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323部分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323部分

小说: 重生之宋武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上集合!本汗有重要事情宣布。  ”旭烈兀大步而出,连看都没有看一眼身首异处的罗思可。
    他的军令极严,没多久军队就集合完成。  旭烈兀在众将地簇拥下大步而来,站在前面道:“将士们:本汗知道你们连日征战,很是辛苦。  现在,本汗就给你们一个机会,好好放松一下,做个小游戏。  ”大手一挥,那些给赵良淳放回来的色目士卒给一万骑兵象赶鸭子一样赶了过来。
    这些色目士卒和罗思可一样,给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士卒们以打量怪物的奇怪眼神打量着他们,好象他们是这世界最为奇特的怪物似的。  瞧他们这副吃惊样,要是知道这是宋军的杰作,肯定会给吓得倒抽凉气。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旭烈兀自问自答,道:“这是本汗送给你们的礼物,用南朝的话来说就是人頾(按:頾是猪的意思),就是要把他们地脚,他们地手给砍断,把他们的舌头拔掉,把他们地眼睛挖掉,把他们的鼻子、耳朵割掉。  让他们成为猪一样的人,只能吃,只能喝,不能走路,不能说话。  他们本来是南朝人,给本汗抓住,略加整治,现在,本汗命令你们,把他们变成*人頾。  ”
    人頾在中国历史上真的存在过,是吕太后折磨刘邦的一个爱妃,就是把她的手脚给砍了,做成猪一样的人,扔进猪圈,让他自生自灭。  这个妃子很漂亮,很得刘邦的宠爱,刘邦一死,吕后就把所有的怒火发泄到她身上。
    旭烈兀伪言这些色目人是南宋老百姓,是为了安抚军心。  要士卒不起疑。
    这些色目人本就贪婪残暴,没少做坑害百姓的事,有了旭烈兀这道命令,哪里还忍耐得住,无不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可汗,我们不是南朝人。  我们是你地臣民,请你看在我们曾经为你出生入死的份上。  饶过我们吧。  ”这些倒霉的士卒齐刷刷跪了下来,叩头求饶。
    “南朝怎么不把你们的舌头也给拔了?那样的话,你们就不会说话,揭穿我的谎言。  ”旭烈兀在心里如是想,轻松地笑道:“你们听听,他们为了想活命,居然说是我的军队。  我地军队有你们这样的孬种吗?他们个个都是好样地。  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右手一招,那些等得不耐烦的色目士卒好象饿狗碰到肉包子似的扑了上去。
    凄厉的惨叫声,求饶的尖叫声,肆虐之后满意的笑声响成一片,这里再次成了人间地狱。  这些被宋军士卒折磨过的倒霉蛋再次成了被*待地对象,再次体会到生不如死的真谛。
    “将士们:你们玩得高兴吗?”旭烈兀大声问道。
    如此别开生面的娱乐节目,色目军团还没有玩过,哪有不高兴的道理。  只觉爽到骨子眼里去了,比玩弄女人还有刺激,还要有新鲜感,齐皆高叫道:“高兴!太高兴了!”
    “在我们前面有十万南朝人,他们挡住了我们去汴京的通路。  本汗命令你们,把他们全部变成*人頾!”旭烈兀再次激励军心。
    不到三千人。  实在是太少了点,让人玩得不尽兴,前面还有十万人可以玩,那真是一个天大的乐子,士卒们无不是兴高采烈,振奋之极地道:“把南朝人变成*人頾!”
    这一声喊直上云霄,震动九天,又充满着无尽的血腥气。
    于是乎,旭烈兀率领他正为兽性所激发的军团浩浩荡荡杀向了朱仙镇。
    对于这事,李隽如是评价“无疑。  赵将军地出招非常高明。  然而旭烈兀接得也不赖,他能‘变废为宝’。  牺牲这些倒霉的色目军卒达到激励他的军队的虎狼之气。  趁虎狼之气正盛之时来决战,战机选得非常好,只有旭烈兀这样拥有杰出军事才干的统帅才做得到。  当然,也只有如他这样没有人性的畜牲才做得出来。  ”
    XXXXXXXXXXXXXXXX
    “好了,可以出击了。  ”李隽看着给炮火炸成一片焦土地蒙古阵地,下令进攻。
    将士们呐喊着,在廖胜功的指挥下,好象下山的猛虎一样,直向蒙古阵地冲去。  要是从天空望去的话,此时的汴京城下正涌动着一片海潮,当然这不是真正的大海之水,而是南宋军队的人流。
    郑静和大手一挥,一下跳进河里,向岸边游去。  在他的身后,不计其数的陆战队员和他一样,奋身跳进河里,游对岸边。  此时的河岸,早已为无敌战舰猛烈地炮火夷为平地,蒙古人地抵抗已经不复存在。
    当郑静和的郑字大旗与李隽地黄罗伞盖汇合时,汴京外围的蒙古军队已经全部清除,南宋的大军已经抵达城下,高厚的汴京城墙清晰地出现在眼里。
    自从二圣被俘,宋室南迁之后,再也没有南宋军队出现在这里,就是岳飞统率下的功勋卓著的岳家军也没有做到,他们之所以没有做到不是因为他们无能,而是因为赵构的无能所致。  一百年后,南宋的军队终于第一次出现在汴京城下,这事本身就具有无法言说的历史意义,将士们心神激荡,激动难以自已。
    更让将士们激动的是李隽的黄罗伞盖出现在视线里。  自从宋室南迁之后,就没有一位皇帝到过这里,李隽车驾的出现对于将士们来说,比神明还要让人敬仰。
    “皇上万岁!”一阵惊天动地的喊声道出了将士们的心声。
    他们无数次喊过这句话,可是这次的情感比任何一次都要饱满。  因为光复汴京是无数志士的心愿,这一心愿存在了一百多年,却无人能够实现。  而现在,在李隽的策划下,南宋大军已经把汴京团团包围了,光复已是指顾间事。
    李隽想也没有想,脱口而出道:“当皇上的感觉真是太好了!”虎目中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宋室南迁之后,并非没有机会光复中原,撇开岳飞开创的大好形势不说,只要有一个明君,改革内政,革除弊端,做到内修政务,外务攻战,南宋虽是拥有半壁江山,很快就会恢复过来,就可以起兵北伐。  对于这点,我相信熟悉宋朝历史的朋友们一定会赞同。  李隽是万万想不到光复汴京这一历史重任居然由自己实现,心中的激动非笔墨所能形容。
    廖胜功,郑静和齐皆点头,他们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一百多年来,不要说光复汴京,连看一眼汴京城墙都不可得,比登天还要难,现在汴京的城墙是那么的真实,真真切切地就在眼前,任谁都会激动,都会落泪。
    XXXXXXXXXXXXXXXXXX
    听着惊天动地的万岁声,巴布尔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喊道:“完了,完了,我们外围的军队全完了。  ”
    要是换个人,当此之情不是伤心绝望的话,也是感到难以处置,而忽必烈的表现却是让任何人意外,他蹭的一下站起来,浓眉一轩,虎目中精光暴射,道:“南朝的皇帝到了,朕这就去会会他!”大步而出。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七十一章 光复汴京(下)(1)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七十一章 光复汴京(下)(1)
    “皇上,下令进攻吧!”廖胜功很是振奋地提醒李隽道:“现在,朝廷大军云集,将士们士气高涨,只要皇上一声令下,汴京朝夕可破。  ”
    他的话立即得郑静和的赞同,道:“是啊,皇上!下令吧!”
    李隽摇头道:“你们说得有道理,要是进攻的话,汴京很快就会给攻破。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汴京是我们大宋朝的首都,要是一阵炮火打过去,会给打得破败不堪,最后还是我们大宋朝的损失。  ”
    汴京在南北朝时期就曾经成为都城,有不少历史建筑,要是一鼓作气打进去,无论如何尽力何护,也会有所损失。  相对来说,收复汴京和保护这些文物来说,当然是收复汴京更形重要,不过,要是能够保全而又没有保全,对于李隽这个学者来说那是人生的遗憾。
    再者蒙古人在历史上以善长破坏闻名,虽然忽必烈比起他的祖辈更善于建设,破坏性要少许多。  但是,无法排除他在恼羞成怒之下仿效他的先辈进行大破坏的可能,要是这样的话,汴京必将遭到一场浩劫,要是给忽必烈“破坏到不能再破坏”,光复之后其意义已经大为下降,不仅是李隽个人的遗憾,也不仅是宋人的遗憾,还是华夏民族的遗憾。
    长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都知道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强盛的王朝,按理接下来的王朝定都长安是顺理成章地事情。  然而宋朝却定都汴京,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五代十国时期长安遭到过毁灭性的破坏。
    历史上的侵略者们,当他们侵略胜利时,偶尔会发一点好心保护一些东西。  一旦他们失败时,往往会有组织地破坏,二战时的纳粹和小鬼子都曾这样干过,不知道多少本该保存下来的东西却因为他们的暴行而给破坏掉了。
    因而。  李隽地担心并非多余,也是不得不做的一道题目。
    “皇上所言不无道理。  不过,臣以为保全汴京固然重要,收复汴京更加重要。  ”廖胜功委婉地告诉李隽还是先拿回汴京再说。
    李隽哪有不明白他地意思,笑道:“早点光复汴京是我们的心愿,是华夏付出一百年努力的梦想,朕也想早点进城去看看大宋朝的首都。  可是,我们不能不谨重行事。  我们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要把汴京光复,还要完城归宋!”
    “办法倒是有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郑静和沉思着道:“要忽必烈不抵抗,乖乖地交出城市。  不过,这也太难了,臣以为忽必烈无论如何,肯定会抵抗到底。  ”
    廖胜功很是赞同郑静和的看法,道:“忽必烈要是不抵抗到底。  他就不是忽必烈了。  皇上,臣以为可以命令特种部队进城去,侍机抓住忽必烈。  只要抓住忽必烈,汴京将不攻自破。  ”
    “不仅是汴京不攻自破,整个华北也会不攻自破。  ”李隽把廖胜功没有发表的看法说出来,道:“在这之外。  还有一种办法可以保全汴京。  ”
    李隽如此说,证明他已经有相当地把握。  对于这事,廖胜功和郑静和可没辄,马上问道:“皇上,计将安出?”
    “我们得想办法要忽必烈不敢放手一搏,不敢玉石俱焚,这点,朕倒是有几分把握。  ”李隽缓缓言道。  就在这时,城头上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来人可是南朝赵祺赵先生?”
    李隽抬头一望,城头上站着一群人。  为首之人身高七尺。  面容俊朗,龙袍加身。  一股帝王之气浑然天成,忍不住在心里赞好。  不用想都知道必然是忽必烈到了,李隽朗声道:“正是。  来人可是鞑子忽必烈?”
    忽必烈问得彬彬有礼,他满以为李隽也会如他一般问他是不是大元朝的忽必烈,没想到李隽居然用上了“鞑子”这两个对于蒙古人来说极不敬的字眼。  廖胜功和郑静和听在耳里,是喜在心头,忍不住大声叫好。  李隽如此回答,具有折辱之功效,比起运用全军万马还要让人解恨。
    说实在的,李隽把忽必烈打量一番,从心里对这个给历史学家评为“一个旧世界的破坏者,一个新世界的创造者”,对中国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代雄材大略地帝王是很有好感。  就是在另一时空,李隽对忽必烈的评价也是很高。
    不过,好感归好感,国事、民族尊严仍得维护,李隽是个能够很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