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7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域,因为美国当局在最初的时候不大重视,所以比中国差得多。现实上,当时很多美国的物理学家依然认为,戴维森提出的理论并不成立,即“重力辐sh”只是一种谬论,存在严峻的欠缺,根本不可能推翻广义相对论。
问题是,在中国科学家表了论文之后,情况出现了严峻转变。
现实上,这篇论文不是推翻广义相对论,而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注释了广义相对论,或者说是完善了广义相对论。这就好比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没有推翻牛顿力学,只是在宏观与微观尺度上对世界做出了愈加精确的注释,而在大部分应用场合中,牛顿力学仍然具有足够高的精确度。
当然,这篇理论最大的影响,还是在其应用前景上。
说得简单一些,如果“重力辐sh”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找到了屏蔽手段,那么人类文明将从此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如此重要的科学觉,美国肯定不会失之交臂。
问题是,在该领域,美国与中国的差距确实非常明显。
要知道,到二零五二年的时候,美国的科学家依然没有掌握制造屏蔽材料的方式,以至对基本原理都不够了解,而陆雯领导的科研机构已经在四年前取得突破,而且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了屏蔽材料。
这好比还在研究铀矿的科学家与已经开始提炼浓缩铀的科学家之间的差距。
由此引的结果就是,美国当局在衡量中美两国的技术实力的时候,不得不做出全新的判断。
根据战后披l的资料,二零五二年七月份,美国联邦政fǔ委托外交事务咨询委员会召集上千名知名科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家对中国科学家表的论文进行评估,然后向白宫、国务院与国会国防委员会等几个机构提交了评估演讲。
虽然这份演讲在战争期间遗失,但是根据参与了评估工作的科学家回忆,当时得出的结论非常悲观,一些科学家以至认为,中国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决定xng的突破,已经掌握了重力屏蔽技术,很有可能在五到十年之内达到实用化程度,而美国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就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也就是说,就算美国举全国之力,也不见得能够赶中国。
至于由此带来的影响,美国科学家给出的结论愈加悲观。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中国能在五年之内掌握重力屏蔽技术,达到实用化程度,肯定会先应用在军事领域,而中国也将据此获得绝对的军事优势,以至有能力在一年之内完全击败美国。
用一些美国科学家的话来说,中美在该领域的差距,就像原始人与现代人的差距。
毫无疑问,美国很难追上中国。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美国要么心甘情愿的承认失败,接受由中国领导的新世界,降级为二流国家;要么在中国全面掌握重力屏蔽技术之前动战争,利用微弱的优势一劳永逸的处理问题。
对政治家来说,第二种选择也不太乐观。
原因很简单,战争只会刺jī中国,迫使中国在科研领域投入更多的力量,更快的掌握**xng技术。
可是,控制美国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各大财团。。。。T!~!
..
第一百三十六章别无选择
第一百三十六章别无选择
从根本上讲,中美基本矛盾不在政治上,而是在经济上。
早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傅秀波执政的时候,中国领导阶层就有了共识,即中国要想超越美国,首先就得打破由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中国必须由游戏参与者变成规则制定者,才能取代美国。
这个共识,间接决定了中国在接下来三十多年间的基本政策。
明显,这里说的规则,不是政治与外交原则,而是利益分配原则,即由谁来决定如何分配全球利益。
从根本上讲,这与政治没有任何关系,而是经济层面上的矛盾。
要知道,自从工业**之后,西方集团已经统治全球数百年,即便在此期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也是西方集团之间的斗争,东方文明不断处于从属地位,在国际经济领域根本没有发言权。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西方世界领袖,但是最根本的东西并没发生改变,即真正掌握美国的依然是以财团为首的西方既得利益集团,而其根本目的依然是通过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贸易、金融、文化、科技等等手段,主掌全球利益分配大权。
随着中国迅速兴起,西方集团主掌世界的格局被打破了。
对西方集团来说,结局只有两个:一是战胜以中国为首的东方集团,继续主掌全球利益分配大权,保持西方国家的领先地位;二是败下阵来,把主掌全球利益分配的权力移交给以中国为首的东方集团。
明显,对西方集团来说,后者意味着毁灭性的结果。
要知道,在国家与民族的斗争中,或者说在文明的斗争中,掌握了生杀大权的东方集团在对待竞争对手的时候,绝对不会有任何怜悯。就算西方集团不会考虑民众遭到的影响,也会拼死捍卫既得利益。
从这个层面上讲,中美矛盾根本以和平方式化解。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两个超级大国一步步的走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生死存亡的斗争中,西方集团的表现丝毫不比东方集团差,而在其中起到领头羊作用的正是西方财团。
从某种意义上讲,渴望战争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掌握美国的财团。
在中日战争迸发后,美国财团就开始行动。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早在二零三五年,美国的六大财团就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即通过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刺激消费的方式加快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把美国的战争潜力释放出来。
表面上看,这是还利于民。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财团降低了对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把更多的利益让了出来,从而使劳动者获益。
可是从长远来看,这是财团为了生存必须做的事,而且是首要大事。
要知道,如果美国国内经济不振,那么在与中国的军备竞赛中很快就会败下阵来,财团将随同美国消亡而完蛋。
在历史上,也有先例。
比如在二十世纪八零年代,里根政府执政期间,美国的企业盈利水平就大幅度降低,国内消费水平空前高涨,使美国保持了长达十年的高速发展时期,而美国的军备扩张也在这十年内达到巅峰,最终使前苏联在巨大的军备竞赛压力下轰然倒塌,使美国兵不刃血的打赢了冷战。
这次,美国采取的是同样的办法。
现实上,也正是从二零三五年之后,美国迎来了二十一世纪增长速度最快、周期最长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扣除全球自然灾害期间的三年,从二零三八年开始,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维持在百分之十五以上,而且在最初几年还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国内消费市场也因而急剧膨胀。
能够说,在这十多年里,美国带动了整个西方世界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高速发展产生的间接结果就是:美国的军费开支连年上涨,而且上涨幅度不断在经济增长幅度之上。
二零五一到二零五二财年度,美国的国防预算已经占到联邦财政总预算的百分之四十九点六,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七,而估计下一财年度的国防开支将占联邦财政总预算的百分之五十三。
与中国一样,巨额军费开支,已经对美国的经济形成了负面影响。
虽然从理论上讲,中美的承受能力都比预期的高,因为中美是地区经济中心体,军费开支在很大的程度上转嫁给了其他国家,比如在美洲经济共同体中,美国不断是出超国,即通过大量发行美元,从经济体内的其他国家掠夺资源,满足本国的发展需求,但是国防开支肯定会在某个时候达到临界点,导致经济崩溃。
对财团来说,要做的就是在此之前引发战争。
由此可见,不管有没有技术上的突破,中美之间的全面战争都在所难免。
到了二零五二年,中国在“重力辐射”领域取得的严峻成果,只是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已。
到这个时候,西方集团已经认识到,美国的技术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虽然在某些领域,美国依然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美国不但没有优势,反而有足够明显的差距。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只需不冷不热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美国就将完全丧失领先地位,而且将在数年之后,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对西方集团来说,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成为唯一的选择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二零五二年八月底,也就是外交事务委员会把评估演讲提交给白宫后不久,美国总统就召见了六大财团的主要负责人,在白宫商讨了一些与战争有关的问题。
当然,这也能够看成是西方财团操作政治的间接结果。
原因很简单,在白宫与国会拥有严峻影响力的外交事务委员会本身就是西方财团成立的机构,其主要职责不是为政治家提供建议,而是为财团服务。更重要的是,该委员会本身就掌握着美国的政治。别的不说,在美国的历届联邦政府中,来自该委员会、以及由该委员会推荐的部长级官员所占比例不断在半数以上,而且主要控制国防部、财政部等重要部门,而在白宫幕僚中,半数以上也是由该委员会推荐的,且主要是国家安全顾问、外交顾问与经济顾问等重要角色。
由此可见,掌握美国的正是以财团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
在这次会议上,美国的政治家与利益集团代言人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中美全面战争在所难免,而且越早迸发对美国越有利。
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奇怪。
首先在军事层面上,中国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已经加快了军备步伐,与美国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最间接的体现就是舰队规模。
到二零五零年的时候,随着第一批“泰山”级航母下水,中国海军舰队的规模已经相当于美军的百分之七十,回到了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前的水准。更重要的是,中国战舰的平均役龄比美军的短得多,因而在作战性能上比美军的高得多,双方舰队在总体作战能力上的差距更小。
按照外界估计,在四艘“泰山”级服役之后,中美海军的差距将变得微乎其微。
明显,对美国来说,这是一个难以改变的现实。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军事优势主要集中在海军上,而且美国的国防重点也是加强对海洋的控制。
如果美国海军得到了优势,那么美国就没有足够的把握击败中国。
到二零五二年初,随着四艘“泰山”级完成舾装,开始海试,美国海军遭到的压力明显增强了不少。
至于陆军方面,美国根本没有优势。
当然,美国当局也不太重视陆军,因为在几乎所有美国人眼里,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就足够了。
空军方面,美国的优势集中在战略航空兵上,在战术航空兵上基本没有优势。
很明显,美国的军事优势并不明显,而且还正在缩小。
按照外界估计,到二零五五年,随着第二批“泰山”级航母建成服役,美国将完全丧失军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