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为王-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第二天开始,兵马的训练量都被提高了三成,这是上回罗东规定的上限,罗东在培训中的信息都被各营各队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了士卒,士卒通过这次战斗也有的许多新的认识,罗东那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更是让所有士卒卯足了劲训练。
各营的指挥都发了疯的来考量士卒的训练效果,于是什么“两天一评”、“三天一比”……种种花样都被用上了,甚至提出这些花样的士卒都得到了营中指挥的嘉奖,几十个骑兵暂时由杨毅担任指挥,亲兵营则由林云开负责训练,罗东亲自指挥。
常峰、张山、何方几个天天来跟罗东汇报、取经,然后免不得互相讨论一番,还不时为了训练问题发生争执,看到这些家伙的成长,让罗东也颇为感慨,将本无道,命使之然,在实践和实战中,看来这些家伙都成长了。
几天后,加派在莒州府方向暗哨来报告,莒州府对于阿莫那的军队无故失踪非常诧异,派出了不少哨探到陡山一代打听情况,结果大多数被举报后,被抓住了,少部分看情况不妙,也没打探到什么就逃回莒州府了。
' '
第111章 莒州的眼线
罗东也觉得有必要把莒南的事情先了结掉,派人把这些奸细都单独提到山寨,那些个奸细被逐一进行审问,按照罗东制定的审问方案,莒州府的各类情况都被逐一盘问,同一个问题基本上每个人都被问到,撒谎的人很好处理,在其他人视野所见范围内斩首。
杀了三四个奸细后,问话速度快了很多,许多人回答后,还不停补充,生怕会惹祸上身,通过这些人,莒州府的情况到是了解了个七七八八的,莒州府都统是金朝驸马奇列和,都是个快50岁的半老头了,手下大有一万三千正军,若是征发谋克、猛安的话,也能调动三万以上的军队。
现在主要是在跟沂南的兵马对峙,双方隔着沂水河设置了很多?望哨,不过因为据说沂州府那边的大军撤走了,赵开山那边收拢了各处兵马,加上第一正将赵封驻守沂南的兵马,人数又有两万兵马,光凭莒州府的军队去攻打,这都统奇列和肯定不干,所以双方现在僵持着,谁也不动手。
这阿莫那是莒州府一个副将,这次莒州府听到陡山一代闹匪,正军都在沂南那里对峙着呢,所以才调他来平匪,而且这在山区平匪是金兵最不要干的事情,一个奸细甚至供出来,说是因为阿莫那与都统有些嫌隙,才给派了这个苦活。
罗东饶有兴致的读了一遍这些供词,然后让这些个奸细都写了一份措施激昂的投降信,内容不过是如何憎恨金国统治,通篇都是大骂海陵王的言辞,然后一番表白,愿意为大宋效力,最后签字画押。
这些人明知道这是一份要全家命的信,不过想到前面那几个只是扯谎就给砍头,还是非常配合的写好了,然后由林云开押解他们到陡山外围,就地释放,告诉他们回去就说打探陡山那里号称鬼地,阿莫那大军就是进了鬼山,再也没出来过,至于怎么去圆这个神奇的故事,这是几个探子自己的活。
这七八个探子一脸苦相,把柄落在对方手里,自己就算回去实话实说了,估计对方把信往上面一送,已当今皇帝的性格,抄家灭门那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聚集在一起讨论了一整天后,这些决定分批回城。
很快在莒州府的暗探就传回来了消息,莒州府盛传陡山闹鬼,暗探甚至上门去找了那几个探子打听情况,本来莒州府还要派兵去陡山剿匪的,不过由于这几波哨探回去都带回了差不多的消息,军中将领都不愿意领兵,加上这陡山本来就是穷乡僻壤的,衙门里把那些个告状的恐吓一通后,这事就暂时搁下了。
莒州府那边的问题基本稳定了,莒南县这边布下的眼线传来消息,唐县令和张主簿似乎活的很滋润,因为莒南又开始巧立名目大范围征税了,对此,罗东一笑而过,谁让莒南的仓库都进了咱的背包呢。
两天后,陡山山寨里举行了一项重要的仪式,所有战死的士兵都已经安葬在山寨左侧的山谷中,今天是祭奠仪式,山寨里也没有很多白布,所以只有罗东在腰上扎了跟白布。
当中的木台上,两百多名士兵的灵牌被密密麻麻整齐的放在那里,在墓群前面的空地上,哪些金兵军将的首级被堆放在地上,作为对死去士卒的祭奠之物。
罗东带头向着灵牌三叩首,他端起一碗淡酒,恭恭敬敬的敬上,然后将酒洒在泥土之间,高声吟唱起悲壮的秦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古朴苍凉的歌声立刻勾起了所有人的悲思,众人跟着罗东,大声的吟唱起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众多士兵都是农夫出身,这秦歌的内容并不是十分的明白,不过这袍泽之意却也是能理解的,今日罗东以兄弟之礼祭奠战死的英灵,让所有人都感到自己的幸运,有幸对加入这样一支不寻常的军队。
悲壮的秦歌之音渐渐远去,罗东挥手示意众人停下,他大声问道:“今日祭奠的袍泽,他们为何而死?”
“为兄弟!”
“为杀金狗……”
“……”
罗东挥挥手,大声说道:“这些兄弟,都是为我们汉人的大义而死,为驱除鞑虏,恢复我汉唐江山而死!他们死了,他们的亲人,就由我们辎重营来养,我罗东在此立誓:天地神明见证,袍泽之事就是我罗东之事,有我罗东在,绝不负诸位!”
这乱世,这军中,什么最能打动人,无疑是这推心置腹的表白,台下的这些士卒们多数都是因为吃不上饭而来参军的,这战死的两百多人中,也有一些是民兵营里的,这些人的家小还在沂南辎重营的营地里。
这些人的战死,无疑影响到那近两千的民兵营出身的想法,不过经过今天的仪式后,这些人才真正融入到这支军队中来了,罗东在军中逐渐竖立起来的威信和他在死去士卒前的誓言,让这些人找到了一个值得托付的集体了。
祭奠之后,各营按照罗东的安排进行了忆苦思甜的活动,这活动在陡山附近村子里倒是搞的风风火火的,军中罗东一起没安排这个,主要是没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今天的祭奠活动让士兵们找到了集体的感觉,这正是改变士兵今后命运的转机。
活动最先从亲兵营开始,罗东亲自主持了这项活动,各营的军官都来参加和取经,对于这种活动,罗东在军史了可是看得多了,驾驭起来轻车熟路,自然不用搞什么很形式的宣讲,而是从与士兵的谈话开始,谈以前、谈现在、谈愿望、谈未来。
农民出身的士兵们的愿望真是非常的朴实,吃饱饭、赡养父母、养活老婆孩子,这些低得不能再低的要求也都被郑重的提出来,谈到逃荒、谈到饿死的亲人、谈到食不果腹的痛苦,所有人都对现在稳定的军营生活、所从事的神圣大业以及罗东给他们绘画的远景充满的期望,有希望,才有动力。
这场祭奠活动,书办韩当感触颇多,对于罗东的话,他也是少数几个能充分理解的人,最近他操办的事情都出乎他所能想象的范围,减租分地,福泽百姓,这是儒家的治国讲究的就是“民本”之策,以仁义而行大道,罗东的所作所为,除了杀戮外,很多方面都于他了解的儒家之道颇有吻合之处。
韩当参与了许多村落的忆苦思甜,不过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军营之中时,他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在自己的笔记中记载道:“罗副将身处险地,仍却坚持着‘民本’的大道,能投身到这样的大业中,这不正是我辈寻找的大道嘛!”
' '
第112章 跨越群山的远征
祭奠和忆苦思甜的效果是深远的,士兵们的训练更加刻苦了,各营“两天一评”、“三天一比”评选出来的训练优秀人员原来越多,而在榜样的带领下,各营的训练成绩竟然在十几天里就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何六子的消息终于送到了,信上说沂蒙山区东面的营寨已经在动工,信使离开的时候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周围村落的情况侦查正在进行中,荻水镇和淘洛镇的哨探也已经派出去了,随同信使回来的有5名向导和10名走过参加过两次探路的哨探营士兵。
辎重营立刻行动起来了,军议之后,何方、常天留下镇守山寨,韩书办继续做好周围村庄的管理,负责招募新兵加入何方的第三营,何方、常天除了加强新兵训练外,时刻注意莒州、莒南动向,同时在山寨外险要之处囤积防守的滚木和石块。
此次远征罗东自然要亲自指挥,张山、常峰、林云开、杨毅都参加,抽调亲兵营、第一营、第二营全部兵力,何方的第三营调200人到亲兵营,计算路程后,罗东规定士兵每人带15天的口粮,山路不适合马匹行动,所有马匹全部被留在山寨。
一切安排好了之后,军将们都乐呵呵的下去安排,罗东叫住何方,在叮嘱了一遍,这山寨可是自己这支军队的立身之本,有山寨在,即便出师不利也有退路,若是山寨有失,非但根基没有,这粮草更是大难题。
何方自然知晓厉害,回到营中立刻把哨探都派出去,周围要道都安插上人马,莒州府的眼线也派人去联系好。
见出兵的准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罗东也准备回屋研究下日照地区的地形,走到议事厅才发现颜瑶堵在门口,手上拿着样东西。
“罗将军,听说你要去东面啦?”
罗东听小丫头一问,便想起来自己答应过带他去海港的,不过这回去可是真刀实枪的硬仗,带上她实在不方便,“颜小娘子,我带兵马去日照那边,你还是在寨子里等我那边平稳了,再来接你,韩书办也经常不在寨子里,这边也少一个能书会写的,你帮着写写吧,有什么情况尽快通知我!”
完颜瑶显然对这个安排很不满意,在那里扭捏了半天,不过也知道罗东这个安排确实是为了她安全考虑,想了一会儿低低的嗯了一声,把手上那东西交给罗东,转身回屋去了。
罗东见这丫头竟然非常老实的给打发走了,本来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来的,看看手上的东西,竟然是一本册子,封面上用秀气的小楷字写着《罗氏兵法》,这名字差点把罗东雷到,翻看后原来是自己最近给军将们上课的内容记录,自己都是凭着记忆授课的,倒也是为难了这小丫头竟然记录了这么多,心中道是多了几分感谢之意。
大军开拔是两天之后的事情,虽然这次行军之前就有计划,但是事到临头,这琐碎的事情安排确如铺天盖地般的出现,小到鞋子、大到武器、铠甲的分配,事无巨细各营都层层汇报上来,让罗东那个主意,事情决定后,现在营中物资的安排发放也就韩书办带着后勤营那二三十个人在安排,光发发粮食,就忙乎了一天多。
清晨,天蒙蒙亮,罗东带着大队人马出发了,这次为期八至九天的长途行军,在罗东的要求下,也被作为一次训练科目在开展,每人背负着15斤粮食,加上武器、铠甲、被服之类的,也有快三十斤的负重。
一路上都是荒山野岭,少有人烟,不过一切都按事先计划的,各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