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奴-第3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简单些,南怀仁是火炮专家,他能够在短期内帮助关宁军制造出数以百计的大炮,而这些大炮对于正在生存夹缝中寻求生路的关宁军而言,十分重要,重要到赵强必须马上把南怀仁用起来。
工部有着整个大清朝最顶级的工匠和原材料,铁料与铜料的储存赵强上次来京师时就曾看到过,虽只冰山一角,但也让震惊无比,现在,这些工匠和原材料都是赵强的了,如果不把它们用起来,是很对不起康熙的。
“替本王造大炮,越多越好,办得到吗?”
命令式的语气听在南怀仁的耳中,让他不敢有半点犹豫,轻轻点了点头:“下官一切听王爷的。”
“不要耍什么小把戏,本王眼里容不得沙子。南怀仁,你是佛郎机人,中国的事情不需要你的过问,我可以坦白告诉你,你现在能做的就是替本王造炮,如果你造不了,或者偷工减料,那本王一定会杀了你。”
与对待邓肯他们一样,**裸的恐吓之后总要给一根胡萝卜的。
“只要你把炮造好了,本王或许可以给你清国皇帝给不了的东西。。。”
吊人胃口的一停顿,让南怀仁的好奇之心一下提了上来,他想知道这个突然闯进北京城的“摄政王”能给他什么皇帝给不了的东西。
“你们佛郎机人从大明开始就来到中国,为的就是想在中国传教,可以在各地修建你们的教堂,可以委任你们的神职官员,这些,或许本王可以帮你们办到,但是,前提是你以及在京城中的所有佛郎机人,都必须从今天开始参与进大炮的制造及火枪的制造中,否则,本王不介意让你们魂断东方!”
' '
第八章 清算汉奸(一)
逼使南怀仁立即为关宁军造炮后,赵强将刑部尚书张玉书召到太和殿来,他有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要与之交待。
对于张玉书,赵强是要用的,不能因为他对冯家薄情的态度而弃之不用,因为这个人是很有本事的,仅从其接任刑部尚书后,刑部一夜之间便恢复至关宁入城前的满员编制,并抽调大批刑部官员配合关宁军控制内城,使得对内城八旗的屠杀效率提高许多,单此而言,这张玉书是能办事,且是可以值得信任的,用他,至少在目前这个状况下,对赵强没有坏处。不用他,赵强一时之间找不到一个可以取代张玉书的人,也找不到一个能控制刑部的人,所以张玉书必须要用。(赵强不知道,张玉书其实对他有救命之恩,当年在永陵时,可是张玉书和阿兰泰二人救了即将被剥皮的赵强一命,当然,这其中还有一女人也间接对赵强有救命之恩,那就是朝鲜国王的小妹妹——明安公主,不过赵强不知道,张玉书也不知道,死了的阿兰泰更不知道,远在朝鲜的明安公主也不知道,如果他们知道当日救下的那个吴军汉子一手颠覆了满清,并将满洲人彻底从历史中抹去,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人无完人,张玉书以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道德人品如何,赵强不计较,他只在乎用了这个人后,对于他想要办的事情有没有帮助。有,就用;没有,就杀之。
张玉书进殿时,先向皇父摄政王行了大礼,尔后才朝一直坐在殿上却不能说一句话,活脱脱的一尊木偶宣统皇帝行了一微躬,嘴角张了张,终是没有说出话。
“不知王爷叫下官过来有何事吩咐?”张玉书直接转身面向赵强,他知道这个皇父摄政王无事是不会叫自己来的。
赵强点了点头,直接问他道:“范文程、洪承畴、宁完我、李永芳这四人在京师有多少后人在?”
“这…”
张玉书一怔,思索了一番才道:“回王爷话,范洪宁李四人皆是大清开国功臣,受爵甚厚,现此四人子孙都居于京城,范文程、宁完我、李永芳三人生前便是抬旗的,所以这三人的子孙现在都是旗民,唯洪承畴子孙未入旗,在外城居住,朝廷授封给洪家的是轻车都尉世袭之职,现此爵有洪的孙子洪文照袭着。”说到这里,他有些疑惑的问赵强:“不知王爷问这些做什么?”
“入旗的那三家就不用管了,反正也死得差不多了,没有死的也就这几天功夫,你派人去把洪文照一家给本王抓起来,嗯…”
赵强轻迈两步,点头道:“诛洪家十族。”
“诛十族!”
张玉书大吃一惊,自古诛九族为刑法最极,当年明朝方孝孺,成祖朱棣要他写降书招纳那些读书人,他宁死不肯,成祖威胁他说:“君不畏诛九族耶?”方孝孺镇定的回答:“便诛十族又何妨?”于是朱棣就下令诛杀他的十族。连他的老师和朋友也受到牵连,这是亘古未有的事。但自此之后,这诛十族之事便再也未有发生,即使犯了谋逆造反大罪,也不至诛十族。现在皇父摄政王竟然要诛洪家的十族,这让张玉书不能不感到震惊与不可思议。
但让他更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头,赵强好像想到了什么,又开口吩咐道:“嗯,差点给忘了,范文程、宁完我、李永芳这三个家伙虽然入了旗,但也要诛他们的十族,如此方能泄本王心头之恨!张玉书,你是刑部的尚书,这事就由你办,你要给本王好生查,好生找,不管是入旗还是没有入旗的,这三家也要和洪家一样诛了十族!”稍顿,语气严厉强调道:“张玉书,十族是什么?就不必本王再说了吧。”
“是,是,下官知道,下官知道…”
张玉书冷汗直冒,口干舌燥,暗自寻思道这皇父摄政王杀戮太重,俨然便是一暴君,为他臣子,恐怕真应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老话了。奈何自己已经上了贼船,骑虎难下,也只能舍命陪这皇父摄政王一头走到黑了。
“四人直系子孙一律凌迟处死,刮满九千九百刀,少一刀都不行,其他的人,不论男女都要杀了,本王要叫天下人看看,当汉奸的下场是什么!要让天下人知道,这汉奸不能做,否则,死得不仅仅是他自己,还要连累他的妻儿老小,连累他的家族,连累他的师生故旧!”
“本王倒要看看,本王的屠刀挥舞之下,这天下人还有谁敢当汉奸,做汉奸!”
“人,你先杀,一应罪名你自己给本王拟,你是聪明人,知道本王为什么要杀他们,这些人为什么要死,你要给本王清清楚楚的写下来,最好能列个汉奸录出来,等本王需要的时候就颁行天下,知道吗?”
张玉书吸了口气,轻轻点了点头:“王爷放心,下官知道怎么做!”
残忍对待那些汉奸后人,赵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震摄关内的那些汉官汉兵汉民,让他们在帮助清军对抗关宁军之前,先考虑一下自己的身后之路。
只有当汉奸的代价大到想当汉奸的不敢当,这汉奸便可绝迹。教化和感召是狗屁,只有屠刀最现实,也最有用。
张玉书以为赵强已经交待完了,便要下去办理,却听皇父摄政王淡淡的又问了句:“对了,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在京师吗?”
这一问差点让张玉书把舌头都给咬掉。
孔四贞是孔有德的女儿,孔有德虽然被李定国给灭了,但他还留下了一个女儿孔四贞,而这个孔四贞也是铁杆的汉奸,而且在后世,这个汉奸女人还被塑造成美女,有情有义对大清誓死忠诚到底,还和顺治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成为胡扯电视剧津津乐道的对象,因此,赵强要杀掉这个女人。
在历史上,清廷利用孔四贞能够使定南王藩属在名义上存在,但孔四贞是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使定南王藩属成为三藩一样威胁到清廷统治的地方势力,因而清王室以孔四贞为格格掌定藩,是名存暗削。假使孔有德死后,因孔四贞为女子而置之不顾,将定藩归缐国安或李茹春等主管,则定藩之强大指日可待,清廷非平三藩而是平四藩了。至于定藩归缐国安主管的可能性则从康熙十五年,军士念缐国安旧恩,鼓噪而立缐三公子一事可以看出。因此清王室用孔四贞维系定藩的确是一着妙棋,在定藩暂不可撤的情况下,册立孔四贞为妃,应当能长期稳定定藩。康熙元年,清廷将孔四贞遣嫁孙延龄,以孙延龄掌定藩。而孙延龄显然并不适合成为一藩之主,首先是他起家素微,以妇贵,且年纪轻轻,藩下旧臣又都是追随孔有德南征北战多年的宿将,自然不易驾驭;其次孙延龄未见有何才能,除了身体健美,长于刺击,至于统领军队的胆量与豪气竟连孔四贞也不如。
“昨日校旗初下令,笑君不敢举头看。”
因此孔四贞之所以能奇货可居,受到清廷优待,自有其历史作用。而三藩之乱时,吴三桂亦依葫芦画瓢,在派人杀死孙延龄后,“四贞以三桂义女存滇”,后世史学家曾这样说过,“有德死而四贞为清太后养女,居京师;延龄死而四贞以旧为三桂养女,居云南,其倚以羁縻桂军,为术一也。”
孔四贞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是比较悲惨的,虽然回到京师,但夫死子亡,只不过是孙家的一个老寡妇,既没有什么政治利用价值,亦不复当年英姿飒爽的女王形象,可以说是一个再也没有一点影响力的女人,除了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外,她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为人道的了。
张玉书不明白为什么皇父摄政王连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威胁的老女人都要杀,但听了赵强随后的一句话后,他只能再次承认,眼前的这位皇父摄政王的心中恐怕报复还是报复了。
赵强说的话是“孔四贞是孔有德的女儿,所以必须要杀,不但要杀,而且还要拉到菜市口去杀,嗯,腰斩此女。”
小说阅读下载尽在八月天小说网中文网更新超快小说更多:htt8yt。/
' '
第九章 清算汉奸(二)
杀人,大规模的杀,以最可怕的方式杀,杀到那些人怕,杀到他们连觉都睡不安稳,杀得他们常在深夜里被噩梦惊醒,杀到他们再也不敢助纣为虐,杀到他们再也不能出卖祖宗,杀到他们再也不能奴役同胞!
汉奸,几十年前,现在,将来,都要杀!已经死了的,就把他们的尸骸挖出来,把他们的子孙杀光;没有死的,就让他们受千万万剐,让他们的妻儿老小也尝一尝大刀断头的滋味。
这个时代,不需要仁义,只需要暴力和血腥。
少一个汉奸,对关宁军就多一分好处;少一个厚颜无耻,忘记祖宗者,对于华夏的恢复就多一分好处。
赵强要杀,有目的的杀,光明正大的杀,不计一切的杀,连累无辜也再所不辞。
非如此,不能唤醒千万被奴役惯了的汉民,不能让那些甘为满洲走狗的汉官汉将们及早弃暗投明。
明末为什么有那么多汉奸,满清为何能以那么少的兵力那么顺利的统治中国?对于这个奇怪的现象,赵强有自己的理解。
南宋和明一样都经历了外敌入侵,可宋代的汉奸就非常少,投降的汉奸也没起到决定性作用,可明末就不同,满清征服华夏,后期基本上靠的是汉族大汉奸。宋在遭受蒙古入侵开始,到张世杰崖山全军覆没,从未停止过抵抗,而且抵抗了半个世纪之久。可以说襄阳被围到后来的沦陷,宋投入了两淮,两湖大半个宋朝军事实力,大批力量积极援救,最后是力竭而亡。在中线襄阳失守2年后,西线的宋军在失去支援陷入孤立情况下才停止抵抗。东线的李庭芝在临安被蒙古占领后仍在淮东坚持抵抗直到全军覆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