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生六味茶 >

第18部分

人生六味茶-第18部分

小说: 人生六味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但祖父子孙,本来各各都只是生命的桥梁的一级,决不是固定不易的。现在的子,便是将来的父,也便是将来的祖。〃

中国人的重孝有时候走入了形式主义的套子,要去子女对父母的言听计从,确实是有些过头了。今天这样的时候逐渐少了,但是希望子女完成自己未竟理想的父母还是很多,这些父母可有想过如此做法等于扼杀了子女自己的独立生命?

倘若现在的父母并没有将什么精神上体质上的缺点遗传给子女,又不遇意外的事,子女便当然健康,就已经达到了继续生命的目的。但父母的责任还没有完,因为生命虽然继续了,却是停顿不得,所以还须教这新生命去发展。凡动物较高等的,对于幼雏,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需的本领。例如飞禽便教飞翔,鸷兽便教搏击。人类更高几等,便也有愿意子孙更进一层的天性。这便是爱。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都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就需要改变,而不仅仅是致力于自己一辈未竟的理想和事业。父母将这天性的爱挥洒,自我牺牲于子女。

第一件教育子女的要义即是:理解。西方人曾经认为孩童时期是成人的预备阶段;中国人则以为缩小的成人。其实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如果不能先行理解,一味按照成人的角度去教育,就有碍于孩子的发展。所以一切教育方式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第二,便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固执不变。父母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着力养成孩子们有吃苦耐劳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这样,便是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以下十条教育子女的法则,供您思索:

归属法则: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有一些调查说,单亲家庭或者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的孩子,性情古怪,容易染上一些不良品行。这应该是容易理解的,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不正根本都没有时间去管理下梁,孩子小时候好多事情又多模仿,一来二去也就学坏了。纵使本来心性良善,因为家里的烦杂事务或者恶劣双亲,搞得自己心情灰暗也容易学了坏。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是不能作为父母用来教育孩子的格理的,对于孩子,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和睦的家庭环境。

希望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有这样一个例子。有兄弟两个,一个出奇的乐观,另一个则非常悲观。他们的父母想让他们的性格都改变一些。于是就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等了一个小时,当他们打开悲观孩子的屋门时,发现他坐在一个角落里,又抹鼻涕又抹眼泪地哭泣,非常伤心,原来他怕不小心弄坏了玩具,怕挨父母的责骂。

当打开满是马粪的房间时,发现乐观的孩子正在兴奋地用一把小铲挖着马粪,并不断地把散乱到门口的铲干净。看到父母,乐观的孩子像发现奇迹似地嚷道:〃看这儿有这么多马粪,附近一定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给它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方来〃!

乐观和悲观的区别在于是否看到希望,希望是人生的动力。教育孩子积极乐观,充满希望才能获得成功。

榜样法则: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我国古代有个〃曾参杀猪〃的故事。一天曾参的妻子去赶集,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参的妻子被纠缠得无奈,便对孩子说:你要听话,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住了。曾参妻子从集上回来时,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就上前阻止说:不过是哄孩子玩的,怎么真的要杀猪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欺骗孩子,就是教孩子说假话。于是曾参杀掉正养着的猪,兑现了妻子随口许下的诺言。孩子的教育,家长就是最好的榜样,父母的言行就是最好的教材!

求同存异法则: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并尽量理解他们;有一篇叫《吃饭教育》的文章,是关于中美家庭对孩子吃饭的比较,最能反映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文章中说中国家庭硬逼孩子多吃,连哄带骗、想方设法让孩子去吃,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只要是自己认为最好的都让孩子吃,也不管孩子是否消受得了。而美国家庭绝不会强迫孩子吃,有没有吃饱那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一会就饿了,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承受后果。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的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而中国的孩子则永远长不大。孩子越早得到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就越强,长大适应社会生活就越快。因而,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结果,美国孩子,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知道,我会。中国孩子长大,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听话,我是好孩子。美国孩子半饥半饱,营养不良,目中无人,独来独往,横冲直撞,头破血流,最后能发明出新玩意,开大公司,当大老板,自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中国孩子则肚皮鼓鼓,面色红润,尊老爱幼,谦虚谨慎,服从领导,兢兢业业,最后被大家选为劳动模范,优秀公民,人民代表,人家爱听什么就说什么。

声音法则: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的,不能完全按照父母自己的意志来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和他交换意见,正式的谈话,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格的形成具有正面作用。

结构法则:教孩子从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宽容是在家庭范围内的,子女总会走上社会,在一个集体中生存。所以必须遵从一个社会性的规则,在家里过度的溺爱就会破坏这种结构规则的限制感。教育必须重视社会性。明朝的杨士奇,在朝廷中,是属于元老级的重臣,备受皇帝的恩宠,担任宰相的职位;但是他的儿子杨子稷,却是靠著父亲的势力而无恶不做;而杨士奇又非常溺爱他的儿子,不管儿子在外面为非作歹;直到有人在皇帝面前,控告杨子稷已经犯下杀了数十条人命的大罪;皇上于是将杨子稷移付司法审判,还特别颁旨慰问杨士奇说:'爱卿啊!你的儿子既然违背了家训,又干犯了国法;朕不敢私心,爱卿,你就秉公处理吧!'杨士奇不得已就把儿子判了死刑。杨士奇的声望,因为儿子不肖,犯下死罪论斩而大受损害。杨士奇以一个读书人而做到了宰相那样崇高的地位,处理国家大政;然而杨子稷却是以宰相儿子的身分,犯罪而被处死刑;败坏了家声,更羞辱了父母;可说是死有余辜啊!〃子不肖父之过〃杨士奇应该为他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而付出代价。

后果法则:让孩子了解其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辨别对错,从而培养孩子的思考和决策能力。孩子不应该只是被要求去做这件事,那件事,被教训不可以做这件事,那件事;而是应该被引导着去明白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从而自己决定要不要做这件事。在这样的过程里,孩子才能成长,成长为有决策能力的成人。

管理法则: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责任。父母要管理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吃饭,在适当的时候去睡觉,让孩子过有规律的生活,孩子才能健康成长。父母要教育孩子不可以太贪玩,要花一些精力用于学习。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懒惰,害羞,畏难,逃避等种种心理,让孩子建立起积极向上,勤奋有为的生活习惯。孩子天生的本能是不能应付人类的文明世界的,只有靠父母在后天给予他教导和管理,把他领入人类社会之门。没有父母的教导管理,人类的孩子也只能长成动物。几十年前发现的〃狼孩〃说明了这一点。父母要用人类的生活习惯来规范孩子,教导孩子,才能启迪孩子脑中的智慧之花。

四W法则:任何时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谁在一起(who)、在什么地方(where)、在干什么(what)、以及在什么时候回家(when)。在孩子幼小时建立他的行为规范,会使他的一生受益。孩子的模仿力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弱,父母要在其幼小时格外警惕,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有些事情绝对不可以做,规定的时候必须回家。对孩子的关注不仅让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更能赢得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融洽。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颜光衷先生论孝说:'天下那有不孝的人,虽然有不孝的人,若是称他孝顺,那么他听到了就很欢喜;如果说他不孝,他听到了就很生气惭愧;而且在别人面前,还会装模作样爱面子,不敢像私底下那样的放纵,这也是他的良知没有泯灭;所以只要扩充这个所谓的良知,便是大孝的根苗。如果仍然不认真的反省,改变这个恶习气,就依旧是不孝啊!

可见孝顺之名大家都是乐于担当的,但现今社会竞争激烈,一般父母生育儿女,最早也得二十四岁。子能成家立业,自挣钱财,或身登贵显,最早也得三十多岁。而作为父母的人,等到子能养老时,估计也六十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好比手上拿着一支短蜡烛而走长夜,投奔住宿还怕来不及,哪里敢中途逍遥呢?而作为人之子,拥妻抱子;饱食安睡,同衾共枕,漏尽鸡鸣(漏尽鸡鸣:古时用一种器皿盛水滴漏计时,当器皿中的水滴完,天就亮了,故说漏尽鸡鸣。),他哪里想到堂上白发眼暗的老人;日子又减少一天呀!妻子儿女正年少,以后的享用还长,何况妻可再续,子可再生,而自己的生身父母却是一去不复返了,纵使上天入地也寻觅无门,悔之何及!危险啊!

现在社会迁移又发达,人多往大城市移动,父母年迈,一方面故土难离;另一方面往大城市迁移花费甚巨,如此一来亲子两地,相见寥寥。又多是独子之家,其中的一个〃孝〃字,何其难全!

孝子事奉双亲,不可使父母有冷淡心,不可使父母生烦恼心;不可使父母有惊怖心,不可使父母生愁闷心;不可使父母有难言的心,不可使父母有愧恨的心。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一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父母并不图什么具体的回报,很多时候只是想见见儿女,说说贴心的话。有很多发财的子女,看起来很孝顺,每次回家带来礼物堆积成山,天天山珍海味,殊不知,父母要的并不是这个。物质享受虽然重要,精神体恤更为难得。多陪着父母说说话,让他(她)感觉到你发自内心的孝心,从一些小事上去体恤和关怀父母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