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262部分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26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宋武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脱木欢满怀信心而来,没想到竟是这种结局,心里犹如打翻五味瓶,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久久慨叹一句:“苍天啊,成吉思汗何在?成吉思汗为什么不保佑他的雄鹰?为什么不让草原上地雄鹰展翅高飞?”
    他还要向成吉思汗的英灵泣诉,却给如狼似虎的宋军士卒轰走了。  老百姓跟在后面又是骂,又是笑,又是扔鸡蛋砖头,尽其所能地羞辱他,就是没有人杀他。
    对于此时的脱木欢来说,死是最好的选择,然而恨透了蒙古人的临安百姓却偏偏不成全他,因为如此羞辱比杀了他更让人解恨!
    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喊道“皇上万岁!”一人喊,众人和,不一会儿功夫,临安上空响起了“皇上万岁!”的山呼声。
    “能得到老百姓如此拥戴,他不是人,是神!”脱木欢在心里惊惧地想,一只鸡蛋砸在他头上,他的脑袋一片模糊。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二十四章 亡国之君
    第三卷 汴京篇  第二十四章 亡国之君
    “皇上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让鞑子知道朝廷今非昔比。  ”赵良淳把李隽下达给郑静和的命令看了一遍,如是点评。
    赵佥很是兴奋道:“皇上一向善于出奇兵,我们这次北上,鞑子肯定是想不到,打他个措手不及,打出军威!打出国威!此战以后,华夏老百姓必然是志气大长,无不是扬眉吐气。  ”
    “二位说得很有道理。  ”郑静和话锋一转,道:“不过,郑某认为皇上的真正意图倒不是让鞑子知道朝廷的厉害,也不是让鞑子知道朝廷今非昔比。  若皇上的意图仅止于此,就是图一时之快,非深谋远虑之道,谋国者一举一动必有深意。  ”
    郑静和冷静沉着,料事如神,少有不中,很得赵良淳和赵佥的信任,闻言之下看着他,等他给出独特的见解。
    郑静和接着道:“朝廷已经今非昔比,这事天下皆知,已经用不着如此张扬,要我们到鞑子的眼皮底下去大闹一通,那是因为……。  ”
    “那么,郑将军以为皇上的真正的意图是什么?”赵佥有点心急了,打断他的话头问道。
    郑静和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这是大都的门户,要是朝廷的大军出现在这里,对鞑子的震动将是非常巨大,用朝野震动一词已经不能说明其影响了。  要是这事一旦传遍天下,对于鞑子的信心士气地打击非常之大,鞑子必然是震恐难安。  ”
    他指的地方不是别的地方。  正是现在的天津。  天津是北京的门户,对于北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是南宋大军突然出现在这里地话,对蒙古人的震动将是惊人地,这种震惊有多大,可能只有“天崩”二字能够表达了。
    “对,很有道理。  ”赵良淳很是赞同。  这是明摆着的事,谁也无法否认。
    郑静和并没有停下来。  而是接着发表看法,道:“这是对鞑子来说,是震惊、震恐,毁灭性的士气打击。  影响的不仅仅是鞑子的军队,还有鞑子的民众,民心已恐,则军心不振。  对于朝廷来说。  意义也是非常之大,朝廷可以宣告天下,对于我们的士气、信心、民心地鼓舞具有非常神奇的作用。  ”
    他这话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南宋可以借机大肆宣传,起到振奋人心士气,鼓励老百姓斗志的作用。  军队与老百姓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这样说:没有好的民众,则没有好的军队。
    大都附近,蒙古驻有重兵。  五卫禁军和怯薛兵团都在这附近,南宋军队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支小部队出现在这里,带来的震动都将是惊人的,李隽选中这里作为打击目标,实是明智之举。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赵良淳抚掌称善,道:“郑将军分析得入情入理,对赵良淳来说有醍醐灌顶地功效。  这事很是重要,我们就多怕点军队去,动静闹大点。  ”
    赵佥搓着双手,很是热切地道:“郑将军,这事少不了我的份,要是你不让我去,我和你急。  ”
    郑静和微微一笑,道:“这事当然要劳动赵将军了。  我想。  大都就在眼前。  我们总不能在忽必烈的眼前空放一枪吧?要来就来点实的,狠狠给忽必烈一个耳光。  我们不仅仅要去天津闹,还要去大都闹。  ”(按:天津的历史将在后面介绍,当时该叫直沽寨。  )
    去天津闹已经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设想,他地胆子更大,居然要去大都闹。  拱卫大都的蒙古军队不下二十万这众,全是最精锐的蒙古军队,去大都这个蒙古人的心脏大闹一通,无异闯入龙潭虎穴,赵良淳和赵佥吓了一大跳,道:“这能行吗?”
    “用兵之道千变万化,归根结底就在于一个奇字,只要我们用得好,不会有问题。  ”郑静和平静地道:“你们二位想不到,这就是好事。  鞑子也会想不到,我们完全可以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去攻占大都,而是去炫耀,要见好就不收,不可恋战。  ”
    他的语气很平静,赵良淳和赵佥却听得出他话里的不平静,那种胜券在握的信心已经自在其中了,二人不由得振奋道:“既是这样,就请郑将军运筹帏幄,我们愿听郑将军的调遣。  ”
    XXXXXXXXXXXXXXXXX
    “皇上,不是臣说你,你怎么老是对和尚这么重视?”段干木很是不满地嘀咕起来,道:“明霞大师勤于国事,海外奔走,为朝廷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赚回来很多银子,礼遇他是应该地。  可是,这个和尚有什么大不了地?不就是大理的一个老和尚吗?还用得着皇上亲自召见,随便派一个人去外理一下不就得了。  ”
    李隽笑着道:“干木,这是国事,你不要多说。  一切我自有主张,还轮不到来说长道短。  ”
    段干木听得出,李隽这话表面上说得很重,其实并无怪罪自己地意思,忙分辩道:“皇上,不是,不是,臣不是擅议国事,是真的搞不明白,皇上为什么对和尚就那么好呢?张珏他们也真是的,什么不送,偏偏要送一个秃驴来。  ”
    “不许乱说。  不是我要对他好,而是这个和尚非同一般,他大有来头。  ”李隽笑着给段干木解释。
    段干木一下好奇了,问道:“皇上,他有什么来头?是不是三头六臂?”
    “看你说的,世上哪有三头六臂之人?”李隽笑着否决他的答案,道:“等会你就知道了。  ”话音一落,一个年老体衰的光头和尚在侍卫地带领下走了进来。
    “贫衲一灯见过皇上。  ”老和尚向李隽行礼。  声音慈祥柔和,让人听在耳里就会生起一种看透世情的感觉。  这种参透世情,不是因为他具有大智慧,而是因为他有很多的无奈,正是这些无奈迫使他参透世情。
    李隽把这个老和尚打量半饷,才道:“大师请免礼。  大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就不用拘这些俗礼了。  来啊,给大师看座。  ”
    段干木黑着一张脸给老和尚端来椅子。  老和尚略一施礼坐了下来。  段干木给李隽的话勾起了好奇心,不断打量这个老和尚,心想这老和尚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得都快掉渣渣了,马上就要进土了,还能有什么来头?来头不可能有,大有奔头倒是不假。  可以进土。
    然而,段干木听了李隽接下来的话,大吃一惊,方才明白李隽为何对这个老和尚如此礼遇,李隽说的是:“大师本是大理国主,大理国虽败,大理臣民尚在,只要大师愿意。  仍可奋发有为,大师缘何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心里想地是:“金大侠在他的武侠小说里把大理亡国之君段兴智塑造成绝顶高手,佛号一灯大师,真是有先见之明,我在这个世界遇到地大理国主竟然应验了他的预言。  真的出家为僧,还取了一灯的佛号,真是让人想不到。  要是金大侠知道了,会做何感想呢?”
    这个老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大理的亡国之君段兴智,二十年前忽必烈远征大理时,他一开始表现得还是不错,拒绝投降,准备迎战。  然而,大理的国力毕竟太弱。  不是蒙古人的对手。  很快就败于忽必烈之手,他也投降了蒙古人。  带领两万大理军队为前导,把那些还在抵抗地大理军队或击败或招降,让蒙古人迅速控制了大理。
    事后,蒙古人对他的回报就是把他押往大都,他的命运已经被注定,就是成为阶下囚。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高祥设计把他救了出来,才能苟活至今。
    世事变幻,让人捉摸不透,亡国之君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几经剧变,终于消磨了他的雄心壮志,出家为僧,以度余生。
    一灯佛号顾名思义就是青灯古佛,孤灯只影伴于佛前,很有萧索之意。  然而,在金大侠的笔下,那个绝顶高手纵横天下少有敌手,度化世人是何等的英风豪气,这个一灯却是苟延残喘,毫无英气可言,两者相差何其大也!由不得李隽不生出“此一灯非一灯”地感慨。
    “皇上垂询,贫衲不敢不言。  ”一灯大师开场白一说完,道:“皇上所言不无道理,然大理国破,不少百姓仍在抵抗,老衲一时之误竟然没有和百姓站到一起,做了一些大不义之事,愧对列祖列宗,愧对百姓,无心王霸雄图,只想安度残生。  ”
    他投靠了蒙古人,双手沾满了大理百姓的鲜血,使得他在大理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大为降低,他就是想反抗已经不可得了。
    这话表面上没什么问题,实质上是典型的不抵抗主义,李隽听在耳里,在心里很是不敢苟同,心里想道:“别的不说,一听你这话就知道你是一个心性不坚这人,心性不坚则不堪为君,大理有你这样的国主不亡就没有天理了。  ”嘴上却安慰他道:“佛本无界,大师妙悟佛法,皈依佛祖,实是可喜可贺之事,还请大师多所努力,宏扬佛法,度化世人。  ”
    李隽是个不信佛,不拜老子地无教派主义者,根本就不相信佛法真能救人之说,如此说只不过是客套话,宽慰一下段兴智而已。
    段兴智为君时暗示不明,权臣当道,把持朝纲,投敌后屈膝苟活,出家后深山隐居,可以说命途多舛,无情的人生已经击垮了他最后一点信心,一副萧索之态,道:“劫后余生,不敢再有度化世人之念,贫衲别无所求,只求皇上看在贫衲曾经为君的份上,赏老衲一片净土,了此残生。  ”
    这话说得让人听着就很刺耳,堂堂一国之主即使是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才当得起那句老话“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如此低声下气地乞求休养之地,也只有他这种人才说得出口,要是换个人的话,即使是死也不会如此说。
    “有为之君,观其行,多坚强事;察其言,振声掷地。  铿锵有力!审其臣,多为奋发之士!你如此颓废。  如此怕死,大理国有你这样地国主真是苍天无眼,让老百姓徒遭刀兵之灾,无辜送了性命。  不过,这也好,我倒是省了不少手脚,免得有人打着你的旗号要求复国。  有碍国家大一统大业。  ”李隽在心里对段兴智大加诽议,道:“大师心向佛祖,急于佛事,朕岂有不成全之理。  栖霞寺主持明霞大师长年奔走在外,无暇主理寺中事务,就有劳大师了,大师就到栖霞寺做主持吧。  ”
    段兴智的表现的确让人无语,李隽压根就看不起他。  才用很少使用的“朕”字。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