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 >

第860部分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第860部分

小说: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嬴政六岁起,赵高便是外祖给自己特意遴选的少年仆人。嬴政八岁返回秦国,赵高跟随入秦。为长随嬴政,少年赵高自请去势,以王室法度做了太监之身,忠心耿耿地追随嬴政整整三十一年了。可以说,赵高熟悉嬴政的身体,远远超过了专精国事而心无旁骛的嬴政自己。赵高说自己有暗疾,嬴政是不需要任何辩驳的,尽管此时的嬴政并未觉察出如何暗疾如何症状。嬴政要想的是,赵高秘密延揽方士入宫,这件事当如何处置?秦国自商君变法,便严禁巫术方士丹药流布。自秦惠王晚年疯疾而张仪密请齐国方士之后,此禁令虽不如往昔森严,然依旧是秦法明令。至少,晚年卧榻不起的秦昭王便一直没有用过方士。嬴政的祖父孝文王一生疾病缠身,以至于自家学成了半个医家,也没有用过方士。嬴政的父亲庄襄王,中年暗疾,吕不韦曾秘密延揽方士,然却未见效力,后来也秘密遣散了。如今赵高秘密访察得一个方士来给自己治病,究竟该不该接纳?以赵高之才具与忠诚,既有如此举措,嬴政宁可相信自己确实患有寻常医家束手无策的暗疾。赵高几乎是自己的影子,要说患难与共,赵高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更有一点,赵高勤奋聪颖,对秦国法令典籍之精熟,除李斯之外无出其右。甚或,赵高之书法,也被知情者认定与李斯相当。如此一个人物,当年若不去势,而在秦国或从军或入仕,一定是一等一的大将能臣。而赵高,却自请去势,选择了终生做自己的奴仆,整整三十一年,任嬴政如何发作,都一无怨尤地侍奉着自己。那个大庶长爵位,对于不领职事的赵高其实并无实际意义,赵高只为嬴政活着。如此一个赵高,嬴政能认定他引进方士是奸佞乱法么……
“君上,又流血了,不能抓啊!……”
眼见嬴政又狠狠抓挠红斑,赵高以头抢地痛哭失声了。
“好,你去唤那方士来。只,这一次。”嬴政瘙痒难熬,牙缝咝咝喘息。
“哎!”赵高如奉大赦,风一般去了。
片刻之间,一个白发红袍竹冠草履的矍铄老人,沉静地站在了王案之前。嬴政一言不发,只袒露着上身的片片红斑与方才抓挠得血淋淋的一只胳膊。老人瞄了一眼旁边大汗淋漓的赵高,微微一笑,拿出了腰间皮盒中的一粒朱红药丸。赵高会意,立即接过药丸捧到案前低声道,敢请君上先行服下。嬴政微微眯着眼睛,二话不说接过药丸丢入口中,咕咚一口冰水吞了下去。案前老人近前两步,双手距嬴政肌肤寸余缓缓拂过,一层淡淡的粉尘状物事落于片片红斑之上。盏茶工夫,便见红斑血痕消失,肌肤颜色渐渐复归常态,嬴政紧皱的眉头已经舒展开来。老人又退后几步站定,舒展双臂遥遥抚向嬴政。如此又是盏茶工夫,嬴政猛然咳嗽了一声,咯出了一口血痰,长长地喘息了一声。老人徐徐收掌,向嬴政深深一躬,又向赵高一拱手,径自转身去了。
“回来。”嬴政叩了叩书案。
老人回身,却并没有走过来。
“先生高名上姓?”
“老夫徐福,山野之民。”
“先生医术立见功效。但有闲暇,当讨教于先生。”
“秦王视老夫疗法为医术,至为明锐,老夫谢过。”
一句话说罢,老人走了。嬴政边穿衣服边吩咐赵高,好生待承这位人物,待忙完这段时日再理论此事,目下切勿声张。赵高双腿已经软得瑟瑟发抖,脸上却是舒坦无比的笑意,一边抹着额头汗水一边诺诺连声,一溜碎步去了。
夜风清凉,嬴政神清气爽,展开了一卷又一卷文书。
南下期间,李斯将涉及廷尉府的预行之事已经拟定了详细的实施方略,并已经会同蒙毅拟好了颁行天下的文书。嬴政一一看过,件件都批了一个大字:“可。”刁斗打响四更的时刻,嬴政开始读博士学宫的整整一案上书。这些上书,是李斯辖制博士学宫期间预拟的新朝种种典章。嬴政南下期间,这些待定典章已经分送各大臣官署预览,各署附在上书之后的建言补正者不多,大多都是一句话:“典章诸事,听王决断。”嬴政一一看罢,深为这些饱学博士的学问才具所折服,件件有出典,事事有流变,确实彰显了他在朝会上着力申明的图新之意。全部典章,除了若嫌繁冗,实在是无可挑剔。反复思忖,嬴政还是纠正了两处涉及自己的典章。
其一是君主名号。博士学宫拟定的名号是“泰皇”,论定出典如此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嬴政也曾听李斯讲述过这一动议,知道泰皇有两说,一则云泰皇即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之中的人皇,一则云泰皇即太吴,是三皇之前的称渭。然嬴政总觉这一名号虚无缥缈,尚不如战国尊崇的帝号实在,当年秦齐分称西帝、东帝,就是将帝号看得高于王号。然则,若单取帝号,似乎又不足以彰显远承圣贤大道之尊崇,崇古尊典的博士们也一定不以为然。思忖之下,嬴政心头大亮——皇帝!对,便是皇帝,有虚有实有古有今!于是,嬴政提笔,断然在旁边用朱笔写下了两行大字:“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其二,废除了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后人以一个简约的名号,对死者一生行迹作一总括性评价,此所谓谥法。此种法度,据说是周公所定,其本意大约在告诫君王贵族要以后世评价预警自身。博士们上书:以谥法定制,秦王为泰皇,当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列位看官留意,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即位之时,便完全采取了这一谥法,追尊其父为太上皇。然则,嬴政却以为这种谥法很是无谓。后人话语,很无聊。一则,诱使君王沽名钓誉,容易虚应故事;二则,诱使言官史官以某种褊狭标准评价前人,事实上远离当时情境,徒然引起种种纷争。于是,嬴政提起朱笔,慨然批下了几行文字:“太古有号无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今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本王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曙色初上时分,蒙毅准时踏进了秦王书房。
嬴政从书案前站起,疲惫地指了指两大案朱笔批过的文书道:“都好了,一一拟好诏书,朝会之前颁行。”便摇摇晃晃地被轻步赶来的赵高扶走了。蒙毅一一查对文书,发现秦王大半夜批阅的文书竟多达百余件,一时感慨不已,转身立即吩咐书吏抄录整理再誊刻。而后,蒙毅静下心来开始草拟第一道皇帝诏书了。
五月末,咸阳举行了最盛大朝会——皇帝即位大典。
朝会之前,先期颁行了《大秦始皇帝第一诏书:大秦典则②》,以期在皇帝即位大典第一次尊典实施。这道诏书颁行咸阳各大官署与天下郡县,明定了天下臣民关注的诸多事宜,一时朝野争相传诵蔚为大观。这道皇帝诏书所确定的典制,一直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
大秦始皇帝第一诏书:大秦典则
大秦始皇帝诏日:自朕即位,采六国礼仪之善,济济依古,粲粲更新,以成典则。自国,自朕,以至诸般文明事,皆以其实施之。为使天下通行,典则之要明诏颁行:
其一 国号:秦
其二 国运:推究五行,秦为水德之运;水性阴平,奉法以合
其三 国历:以颛项历为国之历法
其四 国朔:奉十月为正朔岁首,朝贺之期
其五 国色:合水德,尚黑,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其六 国纪:以六为纪,法冠六寸,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其七 国水:奉河为国水,更名德水,是为水德之始
其八 君号:皇帝。朕为始皇帝,以下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其九 皇帝诸事正名:皇帝自称朕,皇帝命曰制,皇帝令曰诏,皇帝印曰玺,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车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所至曰幸,所进曰御,皇帝冠曰通天冠高九寸,臣民称皇帝曰陛下,史官纪事曰上
其十 诸侯名号:皇帝所封列侯,统称教
十一 上书正名:臣下上书,改书为奏
十二 人民正名:人民之名繁多,统更名曰黔首
十三 书文正名:凡书之文,其名曰字
十四 书具正名:凡书文之具,其名曰笔
天下治式等诸般大事,待大朝议决之后,朕后诏颁行
典则所涉其余细则实施,统以廷尉府书令发于朝野
大秦始皇帝元年夏
于是,这次大典朝会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亘古未闻的一次盛典。除王翦蒙恬等边陲诸将未曾归国,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与郡县主官都如期赶到了咸阳。依着博士们制定的大典新朝仪,皇帝即位大典从卯时开始,整整进行到艳阳高照的午时。博士叔孙通,是参与制定这次朝仪的重要人物。若干年后,此人根据记忆与私家典藏,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恢复了秦始皇的即位朝仪,由此跻身大臣之列。
据叔孙通所复制的朝议,始皇帝的即位大典大体是这样进行的。
天亮时分(平明),大臣们一律着朝服在大殿外车马场列班等候。而后,由谒者(掌宾客官员)以爵位高低,分班次将大臣们分别领上大殿平台,再分列等候。殿门平台直到大殿两厢,整肃分列着皇室甲士并特定旗帜。大臣引导完毕,胪传(上下呼传礼仪官)之呼声从大殿内迭次传出:“趋——趋——趋——”如天音呼唤,庄严肃穆。随着迭次呼声,一队队殿下郎中(皇室侍卫官)整肃开出,从大殿门口分列两厢直达殿内陛(帝座红毡高阶)下,在广厦之下形成一条宽阔的甬道。此时,悠扬肃穆的钟鼓雅乐声起,谒者导引着大臣们始从郎中夹道中走进殿门,直达陛下。武臣以通武侯王贲为首,依爵次列于陛下西方;文臣以彻侯王绾为首,依爵次列于陛下东方,两两相向肃立。所有大臣列就,谒者仆射(总掌赞礼官)面向大殿屏后一躬,高呼:“皇帝御驾起——”几名胪传遂接连高呼,呼声迭次向后荡出。传呼声落点,皇帝坐在特制的车辆(辇)中,由六名内侍推车,六名侍女高举着车盖一般的伞盖徐徐而出,恍若天神。帝辇一动,殿中的皇室卫士一齐高举旗帜,郎中们一齐长呼:“警——”皇帝辇徐徐推至帝座前,头戴通天冠,身着特定御服,腰系长剑的皇帝被内侍扶持下辇,稳健地步登帝座,肃然面南。皇帝坐定,谒者仆射高宣:“皇帝即位,百官奉贺——”于是,天子雅乐大起,谒者导引着两列大臣分三班向皇帝朝贺:首班最高侯爵,次班大庶长至左庶长,再次五大夫至官大夫;每班朝贺皆扑拜于地,高呼:“皇帝万岁——”谓之山呼。分班次朝贺完毕,大臣们依爵次鱼贯进入事先写好名号且各自固定的座案就座。百官坐定,谒者仆射又高呼:“法酒上寿——”雅乐再度大起,谒者依次导引爵位最高的九位功臣,分别向皇帝贺寿,颂祷皇帝万岁万岁;每贺,其余百官必须高声同诵万岁。此谓之觞九行,或谓之九觞。整个朝仪过程,有执法御史不断巡视,举凡仪态不合法度之官员,立即被导引出大殿。故此,没有一个人敢轻慢喧哗,肃穆得太庙祭祀一般。九觞之后,谒者仆射高呼:“罢酒——”于是,酒具撤去。
谒者仆射再度高呼:“皇帝下诏——”这才轮到皇帝开口了。
“太过繁冗。明日重新大朝,再议国事。”
轮到皇帝开口,皇帝却烦躁了,拍案两句话,不坐帝辇径自走了。
皇帝挥汗如雨地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