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自己-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扮演过宋庆龄的演员里,李羚和许晴有些神韵,连我喜欢的纯美如百合的董洁,在《建党伟业》里的造型也略嫌单薄呆板。我知道宋庆龄没有像很多女高官一样,留一头干练的象征革命的短发,即使在文革里也坚持留着发髻,直到临终前依然是长发盘着的发髻。我妈妈如今已经80多岁,头发早已花白、稀少,梳头也抬不起胳膊,但她还留着一点小小的发髻。
我结婚前后老公经常去南方出差,他给我买过很多头花、发夹、发带,也买过很多精美的木梳、牛角梳让我收藏。木梳有脸谱的,有红楼十二钗的,还有很多大小各异、质地不同的造型,后来又添了很多“谭木匠”。牛角梳里有一个“刮痧宝玉”,黑色质地,柄上镶一点天然白色,可惜被我摔断了齿。有一个紫色丁香的产自台湾的头花最得我心,银色的绸缎底边,簇拥在中间的一大堆紫色丁香花骨朵还可以一个个自由掰动。他给我买的一个木头小狗的头花也很特别,可惜戴得次数多,什么时候松掉丢了都没发觉。我一心想要一个既带头花又带发网的发饰,可以盘头的时候装饰。我老公在出差的城市到处寻找,终于给我带回来一个。我一听五十八元的价格差点怔住,小半个月的工资就戴这个头花!尤其遗憾的是发网太小根本装不下我的头发,这大概是他给我买过的唯一失败的东西吧。
我这些年留长发时间多,连生儿子坐月子时我都没舍得剪掉。后来是因为老公抱怨满地都是我掉下的长发,把笤帚都缠住了,才剪成了短发。长发可能显得稍温柔一些,短发添了一点干练,不过短发总需要修剪,过一段时间我忍不住又留长发。老公觉得我鬓角太大,自己动手用剪刀给我把鬓角剪掉,我妈知道后撇嘴说“简直是胡来”。头发剪掉后,收拾头花、发夹竟然装了一大包,没舍得淘汰留起来了。有在工艺品店买的景泰蓝白色牡丹花的、紫色蝴蝶的、也有从“小康之家”邮购的深蓝色丝绸玫瑰花的、有从北京天意小商品市场、万通新世界买的工艺发夹、也有很多在当地随便买的塑料发夹,但都造型别致,那曾经是我头上的风景啊。
前年做手术前我毫不吝惜地剪成又短发,在医院被剃了光头,摸着硬硬的发根,那感觉实在太奇怪了。看我光头的样子有人说真像个小男孩,哈哈,就算像男孩也是“老男孩”了,好在“发如韭割复生”。
岁月留给我们无法磨灭的烙印,终有一天,我们将年华老去,发如白雪。其实我觉得一头银发也很有风采啊,女强人吴仪副总理、即将角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一届总裁的法国女财长拉加德,那头银发多添气度和魅力啊。能永葆青春当然好,但优雅地老去也是每个理智女人美丽的梦想。连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时尚女魔头》都顶着一头如雪的白发,那头发配她的PRADA套装,气场真够强大。
二〇一一年七月九日
利率之殇
利率之殇
利率杠杆是国家宏观金融调控非常敏感的工具,对于银行工作而言,利率调整是司空见惯的事,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金融企业,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点仍然依赖于净息差增长。(净息差指的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7月2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京发布《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0-2011)》称2011年银行净息差仍将延续2010年以来小幅回升的态势,全年升幅高于2010年,将达到20个基点。我无意于对国家利率政策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在这里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说说利率有关的事。
我1991年参加工作,在银行的最基层——储蓄所工作过十个月。其时我的工资是每月一百一十四元,发到我手里时被强行扣了二十元作为零存整取。也许单位是为了强制沉淀一部分存款,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也许是为了强迫大家有点积蓄,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储蓄所吸存揽储的宣传标语都是这么写的。在金钱面前,对自己和对客户都是一个道理。遗憾的是我在基层工作不满一年,提前支取了我的零存整取,不管那时利率有多高,我也没享受到应有的利息。
那时候定期存款期限长、利率高,而且是可以分段计息、遇利率调高自动转存的。利率调低时似乎是按存款时挂牌利率执行。我在储蓄所工作期间,有一个老客户让我影响很深。那是一个卖熟食的老太太,大概属于比较早一批勤劳致富的“万元户”之一。她存了期限最长八年的一万元“存本取息”存款,每个月来支取利息作为生活费。我们储蓄所的姑娘对老太太好不羡慕啊,有这些钱似乎衣食无忧,完全可以安度晚年了。不说本金,就每个月那么些利息也够吃够喝的了。
我父亲生前工资一直不高,1980年退休时的工资只有五十多元,似乎得到一笔不到一千元的退休费。我家84年买彩电就很让我吃惊,要抚养我们那么多孩子,哪有闲钱买彩电。我妈说除了卖猪的钱、卖菜的钱,还有我爸退休费的利息。我父亲2005年去世竟然还留了一点遗产,我也非常诧异。我们家七个孩子包括孙子辈,不管哪个上学、结婚、买房、盖房等等,父母都倾力相助,他们自己不舍得多花一分钱,也就是解决了温饱而已,怎么还留了储蓄?我当时听了就泪眼模糊,不知道他们的一分钱是怎么掰成两半花的。我妈给我解释他们辛辛苦苦攒钱的来源时,除了提到哪年的胡萝卜卖了好价钱,哪年的玉米卖了好价钱,我平时孝敬他们的钱,还提到以前的存款利息高,所以没有坐吃山空。
在我父亲的遗物里,我翻到他历次取款的利息单,也看到一张他留下的1993年7月银行存款的宣传单。标题是“三年期以上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实行保值,储蓄存款利率再次提高,欢迎参加**银行储蓄”。这张薄薄的蓝色宣传单除了说明根据国务院通知调整利率,解读政策,公布各档次利率调整表,唯恐老百姓不明白“保值储蓄”的意义,还举例说明:“比如您于1993年3月2日存入2000元,期限3年,到期时间为1996年3月2日。在这次调高利率后,对您的这笔存款将会由银行自动转存,即1993年3月2日到1993年7月10日(7月11日利率调整)这段时间按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年利率3。15%执行,1993年7月11日至1996年3月2日这段时间按此次调整后的三年期利率12。24%计算利息。”我不厌其烦地引用这段举例说明,我想谁一看都会明白“自动转存”和“保值储蓄”是怎么回事了。宣传单上还有这样一段话:由于93年5月15日利率调整与本次利率调整间隔较近,为了保护储户利益和减少群众办理转存手续的负担,本次利率调整后,**银行各储蓄机构,将对93年3月1日至本次利率调整日,即7月11日之前存入的一年期以上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在原定期内,予以自动转存。
原来,我们的银行也曾经这样人性化地“减少群众办理转存手续的负担”,为“储户竭诚服务”,“保护储户利益”。原来,以前的存款利息不仅可以作为家庭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甚至可以作为一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开支。
这么好的税源怎么能白白流失呢?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税,税率高达20%。2007年8月15日起,大概鉴于民愤太大,存款利率和CPI的涨幅早已倒挂了,利息税才羞答答降为5%。从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利息税。只是“暂免”,有无下文尚未知也。其实,据公开报道从2003年至今,中国经济的平均真实利率是0。3%,8年中的96个月中有53个月的时间,中国经济处于负利率中。老百姓的血汗钱不但成了通货膨胀的牺牲品,还缴纳了负利率下的根本不应承担的“利息税”。
我们国家从来不乏紧盯百姓钱袋出谋划策的“有识之士”啊,当初非常得意地提出“教育产业化”的汤敏博士,不知道他自己受教育的经历是怎样的,他的父母为培养他成才付出了多少。他有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教育支出竟然和住房、医疗一起,成了普通老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他知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因为几百元的学费失学,有多少家庭为供养一个大学生背上沉重的包袱?如今大学倒是都财大气粗了,连清净的校园都成了贪污腐败的窝案频发的渊薮,还能说什么呢?
“纳税光荣”,这道理我懂,虽然我不太知道作为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我忠实履行了义务,我都享有哪些权利。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嘛,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我每个月工资里有一部分就是作为个税,一分不少地自动扣缴了。至于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还有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我们要供养几个人,没人管你这事。专家说了,我们现在还不具备以家庭为单位纳税的条件,至于退税、免税,想都别想。个税起征点征求了几十万条民间建议,最后不也只值五百元吗?
最早看到银行关于“教育储蓄”免征利息税的宣传,我还是动心了。虽然我在银行工作这么多年,我现在工作的银行不办理个人储蓄业务,对个人储蓄我已经比较生疏了。我只知道埋头给单位算账,如何增收节支,争取利润最大化,我自己的工资放在活期存折上也想不到怎么打理。既然教育储蓄不征税,我家的确有学生,那我为什么不享受一下这个优惠政策呢?我存了二万元三年期,到期时儿子正好该升初中了。可惜的是,这点蝇头小利我也没占到,还差点没吃到羊肉惹一身膻味。我的“教育储蓄”浑水摸鱼地存了一年多,马后炮的政策立即出台,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利息税流失呢?按照教育储蓄更规范的细则,我家的小学生是不能享受教育储蓄的免税规定的。要不然提前支取另做他图,要不然作为普通定期存款继续存放。我已经被忽悠一次,也懒得再去管了,存够三年再取就是了,该交多少税就交呗,还能为那点小钱和国家计较?那也太没觉悟了。
我的不合规的“教育储蓄”到期支取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我只能按照普通定期储蓄。这政策我早心知肚明,没指望出现奇迹。可是另外的“奇迹”还是发生了,我拿着二万元和一千过一点利息回家,已经躺在床上午休了,怎么想想利息计算得不对啊?整整齐齐的二万元,三年期,那会儿利率我已经忘了多少,但心里粗粗一算,的确是少了很多。惭愧我还算是老银行,大概正是自己在银行工作,所以对银行的系统和工作人员都天然信任,根本没想到要核实一下利息,也很少在柜台当面清点现金。我翻出已经扔到垃圾桶里的支款凭条和利息清单,发现白纸黑字上的利率真有问题!我拿着这些凭据找到给我取款的柜台,主管出面核实半天,告诉我他们经办人员把利率错套成“定活两便”了!我真的无语了,他们连道歉的话语都没有说一句,只是给我补了少算的几百元。幸亏我自己算了一下,幸亏我自己找来了,否则银行即使事后发现错误,大概也只能当做一笔错帐处理。我们存款时都是实名制,留了身份证号,可是你指望银行会为那点钱去查户口找到你,上门补偿吗?7月23日温州高铁追尾脱轨事故的遇难者也是“实名制”购票的,为什么核实他们的姓名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