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春来-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园子里养不出恬然之气来,还是小屋小院最和乐。
等姐妹俩走进了一瞅,贺千里赫然看见宅院的大门上书写着三个大字——逍遥派
……
贺千里看罢哭笑不得,在路上似乎晏东楼问过她这么一句,如果开山立派要叫什么名儿,她想也没想张口就来,之所以是逍遥派而不是别的,是因为她正在喊贺秋水的名字,这不正好么。哪能想到晏东楼就弄这么一出给她,她一时之间还真没法反应。
“逍遥派?咦,里里从前讲过一个故事,故事里好像就有这门派,里里逍遥派是以什么见长来着?”大约是八九岁的时候听过,贺秋水依稀还记得。
“天山折梅手、北冥神功、凌波微步。”原著里很多,但让人记忆最深的还是这三种,贺千里自是想也不想就说出来了。
“看来以后里里要努力把这几样功夫练出来,要不然枉费了逍遥派三个字。”
她就知道她就知道……叫逍遥派绝对会出问题,早知道应该叫武当,会耍太极就成,天山折梅手、北冥神功什么的那都是小说里杜撰的,她要是会那才叫奇(…提供下载…)怪。
“世间并没有这三样功夫,你是知道哪儿有劳烦告诉我。晏东楼,这事儿是你惹出来的我可不管。”归根结底全是晏东楼这事儿唠,不吭不气儿地把逍遥派给弄出来了。
只见晏东楼笑眯眯地说:“好,我管。”
可真到徒招来、人齐整时晏东楼连人都找不见,也不知道晏东楼到底在想什么,居然硬要塞给她这么一件事儿。她也没办法只好赶鸭子上架,好在家里开武馆收徒授武一套什么样的过程她都一清二楚,而且这些人都是乡里乡亲,压根就不指着学那飞檐走壁的功夫,只求强身健体不受人欺负就得。
“长拳即是以拳为名,我们就先从手上开始讲,世间什么都讲究个方法,这掌有掌法,手有手法。长拳的手法首在快而灵巧有力,出拳如疾风闪电,要想这样就要求平时多活动肩肘和手腕……”讲过手后还有身法、步法等等,长拳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套路,所以现在只能粗略地讲一讲,主要还是让来的孩子明白平时训练是为什么。要不然就蒙头瞎练,那是什么也练不出来的。
至于平时谁来教,那当然不是别人,从小带着贺秋水一块儿练不就指着她有一天派上用场,现在正是要用人的时候:“从今天起由秋水先生教你们练习基本功,来前就先说过得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怕难,我和秋水先生都是这么练过来的,你们可不能输给好吃又好玩的秋水先生哟”
一边的贺秋水直瞪眼:“里里,你这是败坏我在弟子们面前的形象,这样下去我还有没有点儿威严。”
教孩子们基本功也是贺秋水自己提的,让她教基本功还成,要真教点儿别的,那是万万不行,她怕误人子弟。这些孩子多是碣石镇驻军的孩子,除此以外当地也有几个孩子闻讯而来,那都是早先就听过贺家兄妹名头的邻人。
总共才十一个孩子,李婶子负责做饭,又另请了几个人洒扫另帮着照顾起居饮食,说起来真像是小学校园,大约都是五六岁的小娃娃,一个个粉粉嫩嫩正是正太萝莉得不得了的时候。但是贺秋水可没半点儿不忍心,想当年她也就这么大,还不照样被贺千里支使着天天早起练功,那真是一天也没有断过。
因为贺秋水教基本功,那就得有人教文课,本来想另外请人哪晓得这时候晏东楼出现把这活儿揽下来,打这以后逍遥派……呃,文武学校就是女先生教武课,男先生教文课,从这起就成了一大特色。
这样欢快轻松的日子持续了许久,直到京中一封军务急奏把晏东楼招回去时已经是次年夏末,左右无事贺千里和贺秋水就想着一块儿去京中看看贺沧海,这位大忙人哟愣是能近一年没见面。但临到启程的时候贺秋水又决定不回,因为张元帅那边儿催着她回京相亲,她那是死也不肯,就以孩子们不能离开她为由留在碣石镇。
到京中便是秋初,这才知道军中所谓急务无非是皇帝老爷子快不成了,这会儿召他回来是要把靖远军暂时交给他,等新皇继位还要他用手中军权来稳固朝政,然后再等合适的时候把靖远军再归交天子。
自打晏东楼进宫后再出来脸色就没好过,贺千里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该问,可又没能管住自己的嘴:“东楼,有什么不妥当的吗?”
“宫中有传言说诏书上并非太子,近日甚至有废太子的传言。”晏东楼倒没有半句隐瞒,毕竟这些传言早已经满天飞,而皇帝那边态度又不甚明了,太子倒是老神在在,现在京中却是满城风雨。
“皇上不是一直对太子殿下很满意吗,太子殿下也一直不负众望,这两年皇上身体不好朝政多交由太子殿下打理,朝野上下多是赞扬之声,就这样皇上应该不至于废太子吧。”贺千里觉得没理由,这么好的一位继位者,皇帝究竟还有哪儿不满意的。
这时晏东楼却一笑说道:“或许就是因为赞扬之声太多了。”
于是贺千里就不明白了,赞扬也不好,难道皇帝要选个庸材来掌希朝天下么,什么逻辑:“我不懂。”
冲她摇摇头,晏东楼揉揉她的脑袋说:“不懂就别瞎琢磨,沧海应试放班了,我已派人知会了他,待会儿就应该到,你们俩好好说说话,其他的事儿别过问,风大雨大由他去自有我在。”
“嗯。”
“千里,我们年前办婚事可好?”
……
算算年纪确实不小了,贺元帅那边不是催她一回两回了,那是论月来信催她,这两年相处下来她也认命,确实没有比晏东楼更合适的人:“会不会太急促了些,而且不太好吧,皇上病重你说办婚事。”
“不碍事,若是你觉得太过仓促,那就得到后年去,时间倒是充足只是未免是天长日久,我们俩都不小了,都不愿意被催来催去。你再思量,我再看着办,如果实在仓促那便后年也不碍。”晏东楼是想皇帝如果一过身,那明年是不能再成婚了,到后年去这一拖二拖两人都不小了,贺千里后年都近二十,在希朝当真是老姑娘一个啊。
晏东楼自然不觉得要紧,但是毕竟这是京城,人言可畏
“我是不是太好说话了,当初稀里糊涂被你三言两语说通,现在又被你一句办婚事可好就说嫁,是不是太不矜持了”说起这事儿贺千里无由得叹气,当年雨夜楼台上她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被说通了,关键是说通之后居然半点儿反转的心思都没有。
“是啊,不过我就喜(…提供下载)欢这好哄的姑娘。”
得,一听这话她又被哄了,看来下半辈子她就一被晏东楼哄着玩儿的命。
她或以为就这样将进入无风无浪的生活,但是波澜却往往在这样的时候到来……
正文 65.有惊有喜忧
在晏东楼处理宫中事务并交接靖远军军务各项事宜时,忽然宫中又另传出旨意来,皇帝在病榻上把军务处一并托付给了晏东楼。这本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儿,毕竟晏东楼久在军中对军务熟悉,如今掌管监督军务的军务处也在情理之中,军务处中掌事的本就多是军中德高望重的老将。
只是这还有一桩,如果太子登基晏东楼自然可以安安稳稳等到交还军权,然后类似“退居二线”一般掌管着军务处,因为太子名正言顺所以他不必担心晏东楼。但皇帝只太子这么一个嫡子,若是皇帝没有把正统交托给太子,那么不但太子要身处险境,连同样嫡出的晏东楼也难免遇险。
在希朝正室嫡出才是正儿八经的继承人,关于天下传承本就是有嫡传嫡、无嫡传长。
朝中的事儿晏东楼不跟贺千里说,贺千里虽然时时关注着但并不过问,也不伸手去做什么,要她去插手那准得越帮越忙。所以她就踏踏实实地在京城内外闲溜,时不时还能碰上熟人,比如严西辰、比如贺元帅家的人,再比如那个年余未见的安豫尘……
这回再遇安豫尘是在街上,拐角的小巷边贺千里正在那儿和一大溜市井中人蹲着吃面,对于坐门橔和石槛上吃面,贺千里习惯得很,她和一大帮粗人一块儿长大,但家里又是各种规矩,直接养成了她这性子。让她在厅堂里安安稳稳规规矩矩吃饭她成,她会非(…提供下载…)常规矩绝对不让人挑出半点儿不是来,但是如果就自家人随便在院子里,她就能蹲花池上一边自个儿吃一边喂家里的猫猫狗狗。
她一身粗布衣裳,往那儿一蹲压根和旁人没啥区别,自然也没人对她投什么注目礼,她自是吃得自得其乐,甚至对这环境倍加有感触,最大的感触是——如果让晏东楼陪她在街边吃她想象不到是什么样儿
端着粗陶大碗,那碗都赶上她脸了,沿着碗边儿吃极烫的面条,她还时不时朝街上看一眼。忽然见了远处安豫尘翻身下马,她扬着手中的筷子就冲安豫尘招手,嘴角还挂着面汤时就冲人喊道:“安小哥。”
其实安豫尘正是见着了她才翻身下马的,她这一叫让他有些怔,再看她这模样不由得摇头直笑。迎着她走过去,安豫尘从袖中掏出帕子递给她:“擦擦,汤都滴到衣裳上了。”
看着帕子贺千里直摇头:“不用,你这帕子都能抵我一身衣裳了,海水云纹双面锦,用的是四股蛟合宝禅纱,再看我这衣裳,粗棉粗麻手工也粗。”
之所以认得,那是晏东楼作的,这家伙没事儿就送她东西,反正他认为好的一准得往她面前堆,她当然没任何感觉,可贺秋水天天一惊一诈,赖不住她记性好,这一来二去还真认了不少奢侈物件。
看着她说完用袖子往嘴边一抹,安豫尘又是摇头一笑,收回手中的帕子塞到袖袋里,然后并肩与贺千里一样坐在石槛上:“千里这是愈发随性了,比起从前来更没规矩,雪沉就不念叨你吗?”
“她哪里得空念叨我,她现在有的是事儿忙,光是元帅府上一封接一封的书信就够她操心了。”这时正好吃完,把碗往石槛边一放过会儿老板自会来收,她把嘴抹了这才细细打量安豫尘。
她听闻安豫尘已经大婚,所以眼前这位现在也是有家有室的人,也正因为这样她才觉得可以像从前一样打交道,毕竟都有家室了嘛:“安小哥,滨东的时候你不声不响就走,也不道别也不让我们送你,我还以为你生我的气呢?好在后来元帅府送信过来,说了一些你家中的事,我才知道你是有事儿走的,这才松了口气。咱们俩谁跟谁呀,好兄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事,以后你得工夫咱们一块儿喝酒。”
这会儿先定个性质,一是安豫尘有妻子,二是自己也有个人选,不能让人生了误会不是。
只是她这话还是让安豫尘笑脸一僵,然后有些勉强地应道:“嗯,以后一块儿喝酒,等我得了闲工夫就来找你。这回回京你们应该得待一段儿,至少得等一切尘埃落定是吧。”
“说到尘埃落定,我都不知道什么事儿,他也不跟我说的,总觉得他应该让我继续这么没心没肺地过下去,那就让他去办吧,他办不好了我再去给他收拾残局。”这一年多来她和晏东楼也没闲着,时不时探访一下在碣石附近的城镇,因为那一带是贺老爹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