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第5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后来从中原过来的文臣。
而河北降兵一派,只有三人获得封爵,分别罗艺的镇北侯,薛定国的征北侯、罗成的定北郡侯……:。其实的降臣降将,都没有获得封爵。
有人高兴有人羡慕也有人妒忌,但他们也不敢对这次封爵有什么意见。朝中最主要的那批人都封了爵,其它人也就无关紧要了。
陈克复坐在皇帝的宝座之上,代天子理政,小皇帝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已经彻底的被陈克复软禁在和安宫,再也接触不到宫外的人,甚至就连上朝做样子,也不需要他了。
缓缓的扫过众臣,陈克复朗声道,“这次的封爵名单,只是第一批。相信为朝廷立下功勋的也不这些人,肯定还有更多的人立下功勋,朝廷从不吝惜封赏,只要有社稷军功,朝廷就会给予封赏。”
听到这话,不少没有得到封赏的大臣们也是心安了不少。
“此次朝廷的封爵异常丰厚,但是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朝廷自共和元年往后,所有爵位封地都不许封在大业七年以前的朝廷疆土之上。今天所封的两百多个爵位,你们所有的封地,都在大业七年以后打下的疆土之上,其中燕州、辽州、海州三地不包括在其中。现在可以封赏的地方包括辽州北面的韦州,海州东面的罗州岛,江南东面刚更改为流州的流求岛三个地方。你们所有的食邑封户同样如此,朝廷给了你们丰厚的食邑,但是能不能达到朝廷给予的数目,则须由你们亲自去招揽流民自愿到封地去。”
“等到将来,朝廷打下的疆土越大,那么诸位大臣们可供选择的封地也就越多,实食封的食邑也会越来越多。”
听到这最后的一个条件,本来满脸高兴的不少获封爵位的大臣们,突然傻眼了。他们的食邑,他们的永业田,居然不在大隋朝,而在那些偏僻的蛮夷之地。那所谓的韦州那是以前的室韦草原,地方比两个河南河北加起来还大,可人口却只有移民过去的二三十万人口。
至于那个什么罗州,那更是悬于东海之上,靠近百济国的一个大岛,虽然面积巨大,但是那以前还全是野人,虽然如今朝廷水师占据了那里,也抓走了那些野人,可那样的地方,谁愿意去……其他书友正在看:。
而那个本来是水师元帅张仲坚大人国家的流求岛国,虽然如今成了朝廷的一个州,改成了流州。可距离北京足有上万里之遥,而且还同样是悬于海上,这样的封地,给的地盘再大,又有什么可高兴的。更何况,这样的恶劣的封地,他们还要自己负责找封地百姓,他们却能拐骗那成千上万户的百姓前往那些蛮夷海上之地?一想到这,本来脸上的笑容都没有了。
但是封邑已经下来了,他们也无法再要求朝廷更改。如果不是因为封地在这些蛮夷地方,朝廷又岂会给他们如此大的封地,还给这么多的食邑?不管怎么样,最起码这爵位的封号还是实实在在的,也算是个安慰了。
殿上坐在龙椅之上的陈克复看着众人的反应,嘴角也不由的lu出了微笑。
封爵能凝聚朝廷的官员忠诚之心,更能凝聚统治阶层的力量。但是封爵也是双刃剑,封的越多,给的越厚,官员们高兴了,可是中央朝廷的实力必然受到削弱。可要是不给,那么眼下别说这新税政推行不下去,就是将来也早晚要给的。
想来想去,最后陈克复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
不但封,而且大封,每个人都大封特封,加倍的封。但同时,却不将他们封在中原,不让他们有机会吸中央朝廷的血。而是把他们给封到这几年新打下的边疆疆土上去,那些地方,动不动就是有数一两个河北那么大,但是却地广人稀。
现在朝廷把这些不值钱的土地封给这些文武功臣们,一来厚赏了大臣们,二来有了这些大臣们的参与,以后边疆各州也必然能加快发展与融入到中原。
一举数得,何乐不为。
第571章 元旦朝会
共和元年,元旦。
按隋朝国朝例制,每年的新年元旦,进行都要举行元旦大朝会,又称元会。这一天,不但京官从七品以上要参加元会,而且各地地方上的太守、通守以及驻守地方的留守、副留守等大臣通通都要赴京朝集。
且四海蕃国国王使臣,也会一齐来贺。''
元会不单单只是朝会,而且还是一个庆典。既彰显中央进行的权威声势,也是避免外方地方大臣久不入朝,而在地方无人管束,每年的朝集不单要入京参加元会,也得接受尚书省的考核。
大业十一年的元会,是先皇帝杨广继位以来,最隆重的一次元会,不但各地方官吏通通入京朝集,就是四方的蕃国也大多遣使前来进贡朝见,甚至有数个小国国王亲至。这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也是杨广一生事业的颠峰。
不过才短短的一年间,天下已经剧变,九洲分裂,群雄割据,中原大地,皇帝、反王各地雄立。且各方战乱四起,地方不稳。新的一年到来,这朝廷盛事朝集却冷清了下来。
北京朝廷如今拥有辽西、辽东、室韦、河北、山东、淮北等广大区域,甚至边河东北京,关陇北部的十余个郡也尽皆统属于北京朝廷,所辖郡已经多达近六十个,首次超过了江南陈朝,成为了如今拥有地盘最广的一方势力。
这次的元会也是辽东军拥立杨杲称帝建都北京后的第一次元会,同时也是改元共和的第一次元会,更是辽东军进入中原后的第一次元会。
不论从哪方面讲,这次的朝会也是十分重要。因此,虽然如今淮北、
山东、河北、河东等地还不稳定,但这次的朝集各地方的官员们支是没有缺席者。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次的官员们入京的时间很晚,基本上都是在元旦前几日到达,而且朝廷也免去了地方官员入京面见天子须带贡品的惯例。而且为了应对地方的局势,这次地方也就只有各郡县的太守、
县令到达京城,其余的官员都留守地方。
反倒是契丹、ohé、新罗、百济、奚国、铁勒、东突厥等各国,
基本上都有重要人物到达,不是国王即是王子、大臣。且全都带着丰厚的贡品前来朝见。
紫禁宫中,在京官员与地方朝集大臣们,从太和大殿一直排到了千步之外的宣和门口气势虽不如大业十一年的元会,但也依然让不少的外族使臣们惊讶。
元旦大朝会是一次典礼朝会,不议政事。
之前陈克复的封爵之事,勉强也能算的进庆典之中。封完爵位之后,不少的大臣们原先想在这元会之上,直言反对税赋改革一事。不过陈克复的一着封爵,削去了大多大臣的不满。最后虽然心中还有些不满新的摊丁入亩税赋改革,但是顾虑到今日的大朝会,再加上先前也得了封爵的好处,众人也没有人再提起此事,只等日后再提。
按照固有的礼仪制度仪式,元旦大朝会一项一项的进行,一切安好。唯一的一点不足,那就是本应当出席的天子,却被告之身体不适无法出席。
一直到了午后,这繁复的元旦大朝会才算结束。
陈克复下令,宫中赐御膳。
待得满朝官员吃饱喝足,这元会也就算结束,各回各家。
不过普通的官员们可以离开,但朝中的重臣们却被传到了政事堂。
政事堂为加参知政事衔的宰相们的议事办公之所,就在紫禁宫中的南门附近的顺华阁中。
北京朝廷的大多官制都是依隋朝,也实行的是群相制度。三省六部中,除了尚书令一职为虚职不授外,尚书省左右仆射、门下省左右纳言,内史省左右内史令六位主官,自动为宰相之位,除这六人外,按新制,还须从在京从三品以上大臣中调三位大臣加授参知政事衔,补齐九相之位。
九相每日在政事堂聚集办公,九相位置相等,无高低之分,轮流执掌政事笔,七日一轮。
如今朝廷,陈克复名为大丞相,却并不是宰相,而是比之宰相更权大,相当于监国的摄政王,在皇帝成年亲政之前,朝廷政事由他暂摄。
如今的朝廷九相之中,毛喜刚刚被陈克复加封了无权的三公司徒位,却被罢去了相位。
房玄龄为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高士廉为左内史令、鲁广利为右内史令,魏征为左纳言,长孙无忌为右纳言,兵部尚书李靖加参加政事衔,金吾卫大将军李奔雷加参知政事衔,新晋吏部尚书陈节加参知政事衔。九人共同为相,皆陈克复之心腹。
毛喜自辽东起事以来,一直就是陈克复的文字之首,只是如今,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这位毛伯执政,已经与他和他的这个朝廷,开始有了差距,总是无法节奏一致。再考虑到毛喜终究是年龄大了,特别是因这次河北世族之事的处理上,他的观念与自己的相关太远。因此,最后陈克复加封他为三公,罢他的相位,却又将同是陈家庄出来的老家臣鲁广利,由吏部尚书晋为右内史令的相位。
而陈节就是过去的李节,自当初李阆被灭后,他就转而投靠了自己。这几年由武转文,表现出sè,这次也将其提升为相位。
新晋为右仆射的杜如晦道:“殿下,如今朝廷名义上所收复占据的郡已经多达六十个,三百多个县。
而且随着朝廷陆续收复更多的土地,那么郡县数量还会ji增。大业七年之时,朝廷已经有二百多个郡,一千多个县。中央尚书省要同时管理两百多个郡,根本无法同时高效的管理这么多的郡。所以臣请提议,按先前已经试行的方法,继续推行州、郡、县三级制度。”魏征反对,上前道“早在大隋代周的大象二年,天下已经有引1
州、5郡、川泓县。当时许多郡甚至只有一个县,一个郡一般只辖一至三个县,三级行政区划…的意义已经不大,许多郡的太守实际不理事,但这个额外的行政机制却仍造成地方官僚体系庞大,增加朝廷与百姓的负担。后来文皇帝才撤去郡制,改为州县二级制。到了大业三年,先帝又改州县为郡县二级制,目的也是减少庞大的地方官僚体系,减轻百姓负担。如今右仆射又要恢复三级制,这无疑是在倒退。”高士廉也上前道“朝廷如今虽然有两百多个郡,但是早在先帝之时,就已经在郡之上增设了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扬州、荆州、粱州及雍州等监察州。监察州行监察考核之权,官府体制并不大,官员也不多,却能很好的代替朝廷监察地方,还能很好的消除地方庞大的官僚体系,此是利国利民之事,如今我朝也吸须如此照做即可,无须恢复州制。”对于这个监察州,陈克复并不怎么看好。事实上,监察州不是如郡县一般的行政单位,而只是一个中央派出的监察单位。地方上的二百多个郡,依然得由朝廷的尚书省直管。尚书省不但要处理全国政务,还要管理着这两百多个郡,以此时尚不发达的通讯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实行三级制,由中央管理到州,州管理郡,这无疑能让中央朝廷的反应更迅速。甚至地方上的政务处理起来也更快,如地发上发什么什么灾情动乱,也能更及时的处理。
不过如魏征等人所说,增加一个州级体系,无疑也有弊端。一来是让地方的官僚体系更加的庞大,二来也有可能造成冗官,甚至还有可能让地方的权利过大,架空中央朝廷。
凡事有利有弊,一切都有两面x