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逝1-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而来的人群。
“不要挤,不要挤,大家都有份!”一袭芙蓉色长裙、外披白色狐裘的瓜子脸少女站在一张高凳上,声音娇俏动人:“本小姐在其中十个馒头里还各放了一枚铜币,大家小心点吃别噎着,拿到铜币的我再给他一百两银子!”
“哗”,人群更加激动,不少挤在中间的人脸上甚至冒出了热汗。
少女喜气洋洋地看着眼前盛况,转过头得意的对身后两人道:“阿刀阿剑,怎么样?我做得还不错吧?”
古铜色肌肤瘦削脸庞的男子笑笑:“不错。”
少女笑得眉毛都弯了,见另一名男子没说话,还是有丝不满:“阿刀,你呢?”
半边长发遮脸的男子点点头。
少女满意了,又把目光移到如潮的人群,自言自语道:“但愿袁天纲那个老头说的法子有用啊……”
几名黑衣客从旁边走过。
为首之人身材高大,举手投足间气势十足,他看了看场面,抿抿嘴,走到朱色大门前。
门口除了四名守卫外,另有一名老者早已候在一旁。
“萧先生,久仰久仰。未曾远迎,请恕失礼。”
语气不卑不亢,老练得体。
萧先生看他一眼:“你是——”
老者泛起笑容:“老头子是府中管家,您叫我杜晋即可。”边说左右门卫边打开了大门,整齐划一的姿势,将来人迎入了另一个天地。
萧先生心中暗忖,自己递帖时只说明近日要来,却并未透露具体日期,不是故意不说,而是当初确实未作详细打算。可此刻,这个管家不但认出了自己,还分毫不差的在门外守候——这也未免,太那个了吧?
穿过一座座雕梁画栋的亭台楼榭,无暇去欣赏精美大气的假山湖泊、蜿蜒曲折的小桥流水,他道:“刚刚外面那位是府上大小姐?她经常做这种事?”
管家一直带笑:“我们家小姐说这是散财消灾,积德成福,叫我们多学着点呢。”
萧先生不以为然的笑一声。
将他们带至后苑一间布置优雅的客室,管家再一躬身:“先生请稍候。我家主人马上就来。”
“知道了。”
管家退出去,几名丫鬟上来沏茶摆糕点。
萧先生坐下来。
“老大,他们这是摆的什么花?这么香。”一名属下指着墙边一排好几十盆全白硕大花朵,诧异道。
“笨蛋,这是山茶花,又叫曼陀罗。不懂就少多嘴,省得给我丢脸。”
属下“哦”一声,呐呐退下。
他静坐喝茶。
忽然又道:“不止花好,茶也是极品,色近紫,形如笋,是顾渚紫笋罢。”
“萧先生真是识货之人。”一个清朗柔和的声音传来,黑衣一行望过去,只觉天地为之一亮,阴霾之息尽去。
攻克代北
唐军于美良川和安邑两次设伏,皆大获全胜。
一时间士气高涨,群情振奋。
众多将领纷纷拥至中军大帐,个个斗志昂扬,请战声不断。
“我方两次小胜,并没有重创敌军主力,”坐在大座上的青年神色平和:“现在宋金刚孤军深入,精兵猛将,悉聚于此,刘武周占据太原,靠的就是以他做屏障。”顿一顿,“请问诸位,当前敌军最怕的是什么?”
史万宝道:“我方偷袭?”
唐俭笑:“那是殿下用兵如神的结果,他们怕虽怕,却不是最根本的。”
房玄龄点头:“他们患在军无蓄积,仅以掳掠民众作为军资,利在速战,却难以持久。我们最明智的选择,便是闭营养锐,等到他们斗志磨完了,我们也就可以出兵了。”
“所以各位将军稍安勿躁,且回营静心等待,”如晦抱手环胸:“用不了多久,宋金刚粮尽计穷,迟早遁走,到那时,我们挥师追击,大家有的是杀敌立功的机会。”
众将领只好散去。
如晦留了下来。
“听说你最近在严抓军纪?”世民临摹着王羲之的一张帖,头也不抬的问。
“回殿下,是的。”
“趁这几个月时间,严格抓一抓也好。”他蘸了一下墨汁:“一行十八个人出去,竟然没有一个保护主子的,要不是后来安弟阻止——对了,救了安弟性命的那个士兵,叫什么名字?”
“此人姓常名何,乃步兵队一名寻常兵士。”
“平日表现如何?”
“他也是刚入伍不久。听一同操练的士兵讲,手上功夫有两下子,还算中规中矩。”
“那就把他提到骑兵营去吧。”飞笔写下一道军令:“救上有功,早就该奖。安弟竟然没说被射这事,我差点还不知道。”
如晦笑着接过令书。
他瞧他一眼:“依你性子,总不该不说的。到底怎么回事?”
如晦依旧笑:“小逝是不知道这一层的。过年那会儿,她自己提了一大串牛肉去步兵营谢常何去了,还激励整个营的人努力向上呢。所以我估计,即便不破格提拔,不单那个常何,包括所有步兵们,可能都会奋勇杀敌、争立军功了。”
“哦?”世民笑起来:“这是件好事啊,看不出来安弟还有这本事。不过,他既然是我结拜义弟,也是你视若亲生的弟兄,虽然没有正式军职,但我已明确向全军表示过他的重要性。提拔常何,不但可作为激励步兵们的实质性手段,更重要的是,这说明了安弟的地位,以后决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还是殿下考虑周到。”
两军相耗,不知不觉到了三月。
天气转暖,冰雪渐去,山坡上慢慢泛起了一片片的浅绿。
与宋金刚所部从一开始携着不可一世的锐气到渐渐消磨殆尽不同的是,唐军时常瞅准时机令小股部队进行偷袭,打得赢则打,打不赢就走,只以骚扰敌军,使其夜不安寝,一夕数惊为目的。
虽是小打小闹,但是积小胜为大胜。刘武周、宋金刚数次受挫,士气沮丧,军心开始涣散。
他们千方百计寻找时机,想与唐军来场堂堂正正的大决战,秦王却置之不理。
刘、宋两人就像两头找不着攻击目标的饿虎,暴跳如雷,焦躁万分,却又无处发泄。
这样一直拖到四月末,宋金刚军中粮秣已尽,再也耗不下去了。
秦王大帐。
“咦?”世民发出一声惊叹:“安弟,我瞧你写的字颇有王羲之的风骨啊,你也摹的是他的帖?”
安逝放下笔,搓手:“我没学过王羲之。”
世民再看看,点点头,又摇头:“像,又不太像。结体在平谨严实中多了奇险,在险绝中又多了平正,有种神气外露、猛锐长驱之感。我曾看过书法大家欧阳询的帖子,你这字体倒是跟他有点像。”
安逝不好意思了:“我就是跟欧阳师傅学的,不过没学一成就断了。”
“原来欧阳询竟是你师傅。”世民多看她两眼:“好福气啊。”
“师傅很严的,”她抱怨着,脸上却浮起了微笑:“常说我坐姿不好,一练就要练好几个时辰,有时饭都不许吃……”
“可却让你习得一手好字。”
她瞪他,他扬眉:“难道不是?”
她不由扑哧笑开:“是。我们好久没见了,真有些想他呢——”
“报——”
“什么事?”
“禀报殿下,哨马探知,宋金刚不久前悄悄打开了城门,引大军往北撤了!”
世民陡然站起来:“立刻升帐!”
一刻钟后。
“各位将军,”青年脸上交织着激动跟兴奋:“大家久欲决战,已快半年有余。如今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可全力追击,一鼓歼之。”
“好哇!”史万宝率先叫道。
世民笑看他一眼:“不过,宋金刚历来善于用兵,诸位要多加小心,谨防中其埋伏。”
李靖道:“殿下欲派谁为主帅?”
目光一致聚拢过来。
世民抽出帅令:“本王是也。”
大家都笑了。
秦王出征,不就意味着胜券在握?
“好了,各部马上去准备!”世民拍掌:“半刻钟后,我率骑兵轻装疾进,后援一路跟上来!”
“是!”
众将散去,他又朝地图看了看,转身拿起挂着的战甲,一件件套上。
后面有些够不着。
正待开口叫卫兵,安逝上来,帮他拉好,道:“接下来可是一场苦战啊。”
“追人者,总比被追者好。”
“也是。”她点头,审察他周身是否有疏漏的地方。
他按住她肩膀:“你就静候佳音吧。”
“是。”她立正,朝他行了个现代军礼。
他大笑,挟起头盔,转身欲走。
“等一下。”
世民回头。
她从桌上拿起一张纸,上面是她刚刚写好的两句诗,吹干,折成条给他:“当你累得不行了,就打开来看看。记住,之前千万别动。”
“诸葛孔明的锦囊妙计?”眼睛里起了丝玩味。
她老皮老脸的:“嗯,没错,没错。”
后世书曰:
世民率军急追,一昼夜行二百馀里,因长时间的急行军,步兵后勤全跟不上,身边就剩几千骑兵。宋金刚没想到他来得那么快,猝不及防之下一连组织了八道防线,全被他击破,“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
当时他已两天没吃饭,三天没解甲,找了半天找到只羊,命熬成汤与全军分享,睡了一觉接下去又追!这次追到介休,宋金刚组织了两万人马,一场大战,再败之,斩首三千级。金刚轻骑走,李世民仍然穷追不舍!
不过宋金刚也是心理素质过硬的人,屡战屡败竟然还想组织人马再打,但手下却已经吓破了胆,根本不愿意再回去面对李世民,于是只好一路这么逃下去,从此一蹶不振。李世民追了几十里追到张难堡,因为泥尘满面,守门的唐军竟没能认出他来,直到他摘了头盔才急忙把他迎进城。此时世民又累又饿已经说不出话来,“左右告以王不食,献浊酒、脱粟饭。”
悠扬的琴声飘荡在空中。
少女循声而来,不诧异地看到一轻红一碧绿两道身影。
她走上前:“怎么没在屋里候着?”
鹅蛋脸修长眉的轻红衣衫女子福了一福,方答:“ 辅先生来了。”
“哦——”少女了然的点点头,看了紧闭的门扉一眼,又道:“今日的百合散制好了没?”
“小姐放心,正温着呢。待会儿总管得闲了,我就送进去。”
少女笑:“阿朱办事就是让人放心。”
“小姐取笑了。”轻红女子低头:“这是婢子的本分。”
少女摆手:“辅大哥几时来的?”
“一大早就来啦!”绿衣少女皱着眉:“两人在里面说了好一会儿话了,这会子又弹起琴来,总管还没吃早饭呢。”
“这样?”听她这么一说,少女也蹙起了秀眉。
阿朱道:“也许有什么要紧事吧。”
“可再怎么样也该——”绿衣少女尚未说完,就听里面人道:“是丽质吗?进来吧。”
“是我。”少女笑答,然后推了门,放轻了脚步。
这是一间书房,西面一墙被一个大大的书架完全占满,从底到顶,错落有致的摞着一叠叠书籍,少女每次看到它,就产生一种压迫感,仿佛面对了一座书山似的,巴不得离得越远越好。偏偏她最最喜爱的哥哥却最喜欢待在这个地方,为了哥哥,她也只好忍痛往这边跑,好在忍啊忍啊的也就习惯了。
然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东侧一个镂空的紫色花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