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十大王牌军 >

第11部分

十大王牌军-第11部分

小说: 十大王牌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泽东与林彪、聂荣臻三人反复权衡过后,决定拿下腊口子。腊子口是红军进入甘南的关键性一仗。战前,林彪、聂荣臻和红2师师长陈光和4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前去察看地形。这腊子口号称“甘南第一险”,又称“鬼门关”,它在大山中被巨斧劈成两半,山口只有30多米宽,山底是一道用石壁构成的长廊,两侧绝壁陡立。山口的两座山峰之间是水流湍急的腊子河,横架着一座东西走向的木桥,要通过腊子口,非过此桥不可。镇守在腊子口的是鲁大昌部第6团,他们凭借腊子口天险,已在沟口两侧悬崖上筑有不少碉堡,腊子口后的山坡上也筑有工事,山口被完全封锁在火力之中。
  林、聂二人看罢,心情十分沉重。两人对这一次战斗的艰巨性都心照不宣,要拿下这一仗,决非易事。可是,腊子口又不得不打。
  林彪心里想:这仗只能智取,不能硬打。可是怎么个智取法呢?他脱口问道:“这里没有别的路可以进去?”
  聂荣臻觉着他问得太奇怪了,明知腊子口只有一条路可走,哪还有什么其它路呢?他笑笑,没好气地说:“除非,除非飞过去。”
  林彪并没生气,他从聂荣臻的话里找出了突破口,于是拍手叫道:“好,飞过去!”
  王开湘听到林彪的话后感到莫名其妙,说:“这么险峻的山,鸟都要飞好阵子,何况没长翅膀的人,怎么飞得去?”林彪没有做声,聂荣臻也没有说话。
  但是,飞不过去也得过去,战斗很快打响了。
  一开仗,山上鲁大昌的守护团见红军来攻,从右岸石壁工事中丢手榴弹,在桥头堡50米以内构成一片火网,没几分钟,手榴弹柄和还没有爆炸的手榴弹就在地上铺了满满一层,红4团根本无法接近桥头堡。
  林彪在军团部得知战况前,一直在想如何“飞”过去的问题。可是,前线传来消息报告说红4团久攻不克。林彪马上给杨成武挂了电话,命令说:“你们要在‘飞’上做文章,只智取,不能硬拼。”
  杨成武得到指示,心里明白一大半:林彪是要他爬悬崖上去。这就是林彪所谓的“飞过去”。
  为此,杨成武召集连队的士兵,让大家献计献策。可是士兵们都想不出好办法,这么陡的山,壁虎爬到中途也要掉下来,更何况人呢?然而,红4团也不乏飞檐走壁之人,正在大家为难的时候,一个在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却“毛遂自荐”,说:“我能爬上去!”
  大家看着他,这个小战士说:“我以前在老家常行走于陡峭的山中,在悬崖上采药打柴,练出了一手爬山的绝活。只要用一根长杆子,一头绑上钢钩,用它钩住悬崖上的树根、石嘴,一段一段往上爬,就能爬到山顶上。”
  杨成武不相信他有这本领,说:“你先试试。”
  一试过后,小战士果然言下无虚,身手不凡。杨成武看罢,喜上眉梢,心中自酝酿出一套作战方案,于是给林彪回电话,征求林彪的意见。林彪和聂荣臻一商量,认为这种方案很好,于是就批准了他们,说:“你们最好在今晚就行动。”
  在再次发动进攻之前,林彪、聂荣臻、师长陈光都到了前沿指挥所,直接指挥这场战斗。
  入夜时分,战斗打响了。
  杨成武亲自率领一个连从正面进攻,夺取木桥,猛攻隘口。枪声一响,守敌连忙又往下扔手榴弹,阻挡红军的去路。正在杨成武和鲁大昌守护团打得不可开交时,在腊子河上游不远处,王开湘带领的两个连队正伏在马背上成批成批地过河,到达悬崖下后,王开湘指挥战士们攀崖而上。然而,悬崖很陡,那个苗族战士不知怎的,爬了很久也都爬不上去。这时,在下边正面战场的杨成武攻了很久也打不到桥头壁,而敌人的增援部队随时都可能到来,杨成武心急如焚,在前线指挥所的林彪和陈光也焦躁不安,不停地看表。
  杨成武看强攻不行,一面组织6连进行牵制性的战斗,一面征调少数战士组成突击队,以小分队的形式连续向敌人发起轮番进攻,以疲劳战术打击敌人,耐心等待王团长发回信号。
  战斗一直打到拂晓时分,突然,天空中划过来两颗一红一绿的信号弹。
  从傍晚一直守候到现在的林彪,看了信号,他心中一喜:成了。
  原来,王开湘他们经过一夜的攀爬终于爬上了腊子口右山的高崖。苗族战士接连爬了三次崖才爬上去,爬上悬崖后,他将随身带的绳索一头扔下悬崖,将另一头固定在山上一棵树上,这样,红军战士一个个沿绳索爬了上去。上山的战士们立即投入战斗,看准没有顶盖的炮楼的和守敌的阵地,扔下一颗颗致命的手榴弹,轻机枪和冲锋枪也一齐开火。守敌后腹挨打,顿时乱成一团,慌忙撤退。
  在正面攻击的2营见敌人机枪哑了,立即向独木桥冲了过去,占领了桥头堡,随即发起了强大的攻势。鲁大昌残部不堪应战、狼狈逃窜,什么腊子口也顾不上了。红1军团挥师穷追90里,乘势占领了大草滩。
  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后来,杨成武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腊子口之战:“腊子口一战,是长征途中少见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
  但是,红军在这一仗中却缴获不少,粮食数十万斤,盐2000斤。红军自过草地以来第一次吃上了饱饭。有了给养,大家欢欣鼓舞。
  。 最好的txt下载网

11。直罗镇大战,红2师连折三战将
1935年10月,红军到达了陕北。红2师在长征路上,一路打先锋,指挥官没有什么重大损失。谁知走完了长征,在这胜利的时刻,却连损了三员战将。
  红军刚到陕北,天气特别寒冷,许多战士连棉衣都没有。此时,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又以五个师的兵力,对陕北根据地发起新的进攻。于是,毛泽东决定在直罗镇开战,打个胜仗,解决棉衣等军需给养问题,并给敌人一些颜色瞧瞧。为了打好红军到达陕北的第一仗,毛泽东亲自带着林彪指挥,红2师的红4团和红5团是此战的主力。
  战斗还没打响,红4团团长王开湘和政委杨成武却因为寒冷,双双得了伤寒病,两人都持续高烧40多度,一连几天昏迷不醒,一个劲地说胡话。
  毛泽东对此非常关心,多次要求医生:“一定要把他俩救过来。”
  谁知到了第四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趁医生不在时,王开湘从昏迷中爬起来,突然从枕头下面摸出手枪,对着自己的头部“啪”地开了一枪,子弹打进了脑袋,一个英勇的战将却在病痛前自杀了。
  当医生把王开湘在病中自杀的消息告诉毛泽东时,毛泽东被震惊了:“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什么不看住他,为什么不把他的枪收走,为什么?”
  医生无言以对。
  因为王开湘团长特别喜欢枪,长征时,别人一有空就休息,他却没完没了地擦枪,他的枪总是闪闪发亮。他说:“枪就是我的命,我的命也就是枪。”没想到他的话这次竟然成为了现实。生病后,他把枪放在枕头下面。每天晚上,他都拿出来看一看,终于在没人的时候,一枪崩了自己!
  王开湘自杀后,杨成武仍在昏迷中,生死难卜。红4团由代理政委黄苏指挥参加直罗镇战役。直罗镇是由甘肃合水通向陕西鄜县路上一个较大的集镇,位于葫芦河南边。
  11月20日上午,国民党军第109师的三个团进入了直罗镇。
  开路先锋109师师长是少将牛元峰。他一进入直罗镇,跟在他后面的106师好像嗅出了什么味道,开到黑水寺附近,就再也不敢向前了。
  第二日清晨5时左右,天刚蒙蒙亮,传来了一阵枪声。
  牛师长被惊醒了:“马副官你去看,是哪里乱放枪!”
  “师长,好像是红军包围上来了。”
  “他们有多少人?”
  “不清楚多少人。机枪很多,不像是刘志丹的部队。”
  牛元峰穿上军衣,爬到一幢高一点的民房上,四下看了看,这不看还不要紧,一看却吓了一大跳!他只见两路红军像两只铁拳,从直罗镇南北两面高山砸下去。
  牛元峰对红军的攻击虽有防备,但没料到红军行动如此迅速,他更没有想到一发觉红军时,自己就已经处在四面包围之中了。镇里的守军刚从梦中惊醒,十分慌乱,左冲右突,乱成一团。而红军的攻势十分强大,守军纷纷抵抗,却阻止不住犀利的攻击。上午11时,红2师首先攻入直罗镇。战斗中,红4团代政委黄苏率领2连作战,冲在最前头,突然身中数弹倒下,当场牺牲了。徐海东的红15军团也将109师南面山上的阵地攻破。战至14时,牛元峰在河北面的两个团和师直属队被歼,牛师长只好率领不到一个团的人马顽抗待援。
  此时,在黑水寺的第106师得知109师在直罗镇被歼,立即逃跑。红2师跟踪追击。当晚正下大雪。他们跟踪猛追。一直追至张家湾。激战中,冲在前面的红5团团长李英华,又中弹牺牲。牛元峰见待援无望,趁黑夜率残部突围,向西南逃跑,结果被红15军团在追击途中歼灭,牛元峰本人也被击毙。
  王开湘、黄苏和李英华都是井冈山时就开始参加革命,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身经百战;可是,仅仅十几天功夫,红2师连折三员战将,所有的人都痛惜万分。“冷面”军团长林彪对于手下将士牺牲从不怜惜,这一次也忍不住说:“此乃断我手足之痛。”
  毛泽东主席也是非常伤感。一位中央警卫团的老战士说:“跟随毛主席多年,看到主席落过两次泪,红2师三名团长政委牺牲是一次,另一次是张思德牺牲。”
  好在不久,重病中的杨成武总算九死一生地活过来,红2师上上下下才算松了口气。
  

12。打得“野骡子”回家种田
1936年5月下旬,由红军红1军团和红15军团万人组成了西征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率领下出征。
  西征前,红2师领导作了调整,红1师师长杨得志调任红2师当师长,政委仍由肖华担任。经过三天的夜间强行军,红2师来到了陇东的曲子镇。
  这是一个国民党县府所在地。
  这时,“西北王”马鸿逵的一个骑兵旅长正好带了300多名骑兵由庆阳向宁夏巡逻,刚进入曲子镇,打尖喂马。过去敌人一听红军来到,大老远就跑没影了,这回红军到了眼皮底下,这伙骑兵倒还有闲心喂骡子!杨得志觉得有些奇怪,一打听,原来马鸿逵的骑兵旅旅长冶成章,外号叫“野骡子”,是“马家军”的一员勇将。他性情急躁,打仗剽悍,所以人称“野骡子”。他的手下也是个个善骑敢拼的“二百五”。此时已是早饭的时辰,天色已经大亮了。
  杨得志决定“揍”他一顿,过过打骑兵的瘾。
  一声令下,不到一个小时,4团就将曲子镇团团围住,准备包“饺子”了。
  曲子镇四周有碉堡,城外有深沟,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红2师政委肖华和5团也赶来了。
  经过一番准备后,下午3点,攻城开始,在猛烈的轻重机枪掩护下,4团、5团两个主攻连如猛虎一样冲到城下,架起云梯,飞快登上了城堡东南的小碉堡,半小时后,占领了城东南一带街道。“野骡子”和他的骑兵退到城西北,负隅顽抗。
  打惯了运动战的4团战士们,一鼓作气,向马家军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