿下、汉巴蜀大将军!”奚涓大喝一声,退了下去。
“我也没什么好说的,赳赳武夫,公候干城!诸位袍泽,从今天起,我便和大家同吃同住,一齐上阵杀敌!大家可愿随我一起,将那共尉父子,斩于阵前?!”穿着卓越人专门贡献的小号盔甲,刘常满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稍大了一些,这些话说出来也铿锵有力,激动人心。
“万岁!万岁!万岁!”众蛮兵见自己的“大酋长”出来讲话,一齐喝喝大呼。
“衅旗!衅鼓!赐酒!”虫达大声传令。这是出兵前的常规仪式,用牛马之血涂在旗鼓之上,再赐所有军士老酒一碗,以壮行色。
众军士端起酒来,由虫达和陈涓起头,一齐唱起军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与兴师,修我甲兵……”
听着这雄壮的歌声,看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