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燃烧的海洋 >

第259部分

燃烧的海洋-第259部分

小说: 燃烧的海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要想通过一些最大承载能力不到五十吨的桥梁时,还得先让工程兵加固桥梁。
    这种影响,在第一次战役中表现了出来。
    当时,韩军第九装甲师仅有两天就到达前线,而美军第四步兵师离得更近,反而没有及时到达前线。在攻打咸州的时候,韩军的装甲突击部队半天就赶了过去,而从金策突围的美军第一陆战师花了两天都没到达咸兴。可以说,第一陆战师没能及时突围,与主战装备过重不无关系。
    除此之外,韩军的主战装备还针对朝鲜半岛多山地的特点做了特别改进。
    拿2主战坦克来说,除了战斗全重较轻之外,还采用了非常昂贵、难以维护,但是操作性更好的液气悬挂系统,获得了更大的俯仰射角,更适合在山地作战。此外,2在防护与火力等方面,丝毫不比1A2差,而且因为采用了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战术机动性能反而更加出色。
    可以说,2是一种性能非常均衡的坦克。
    从综合性能上讲,2不比99改差多少,在某些方面还更加出色。
    题是,2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坦克。按照韩**方的采购价,2的基本采购价在八百万美元以上,而算上配套设备的话,大概需要一千二百万美元,而中**队采购99改只需要二千万人民币。
    过于高昂的价格,导致2的产量非常小。
    战争爆发前,韩国陆军只象征性的购买了两百辆,大部分都装备了第九装甲师。虽然在与土耳其签署了军火贸易合同之后,韩**方承诺再采购四百辆2,通过扩大量产方式来降低单价,但是在战争爆发前,韩国陆军没有下订单。当时,韩国陆军主要通过继续改进原有的坦克,比如1与1A1,使其继续在韩军中服役。
    过高的价格,使得2的产量很难上去。
    虽然在战争爆发后,韩国当局加大了军火产能,但是2的排产工作一直很紧张,仅在头两个月生产了一百多辆,补充给几支主力部队。随着志愿军入朝作战,韩军在战场上连战连败,2的生产速度再次降低,因为需要为补充损失的装备,所以韩国当局只能尽可能的加大1A1的产能。
    白了,还是2太贵,而且很多东西需要进口。
    别的不说,2用的发动机与变速器就是从德国进口的。虽然德国没有因为战争而不再向韩国出售军事装备,但是德国也没有为了韩国提高产生,只是按照订单交付,导致韩国无法提高2的产量。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当时,韩国的军火商提出了两套解决方案,一是用1A1的动力系统,毕竟这套动力系统已经实现了国产,产量有保证,二是用美国的燃气轮机与变速器取代德国货,毕竟从美国采购没有多大问题。
    只是,这两种方案都不理想。
    前者的话,发动机功率太小,必然导致2的机动性能大幅度降低,而机动性又是2的主要优势性能。后者的话,燃气轮机的耗油量太大,而2的主油箱本来就不大,导致战斗行程大幅度降低。
    权衡之后,韩国还是选择了前者。
    这样一来,从十月份开始,大部分2使用了1A1的动力系统。
    为了提高产能,韩**火生产商还不得不给2瘦身,以降低生产成本。比如,在新生产的2上,全部采用了四十四倍径的一二零坦克炮,复合装甲的质量也有所降低,防护能力大幅度缩水。
    当然,这些变化在外表上看不出来。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韩军的后勤保障体系。虽然在战争爆发之后,联军共用后勤保障系统,美国非常“无私”的为韩国提供了包括弹药在内的军事援助,但是在一些尖端军事装备上,美国仍然非常自私。比如,当时美军使用的一二零穿甲弹主要29A3,而提供给韩国的仅仅29A1。别看只是番号上的区别,这两种穿甲弹在性能上天差地别。前者的最大穿甲深度达到了八百五十毫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穿甲弹之一,能在两千米的距离内摧毁任何一种主战坦克,而后者的穿甲深度只有六百毫米左右,对付早期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还没有多大问题,可是在对付99改这类三代半主战坦克时就很吃力了,即便在一千米以内不见得能够奏效。
    这次,提供给美军的正是后期量产的2。
    虽然美国为这些坦克提供了最新式的穿甲弹,但是在其他方面就无能为力了。
    必须承认,博茨曼很有预见性。
    第一陆战师在二十六日全体到达后,博茨曼就动员了四个营,接收韩军主战装备,然后部署在首尔郊外,其中两个营就在衙洞。
    虽然兵里不是很多,装备也不够理想,但是这些美军,至少让韩军的心理不再脆弱。
    此时的韩军,最缺乏的就是士气与斗志。
    两个美军营,让衙洞的韩军坚持了下来,也让突击的志愿军遇到了难题。
    要知道,只有打下衙洞,才能进入大首尔地区,也才能向两翼迂回。如果被联军挡在了衙洞北面,志愿军就得放弃这路进攻,从别的方向突破。
    从交通上看,西面是没有什么好指望的。
    尔就在朝鲜半岛的西部平原上,往西就是黄海。虽然交通不成问题,但是沿途有很多城镇,突击速度肯定快不起来,而且地面部队在狭窄区域作战,缺乏回旋余地,也就很难保证取得纵深突破。
    可以选的,只能从东面取得突破。
    题是,如果从东面突破,就得从中部战线上抽调兵力,沿着东豆川向议政府推进,再进入大首尔地区。
    大的问题是,在中部战线上,志愿军没有主力部队!!~!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力所不逮
    攻打衙洞受阻,让志愿军南下攻打首尔变得异常困难。
    打到十一月一日上午,突击部队仍然没能占领衙洞,反而在进攻中损失了将近一半的坦克与战车,作战伤亡超过六百人。更要命的是,联军加大了轰炸力度,部署在首尔附近的韩军也提供了远程炮火支援,导致突击部队在天亮后再也没能组织起有效进攻,甚至没能靠近联军的防御阵地。
    这个时候,黄峙博也有点犹豫。
    虽然进攻受阻,但是联军的动员还没完成。突击部队已经证实,守卫衙洞的美军最多只有两个营,而且全部用的韩军的主战装备,打防御战还不错,反击却很勉强,不然早就把仅仅只有三个营的突击部队打回去了。从时间上看,志愿军还有五天时间,如果在此期间投入重兵的话,也许能够收到预料之外的结果。
    那么,有没有必要加强南下的力量呢?
    如果手上有足够的兵力,黄峙博不会迟疑,可是他手上没有足够的兵力。
    攻打衙洞受阻,让攻打开城也变得非常艰难。虽然志愿军已经攻入城区,而且正在逐一剿灭困守的韩军,但是在后方的鼓舞下,韩军打得很硬气,很少有部队成建制投降,大部分时候都要志愿军亲自动手解决。
    归根结底,就是南下突击不顺利,没能切断开城与后方的补给通道。
    可是,打到这个时候,黄峙博几乎把能用的部队全都用上了,而他留下的几个集团军都在为接下来与美军作战做准备。
    要知道,再过几天,两个美军师就要开上战场了。
    如果志愿军把全部兵力集中到开城附近,博茨曼肯定会在其他地方发起反击,比如在中部战场上发起大纵深突击,切断志愿军东线与西线军团的联系,然后选择一个主攻方向,迫使志愿军全线后撤。
    黄峙博不是笨蛋,而且博茨曼也是一个非常重视进攻的将领。
    真要让博茨曼抓住机会,以联军的后勤保障能力,特别是除了陆运之外,其他的物资运送手段,联军很有可能一口气推进上百公里,甚至夺回平壤,让志愿军不得不退回北部山区打游击战。
    打成这样的结果,黄峙博也得下课了。
    重要的是,打到这个时候,黄峙博严重缺乏动力,志愿军官兵也普遍认为,没有必要为了朝鲜去攻打韩国。
    受此影响,在军事部署上,黄峙博非常谨慎。
    当时,除了用来攻打开城的四个集团军之外,第六十五集团军推进到三八线之后,就没再积极进攻,而是在前沿休整,接收补充的兵员与装备。此外,在后方,第二十四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战斗力。按照黄峙博的安排,第二十四集团军将在十一月三日开赴前线,负责守卫中部战线,而第三十九集团军将在攻占开城后进驻开城,替下四个主力集团军。
    可以说,黄峙博已经放弃了攻打首尔的想法。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能够顺利打下衙洞,黄峙博就会让一个集团军南下,趁美军主力部队参战之前攻打首尔。可是现在没有打下衙洞,而且很有可能在十一月五日之前也无法打下来。
    只是,黄峙博不能把这种想法表达出来。
    原因很简单,他答应过傅秀波,在攻打开城的时候攻打首尔。
    当时,他没有放弃攻打衙洞的行动,只是在做做样子,让傅秀波相信,志愿军已经尽了全力。
    此外,攻打衙洞,对攻打开城也有帮助。
    别的不说,只要志愿军的突击部队还在衙洞附近,联军就不会向开城增兵,而会把重点放在衙洞。
    重要的是,如果能够打下衙洞,哪怕错过了攻打首尔的时机,也能打垮韩军的士气。
    受此影响,黄峙博没有向衙洞的突击部队增兵,只是要求突击部队不要撤离,至少在打下开城之前,必须留在衙洞附近。
    随后,黄峙博给开城的进攻部队下了命令:务必在十一月四日之前打下开城。
    只有这样,志愿军才能在美军发动反击之前调整防御部署,然后在三八线上顶住美军的反击。
    题是,这个部署与黄峙博的承诺并不一致。
    一月一日下午,黄峙博接到陆风烈的电话,把工作交给参谋后,他启程返回北京,向总参谋长与元首汇报作战情况。
    当时,志愿军司令部正在组织转移。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志愿军司令部将转移到平壤。严格说来,这不是黄峙博的安排,而是朝鲜当局的要求,似乎只有志愿军司令部在平壤,朝鲜领导人才能放心,而不会担心联军什么时候打回来。
    黄峙博不是笨蛋,知道陆风烈为什么要叫他回去。
    回到北京,他仍然先去见了陆风烈,然后跟陆风烈去见了傅秀波。
    “元首,我的想法是,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攻打首尔。”黄峙博必须把话说清楚,毕竟他当面承诺过。“现在,志愿军的状况很不理想。攻打开城的四个集团军都很疲惫,而且缺员率都很高,主战装备也没有补充到位。以志愿军的补充能力,我只能尽快让另外三个集团军尽快恢复战斗力。再过几天,美军的两个主力师就将参战,而我们却还得为部队的补充问题发愁。可以想像,博茨曼不会甘于守卫三八线,而会主动发起进攻。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打下开城,稳住整条战线。接下来,我们得在三八线上挡住美军的反击,然后才有机会考虑攻打首尔。”
    傅秀波笑了笑,朝陆风烈看了一眼。
    “其实,这次叫你回来,就是要跟你商讨这件事情。”
    黄峙博愣了一下,也朝陆风烈看了过去。
    “首先得承认,志愿军已经尽了全力,首批入朝的三个集团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休整过,官兵都很积极,也很勇敢。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